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大明【1】
对大多数人而言,2016年可能意味着欧洲杯的绿茵盛宴,又或是奥运会的桑巴风情,而在这届美国选民那里,2016年却远没有那么轻松,因为他们要在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产生新总统的这个大选年里投下属于自己的那一票。
这场关乎美国内外政策重大走向的选战,几乎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异于往常的戏剧性。无论是“第一位女性总统”以及有机会重返白宫的那位第一先生,还是自***以来又一位毫无公职经验的总统甚至玩笑中的“最后一任美国总统”,甚至是罕见的无法享有过半正面评价的两党参选人,2016年不但是一场左右着美国国家命运的选举,更是长周期下美国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对外政策等众多领域内积累的多层次民怨情绪的一次总爆发。这也就构成了中国读者对本次美国大选乃至整个美国总统政治与制度产生关注的最大出发点。
如今,在美亲历选战的游天龙、华建平和林垚三位老师合作撰写的这本《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深入浅出地为中国读者的关注与思考提供了清晰、直观且专业的导览手册。细读之后,不难发现,这本将美国总统政治娓娓道来的读物展现了三个层次的经典探秘路线,即政治制度、政党生态以及竞选文化。
选择“政治制度”路线的话,你会被带回美国立国之初,领略美国总统政治的关键制度安排,解答关于总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总统到底“靠不靠得住”,总统初选和大选的制度性差异等各种疑问。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这条路线上不但试图解释制度背后的深层原因,还努力把制度运转起来公诸于众。从2016年的选举现实而言,希拉里和***已明确锁定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总统提名,桑德斯与希拉里缠斗、***意外击败党内多位“建制派”,充分说明了“不听党指挥”的美国政治困境,预示着从未被理性顶层设计而是渐进式改革叠加的两党初选制度势必面临下一轮改革的较大需求。而从初选到大选,面对着在民调显示中并不尽如人意的两位提名人,选举人团制度的分而治之极可能再次产生令人意外的选举结果。在全联邦多光谱综合民调中***不同程度领先于***,但两人在某些关键州的民调支持率却持续胶着,这就不能排除***“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为什么民主党能挡住桑德斯而共和党拦不住***?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或者德克萨斯这样的大州在大选中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为什么***即便在全美选民票上可能落后,***也未必稳操胜算?为什么说***即便当选也可能成为“白宫囚徒”而无法兑现他的大多数激进政策?这些制度性问题,都会在这条路线上遇到合适的答案。
转到“政党生态”路线,你不但能看到美国国父们最初关于国家走向的分歧与斗争,还会品味到历经演变的六次政党体系中的纵横捭阖。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昔日那个主张废奴的林肯,所在的正是如今充斥着“白人至上”倾向、保守主义色彩浓厚的共和党;而现在广受年轻人青睐的民主党其实并不年轻,其历史反而比有“老大党”之称的共和党更为悠久。正是经历了政党生态的持续演化,民主党在不断高等教育化、少数族裔化甚至是城市化之后,逐渐弱化了对中下层蓝领白人群体的诉求回应;而共和党人的“大帐篷”下持续经历着温和重商派与宗教保守派之间的理念撕裂,一定程度上为茶党势力的崛起甚至“本土主义”、排外思潮的上位创造了理念和选民盘的夹缝。至少在1856年民主共和两党竞逐总统政治以来,如今这种两党内部失和、两党之间极化的碎片化乱象是鲜见的头一遭。如何解释老而弥坚的“桑德斯现象”?如何评估所谓的“***现象”?2016年大选为何是一场所谓“建制派”与“反建制派”的对决?本次大选之后,两党是否会再次重组,或者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美国政党政治的焦点叩问,你会在这条路线的游历中重新构建起一个不一样的驴象印象。
如果从“竞选文化”路线走起的话,你应该能切身感受到在美国选战第一线的火药味儿。作为候选人如何去募款、怎样做民调、如何利用媒体来包装竞选并进行有效的民意动员,作为选民如何参与、如何捐款、如何投票、在哪个选区投票甚至投什么样子的选票,这些选举技术以及建立其上的文化,你都会尽收眼底。事实上,关于出于政治目的重新划分选区到底是促进了少数族裔在国会中的更多分布,还是最终导致了国会乃至整个华府政治的深度极化,近年来已成为美国学术和政治界的重大争议。而关于如何在冗长竞选对竞选经费的天然需要和“大金主”透过竞选捐款控制政治过程之间实现微妙平衡,也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永恒话题。在2016年大选,桑德斯是怎样实现了小额捐款的历史纪录?***所谓的“自掏腰包”为何只能限于初选阶段?所谓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是否还能发挥威力?将参选人的演讲台搬进起居室且可以提问并等待答复的网络传播方式到底在如何改变着两党的竞选战略?这些新时代的新变化所埋伏下的新难题,都期待在这条路线上找到蛛丝马迹。
好的、坏的、丑的,对所有观众而言,这次大选都是一次看穿美国最华美一面或者最糟糕一面的理想切入点。而在中国语境下,中国读者在读着这本旅行攻略,穿行在美国政治的纷繁复杂之中时,其实是在寻找对这个西方强国前世今生的迷思。美国为何强大,又何以在深陷两场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之后的今天无法轻装上阵继续前进。中国读者同样迫切需要知道的是,2016年大选对美国将意味着什么,这次政治洗牌将如何重塑美国的内外政策乃至战略议程,又将怎样引发国际秩序的进一步变动。
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无论是越发广泛的合作,还是此起彼伏的竞争,都密切关乎着两国关系的重大走向;但同样重要的是,两个国家都需要各自努力在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做最好的自己。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业已取得的国家成就与民众福祉证明了过去30多年道路的正确,而美国在今天要面对一个重大的抉择,这个抉择不仅仅只在希拉里和***之间,更关乎这个时常展示自身制度灵活性的西方大国能否有效地对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同样负责地实现自我否定与更新。
这个问题,似乎是本书的留白,但读过之后,或许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2016年7月9日
于华盛顿飞往北京的ua807上
【1】刁大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美国政府与政治、中美关系、比较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