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史前至今,蚕丝业在时间这条永无尽头的长路上已经跋涉了几千年,今后,还会一直走下去。
有趣的是,在这条漫漫长路上,又肢生出一条绵延七千多公里,贯穿亚洲,直达欧洲大陆的横路——丝绸之路,因为这条路的出现,使柔弱的蚕宝宝得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地展示它的魅力。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用在丝绸之路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在持续千年的时间里,丝绸之路被一步一步地走了出来,而且,还延伸出许许多多的支路,甚至还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森林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是实实在在的路,却又不是普通的路,而是担负着政治、外交、贸易、文化、宗教、技术等多种使命的文明之路。更确切地说,是路线。
从古至今,以一种商品来命名一条路,这是开了先河,而且,它的影响力是世界上任何一条路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条路上并不只有丝绸,还有香料、瓷器、纸张……
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丝绸之路”。
开路人张骞
世界公认的丝绸之路“开路人”是西汉的著名人物张骞,是他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他成就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也让他永载史册。在此,我们应该多用一点篇幅说说他的故事。
西汉初年,蒙古草原上崛起了一个强悍的部落——匈奴,它欺压汉朝达数十年之久,而汉朝不得不用“和亲”和“馈赠”等办法来缓和矛盾,即便如此,匈奴依然频频骚扰北部州郡。
汉武帝继位后,汉朝不断强盛起来。他从匈奴俘虏的口中得知,西域的另一个强大部落大月氏与匈奴有世仇,就计划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从而彻底消灭匈奴。
那么,谁去完成联络大月氏的重大使命呢?满朝文武竟无人愿当此重任,汉武帝一生气,便下诏悬赏招募能人。汉中人张骞得知此消息后,便以一个小小郎官的身份自告奋勇地应召了。
公元前138年,张骞领着一百多人的随从首次出使西域,可是,他们刚进入“河西走廊”,就做了匈奴人的俘虏。匈奴首领单于企图诱降他,让他娶妻生子,在匈奴部落中滞留了十来年,但他始终不失汉节。
终于,张骞在公元前129年寻机逃脱,继续向西行进,辗转到达了已更加强盛的大月氏领地,可是,这时候的大月氏已经安居乐业,报仇雪恨的想法差不多忘光了。他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以后,只得返回。归途中,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了一年多,后来正逢单于亡故,匈奴内乱,他才得以再次逃脱。这一次出使前后共化了13年时间,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
这次出使虽未达到目的,但张骞向汉武帝述说了13年来的奇异经历和所见所闻后,武帝大喜,封他为大中大夫。此后,在他于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前的几年中,他所从事的事业都与开拓西域息息相关,个人荣辱也系于一生。
他曾随军北击匈奴,凭借他对河西一带的熟知,帐前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博望侯。又曾配合霍去病远征河西,遗憾的是,他在东部战场牵制敌军,未能取得像霍去病那样的赫赫战功,反而因战败而失侯削爵,被免为庶人。
张骞虽被削为平民,但汉武帝对西域仍念念不忘,经常召见张骞。张骞便献上联络乌孙等国,采取怀柔外交的计策。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他再度出使西域,并封他为中郎将。
这次出使与第一次大不相同。他不再担心会成为匈奴俘虏,因为此时匈奴已被击溃逃往漠北,河西走廊已牢牢控制在汉帝国之手。同时,这次出使的气派也大多了。他率领三百多人的庞大队伍,带着数以万计的牛羊和不计其数的金银,还有大批最受西域人欢迎的丝绸织物,浩浩荡荡地向西域开进。
这次出使的目的地是乌孙国。到达乌孙后,他又派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所到之处,无不大量馈赠丝绸,既炫耀了大汉的强盛和富有,又达到了长远通商的广告效果。一年之后,这些副使纷纷同出使国的使者一同回到汉朝,自此,“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从此以后,东西方的商贸、文化交流被打通。这条东起长安的所谓“丝绸之路”一直向西延伸,直达古罗马帝国。随着时间的推移,线路越来越丰富,交流也越来越繁盛。
张骞两次出使的目的其实都是政治和外交上的,结果,他的初衷都没有实现,却无意间成就了以商贸、技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丝绸之路”。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经过东、西两汉的发展,丝绸之路已基本定型。它东起长安,沿渭水西行,循着河西走廊至敦煌,在敦煌分成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沿着昆仑山北麓一路西行,经和阗、喀什,翻过帕米尔高原,进入阿拉伯地区,一直可通古罗马;北路则出玉门关,到吐鲁番,沿天山北麓西行,再与南路逐渐汇合。进入阿拉伯地区后,丝绸之路的分路则更多,但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古罗马。
从此线路也可以看出,敦煌在丝绸之路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地方,它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咽喉要道。可以想象,当初这里一定是商贾云集、文化荟萃之地,所以,绵延千余年的“敦煌艺术”产生在这里一点也不奇怪。
丝绸无疑成了这条路上最重要的商品,同时,印度的香料、波斯的玻璃等奇珍异品也都汇入进来,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地区的各种物产也不断传入中原。时至今日,棉花、葡萄、苜蓿、胡桃、红花、芫荽、大蒜、胡豆、胡瓜等农作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都是那个时代传入我国的。
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华夏与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互相交融,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灿烂文明。佛教的传入、敦煌艺术的兴盛以及由此在后世衍生出的更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都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这是“开路者”张骞所始料不及的。
汉武帝时,还有一位出使匈奴的使节,虽与丝绸之路的开拓没有直接关系,但丝绸之路的兴盛也一定有他的功劳。他的故事同样有名,同样感人至深,这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
匈奴逃往漠北后,并不死心,仍然时时骚扰汉朝。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持汉节出使匈奴,又被匈奴扣留。匈奴对他进行多方威胁利诱,劝他投降,他誓死不从。
于是,匈奴把他囚禁起来,不供他粮食,这时天下大雪,苏武便用雪和着毡毛充饥,以延续生命。匈奴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荒无人烟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到了公羊生出小羊才准许回国。苏武忍辱负重,始终手持汉节牧羊19年,连汉节上的旌牛尾毛都脱落光了。
汉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朝和亲。经汉朝要求,苏武才被释放归汉。出使时正当壮年的苏武,回到汉朝时,胡须头发已全白了。
公主的凤冠
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直接的政治目的,却使西域人见识了华丽无比的丝绸,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也越来越繁忙。
西域人为了得到丝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出产的大量美玉流入中原,心有不甘。毕竟,西域离中原并不太遥远,不久,他们就弄清了丝绸生产的奥秘。他们发现要想得到丝绸并不很难,只要栽桑养蚕就行了,于是,他们想方设法要得到蚕种和养蚕技术。
可是,也不知从哪个朝代起就明文规定,养蚕技术不得外传,否则就会被处以极刑。正因为如此,西域人的目的一直没有达成,后来,终于被他们想出一条妙计,企图打着联姻的幌子,窃取蚕业技术和蚕种。
这儿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一段历史。
于阗的瞿萨旦那国国王以藩属的礼节,卑躬下礼派遣使节来中国求婚,皇上考虑到西域的安全,也很愿意有一个姻亲作为盟国,于是,爽快地答应了瞿萨旦那国王的请求。
这个故事的时代有说是在东汉末年,有说是在东晋恭帝元熙元年,对我们来说,时代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反正都是一、二千年前的事。
为了确保让公主把蚕种和养蚕技术带到西域,国王派了一位能干的使者和几名迎亲侍者前往中原,密令他们无论如何要在公主起程前说服公主,让她帮助完成这个重要使命。
要下嫁异国的消息传到公主那里后,她整日愁眉不展,茶饭不香。正在忧心忡忡的时候,内侍来报,说于阗使臣求见,公主心想来得正是时候,就传谕进见。
使臣诚惶诚恐地叩头见礼后,呈上一幅于阗王的画像,只见国王英姿勃勃,仪表堂堂,公主眉宇间露出了一丝笑意。使臣见公主高兴,趁机大肆颂扬国王的英明贤德和国家的富饶强盛,说得公主心花怒放。她半信半疑地问:“真有那么好吗?”
“句句是实,不敢有半句虚言。只是……”使臣抬头看看左右,故意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公主见他这副样子,以为必有隐情,便告退左右。这时,使臣才说道:“臣不敢谎奏,敝国样样都好,就是不产丝绸,难以满足王妃娘娘的需要,如何是好?”
公主听罢,松了一口气,说道:“这有何难?本公主只要奏明父皇多拨丝绸前往便是。”
这时,使臣突然双膝下跪道:“臣冒死进言,多拨丝绸可解一时之需,如何能保终身?待娘娘千秋之后,又如何能保王子王孙之需?”
公主正要发作,再一想此话定有来头,于是,定定神道:“依你之见呢?”
使臣从容答道:“臣有一法可一劳永逸。就是密求娘娘带些蚕种过去,让敝国百姓种桑养蚕,这样不就可以永保万代之需了吗?”
“大胆奴才!休得放肆,这是先皇禁律,如何敢胡言乱语?退下!”公主嘴上骂着,心里却在赞叹,这个国王还真有远见卓识,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许我真该玉成此事。
“奴才该死!这就退下,只是还有一事。”
“还有何事?”
“敝国国王为了王妃娘娘能尽快熟悉敝国风土人情,命臣带来译女两名,不时侍奉左右,请示定夺。”
公主心想难为国王想得周到,就说道:“留下吧。”
于是,使臣忐忑不安地退了下去,把说服疏通公主的大事交给了两名译女。
公主待嫁的准备工作紧张地进行着。一天,下官进贡的贺礼中有一条百鸟朝凤裙,光彩夺目,把在场的宫女们看得目瞪口呆。两位于阗译女找了个没人的机会向公主进言道:“要是于阗也能养蚕就好了,我们也可以为娘娘织造这样美丽的裙服。”
公主早已拿定主意,见译女这样说,心领神会,嫣然一笑道:“我自有办法。”
迎亲那天,公主将蚕种、桑籽秘密地藏进了凤冠的帽絮中。不过,尽管公主的行动极其秘密,还是有人窥探出一些疑点,便密报皇上。皇帝考虑的是江山社稷,顾不得儿女之情,便下了一道密旨到边关,无论何人,一律要严加盘查方可出境。
别小看丝绸,在那个年代,丝绸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儿女私情只能靠边站了。就像现在的核机密一样,是千万马虎不得的。
边关官员自然不敢怠慢,待公主出嫁的浩荡队伍到达之日,不论皇亲国戚,都必须查验后才准放行,眼看公主也不能例外。公主心想父皇竟然如此绝情,把我远嫁到异国,还要让我在异国丢脸,既然这样,我也顾不得许多了。于是,高声喝道:“来啊,升冠!”
这一声喊可非同小可,吓得官员们连连跪下。这时,一只放着公主凤冠的金盘托了出来,一名宫女跪顶在头上,意思是说,有胆量就来查吧。
凤冠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谁敢随便查验?要是一无所获,岂不惹来杀身之祸?官员们只得请罪不迭,跪送公主出了关。
在英国人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中写道,在于阗发现一块画版,中央画着一个盛装贵妇,头戴高冕,边上放着一篮椭圆形的果实,像蚕茧。左边的侍女手指贵妇的冕。
显然,这幅画颂扬的就是这个故事。
来年春天,公主带来的桑籽播种下地,蚕种开始孵化饲养。一开始,桑苗还没有长大,他们就想尽办法用柘叶替代维持蚕儿的生命,等有了桑叶,蚕儿就茁壮成长起来。
正当于阗国王宫内兴高采烈之时,消息传到了中国皇帝那里。为了保全养蚕业的垄断地位,防止在于阗传播,大臣们想出一条毒计献给皇帝。于是,皇帝派出使臣到于阗,造谣惑众,还引经据典对国王说蚕会变成毒蛇。国王信以为真,便下令在蚕室放了一把火。
幸亏王妃及时得到消息,派人从火中救出了一部分。后来,用这些蚕吐的丝为国王做成漂亮的丝袍,国王才恍然大悟,连呼上当。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虽难以考证,却形象地反映了养蚕业外传的曲折经历。唐朝的玄奘还把这个故事写进了他的《大唐西域记》,他描述说,在他经过一个叫麻射的地方时,还看到几株枯桑老树,据当地人说,这些枯桑就是当年王妃亲手栽培的。
玄奘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唐代高僧。《西游记》也正是依据他西行取经的艰苦经历杜撰的。据说他出生的时候,他家南面的凤凰台上百鸟聚集,凤凰呜叫三声后,他便平安地降生了。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17年后,他回到了长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书译经。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会宗论》、《制恶见论》等,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爱的错误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美丽、华贵的丝绸辗转传到西方。因为远隔重洋,面对绚丽的丝绸,西方人想象不出丝之国“赛里斯”的模样,只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把赛里斯人描述成“身高二十尺,红发碧眼,声若洪钟,长寿达200岁”的神人。
古希腊人称中国为seres(赛里斯),意思就是产丝之国。
关于丝的来历,传说就更加离奇了。古代西方人关于丝的来历有很多种描述,以下是有代表性的几种:
丝生于一种神树,取下湿一湿水,即可梳理成丝,光彩夺目。
丝来自于赛里斯沙漠上一种鲜艳夺目的花。
丝是从一种竹叶中浸制而得。
丝是从一种软得出奇的泥土中筛选出来的。
丝来自于一种两倍于甲虫,像蜘蛛一样的动物,这种动物先吃四年稷,再吃一年青芦,直至吃食过量,身体爆裂而死,丝就藏于体内。
在被当时的中国人称作“大秦”的古罗马,纺织技术也已经很发达,他们善于用亚麻织出一种优美透明的轻纱(gauye)。可是,面对如此轻盈柔软、光彩夺目的丝绸,古罗马人还是惊得目瞪口呆。
据记载,古罗马皇帝第一次见到华丽的丝绸时,一时竟不知如何形容,抚摸着光洁如玉的织物,只好感叹一声道:“真像一个美丽的梦啊!”
有一次,古罗马的凯撒皇帝穿着华丽的丝绸袍服到戏院看戏,这套豪华的王袍吸引了在场大臣们的目光,一个个无心赏戏,交头接耳。从此以后,贵族们纷纷仿效,穿丝绸服装渐渐成了高贵和时髦的象征。然而,由于丝绸要从遥远的东方通过荒漠辗转来到罗马,其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几乎与黄金等价。
后来的奥利连皇帝担心长此以往罗马帝国会葬送在这种奢糜之风中,曾带头不穿丝绢袍服,并禁止贵族穿戴丝织物。可是,此风非但没能禁止,反而在全国民间流行开来,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时,丝织物已成为古罗马全国唯一崇尚的时髦服饰。
至公元四世纪以前,古罗马一直是中国丝绸的最大主顾,而贩运丝绸的则都是会做生意的波斯人。几百年来,波斯人想尽办法阻拦罗马人直接与中国人交往,图谋永久独霸丝绸贸易,为此,罗马人与波斯人发生过多次战争冲突,积冤很深。
直到公元六世纪,东罗马出了个能干的皇帝叫查士丁尼,为了打破波斯人的垄断,他策划改从海路到印度购买丝绸,结果被波斯人识破,遭到波斯王的威胁和阻挠。为此,查斯丁尼想请突厥可汗从中调解,没想到,波斯王竟毒杀了突厥派去的使臣,这下,矛盾激化,东罗马便联合突厥可汗攻打波斯。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二十年,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丝绢之战”。
为了一条小小的虫子而大动干戈,牵动各国皇帝的神经,恐怕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说到底这不是一条虫子的小事,而是牵涉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长期发展的大事,各国皇室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另一方面,查斯丁尼也处心积虑想从中国引进蚕种和桑种,攫取蚕业技术,以求一劳永逸。下面的故事描述的便是东罗马帝国获取蚕业技术的曲折经历,其中不乏愚蠢可笑之处,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这种愚蠢也许是挺正常的。
查斯丁尼皇帝想获得蚕业技术的消息,正好传到一位自称到过中国的传教士耳朵里,他宣称有办法搞到蚕种和桑种。查斯丁尼自然高兴万分,便下诏让他去办此事,并承诺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这个情节说明,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至少比传统的说法早了一百多年。早在唐太宗接见东罗马传教士阿罗本的公元635年以前,已经有很多传教士开始在民间传教了。只不过“正史”喜欢以正统皇室的行为为准则,才把中国接纳基督教的时间定在公元635年。
“神采篇”对这段史实会有所描述。
传教士不辞千辛万苦,又重新回到中国,果然搞到了蚕种和桑籽。他还听说,来年春天,只要把桑籽播在地里,就会长出小桑苗,把蚕种捂在胸口十来天,就能孵出小蚕,然后,用桑叶喂蚕,就能得到蚕茧和丝绸。
他铭记要领,又巧妙地把蚕种和桑籽藏匿在竹枝里,心急如焚地往回赶,终于在来年春天以前赶回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向皇帝邀功。查士丁尼大喜过望,安排手下栽桑养蚕,结果,传教士却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让皇帝空欢喜一场。
原来,他竟把蚕种与桑籽搞混了,把蚕种撒播到地里等着发芽,把桑籽小心地捂在胸口等着孵化,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这个可爱的笑话从宫中传到了民间,恰巧被两个衣衫褴褛,四海为家的印度僧侣得知,于是,他们要求叩见皇帝,并声称带来了令皇帝舒心的好消息。
此时的皇帝正被“丝绢之战”搅得心烦意乱,无心召见。在印度僧侣的再三央求和诱惑下,查斯丁尼还是召见了他们。不听不知道,一听果然令查斯丁尼龙颜大悦。
这两个僧侣向皇帝叙述了自己的传奇经历,声称在中国居住很久,对栽桑养蚕颇有研究,还向皇帝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蚕吃桑叶、吐丝结茧、缫丝织绸的全过程,听得皇帝如痴如醉,惊叹不已。
他马上委派这两名僧侣再去弄蚕种和桑籽,并许诺如果能帮助罗马帝国建立起养蚕业,将给予极高的奖赏。这回,他还再三叮嘱,不能再把蚕种和桑种搞错了。印度僧侣们轻蔑地说:“蠢货才会干出这种事来。”
两位印度僧侣冒着生命危险再次来到中国,把蚕种和桑籽藏在罐子里,如期偷了回来。皇帝高兴之余,封两位僧侣为养蚕总管,专门负责教老百姓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从此,养蚕业在罗马扎下了根,并慢慢传遍了整个欧洲。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查斯丁尼利用从中国偷去的蚕种和技术,建立了自己庞大的养蚕缫丝织绸生产体系,垄断了丝绸生产和贸易权,不让民间开展丝绸经营,使皇室敛聚了难以计数的财富。
威尼斯商人
说到丝绸之路,不能不谈一谈马可·波罗,一位与众不同的威尼斯商人。他的《马可·波罗游记》虽不是关于丝绸之路的专著,但他的传奇经历却可以说是丝绸之路上商贸和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正是历史上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时期。在东方,忽必烈的蒙古帝国正雄心勃勃地向南部扩张,不久就建立了四海一统的强盛元朝,为商贸交流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在西方,十字军东征大大扩展了西方人的视野,把基督教带到了东方,为奔波于欧亚之间的沙漠商队铺平了道路,使丝绸之路得到了空前的复兴和繁荣。
马可·波罗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故事的内容主要都来自于《马可·波罗游记》。不可避免地,故事里的很多情节有夸大和炫耀自己的成份,甚至他还加进了一些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专家研究表明,他的《游记》基本上还是符合史实的。
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马可·波罗游记》成了西方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一本经典教科书。虽然通过这样一本书来了解中国不免偏颇和片面,但这本书的意义无疑是非常重大的。直至今天,史学家们仍用它来作为研究“丝绸之路”和那段历史的旁证。
1260年,有两位叫波罗的威尼斯商人兄弟,他们就是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登上一艘装满各种珍贵货物的大帆船启程前往君士坦丁堡,卖掉他们的货物后,在那里又呆了一段时间。
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又跨上马背,像众多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一样,开始了他们的沙漠之旅。到了由贝克(berke)统治的伏尔加地区后,他们把珍宝献给了贝克,以求得到他的保护,并获得了价值远远超过珍宝的货物。他们本想带着货物回到君士坦丁堡,可是战争阻断了交通,两兄弟便只好一直向东,到了中亚乌兹别克的布卡拉(boukhara)。
当时,人们称蒙古人为鞑靼人,由于鞑靼人之间的战争不断,他们在布卡拉住了三年。这段时间里,大汗忽必烈得知他们的来历,就派人把他们带到了蒙古帝国的都城哈剌和林。他们向大汗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自己的国家和基督教教义,引起了忽必烈的重视。
于是,大汗忽必烈托他们带信给罗马教皇,派100个学者前来蒙古帝国传播基督教,并给他们开了安全通行证,还让官员护送了一程。1269年,他们回到了阔别的故乡威尼斯,得知教皇已经去世,只好等着选出新教皇。
两年之后,波罗兄弟又踏上了去往蒙古帝国的征途,这次,他们还带上了年仅17岁的小马可。遗憾的是,新教皇没有派出100名学者,而只派了两名修士,而且这两名修士也因为害怕战争而中途折返了。
历尽千难万险,化了三年半时间,他们总算又来到了大汗忽必烈身边。虽然没有完成大汗交办的任务,但他们一路上的冒险经历还是感动了大汗,并对他们表示了热烈欢迎。
商人同时又肩负外交、宗教等多种使命在现代是不可想象的,这既反映了古代交通不便,沟通困难的现实,也说明贸易在古代对于国家在政治、外交、文化上的作用比现在要大得多。这也正是丝绸之路的价值所在。
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古人比我们现代人要务实得多,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
后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没再提到他的父亲和叔父,只知道他们为了做生意,曾与他一起在甘州一带呆了一年。而马可·波罗则得到了大汗的宠爱,任他为使者,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南部地区视察旅游,一方面起到督察地方官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向他报告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所见所闻。
甘州就在现在的甘肃省,当时的敦煌、凉州等地都是沙漠商队交换货物的中心。
让一个外国人来充当这样的角色也算是忽必烈的一大创举。让一双陌生的眼睛来观察也许更容易发现熟视无睹的问题和一些新奇的事物,又能更好地确保督察的公正性,避免被地方官员收买。
马可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还曾在扬州当了三年的总督。他以商人特有的眼光,描述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马可·波罗的经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元朝社会的开放程度。即使是现在,也很难想象让一个外国商人来担任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
他在《游记》中特别描绘了南宋旧都杭州的繁华。在他的书中,当时的杭州被称作“行在”,是一个“世界上最美丽、最华贵的城市”,惊为“人间天堂”。
“行在”一词,我的理解是“行都之所在”的意思吧,这可是大宋王朝的无奈之举。不过,“行在”也可读作hangzai,与现在杭州方言称呼“杭州”的读音几乎一样,我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什么巧合。也许,800年前的杭州人就已经像现在这么说话了。哈哈!
他眼里的杭州是这样的:城中有一大湖,沿湖布满了亭台楼阁和庙宇,湖面上大小游船如织,周围是起伏的山峦,风景如画;城里河道纵横,石桥无数,交通便利;鳞次栉比的房舍,热闹非凡的市场,熙熙攘攘的街道,到处有丝绸、香料、珠宝出售,还有来自印度和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
离城25英里处的海边,有一个叫澉浦的港口,停泊着来自日本、东南亚,甚至欧洲的商船;还有一条大运河通向内陆的许多地方,贸易十分便利。城中人口多达100万人,管理井然有序,百姓生活富裕,形象俊美,很多人都穿着丝绸衣裳。丝绸产量很大,有本地生产的,也有从外地贩运来的。他甚至还描述了街道上花枝招展的妓女和奢侈的作坊主。
从他的叙述中,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当时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能想象海上丝绸之路的昌盛。
十七年后,终因思乡心切,波罗一行恳请大汗恩准他们返回故里。借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去波斯成婚的机会,他们由泉州登船,经海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
1298年,威尼斯与热亚那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马可·波罗被当作人质带到了***。在那里,他遇见了宫廷作家鲁思梯谦,马可·波罗便通过口述,由鲁思梯谦笔录,将他的传奇经历写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这是一本集冒险、梦想和现实于一体的,描写了多种社会、文化的集大成书籍,它的出版轰动了西方社会,使西方人更加了解丝绸之路的实质和伟大意义。
从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的经历中也表明,丝绸之路是一条集贸易、文化、外交、宗教等多种功能,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的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