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秦虎狼,并天下 附录四:再论贵族政治

附录四:再论贵族政治

所谓贵族,西方有,中国的先秦也有。就是先秦诸侯的国君家族、国君分封的亲戚家族、卿大夫世袭家族,都拥有世袭封邑,这些世袭的大量的封邑构成一个国家,由贵族及其家臣管理,而不是国君直控的郡县来构成一个国家。这样的贵族家族“瓜分管理”一个国家的政治形式,就是贵族政治。

这种贵族政治的好处如下:

贵族政治是“多家贵族联合体”政治,各家族各掌握大片封地,相对独立地分割了国家去管理,减少了君主一元独裁。事实也确实如此,春秋战国的君主,都不是那么凶巴巴的。

贵族们有自己的封地,腰杆硬的人精神也健康,人一旦有了经济独立就可以afford人格独立,所以贵族们讲求个性独立、尊严、自由,荣誉尊严意只强烈,这是贵族阶层自身的价值观。他们捍卫着这种价值观,并且上演出春秋战国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这些贵族。所谓春秋时代人们那种激烈张扬、质朴自由健康、可杀而不可辱的风格魅力,其实就是这些贵族的风格,成为青铜时代的一大闪烁亮点。并且这种贵族价值观也传染到民间,民间大约也是质朴激扬的。而所谓士人,其实是贵族的绪余和孽枝。

贵族政治相对于后来的皇权专制时代,集权和专制力度弱,社会更多自由空间,容纳了不同思想,带来了文化、思想、科技多领域的文明创造力的大爆发。所谓百家争鸣和中国的文明活力,都在这个时候。当然这时候的百家争鸣,多半所承载的也都是贵族价值观和文化,譬如孔子的儒家。但墨子似乎就不是了。

这都是好处。坏处也不少:

贵族政治,政府里全是大家族血统,布衣们根本挤不进去(譬如春秋时代,出征打仗的将佐序列,全是由世家大族的子弟构成)。由于仅在贵族圈子内去选拔人才,愚笨者也位列卿相,多半误国,比如孟尝君,这种情况如此普遍,以至于曹刿讥之为“肉食者鄙”。而平民则比较狡诈,所以在治理国家、对外作战时,往往有不凡的“功绩”。张仪、苏秦都是这种布衣的代表,也是受到当时贵族们鄙视因而历史名声不佳的原因。特别是苏秦,他不接受贵族的那一套忠、仁、义等等的价值观。苏秦作为布衣,只强调做事立功是检验和评判一个人价值的唯一尺度。

贵族自己有世代相传的封邑,分裂了国家的财力和军力。

贵族掌权,导致君权虚弱,贵族之间互相砍杀,内祸频仍。

战国时代,特别是秦国,已经从贵族政治转向平民政治——从平民中选出有“才干”的人充当各级官僚和地方行政长官。他们只是职业官僚,不再拥有世袭领地,也就不是贵族。中国的贵族时代(青铜时代)随着秦的统一而结束了,皇权专制下的平民官僚时代逐渐开始了。

而贵族精神和贵族价值观伴随着贵族政治的消灭,也逐渐消殒或者变味儿了。

贵族阶层被一群皇权专制下的不够神圣的官吏们所取代。这种皇权专制时代的官僚们虽然也是看着先秦贵族的书做为学习和进功名的教材,自称是信奉先秦贵族阶层的价值观,但是他们的“忠、孝、仁、义、勇、智”,都是变味的,甚至是假的,是假忠、假孝、假仁、假义,至少是皇权专制下掺和了平民的狡黠和功利心之后的扭曲变态了的忠孝仁义,而且即便对于这些东西,也往往只是在口头上相信。这到底是喜是忧,是精神上的进步还是后退,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