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人烟 §第十八节 感受京华

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外出采访的机会也多了,所到之处,承蒙当地文友热情接待,参观名胜古迹,品尝特色菜肴,都说是略尽地主之谊。礼尚往来。人家造访北京的时候,我的欢迎方式就是请他到仿膳饭庄,感受京华,体验京味。当然也因人而异。请穆斯林,去东来顺涮羊肉;俄罗斯作家喜欢烤鸭,去全聚德;《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从台湾来,老舍先生的公子舒乙就请她到炎黄美食城喝热豆汁儿,就着辣咸菜丝嚼那金黄色的炸焦圈。这些美食,是京味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咱北京人的一份骄傲。《五朵金花》的作者赵嵇康旅美二十多年,此番来京送我一本新作《吃遍天下》,口气不小,看来口味也吃杂了,正犹豫着请她品尝什么,又有官员争着做东,可惜没去仿膳。

仿膳者,仿御膳房之烹饪艺术也。二十年前我一头扎进电影剧本的时候,上影大导演谢晋和广州名编剧梁信联袂来京,我成心炫耀京味文化,就请他俩进仿膳。这二位都是美食家,从前大概瞧不上北京的饮食,曾经旁敲侧击:“八大菜系,为啥没有北京菜?”“北京也不出名烟、名酒、名茶吧?”我被迫反击:“贵州、四川的水好,酒就好。北京的水不好,但比上海的水质还好一些,没有那么浓的漂白粉味儿。北京啊,得天独厚,八百年帝都,贡酒、贡茶、贡米、贡莲、贡缎、贡墨……最好的东西八方进贡,算不算鲁迅说的‘拿来主义’?还有贡生,明清两朝五万进士,两百多位状元郎,国家级的精英呀,许多留京做官,这冠盖云集、人文荟萃之都,八大菜系,名菜名厨,怎不趋之若鹜?”

要进仿膳,先进北海公园,皇家的太液池呀,碧波白塔,绿柳红墙,还没吃饭,档次先升一格。八十年前,冯玉祥的大兵把逊帝溥仪逐出紫禁城,好处之一,是皇宫御苑辟为公园,平头百姓买张门票即可参观。危险之一,是绝活失传,譬如御膳。据说大将军年羹尧的一盘素菜,要用上百斤大白菜,剔帮去叶,只留细嫩的菜心儿;一盘炒龙须,要用百条黄河大鲤鱼(鲤鱼跃龙门,属龙种),只取鱼嘴边的两条须。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帝,每日餐桌上的四十道菜是什么,又是如何烹调制作的呢?

幸好,京味文化是由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板块互相渗透交织而成,我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说: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齐名的元曲(元杂剧),就是由宫廷走出来,与民间艺人相结合,才造就了著名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的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西厢记》,为我国戏曲、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样,御膳房被遣散,身怀绝技的御厨出宫,就像太医出宫一样,流向民间,也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宣统的几位御厨,就这样来到刚开放的北海公园办了个仿膳茶庄,仿制宫廷小点心,以飨游客,借以谋生。他们没有制作珍馐佳肴的财力物力,如同许多流落民间的文艺、工艺绝活一样,亟需政府抢救、扶持。就在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总理点名让谭家菜的名厨传人进了北京饭店;让仿膳茶庄升格为仿膳饭庄,搬进政府投资修缮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琼岛漪澜堂。又由北京文联主席、人民艺术家老舍题写了“仿膳”的金字匾额,一时间名声鹊起,鸿宾满座。

还说我请来的客人美食家吧。谢晋海量,在上海划拳“过桥”——斟满白酒的小杯、中杯、大杯排成“山”字,我赢过他。此公尊重北京历史(不提上海百年),尤其敬爱***,听我说到***如此关怀仿膳,也就不再夸耀上海本帮菜了。绰号“羊城伯爵”的梁信可没这般虚心,大概有“食在广州”之名言撑腰,认定了粤菜甲天下,“带翅膀的不吃飞机,四条腿的不吃板凳”,当时不懂sars,果子狸就是必吃的美味,他的佳作(谢晋执导的)《红色娘子军》里,也亮出了惊人大菜——整蛇炖整猫的“龙虎斗”嘛。因此我告诉他,仿膳有真正的大菜“满汉全席”。他多少有点佩服了,问道:“是三百道名菜,连吃三天三夜吗?”

我们这顿仿膳吃得很开心。美食家不等于饕餮,能吃,还要能品,能评,能论。慈禧皇太后逃难途中吃过窝头,香甜无比,回京以后要御膳房做窝头,却怎么也不好吃,于是逼出来一种手拇指肚大的栗子面小窝头,这故事有趣,且含有“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的哲理。当你坐在宫廷式的餐厅里,品尝着这种甜丝丝的小窝头,又听宫女打扮的服务小姐讲解它的来历时,感觉就不同凡响了,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啊。饭后,我太太另要了一份肉末烧饼,带回家给孩子们吃。没尝过这种美食的人,乍一听,也许会认为拙荆多此一举,烧饼夹肉,实乃北方大众化的食品,何必从仿膳往家带呢?殊不知仿膳的特点就是精工细作,只说炒肉末吧,就有多道工序和多种佐料,火候又掌握得恰到好处,滋味也就非比寻常了。抗战时期,许多北京人逃难到重庆,怀念故都美食,我就听到过家父跟老舍争论“是肉末夹烧饼,还是烧饼夹肉末”,争得哈哈笑,京渝相隔三千里,一笑唇齿仍留香。这次,“羊城伯爵”服了,也另要了两盒宫廷小点心,赞不绝口:“没想到这豌豆黄、芸豆卷如此细腻,入口就化。广州茶楼的点心上百种,也好吃,加工却没有这般细致。”我补充一句:“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我的小女儿是英语导游,常领外宾进仿膳。我让她把孔老夫子这句话翻译好,还要告诉外宾,这是两千五百年前中华饮食文化的格言,仿膳继承了优良传统。

至于“满汉全席”,我到1993年才饱了一次眼福、口福。那是因为我以颐和园为背景写了八集电视剧《导游小姐》,其中有慈禧太后寿膳房的戏,涉及八珍席和满汉全席。当时台湾、广州、日本已推出了四海闻名的满汉全席,北京唯独仿膳有,而且应该是正宗。摄制组就在仿膳订了一桌,导演不忘友谊,派车接我有福同享。在这金碧辉煌的中央餐厅里,我虽然没有晕菜,但也只能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色香味形器俱佳,服务温馨周到了。据说菜价较贵,又说人家不收费,权当赞助,不管怎么说,拍完戏我们也“只好”吃掉,大快朵颐,还暗自庆幸我这个满族穷作家的文思不穷,敢写满汉全席,就敢吃皇家御宴。

为了恢复满汉全席,仿膳的名厨下了多年苦功夫,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也很关心,帮助寻觅资料,提供菜谱,一如重金购买流失海外的文物国宝,送回故园。家住北京的“皇弟”溥杰先生,把他记得的所有知识和盘托出,倾囊相助,还为仿膳新添了许多楹联墨宝。

美哉仿膳,展现京味文化的窗口。满汉全席,中华饮食艺术的明珠。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