现在,你宠爱的蚕宝宝已经变成了白花花的茧子,它们以后的命运如何还得由你来决定。
如果你的茧子是黄色、粉红、粉绿色的,你一定会感到新奇和自豪。其实,这都是品种惹的祸,不必大惊小怪。这些漂亮的色彩多半在茧丝表面的丝胶中,只要把这些彩色茧放进热水中,丝胶溶解了,彩色也就褪去了。
当然,现在育种家们正在通过遗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希望培育出不会褪色的、真正的天然彩色丝蚕品种,这样的丝不但环保,而且还省去了染色的工艺,那可就值大钱了。
你想尝试缫丝的乐趣吗?那你就得弄死里面的蚕蛹。你要让它们的生命圆满吗?那你就得放弃缫丝。真是个两难的选择,它们的命运全掌握在你的好奇心和爱心之间,你也不得不在这两者之间做出一点小小的牺牲。好在蚕蛹在羽化成蛾前会在茧内静静地呆上十多天,你有时间做出选择。
这个“缫”字又是一个专为蚕丝业服务的字,读作“sao(平声)”,可千万别念作“chao”或“qiao”,它的意思就是把蚕丝从蚕茧中抽绕出来。
给你一个建议:你不是有很多茧子吗?拿出一半的茧子做缫丝试验,以满足你的探索欲望;剩下的一半让它们走完生命之旅,你还可以目送它们走上生命的顶点。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梳理纤纤丝
好了,我们先拿出一些茧子来,体验一下5000年前的嫘祖到底获得了怎样的灵感,才使她开创了这项千秋功业。
你将要尝试的缫丝工作,其实是蚕丝业中最古老、原始的工作,正是这项工作的意义,才促使先人们把野蚕驯化,变成家养的蚕,才有了今天从养蚕开始一直到织绸、成衣的一条庞大的产业链,它比养蚕的历史还要长得多。
前面已经说过,蚕蛹会在茧里安静地呆上十几天,过了这些日子,如果还不采取任何措施,里面的蛹就会变成蛾子,它就会咬破茧壳,你的缫丝试验就做不成了。
为了使你的茧子能够长期保存,想什么时候缫丝就什么时候缫丝,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里面的蛹而不破坏茧丝。当然,如果你能在蚕蛹羽化以前就完成缫丝试验,那么,不做任何处理也行。
古人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完成这件事,如盐渍法、热烘法、曝晒法、熏蒸法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古代养蚕人在实践中逐渐发明出来的,但都比较麻烦一些。我教你一个最简单、最现代的方法,只要把茧子放到微波炉里面去转上几圈,保管你太平无事,简单吧?不过,千万要注意别“转”过了头,否则,会影响你的缫丝试验。
现在,我们来做缫丝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你得把蚕茧外面那层毛茸茸的乱丝剥干净,这些乱丝就是当初蚕宝宝结茧时搭建框架吐的丝,对你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在工厂里就不同了,这些乱丝收集起来也会有很多,它们可以与缫丝过程中产生的其它废丝一起用作绢纺原料。
所谓“绢纺”,就是把各种废丝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当作棉花纤维一样,通过像纺棉纱一样的工艺纺成丝线,再用来织造面料。这种面料虽然也是纯真丝产品,但与一般的绸缎在工艺上完全不同,主要差别就在于通过缫丝获得的蚕丝和纺丝之间的差异。想明白了吗?
你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细丝抽出来。你发现茧丝是那么地细,稍一用力就断,而且丝与丝之间又粘合得那么牢,根本不可能完整地抽出来。没错,蚕宝宝当初吐丝结茧的时候并不希望你把它们抽出来,它为了保护自己,让丝的表面充满了粘性十足的丝胶,让一层一层的丝互相粘合成一个完美的保护壳。
但是,我们高明的祖先偶然发现把蚕茧放在热水里就能顺利地把丝抽出来。这是因为丝胶能很快地溶解在热水中,使丝与丝之间的粘合松开。
好了,我们的缫丝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先烧一锅清水,等水煮沸了以后,放进六、七颗茧子,再煮上五分钟,边煮边搅,不一会儿,茧子就软化了,粘在一起的茧丝也松开来了。这个程序其实就是让茧丝表面的丝胶溶解的过程。让水稍微凉一会儿,你就可以捞起蚕茧寻找丝头了。
别以为要找到纤纤丝头是件很费力的事,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抓起蚕茧表面的浮丝稍微一拉,总会有一根单丝被理出来,这就是丝头。只不过在拉出这根丝头以前会浪费掉几米丝,对一根千米以上的长丝来说,浪费几米也算不得什么。
把丝头绕在铅笔杆上,让茧子依旧泡在热水里,然后,你只要转动铅笔杆,茧丝就自然绕上来了,这时,茧子会随着你的转动在水里翩翩起舞。这样,世界上最原始的缫丝机就算启动了。
需要注意的是,你得让浸泡茧子的水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是你手感有点烫为宜,否则的话,丝胶的溶解性会下降,粘性增加,会影响缫丝的顺利进行。
直绕得你两手发酸,失去耐心的时候,你才发现,那颗茧子还是那么大,它上面的丝似乎并没有少下去,这时,你自然产生了疑问:我该花多长时间才能把这颗茧子的丝全绕完呀?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定这颗茧子的丝长有1200米,蚕宝宝花了三天三夜才把它完成,就算它一分钟也没停过,那就是说,它每分钟吐丝28厘米。你会发现,你的绕丝速度也没比它的吐丝速度快多少。这下你该知道多久才能完事了吧。
别泄气,刚才你所做的,只不过是个原理。工厂里的缫丝机可不会用铅笔做线轴,而且它们的转速也快得多。如果你想使自己的绕丝速度再加快一些的话,可以找一个直径更大一些的东西做线轴,这样,你的缫丝速度就会快得多。
你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单根茧丝实在太细,也很容易断,能用来织绸吗?问得好!其实,正常情况下,缫丝厂真正生产出来的“生丝”是由5~7颗茧子拼成一根丝同时“缫”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你拿六、七颗茧子同时煮的原因。
所谓“生丝”,是丝绸行业的一个技术术语,专指采用缫丝的方法生产出来的、有一定粗细规格的原料丝。这种丝的表面残留着很多丝胶,还没有经过脱胶处理,属于粗制品,所以称之为生丝。与其相对应,经过脱胶处理后的丝就叫做“熟丝”或“精练丝”了。
生丝的不同粗细规格是通过若干颗茧子合并缫丝的办法来实现的。衡量生丝粗细的单位叫“denier”,中文译作“旦尼尔”。丝长9000米,重1克规定为1个旦尼尔。普通单根茧丝的粗度一般在3个旦尼尔左右。我们通常丝织品所用的粗度最常见的是21旦尼尔,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比这粗或比这细的。
你不妨再用合拼缫丝的方法试一下,这根丝是不是粗多了?好极了,你的缫丝机又升级了!你不用担心五、六根细丝能不能合拼在一起,因为茧丝表面的丝胶,一旦离开了水,会很自然地增加粘性,足以把它们自己粘合在一起。
经过艰苦的努力,你终于缫完了大部分茧丝,只剩下裹着蚕蛹的最里面一层薄薄的茧层,这一层丝是蚕宝宝在最后时刻吐的,一般不能用作缫丝,我们称之为“蛹衬”,当然,它可以用作绢纺原料。
透过薄薄的蛹衬,我们能够看到里面的蛹,毫无疑问,它已经死了。对于缫丝者的你来说,它又是没用的废物,其实,蚕蛹的用处很大,起码可以当食品、做饲料、肥料等等。
关于蚕蛹的用处,我们留待“神采篇”中再好好地说一说。
现在,你可以对你的缫丝成果再做一个小小的测试,看看你的蚕丝都有些什么特性。
为了使你的测试能获得更感性的理解,我建议你在做测试以前,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天然和化学纤维,以及如头发、废线圈上的细铜丝等类似于纤维的东西,让这些东西一起参加你的测试,这样,你就会有一个正确的比较。
先做一个强度测试吧。方法很简单,你只要在你的生丝下端拴上重物,然后,逐渐增加重量,直至拉断为至,看看这根丝究竟能承受多大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再试一下头发、差不多粗细的棉纱、尼龙和细铜丝等等,结果怎样?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科学的数据,蚕丝能承受的拉力可达35~44千克/平方毫米,是所有可利用的天然纤维中强度最大的,只比同样粗细的钢丝强度略为逊色,当然,尼龙的强度也要比生丝大。
蜘蛛丝的强度比蚕丝还要大得多,遗憾的是,它还不能很好地为我们人类所利用。
用这个方法也可以测试它的弹性。先量一下蚕丝原来的长度,然后,在施加相当的拉力后,再量一下它的长度,这样,你就能大致知道它的弹性了。再对其它的材料也进行测试后,你就会更加明白它的弹性究竟够不够厉害了。在此,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个基本数据,当你把蚕丝拉长七分之一长度时,它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也就是丝织品被弄皱以后很容易熨平的主要原因了。
还有光泽、绝热性、吸湿性、着色性等很多性能,这些性能有的你能一目了然,有的你虽无法直接测试,但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也能使你了解一二。
如光泽,无疑它是天然纤维中最美丽动人的,正因为这个特性,不但使丝绸面料有了飘飘欲仙的质感,而且也使它具备了不易吸咐尘埃和易清洗的优点。它的绝热性、吸湿性、着色性等虽不是天然纤维中最出色的,但与化学纤维相比,依然要优越得多。
纺织纤维依来源可以分成两大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又可分为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植物纤维的代表是棉花、亚麻、苎麻等;动物纤维的代表是蚕丝、羊毛、兔毛等。
化学纤维也可分为两类: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也称再生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棉短绒、木材等为原料加工而成,主要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等;合成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见的有锦纶(尼龙)、涤纶、腈纶、氯纶、维纶、和丙纶,俗称“六纶”。
蚕丝性能的优越性是综合的。它拥有一些天然纤维无法比拟的独特优点,从而为它赢得了“纤维皇后”的美名,同时,在化学纤维发明以后,虽然它的某些独特性能已被取代甚至超越,但它所具备的许多天然性能依然是化学纤维所短缺的,使得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里,蚕丝仍能保持它的独特地位而不被淘汰。
现在,化学纤维的性能已今非昔比,很多时候,凭肉眼已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别,但真正的穿着性能依然大相径庭。趁着你测试蚕丝性能的时候,顺便再教你一招鉴别蚕丝真伪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燃烧。
不同的纤维其组成成分和结构都不一样,虽然在自然状态下的外观有时候会很接近,但在烈火面前,无一例外地将暴露其真实面目,显露出各不相同的燃烧特性。
以下罗列的是几种主要纤维的燃烧特性,你不妨验证一下。
棉花:燃烧很快,带有桔黄色火焰,不会自行熄灭,燃烧时带有烧纸一样的气味,残骸是黑色或灰色的灰烬。
麻:燃烧时很像棉花,但会爆出火星并带有噼啪的爆裂声,移开火焰后会逐渐自行熄灭,残骸是淡灰色的灰分。
毛:很容易燃烧,带有黄色火焰,并有烧头发的臭味,移开火焰后会散发蓝灰色的烟雾,会自行熄灭,残骸是焦炭粒状的黑泡。
蚕丝:很容易燃烧,而且燃烧稳定,带有桔黄色火焰和烧头发的臭味,燃烧时有咝咝声和火花,会自行熄灭,残骸是黑色焦炭粒。
粘胶纤维:燃烧很像棉花,也发出同样的气味。
醋酯纤维:燃烧即熔化,冷却后留下坚硬的黑色小珠。
尼龙:实际上是不会燃烧的,只会熔化,形成气泡,变成粘稠油亮的棕色或略带绿色的液体,冷却后变硬。
涤纶:不容易燃烧,高温熔化,如果烧着的话,有黄色火焰和甜香气味,会自行熄灭。
当然,“燃烧鉴定法”也不是万能的,还要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一起判断,特别是现在混纺面料越来越多,更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培育细细卵
现在你要做的事情也许蚕宝宝会更高兴,对于我们蚕丝事业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为蚕宝宝们“传宗接代”。
“传宗接代”是生命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凭着蚕宝宝的本能就可以完成,但对于已经被驯化的家蚕来说,为了使它们的后代更加繁荣兴旺,更加健康,养蚕人总是倍加呵护,包办一切。这样,也使你有机会更清楚地了解它们生命的全过程。
在蚕宝宝结茧以后的十多天里,虽然确实没什么事要让你操心的,但千万不要因此把它们遗忘了,正如前面所说的,茧子里面一直在孕育着一场革命,特别是到了后面几天,你一定要多加观察,革命随时会来临的。
特别要注意清晨。蚕蛾的羽化与蚁蚕孵化很类似,光线的刺激是一个重要条件,所以,羽化多半会在黎明时分开始。
果然,这一天你发现了异样的动静。先是有几颗茧子的头部被一种黄黄的液体染湿了,然后,你会听到茧里面有唏唏嗦嗦的声音。这说明里面的蛹已经羽化,它们正在想办法冲破茧子的桎梏,重见天日呢。
它们的手法很高明。先分泌出一种溶解酶吐在茧层上,就是你看到的黄黄的湿斑,这是一种专门溶解丝蛋白的酶,效率可高了,要不了多久,那块黄斑的地方便松动了。然后,它们会用自己的胸足不停地扒拉那块松动的地方,一会儿,一个天窗便被它们挖开了,紧接着,一个浑身湿漉漉,其貌不扬的家伙便钻了出来。
你不妨试一下,茧层的强度是很大的,即使你用双手使劲拉,也不见得能把茧子扯破,可是,柔弱的蚕蛾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你是不是从中得到点启示,该好好向它学点什么呢?
这时候的蚕蛾有点像刚出壳的小鸡,颤颤巍巍,没精打采。十分钟以后就不同了,这时候,它们的身体已经晾干,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神情。
留在它们身后的是被它们挖开一个大洞的空茧壳。对蚕宝宝而言,茧壳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但你可别随便把它扔了,你可以用它们再做个缫丝试验,看看结果如何。
按理说,它们应该振翅高飞,去寻找它们的“梦中情人”才对,遗憾的是,这只能成为它们对祖先的回忆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它们的吐丝本领越来越强,而飞翔功能则几乎丧失殆尽,只能扑腾几下翅膀意思意思。正因为如此,它们传宗接代的光荣任务已经离不开人类这个大“媒婆”了。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需要补充一下,要不然,你这个“媒婆”也就当不成了。
你不是有好多茧子吗?按照生物的一般规律,只要你没有经过刻意的选择,它们应该是雌雄各半的,至少,这里面一定有雌的也有雄的。现在,羽化的蛾里面也应该有雌有雄,如果全是雄的,或全是雌的,那你只能任凭它们扑打翅膀,在一边为它们找不到“情人”干着急了。
好在的确雌雄都有。你瞧!那些肥肥胖胖、大腹便便的,是装了一肚子卵的雌蛾;那些身体瘦小却不安分,头部羽毛状的触须长得更大一些的,因为要接收来自雌蛾的求偶信息,自然是雄的。
你还会发现,雌雄蛾的表现也截然不同。雌蛾们静静地趴在那儿,很淑女的样子,但尾部却时不时地伸出两个小球。这是在干嘛?哼,是在释放“求爱信息素”呢。用这种方式,她们在对雄蛾们说:快来呀,我爱你们,难道你们不爱我吗?
哈哈,蚕蛾们到底与咱们人类不一样,“淑女”们不但大胆、主动,而且还是泛爱主义者,为了赢得异性的青睐,居然还用上了化学武器!
雄蛾们自然是激动难耐,不停地拍打着翅膀,循着“求爱信息素”的来源,准确地扑向雌蛾的怀抱。
很快,它们都会找到自己喜欢的情侣,开始为繁衍下一代做准备。经过一段时间卿卿我我式的“爱情游戏”,它们都会进入下一个实质性的阶段——交尾。如果没有外界的打扰,交尾可以持续几个小时。交尾过程中,雄蛾还会间歇着拍打翅膀,其实,每次拍打,都是在射精呢。
要是雄多雌少,千万要把多余的雄蛾拿开,要不然,它一定会做“第三者”,干扰其它蚕蛾的交尾。
如果雌多雄少,你可以不用太着急,让暂时还没有情侣的雌蛾先等一会儿,等正在交尾的雄蛾完成任务后,可以让它们与新的“处女蛾”再次交尾。一般来说,一只雄蛾交尾2~3次肯定没有问题。
现在,你该为雌蛾准备产卵场所了,因为交尾一结束,雌蛾就会急不可待地找地方产卵,它可不会等你。你也许会感到奇怪,怎么它们刚交配结束就要急着产卵呢?没错,就是这样。事实上,对雌蛾而言,交配本身就是一个刺激产卵的过程。
与高等动物的交配、授精过程不同,蚕卵事先已在雌蛾体内生长定形,交配时,精子也不是直接进入蚕卵内部,而是贮存在一个“贮精囊”里,“贮精囊”就位于产卵孔的边上,产卵时,当蚕卵经过“贮精囊”部位时就释放精子使其受精。所以,蚕卵的受精是在产卵的一刹那间完成的,“剖腹产”的蚕卵是不受精的。
最理想的产卵场所是不太光滑、不太白的纸,如普通牛皮纸,这有利于它们多产卵、快产卵,而且,也有利于卵能牢牢地粘附在纸上。
为了防止它们到处乱产卵,你可以用类似玻璃杯一样的东西把雌蛾倒扣在杯里,这样,你既可以观察它们,又能防止它们随便乱爬。为了使它们安静地产卵,你应该尽可能把产卵的环境搞得暗一些,它们不太喜欢在明亮的地方产卵。
每只雌蛾一般可产400~600粒卵,刚产下的卵是淡黄色的,然后,会慢慢变成淡棕色,直至变在深灰色,这个变色的过程会持续好几天。
蚕卵变色,说明它们将进入休眠状态,这是一种蚕卵安全越冬的方式,以防止蚕卵在冬天孵化而吃不到桑叶。这种现象叫“滞育”,就是“停滞发育”的意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过严酷的寒冬,避免物种的灭绝。
蚕卵的滞育是雌蛾通过释放一种特定的激素来实现的,这样,就使得柔弱的蚕宝宝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依然能够繁衍生息。真的该感叹自然造化的神奇和美妙啊!
如果有几粒卵没变色,很可能是前面曾经谈到的没有受精的卵,这种卵不会发育,将来会自然死去。对已经变成深灰色的卵来说,不经过特别处理是不会发育的,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桑芽萌动的时候,它们才又会开始新的生命之旅。
不过,现代科技水平提高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已经能够采用一种人工模拟的办法,让蚕卵在较短的时间内度过“滞育期”,刺激它们尽快解除滞育,在我们希望的任何时候都能孵化,这样,就能实现有计划的、一年多季养蚕。
如果你的蚕卵有大量,甚至是全部不变色,始终保持淡黄色的话,那很可能你的蚕品种是不滞育的,也称作“多化性蚕品种”,意思是一年可连续多代繁育的品种。这种卵一产下,马上就进入胚胎发育,中间没有一个休眠的过程,十多天以后,新的蚁蚕又诞生了。
这种品种一般是热带地区的,它们这种特性也是适应热带地区长年温度较高,无须躲避寒冬的结果。要是碰到这种情况,你就要有思想准备,张罗蚕宝宝下一个生命周期的到来。
别忘了那只刚产完卵的雌蛾,哦,还有那只恩爱的雄蛾。现在,它们真的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再需要你的照料呵护。你只要把它放在一个安静的角落,过不了几天,它们就会平静地、光荣地死去,没有丝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