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陈胜吴广同花顺 【第九章】 挤破黑桃A

【第九章】 挤破黑桃a

项梁只想着攻定陶城,万想不到身后突然涌出潮水般的秦军。在夜里遭受进攻,就像夜里发生地震,楚军营中猝不及防,项梁的命令也无法向各级指挥官传达,楚军只好单兵各自为战,但总体上一片混乱,再加上众寡悬殊,遂被章邯杀得血流成河,一败涂地,项梁亦死于乱军之中。

陈胜牺牲是公元前209年十二月,次月,下一年一月,长江以南会稽郡里的黑桃a项梁,已经起事五个月了,目前已经粗粗完成了对整个会稽郡的略地工作,但还不知道陈胜已经死了。他们响应有人假传的陈胜邀请令,整齐了自己的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北上,预备参与中原的反秦鏖战。而宣布此假邀请令,促使他们渡江而上的人,是扑克牌必杀令上的一张大牌:红桃q——召平。

召平老家在江苏扬州,是陈胜的部属。陈胜刚起事时,给了他三五个勤务兵和几十张空白委任状,叫他回老家去发展队伍。召平回到扬州上窜下跳地四处活动,但是扬州人只知道做梦,不愿意跟着他造反。他只好心灰意懒地在旅馆里住下,每天拿着委任状去车站、机场和地铁口,像发小广告似的乱发给行人。

这一天,他听说陈胜在陈城大败逃走,但还不知道陈胜已经死了,秦军泛滥洪水一般扑向中原,他立刻向南渡过江,去了苏州。到了苏州,见到会稽郡守项梁,把从船上新填写的一份委任状发给项梁,说:“您的郡守是自封的,我这里给你上柱国的官。据我所知,上柱国的官儿,可比郡守大两级。”

项梁一看委任状,上面写着:“兹特委任将军项梁,为楚王上柱国。急引兵而西,击秦军于中原,脱孤于困厄”,落款是“陈王胜”。

项梁不知道这种小广告在江北到处都有发,于是很重视,回家和老婆孩子,以及项氏家族弟兄,还有项羽等人认真计议了一番,觉得在东南割据自保,成方面一霸,简称面霸,这个想法太自私了。陈胜也是楚人,我们应当牢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民族誓言,同仇敌忾,与子同袍,赴汤蹈火、死无足惜地引兵渡江北上,解救陈王于孤危,邀战章邯于中原,书写一篇东南赤子的激扬史诗。

于是,项梁、项羽等人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在下一月即二月份渡江北去。

向北走了一百多公里,到了江苏北部的东阳县(今盱眙)。在那里,项梁的队伍被一群“少年”截住了。

现在我们必须按住项梁的大队人马,而改说一说这些“少年”的故事。

这帮东阳县的“少年”,一贯在地方为恶。强力斗狠、横行乡党、斗鸡走狗、违法犯禁是他们的特长。韩信就曾经从这种“少年”的裤裆下面钻过去过。

而东阳县的父母官大老爷,则都是非常“正直”的整人专家,他们秉承了秦二世的“重刑主义”。秦二世给他们的格言是:“杀人众者为忠臣”。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让农贸市场变成大监狱,让马路上走着的都是赶奔‘农贸市场’的人。”为了达成这个伟大目标,他们都以“苛察为忠”,就是遇到或者抓到一个人,立刻就想证明他有罪。就像拿到一张发票,立刻就要刮刮有没有中奖一样。一旦抓对了人,比如抓住了犯事的“少年”,就像中奖一样高兴。而且还想中大奖。那就通过“苛察”来放大他的罪名,把本来应该挨鞭子的,定成断足削腿儿。

于是,死尸和零碎的手、脚,每天都要在农贸市场里堆几堆。

这些“少年”们固然是危害社会,是有罪,但父母官大老爷加给他们的刑罚,也确实是超重过当了。秦政府整治他们,倒不一定只因为他们危害社会,而是怕这种势力,被地方上的豪强家族,譬如项氏利用,成为一种与政府和中央离心的力量。打击少年,等于打击豪强。

由于秦帝国处罚“少年”太严酷了,于是,“少年”们恨得眼睛出血,与地方官吏势同水火。他们都想把剑刃刺进地方官长的肚子里边去。但是,慑于政府的威势和秦法的苛酷,“少年”们不敢发作。——这里,我把“少年”两个字都加了引号,因为它是《史记》中的原词,但《史记》中的“少年”不等于现代意义上的少年,《史记》等古书中的“少年”专是指bad boy的意思。

好消息突然传来,陈胜在大泽乡开闹了。“少年”们如蒙大赦,立刻想到利用这个混乱机会复仇。他们壮起胆子,拎着剑戟,手臂套上箭袖,带上各种作案工具,实在没有工具的就抱着斗鸡,蜂拥跑至县令府,红着眼,把他们的父母官——县令,给杀了。

这种情况非常之多,史书上说许多郡县的“少年”,都刑杀了他们的郡县长官,举郡县以应陈胜。《史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而且这个“秦吏”很可能侧重是秦国本土派来的,秦二世也曾杀各自长官,换成自己亲信的人,那就也多应该为秦本土人,这就更给这场运动带来了六国人民反秦复国的色彩。

复仇完毕,“少年”们越聚越多,最后多达数千人。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是选一个新的县令。新的县令一定要和旧的有区别——新的县太爷不能再那么酷地“整”我们了。

于是有个“少年”就提议:“县长的秘书陈婴[1],一直是个老好人,见人就点头哈腰。我看,让他当县长好了,绝对不会为难咱们这些危害社会的少年的。”

于是,“少年”们就拎着刀剑、棒子,骑着摩托车,带着斗鸡,闯进陈秘书的家里。陈秘书正在给领导起草讲话稿呢,题目是《集中警力开展打击“少年犯罪”和“两抢一盗”专项行动》。他刚写到:“计划派出一千人次警力在重点民宅蹲点守候”,没等一千警力派出去,一千以上的坏少年却像乌云一样降落了。

陈秘书整个晕菜了,发出一声鸟叫:“不关我的事啊。我写的东西只是给领导念着玩儿,从来不算数的啊!不会真‘派出一千警力’的啊~~~!”

“不要怕,我们是来请你作选择题的。”

这时,一个女少年爬到凳子上,说:“准备好了吗?请听题!a,你答应当我们的县长。b,你不答应我们的县长,但我们拧断你的十个手指头。”

陈秘书说:“我要上厕所。”

“没有这个选项,只有a和b。”一少年举起铁棒子。

陈秘书哆嗦了半天:“可是,我选什么,我得向领导请示呀。”

少年大怒:“你再啰嗦!你们的领导已经被我们杀了。你快自己拿主意吧。”

经少年们的一番恐吓,陈秘书终于找回了理智。他说:“我选a。”

“选a,”女少年沉吟了一下,“你确定吗?”她张开两个大嘴唇笑看着答题人,笑得很灿烂也很廉价,还貌似特神秘莫测。搞得好像她很懂这道题似的,其实可能根本她都不明白。

陈秘书沉思很久,吐了一口大气:“我~~~我确定。”

“确定,……你确定是吗?……确定是改还是不改了?”

陈秘书狂吐一口鲜血:“我……,我……,我我不确定。”

“不确定,这样吧。我可以帮你去掉一个错误答案好吗?”

“哦,那最好。”

“b是错误答案。好了,现在请你作答,a还是b?”

陈秘书又狂吐一口鲜血:“我……,我……,我就选a了!”

众人一阵欢呼,纳头便拜:“恭喜你!答对了!”

a,你答应当我们的县长。于是簇拥陈婴当了县长。

可是,节外生枝,有个有野心的少年当场站出来,说:“我们这里才让陈秘书当了一个县长,级别是不是太低了?我认为,应该让他当王。这样我们也就可以被他封为侯、柱国什么的,岂不更得意!”

少年们觉得有道理,于是吵着让陈婴重新答题。

王小丫赶紧又爬上凳子。陈婴哭丧着脸说:“你不用再请听题了。我知道,我不确定!”

王小丫说:“你不确定的话,没有关系,你可以向场外亲友团求助。”

陈秘书吐着血说:“那好。我要求助我妈!”

于是,陈老太太被请出来了。陈秘书说:“妈妈,不好意思,现在是赌命答题时间。他们问我,是当他们的王,还是选择把我手砍了。”

陈老太太深明大义,说:“我认为你应该当他们的头,但是不要当王。你知道吗?自从我嫁到你们陈家来,我查询了你们祖宗八代的就业历史,其中没有一个当过贵人的。现在你一夜之间暴发称王,这不祥啊!”

接下来,陈老太太又用少年们所听不懂的娘家话偷着告诫陈婴说:“你觉着这样中不?——我是竟个意儿不让他们听懂捏——我觉着吧,你别当王,你另个辣儿找个更能耐的人当王,以后轻会儿出了事儿啥跌,也是砍他的脑袋耶。哼是不会砍你地耶。轻会儿要是不出事,一旦整成了啥跌,也有你的好处唯。咋地也封你个猴啥跌。你看中不?”

陈婴说:“中!”

少年们一起抗议大喊:“说普通话,说普通话!”

陈老太高声宣言:“我刚才跟他说的是这意思:你们应该推举在苏州起事的项梁当王。人家项氏,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大将。人家名气多大耶!你们依靠着这样的名门望族,干啥大事成不了耶?你们看中不?”

大家咂摸了咂摸老太太的话,齐声大呼:“中!”

于是,陈婴被迫当了众少年的头,但不领王号。

陈妈妈的老家话的意思是:咱家祖上的dna里没有显贵的双螺旋片断;咱家的“种”里边,没有当王的命。所以你不要称王,称王也不会有fans。你应该把这几千人全转手给了贵族项梁,自己甘当经理人。

陈婴率领着这数千少年——这个人数很快膨胀到两万,向城外开拔,去寻找项梁。刚好项梁正在北上,来至苏北。

陈婴及其两万人队伍,遂投拜在项梁的麾下。不久,项梁出于回报,竟封陈婴为楚上柱国,授封邑五县。后来,项梁战死,而陈婴安然无事。陈婴又“转会”刘邦集团,征战浙江流域。最终西汉建立,皇帝刘邦封陈婴为堂邑侯,食户一千八百户。一切正如陈婴之母所料。陈婴之母,亦女中智者也!看来唐山就是出人才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有问题,尽量向老妈请教。2、尽可能多掌握一门方言,有时候可以救命。

陈婴的子孙袭爵,直到汉景帝年间。陈婴的后代,还出了个大名人,就是他的重孙女,嫁给了汉武帝的金屋藏娇的那位美女陈阿娇。

附记:《秦汉少年行》

秦汉时期的年轻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阳光男孩,一类是非常凶猛的两腿动物。前一类古人如何称呼他们,我没有研究。后一类则被古人在古书中专称为“少年”。这里东阳县杀死父母官的“少年”,也正是这一族类人。

古人写了很多《少年行》的诗,揭示出这种“少年”的日常生活由两部分构成:玩儿和犯罪。

1、我们先说玩乐:其实,古往今来的犯罪分子,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改变,都是大白天在酒楼、宾馆里玩儿,玩什么呢,赌博、歌唱、打牌、斗鸡什么的。晚上就出去“两抢一盗”,也就是抢劫、抢夺、盗窃。只不过古时候是凭刀剑和骑马,现代是铁棍和摩托车。

曹植有诗:“京洛出少年。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说这些“少年”,大白天过得很舒服,斗鸡、走马,吃喝玩乐。

李廓《长安少年行》:“游市慵骑马,随姬入座车。苍头来去报,饮伴到倡家。”——则这些少年还要嫖娼。

高适的《少年行》:“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是在唱歌,门口还停着豪华车。”

高适的《少年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整天赌博输钱,家里还输不光;到处打架杀人,自己还总不死。为什么如此悠闲还有钱呢?因为靠着两抢一盗。”

2、下面讲他们怎么犯罪:

王建《羽林行》:“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这是在抢劫商人,晚上兼营盗墓。

杜甫《少年行三首》:“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这是少年在勒索酒店老板了。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则这些“少年”已经开始杀人了,很像是为赏金而杀人。

张华:“雄儿任气侠,声盖少年场。借友行报怨,杀人租市旁。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这是有偿杀人,替人报仇。

如果你觉得诗人神经都不太正常,说话不可信。那我们看司马迁是怎么描述这些“少年”的。

《史记》中描述了当时“少年”的日常生活方式,司马迁说:“燕赵间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借交报仇,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他们劫人掘坟,私自铸币,光干违法的事,他们这么做的根本目的,“其实皆为财用耳”——都是为了弄钱。他们不但盗牛盗马盗公物,甚至连皇帝宗庙里的祭器都敢盗,而且当时可盗的东西比现在还多一种,就是盗墓。《西京杂记》:“无赖少年游猎,国内冢藏,一皆发掘。”

总之,“少年”是一个令人叹息的群族啊。

他们往往从事一种低级卑贱的职业或者干脆没有正式职业,主要兴趣在于违法犯禁,以此养生。

可是为什么诗人们常要作诗歌咏他们呢?因为这些“少年”重义好勇,性格叛逆,狂放纵逸,这些风格,均带有一定游侠味道,引得李白、杜甫这些不会打架但是羡慕打架的人,忍不住要歌咏他们。特别是太平时代、和谐社会的人,更有可能要追念那种逝去的“力”的东西。故而有了《少年行》那些诗。吴字森大哥拍黑社会老大的《英雄本色》,得到持久欢迎,也是如此吧。

纸上读来美好的东西,现实中其实是肮脏和恐怖的。对于这些“少年”,人们实际上又怕又恨,政府也常常“集中警力开展严厉打击”,下面这段文章,是汉朝政府打击“少年”的实录:

“永始、元延间,长安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尹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扦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辆,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一发视,皆相枕藉死,亲属号哭,道路皆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

如果你不愿看古文,我来给你翻译。先是背景描述:长安的“闾里少年”们杀人抢劫,导致受害的死伤者横于道路,警报(“枹鼓”)之声连连不断,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于是,政府受不了了。“警民开始联合出击”,开展“抓捕行动”:

长安县令,名字叫尹赏,发动各级官吏和民众,让大家揭发检举所有穿着奇装异服、携带武器箭甲的“轻薄少年恶子”,并且造了个巨大的虎穴。然后派出数百辆警车,分头抓捕。把捕到的几百名“少年恶子”,每十个里释放一个,其余全塞进虎穴里,用大石头堵住出口。几天以后,打开一看,死者一个挨一个地相枕。亲属前来领取尸体,见此惨状,号哭之声震天。从此,亡命之徒屁滚尿流,不敢偷看长安一眼。

这确实做到了“出手要快,步调要齐,声势要大,打击要准”!

这些少年,未必是被社会残酷剥削和迫害的穷苦之人,而是不安分守己者,有野心,有一定能力,不想走常规路,想不劳而获者。现在重庆在搞打黑惩恶活动,你看那些被抓起来审批的黑社会分子,其实都是年纪轻轻的“少年”,正是这一类人。并非穷苦人。

和汉朝以及我们现代一样,秦朝的地方官吏,也是打击“少年”的。《史记》说“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意思是,函谷关以东郡县的官吏,都曾经让“少年”们吃了苦头。

譬如从前蒯通游说范阳县令时,就说您“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以至于武臣的反秦军队徇地到范阳的时候,城中“少年皆争杀君,下武信君”意思是少年们都争着要刺杀范阳县令,下城投降武信君武臣。由此推测,老范肯定曾经把“少年”们整得够戗。

我们知道,秦末的地方官吏都是重刑主义者,秦二世给他们的格言是:“杀人多者为忠臣”。于是,各地父母官大老爷们,一定会把“少年”们整治得够戗。

有打击就有反抗。

当陈胜在大泽乡振臂而起,社会人心动荡,“少年”们趁机向欠有他们血债的地方官吏,发起血腥的复仇行动。江苏北部东阳县的数千“东阳少年”挟陈婴造反,就是秦末各地少年率先反秦的一个实例,而且这种例子在当时非常普遍。《史记》中说:“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不可胜数也。”他们纷纷杀死本地的第一二把手“郡守、县令、县尉、县丞”。这种仇杀各地政府高官的行动,是如此普遍,已经到了“不可胜数”的地步!

《史记》中又有:陈胜闹起来以后,“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也是在讲“少年”或者类似少年的平民家族,纷纷向各级地方官复仇。

这些“少年”们把各郡各城的“郡守”、“县令”们直接杀了,正是推动这场运动迅速燎原的主力,“少年”们充当了急先锋,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我们有理由相信,城里的“少年”和平民家族、父老是主流的大“功臣”,而农民未必是起义力量的主题。比如这些城市少年,此外还有郡县的县兵武装,县兵更包括是从城邑平民征发出来的,都被秦末的起义家大量收编。其实,我们认为,城镇人民的反秦,更可能是当时反秦主力。而这又说明什么呢?

公元前208年二月份,项梁以八千子弟兵从会稽郡起兵,一路北上,先后收编了陈婴的二万人,英布的鄱阳湖县兵与大盗合计数千,以及陈胜的苍头军领袖吕臣的残部若干,还有史料不详的蒲将军的军队。

项梁的军队,这样一路收编大小泡沫,遂迅速膨胀到六七万人。

扑克牌必杀令里,还有一个秦嘉,是黑桃q级的大牌,一贯的本位主义者,从前他不听陈胜节制,杀死了陈胜派来的监军。如今他听说胜败死,楚国没有王了,就找了个楚王族的后裔“景驹”,立为假楚王,然后拥兵自重,在彭城西部驻扎,堵住项梁西去的道路。于是项梁与黑桃q秦嘉发生两次激战,阵斩秦嘉、景驹。秦嘉的部卒,全部投降项梁。项梁的队伍遂到了十余万众。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黑桃q的两次激战中,来自安徽六安的鄱阳大盗英布先生立了大功,史书说他“项梁涉淮而西,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意思是英布是部将三军之中最勇敢的。这也是冠军一词最早之出现,将来参加《开心辞典》答题不可不知也。

这时候,张良还在下邳城里当游侠呢,这里也是苏北地区。从前听说陈胜起义,他也聚了一百多少年。此时他听说秦嘉立了景驹做假楚王,就领着“少年”们去投奔景驹。刚出下邳城没多远,遇上刘邦。刘邦自去年九月份起兵以来,一直在苏北三角地打拼,得了一半个县城,现在有三千多兵。混了快半年了,才三千兵,可见似乎没有多少流民和愤怒的农民要起义。

张良遇到刘邦,刘邦问他:“你这是去哪里啊,你贵姓啊?”

张良报了自己的姓名,互相越说越高兴,于是也不打算去找景驹了,改加入了刘邦的队伍,做了刘邦的厩将。张良经常拿着那个沂水桥上老头送给他的《太公兵法》给刘邦讲,刘邦按照他的路子去打,非常管用。次月即移动向东,攻下沛县东边的砀县,于是收拢砀县兵,得了五六千兵,兵力达到九千左右。这时,景驹、秦嘉战败而死,张良等人也就更不投奔他去了。

但是刘邦仍然苦于人手不够,在附近的城邑争夺战中不能大刀阔斧,于是到了四月份,他就亲自跑去面见项梁,宣布跟从项梁战斗。项梁作为回报,赞助给了刘邦五千士兵,还派了十名高级军官供刘邦使用。这样刘邦军就到了一万四千左右。因为拿了人家的兵,所以得听人家的,史书上说“刘邦从项梁”。刘邦开始成为项梁集团的一部分。

同四月,项梁又命侄子项羽去攻取襄城。襄城人听秦政府的,死命据守,于是终于被攻破之后,被项羽全部坑了。

时间到了六月,项梁听到消息,陈王胜确实是死了,楚国现在已经没有王了。项梁于是召集自己的部将,在自己新占据的山东南部薛城开会,商量楚国上层建筑的问题。

会上,有一个叫范增的老头子做了积极发言。此范增,七十岁,老家安徽巢县,是从战国时代活过来的人,学问的路子介于名家和纵横家之间,不知何时投奔项梁的,发言说道:“陈胜败死是固然的。”

项梁问为什么。

范增跪在席子上说,因为他岁数比较大,怕他跪不稳,所以他身前肘案扶着一个条凳——古代学名叫几。“夫秦国灭亡六国的时候,楚王最没有罪。自从楚怀王被诓骗入秦,扣留不返,客死咸阳,楚人爱怜他一直到了今天。”楚人对秦的怨恨最深,所以楚国的占星家南公先生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哪怕楚国只剩三家,灭亡秦国的也必然是楚人。如今陈胜首倡起事,作为楚人,没有立楚王之后人为王而自立,所以他势不长久。

注意这里没有强调秦对楚国人民的剥削,而是说秦灭楚的历史原因。

“如今,将军您起自江左,楚地起义诸将都像马蜂一样争着追附于您的原因,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为楚国将族,所以必然复立楚国之后为王。如今你不立楚王后人为王,其可得乎?”

范增认为陈胜撑得不长久原因是没有立楚王之后人为王。而后来司马迁说项梁立了楚王之后为王是“从民所望也”。陈胜也有过“乃诈称项燕,从民欲也”。诈称项燕又立楚王之后为王就是从民欲与从民望,陈胜的口号也是“大楚兴”,“复立楚国社稷”,“死国可乎”就是为楚国而死,这都说明当时上上下下都是想复楚。楚被秦灭,要恢复楚国,这似乎比人民受了秦朝剥削压迫,要起来反抗,更是这次活动的目的和原因所在。这就反应了社会多个阶层都是希望恢复楚国以及回复六国分封体系。

复立六国,恢复分封体系,当然这个六国分封体系也不全是分裂散沙,张耳、陈余说了,上边还要有个帝,这个帝是以令诸侯。那就是统一版图下的分封制王国局面。这就“从民所望”,既保存了分封制下独立的曾有的王国,又是一个总体帝国,但又并不是秦帝国这种纯一郡县制没有任何独立王国的高度专制统一的局面。

历史发展是逐渐过渡的,从分封制向皇权专制的转型,不可能是像秦帝国所搞的那样急剧过渡的。在很大程度上,秦末这场社会大动荡,基于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分封制历史惯性相对于绝对皇权专制即郡县体系的振荡反弹,而秦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导致流离失所反倒是其次原因。这次运动和后来朝代的农民起义反剥削性质还不完全相同。

项梁是个深明大义的人,既然这次运动从掀起到迅速蔓延所体现的首要矛盾是王国分封制体系被秦断绝后的谋求回归,而分封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有六国贵族之后为王,那么复立楚王之后就是别无选择的一种顺应和推动,鉴于陈胜失败的殷鉴不远,虽然顼梁未必喜欢在自己头上再安一个什么王来压着他,但他还是全部接受了范增的建议:即将来楚国之后为帝了,我们这些豪强代表可以被封为一大块土地的王,亦已足矣。所以当即去民间找战国时代楚怀王的孙子——这人正在民间给人放羊,大名熊心,将他立为楚王,从而从行动上给这场运动明确了更鲜明的恢复分封体系的色彩。

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扔下了自己的羊鞭子,被立为楚王后,仍旧被称为楚怀王。

楚怀王当即封项梁为“武信君”,以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豪强家族也希望分封制的社会架构,因为这样有助于他们家族的发展和对地方的控制,而秦始皇的高度皇权专制,是以锄杀豪杰,抑制豪强家族,归拢强调地方郡县对地面的控制为特色。所以,豪强家族以项梁为代表的,是欢迎贵族们回来的。分封制,权力向下走,皇权专制,权力向上走。豪强家族会更喜欢前者。

刘邦作为项梁集团的一部分,自然也跑来参加了拥立楚怀王的会议仪式。张良随着他一起来的。会后张良去拜见项梁,说:“现在楚国已经有王了,但是韩国还没有。从前韩国公子成,时封横阳君,是个大好人,您不如立他为韩王。这样就多树了同党,于您的大事大有好处。陈胜就是不肯树诸侯之后搞得自己日渐被动的啊。”

项梁没有野心要做帝,想助力于楚怀王做帝,自己将来为王则罢,那么多一个韩王,对于我们的楚王称帝大业也是助推力,这次活动又是复立楚国和六国为主要宗旨和民望所在,所以固然对于张良的话没有什么可拒绝的。于是答应张良的要求,把韩公子成立为了韩王,号称韩王成,并命张良为韩王成的司徒,类似丞相。

于是张良脱离了刘邦军队,保着韩王成前往韩国故地去抢地盘去了,客观上也确实等于襄助项梁。不提。

于是,楚、韩、赵、魏这时候都有王了,而且都是贵族出身。齐国也有王,是贵族支系实是豪杰出身,燕国之王则是布衣官吏出身,但是借陈胜武臣之力享有军队,于是在燕国贵族的支持下为燕王。六国皆已复立,而且血统上很大程度地延续着当初战国时的情况。

可是,坏消息传来,楚怀王刚刚坐上王位,齐王田儋却战死了。

齐王田儋当初押着家奴去造反杀死狄县县令,去年九月略定齐地为王,如今已经走出山东,冲向全国,跑去中原和章邯抢地盘。却被章邯发出一股主力,乘夜衔枚,大破齐军,一举擒杀了田儋。

田儋的族弟田荣、田横一看不好,赶紧向山东回缩,被章邯大军围追堵截在山东西部的东阿县。田荣、田横没办法,只好哭丧着脸向江淮流域的项梁求救。

项梁随即报明楚怀王同意,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带着刘邦、英布、项羽等一千名将,督导着各自所部的军队,驱众北上,援救田氏兄弟,到了八月,大军抵达东阿,在东阿城下与章邯一场鏖战。义军向秦军展开凶猛的搏击,大破秦军。秦军死伤惨重,向西逃窜。项梁欲跟踪追击,并邀田荣、田横一起随行前进。

不料,田荣却说:“项梁先生,我们齐国内部出现了反动派,我的部卒现在都得赶回家平乱。”

原来,齐王田儋被击杀后,齐国王位空白。从前齐国的末代诸侯齐王建的弟弟——名字叫假,在一帮拥护者的支持下,被立为齐王。这齐王建却比田儋家族血统更纯净。田儋、田荣、田横,虽然也号称旧齐诸侯的王室血亲,但毕竟里边兑了很多水。齐王假更根红苗正。

田荣一看老百姓都跑到齐王假那边去了,急着不助项梁而返回齐国。田荣这人十分粗猛,带着自己军队,把齐王假给打跑了。田荣遂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己独掌军政大权。

齐王假逃遁,想想投奔谁好呢,于是干脆投奔到项梁所控制的地盘里,无聊地闲活下去。田荣欲追杀齐王假,碍于项梁的存在,不敢push太多。

但田荣与项氏之间,从此埋下了定时炸弹。

东阿大战以后,项梁独自去追击西向逃遁的秦军。在追击的过程中,他发现秦军的兵力不断被加强——秦二世在关中不断派遣秦人子弟增援章邯,章邯的部卒早已不是从前的刑徒大军了。越发变成以秦本土关中秦卒为主体。项梁也赶紧给自己增兵,屡次派遣使者,去身后东边的齐国田荣那里,请田荣增援自己。

田荣说:“哼,武信君要想我帮忙也可以,但非得他先杀了他所窝藏的齐王假不可。如果不把齐王假弄死,我在齐国的统治就永不得踏实。”

这么大的事,项梁当然得派人去请示楚怀王。楚怀王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不肯杀齐王假,这样,势必使得楚军失去齐国之助。从这事上来讲,楚怀王就缺乏能称帝的素质和魄力。田荣一听,坚决拒绝出兵。

项梁见田荣不来,倒也并不在乎,反倒分用兵力,将自己的集团军分割为二,令属下的刘邦、项羽两部,转去南线对秦军进行进攻,攻击山东、河南交境处的城阳。刘邦、项羽这老少哥俩倒是配合得非常默契,联手攻下了城阳。这场战斗想来一定非常惨烈,以至于他俩随后继之以“屠城”的事业。一般来讲,攻城一方的牺牲,可以是守方的十倍不止。正是因为攻方的伤亡会非常大,所以出于恼怒,往往会在胜利后屠城。刘邦、项羽就是这么做得的,攻破城阳后,“屠之”。

刘邦、项羽俩人在城阳干完坏事以后,继续向西与项梁一起平行推进,居项梁军南侧,抵达至河南开封附近的杞县(就是杞人忧天的地方)。在这里他们遭遇了秦朝三川郡的郡守李由(李斯的长子)的亲率大兵。李由虽然老爹厉害,以前也曾经抵抗吴广攻击自己的荥阳城数月不倒,但现在遇上刘邦项羽这两个秦汉之际的一流猛将,经过一番鏖战,秦军被“大破”,李由居然被阵斩之,义军士气大振。

这是继陈胜败死,革命形势陷入互联网冬天之后的第一缕星光。

暗透了便可望得见星光。

在这场令人振奋的战斗中,樊哙本人斩秦军首级十六级,被赐爵“上闻爵”,夏侯婴以兵车促急进攻,赐爵“执帛”,以前借用他的裙子,现在还回来了。曹参功绩最冠,据史书说是杀李由,于是成为刘邦部将中最早被封君的——不久即被授为建成君。看来,刘邦靡时靡刻不在用封爵赏户的形式激励下属,每场战斗结束后,莫不如此,和项羽的“玩印不授”形成对比。项羽在给手下行赏的时候,据说“玩印不授”,特舍不得,印上的字都玩得磨灭了,也没给出去。

此时,项梁的楚军主力也在向前推进,并在河南濮阳城东与秦军激战,重创秦军。濮阳是个历史大城,从前卫国的首都。秦军被迫退缩到濮阳城内,挖开附近的河道,引来河水环绕濮阳固守。由于连日大雨,濮阳城外一片泽国。项梁无法作出有效攻击。

项梁看看章邯龟缩在濮阳城内,无能为也,自己也不愿在濮阳城外浪费时间,就转身向东南一百公里,去攻击山东的定陶[2]。项梁于定陶再次击破秦军,但是暂未能攻入城去。

这时候,秦二世悉起境内之军,搜刮了秦关中的所有武装,全力增援濮阳的章邯。形势急转直下,项梁一军孤悬在定陶坚城之下,如果章邯以被增援后的大军,从濮阳急出而击,项梁就危险之至了。

但是项梁却满不在乎,面露骄傲之色,他的部将宋义于是提醒他说:“武信君,现在秦军兵力一天比一天涨溢,臣替您感到非常可怕啊,不如小心提防。”

项梁不以为然,自从东阿大战以来,连续三四次击败秦军,遂骄傲轻敌,说:“我心里有数,指日就能把定陶打下来。章邯不过是个懦夫,被堵在濮阳城里,不敢出来的,何来对我的威胁?然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好,你就辛苦一趟,去齐国,找田荣那个又臭又硬的家伙,跟他借兵。现在需要搬他的兵。你到那儿就骂他。这个家伙几次三番,就是不肯借!”

宋义巴不得脱离险境,赶紧领命而去,半路上还遇上了一名齐国使者,宋义忙劝他:“你老兄这是去定陶项梁军那里吗?我劝老兄慢慢走,走慢一点到那儿,还有活路,去的快了,就是刀光血影,死于败军之中啊!”

于是齐国使者千恩万谢,赶紧在路边找了个驿站,每天耗在里边唱卡拉ok,磨磨蹭蹭不敢走了。

这时候,据《汉书》记载,我国的中原正下着连绵数月不止的大雨,从公元前208年七月一直下到九月秋天。

现代社会打仗,特别需要地雷。地雷的最大作用,倒不是为了杀伤多少偷袭者,而是用响声报信。让守卫者早作战斗准备。

项梁的时代还没有发明地雷——但是他有替代品,就是派出斥候,在宿营地周边道路,远近不同公里数内警戒,一旦发现情况异常,就通过声光通讯来报告敌情,比如敲鼓和举火。

项梁这时候,一直在攻打定陶。他宿营在定陶城下,望着窗外连绵数月的秋雨,自认为章邯不敢冒雨从一百公里外的濮阳突然来袭,所以,就没有派出足够多的斥候在周边警戒。

但是,项梁过于轻敌了。

公元前208年九月,雌伏在濮阳城中的章邯终于出击了。他率领着被秦二世源源不断补充增援后的秦帝国大军,或许在十万二十万之间,冒着铺天盖地的大雨,向东南一百公里处山东定陶城下的项梁进行长途奔袭战。

大雨,把进攻者的行动有效地掩盖了。

秦军急行军一昼夜,突然抵达定陶城下的时候,正值黑夜。

章邯说:“传我命令,让军士和战马衔枚(就是戴在嘴上的古代消声器),夜色冒雨攻击项梁的宿营。”

项梁只想着攻定陶城,万想不到身后突然涌出潮水般的秦军。在夜里遭受进攻,就像夜里发生地震,楚军营中猝不及防,项梁的命令也无法向各级指挥官传达,楚军只好单兵各自为战,但总体上一片混乱,再加上众寡悬殊,遂被章邯杀得血流成河,一败涂地,项梁亦死于乱军之中。

刚刚有的一点儿星光,随即被乌云和暴雨所吞灭。

而此时的刘邦项羽,尚在一百公里外的开封地区抢地盘呢,不暇营救。

本来兵员数量就处于劣势,又分散用兵,此项梁之败也。

项梁未捷身死,但立意皎然,亦人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