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食物最健康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如果长期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患上坏血病。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活了91岁,他的饮食相当简单,但很合理。他最爱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从来不吃肉食。他多次修改食谱,将脂肪含量很高的肉食去掉,换上自己爱吃的青菜。酒也喝得较少,从不贪杯。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效地保护了他的心血管系统。
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胃癌发病率较低,与当地居民多吃蔬菜水果有明显关系。近几年北京居民的胃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也与居民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量明显增多有关。
欧洲学者发现,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显著改善肺脏功能。研究发现,呼吸功能特别好的人与常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关。
这项研究结果也可以从各国的不同饮食来解释:意大利人从水果中获得大量维生素c,而荷兰人和芬兰人则分别从西红柿和浆果里获得这些维生素。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如果长期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患上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容易出血形成淤斑,就是俗称的乌青块。另外,维生素c缺乏也会导致牙龈出血。
英国科学家指出,如果减少肉食而多吃蔬菜和水果,癌症发病率可降低40%。
小贴士
如何鉴别食物的新鲜度
肉类。看颜色:肉色发暗,脂肪缺乏光泽;试手感:外表干燥或黏手,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或不能完全恢复;闻异味:有氨味或酸味,甚至有臭味。发现上述现象就表明肉类不新鲜或发生了变质腐败。如果发现猪肉色较深、肉色鲜亮,后臀肌肉饱满突出,脂肪层非常薄,很可能是使用过“瘦肉精”的猪肉。
不新鲜的鱼可在五个部位出现变化:体表发暗无光泽;鳞片不完整,易脱落;鱼鳃颜色暗红,有腥臭,腮丝粘连;肌肉松弛,弹性差。
微生物的污染可使鸡蛋、鸭蛋等禽蛋发生变质腐败,变质禽蛋可出现五种改变:蛋白质分解,导致蛋黄移位,形成“贴壳蛋”;蛋黄膜分解,形成“散黄蛋”;继续腐败,蛋清和蛋黄混为一体,成为“浑汤蛋”;蛋白质进一步被细菌破坏,分解形成硫化氢,形成“臭鸡蛋”;真菌在蛋壳内壁和蛋膜上生长繁殖,形成暗色斑点,成为“黑鸡蛋”。
乳类食物可从色泽、气味、形状等方面鉴别是否变质。如果发现有异味、沉淀或凝块出现,或乱中混杂黏稠物,应当丢弃。酸奶表面生霉、有气泡和有大量乳清析出时也不得食用。
蔬菜和水果大多颜色鲜艳,含水量较高,放置太久则可引起颜色和形态改变。水分减少:果皮或蔬莱表面发皱,整体发蔫;颜色变化:绿色蔬菜可变成黄色,有些水果的颜色变暗、变淡;质地变化:水果和蔬莱出现软化、发黏,有汁液渗出甚至果体或叶腐烂。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成年人每天应吃500克以上的蔬菜,其中青菜应占总量的一半。
我们常常说合理膳食有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其中的“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日进食5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
在江苏南京一带流行着这样一句健康谚语:“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青菜属于蔬菜中的绿叶类,色泽明亮、鲜嫩味美,是蔬菜中的首选。
春季的青菜,味略淡而鲜,维生素含量丰富,含水量也特别高。夏秋季节的青菜味略苦,富含去暑降温作用的物质,有降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等作用。冬季的青菜略带甜味,这是由于冬天没有强烈的阳光照射,含水量相对减少,淀粉类物质转化成了麦芽糖,所以味甜。
营养学家指出:成年人每天应吃500克以上的蔬菜,其中青菜应占总量的一半。青菜同油菜、柿子椒等一样,富含维生素c,所以应多吃。青菜中的维生素c还能阻断亚硝酸盐合成致癌物亚硝胺。
多吃青菜还能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对高血压及失眠者有一定的镇静作用。青菜能阻止糖类转化成脂肪,这对肥胖者有益。青菜还有润肠效果,建议便秘的人多吃。
青菜富含钾元素,对胰脏和唾液腺的正常工作有益。
糖尿病患者的胰脏失去了控制血糖量的功能,而胰脏的化学元素主要是钾,所以含钾丰富的青菜对糖尿病患者有特殊价值。
青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有机酸和无机盐等。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在美国流传这样的说法:“每顿饭吃一个苹果,就不用请医生。”
苹果味道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民间谚语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在美国也流传这样的说法:“每顿饭吃一个苹果,就不用请医生。”
大仲马,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一生著作甚丰,据说他在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基督山伯爵》时,由于劳累过度,曾一度患了失眠症。于是,他每天临睡前吃一个苹果,并强制自己按时睡觉和起床,终于治好了失眠症。
100克苹果含果糖6.5~11.2克,葡萄糖2.5~3.5克,蔗糖1~5.2克,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
核酸、蛋白质与人的记忆力息息相关,锌是构成核酸与蛋白质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锌可使大脑皮层边缘部海马区发育不良,影响记忆力。锌还能产生抗体,提高人体免疫力。苹果富含锌元素,多吃苹果有增强记忆力、提高智力的效果,因此苹果有“智慧果”的美称。
苹果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可以降低胆固醇。吃苹果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进胆汁分泌的功能,避免胆固醇沉淀在胆汁中形成胆结石。果胶还能促进胃肠道中的铅、汞、锰的排放,调节机体血糖平衡。
苹果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使大肠内的粪便变软;有机酸能刺激胃肠蠕动,促使大便通畅;果胶能抑制肠道不正常的蠕动,使消化活动减慢,从而抑制轻度腹泻。因此,苹果还具有通便和止泻的双重作用。
当人体摄入钠盐过多时,吃些苹果,有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
苹果中含有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的作用。
苹果的香气是治疗抑郁和压抑感的良药。心理专家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在诸多气味中,苹果的香气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它具有明显的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临床试验证明,让精神压抑患者嗅苹果香气后,心境会大有好转,精神轻松愉快,压抑感消失。实验还证明,失眠患者在入睡前嗅苹果香味,能较快安静入睡。
把苹果洗净榨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连续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苹果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及时清除体内的代谢垃圾,降低血液脂肪含量,能有效预防血管硬化,还可降低肺癌发病率。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清代慈禧太后是一位奢侈的美食家,她在遍尝奇珍异味后喜欢上了普通的萝卜。
萝卜味甜、脆嫩、汁多,其效用不亚于人参,所以有“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也都与萝卜结缘。
清代慈禧太后是一位奢侈的美食家,她在遍尝奇珍异味后喜欢上了普通的萝卜。本来萝卜这种东西是没有资格列入御膳的,可就是因为慈禧太后自己喜欢,到后来甚至是离了萝卜不成席。
艺术大师丰子恺从不追求精心制作的名贵菜肴,对常见的青菜萝卜和粗茶淡饭却饶有兴趣。他跟子女讲了萝卜的许多好处:富于营养,可以药用,能防病,并引用一句谚语“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北京老作家兼美食家汪曾棋制作了不少家常酒菜,如扦瓜皮、松花蛋拌豆腐、拌萝卜丝。他把南方的小红水萝卜连皮切成细丝,加糖后略腌装盘,然后浇上酱油、香油和醋,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菜品。
苏州有种萝卜经盐渍后叫“春不老”,脆嫩香美,淡淡的菜味透出丝丝的甜味和鲜味,是寺僧们用来敬客佐茶的极佳茶点。当代文学家邓拓当年去苏州灵岩山游览时,寺中的高僧妙真大和尚曾用“春不老”敬客,邓拓品尝后赞不绝口,若干年后仍不忘记,后来将它写进了著名的((燕山夜话》。
小贴士
多吃五色果蔬菜防癌
美国癌症学会提出“每日五色果蔬搭配原则”,建议人们每天吃红色、黄色、绿色、紫色和白色五种颜色的果蔬。
红色:如甜莱、西红柿、红辣椒和红苹果、红石榴、樱桃等,富含茄红素和花青素,有助于防癌抗癌、增强记忆力、减轻疲劳和稳定情绪。
黄色:如南瓜、胡萝卜、红薯和橘子、橙子、木瓜等,这类果蔬富含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有助于防癌抗癌、预防胃病、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强化心血管系统功能。
绿色:如甘蓝、荠菜、菠莱、卷心菜、芦笋、莱花、豌豆、黄瓜和猕猴桃、酸橙、鳄梨、绿葡萄、青苹果等,这类果蔬富含叶黄素,有助于防癌抗癌、保护视力、助消化、坚固骨骼。
紫色:如茄子、紫甘蓝和紫葡萄、提子、李子、无花果等,这类果蔬富含花青素和多酚,有助防癌抗癌、增强记忆力。
白色:如蘑菇、莱花、洋葱、大蒜、生姜和香蕉、白梨、白桃等,富含蒜素和硒,有助防癌抗癌、强化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胆固醇。
水果不能当正餐
如果过度食用水果,将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
适当吃点水果,对身体有很大益处。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水和矿物质,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水果中的果胶具有膳食纤维的作用。水果也是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所不可缺少的。苹果味道甘甜,具有止泻、助消化的作用,经常吃可以使肌肤白嫩。梨、柑橘、柚子等水果,有止咳、化痰、润肺、助消化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女同志为了保持体形,往往将水果作为正餐,这种吃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过度食用水果,将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单靠吃水果,难以满足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蛋白质等多种基本营养素的需求,而且大部分水果含糖量高,长期大量食入,达不到理想的减肥效果。
此外还要提醒大家,霉变水果千万别吃。水果含水量高,适宜霉菌生长,容易霉变。水果被霉菌侵袭后,果皮软化,形成病斑,下陷,果肉软腐,霉菌在果肉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据专家测定,在距离腐烂部分1厘米处的正常果肉中还可以检测出毒素。
进食水果的最佳时间
两餐之间吃水果是最佳的办法。
餐前吃点水果可以补充体内的糖分。特别是低血糖病人,餐前吃水果可以很好地补充糖分和能量。水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进食后可产生饱腹感,能缓解身体对食物的需求。但如果餐前水果吃得太多,会使正餐的进食量减小,影响蛋白质、淀粉、脂肪的吸收。
那餐后吃水果行吗?我们也发现很多人喜欢餐后紧接着就吃水果。其实,饭后马上吃过多的水果,血糖浓度迅速增高,会增加胰腺的负担,还会阻碍体内的消化过程,影响营养吸收。
两餐之间吃水果最佳。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或是睡觉前两小时,都是进食水果的好时机。糖尿病病人只要血糖稳定,每天在两餐间吃一次低糖型或中等量糖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苹果、梨等,对身体反而有好处。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和挥发油能够刺激神经系统,激发人的灵感,还能稀释血液,血液因而流动更加流畅,给大脑提供更多氧气。
生姜不但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作料,还是一种不错的中药材料。
据《论语》记载,孔子养生之法是平日“不撤姜食”,就是说每天都吃些姜。
我国各地流传着关于生姜的健康谚语:“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一日不吃姜,身体不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冬有生姜,不怕风霜”等,可见大家对姜的保健价值早就有了充分的认识。
生姜所含的阿司匹林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姜酚具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可防治胆囊炎、胆结石症;姜还可以调节前列腺机能。
医学研究还发现,经常食用生姜能够除去“体锈”,就是老年人的体表尤其是脸部的褐斑,俗称“老年斑”。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和挥发油能够刺激神经系统,激发人的灵感。姜辣素和挥发油能够稀释血液,血液因而流动更加流畅,给大脑提供更多氧气。
虽说生姜对人体有益,但是不可多吃。阴虚内热、热病、疮疡、痔疮患者疾者更应该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