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要多看大家的作品。”著名作家古华说:“老老实实地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吧,小说之道,诗人之道,尽在其中。”名著的最大功能就是能帮助孩子拓展视野、再现历史,学好语文。
【引子】
一项针对全国73个中学生文学社团、30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曾经读过中外名著的学生比例占48%,正在读或即将读的占7%,从来没有读过的占45%。令人感慨的是,39%的中学生,除了中国四大名著之外再也说不出其他任何一本名著的书名!
究其原因,中学生们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功课紧张,这些名著都是大部头,实在没有时间读;
二是名著反映的都是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生活,很难理解;
三是部分家长和老师不支持,甚至反对;
四是名著的表现手法陈旧、节奏缓慢,对中学生没有直接帮助;
五是社会上流行读书无用论,不读也罢;
六是名著多为套书,价格昂贵,买不起。
应当说,上述原因都很现实。事实上,现在的中学生都把中考、高考当成最大目标,一切不利于中考、高考的统统都要让道。这样名著就被挤到了一个不知什么地方的角落。大多数中学生对名著的了解,主渠道都是收看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
但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无法真正理解名著的内涵,不利于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难以培养理性的思维活动。一名中学生如果从来没有读过名著,就很可能会有知识、没思想,有文化、没教养。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文化修养高的“君子”个性虽强,大家在一起仍会感到很和谐;而文化修养差的“小人”即使没有个性,在一起也无法和谐相处。
在这里,孔子显然触及到了我们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孔子认为,(不读名著的)文化修养差的人,这方面是欠缺的。
仅仅冲着这一点,家长也要让孩子读一些名著,你说是吗?
【家长必须做到的】
许多中学生提出,古今中外名著那么多,一辈子都读不完,是不是课外阅读一定要从名著开始呢?如果是,那么又从哪些名著开始呢?
这就涉及到了如何指导孩子读名著的问题。家长的责任主要是:
指导孩子读“活经典”而不是“死经典”
一般认为,对于中学生而言,古典名著固然重要,可是重点应当放在贴近自身生活新知识、活知识的近现代名著上。读名著应当有长远计划,中学生读名著的时间,通常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所以不得不在名著中有所选择,力争少而精。
前段时间,围绕着“中学语文新课标”有过一场激烈争论。一方面,出版商纷纷包装、出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就像找不到老婆的光棍急吼吼地在卖力推销自己;另一方面,专家、学者、老师、家长对“必读书目”将信将疑,羞答答地欲说还休。弄到最后,国家教育部不得不出来表态:必读书目是开放的、举例性的,而不是强制的、限定的。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存在“必读书目”问题。
一场争论就此慢慢偃旗息鼓了,可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紧接着又冒出了“中学生不必读书目”,令人莫衷一是。
家长不难发现,由于专家学者对“经典”的理解不同,不管从哪个角度推出的“必读书目”,其中必有一部分还没有达到“必读”的地步;另一部分虽然具有“必读”资格,却不符合当今中学生的阅读实际和需要,学生不肯读。
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如何找到“活的经典”——能够通过这种阅读,让孩子学会当代生活、积累当代经验,唤醒他们与自我、自然、世界对话的能力,而不是只要一看到“鲁郭茅、巴老曹”就一个不能少,通通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至于年代太远的故事,中学生应当尽量少读甚至不读。一方面你对它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不熟悉,另一方面,这些名著中所蕴藏的思想意识,中学生很难挖掘、发现。有人把这样的名著比作“冰山”,它在水面上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绝大部分在水下。如果你怎么挖都挖不到它水下的部分,那就干脆不挖(读)、留待以后“考古”罢。
调动孩子读名著的兴趣
许多中学生头脑中对名著并没有什么概念,多数人没有完整看过一部名著,少数人还以为流行的那些武打、言情小说就是名著呢!
要让孩子读名著,家长首先要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方面的方法主要有:
兴趣导入法
有意识地讲一讲某本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就越能调动孩子阅读原著的胃口。结合课文学习让孩子读原著,效果更好。
典故联系法
结合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大量背景知识,推荐一些与其典故有关的名著给孩子阅读,会有一种亲切感。
巧设谜团法
利用中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给他们留一些悬念和神秘,以引导他们主动去阅读原著。
设题助读法
模仿中考、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涉及到指定课外阅读名著填空题的题型,出一些题目给他们做,促使他们只有认真读完名著才能回答。
每人一段法
如果原著太长,家长和孩子就可以每人一段轮流阅读,最后两人进行综述。这样既读了原著,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告诉孩子要掌握阅读方法
读名著的有效方法有几百种,目前我国流行并得到推广的方法主要是“五大阅读法”,这也是老师平时教学过程中所要求学生的:
参读
即参考阅读。通过对孩子讲解与名著有关的背景知识,为孩子指引进入原著氛围的门径。
美读
即审美阅读。通过对名著中最精彩的篇章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点评、分析、评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比读
即比较阅读。把同一作者或不同作者的相关作品放在一起,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体会作品在内容和艺术上的不同风格。
议读
即议论阅读。把作品中容易产生歧解的内容进行综述,然后从不同角度加以提示,促使孩子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笔读
即笔头阅读。在上述方法基础上,让孩子把自己的体会和看法用笔写下来,常见体裁有读后感、续写、改写等。
在这里,特别要谈一谈读写结合和相互交流两种方法,这是读名著时最有效的阅读方法。
读写结合,就是指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这种习惯,为此,家长一定要孩子培养这种习惯,宁可书读得慢一些也要这样做,否则读名著就可能流于形式,就可能走马观花,就可能毫无效果。一旦当他们动笔写读书心得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学会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从而激发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热情,从读名著中领会到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名著才能读得活起来。
相互交流,既包括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包括与同学、老师甚至名著作者之间的交流(笔谈、眉批、读后感)。其中,又以父(母)子(女)同读名著、同写随笔,交换着欣赏、评点的方法为好。
20年前我在扬州开会时,与连云港市文化局石局长同住一个房间,亲眼目睹石局长与他正读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儿子一起交流读书心得,这一幕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具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家长至少可以鼓励孩子将随笔修改后向他心仪的报刊投稿。一旦录用,对孩子绝对是个巨大鼓舞。
名著该不该读,关键看效果
名著当然是好东西,否则,也不会经过历朝历代的大浪淘沙而不被淘汰。历史证明,名著在思想、情感、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永恒价值。
然而也应当承认,名著的优点再多,也不能表明就一定适合于今天的中学生,更不可能适合今天的每一位中学生!
所以,名著要不要读,关键要看效果。这就是说,要让孩子了解到名著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思想内涵、高超的写作技巧、丰满的人物形象、独到的语言魅力,而不是像消费文化快餐那样走马观花。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这种名著就不必读,谁来推荐也没用。因为你做的是无用功,读了也是白读,既然是白读,那还不如不读。
许多中学生也读名著,可是到最后他们只记得一个故事梗概,对文章内涵中更深一层的东西缺乏深入了解。这样的读名著就没有达到效果。如果这也算读名著,那还不如干脆就读内容简介,效率反而要高得多。
就好像你好不容易带孩子去了一趟葡萄园(名著),可是只看到了葡萄架(只记住了故事梗概),根本没有品尝到葡萄的美味(没有领略到名著的精彩),那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正确看待“必读书目”
所谓“必读”,顾名思义就是非读不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本名著是真正非读不可的。
虽然古今中外有许多例子证明,一些成功人士是伴随着读名著成长起来的,但他们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所有的孩子。
在过去,除了书本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信息来源,不读书又能干什么呢?于是读书变为大多数人“最快乐”的一件事。可是现在不同了。电视、网络、报刊等传媒手段高度发达,其他各种冲击和诱惑也很大,再加上升学考试压力骤然加大,看书反而成了“最不快乐”的一件事,又何况是看艰涩深奥的名著呢?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以所谓“必读书目”的口吻强迫孩子课外阅读。即使你非常希望他读名著,也应当换一种说法,变得和颜悦色一些。至少是不要诱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你说“必读”我偏“不读”,看你能怎样?“必读”的命令式口气反而容易好心办坏事。
可不是吗,垃圾箱旁的“严禁乱倒垃圾”,就不如“瞄准一点,来个10环”;草坪旁的“严禁践踏草坪”,就不如“茵茵芳草,踏之何忍”;洁白墙面上的“严禁乱涂乱画”,就不如“素面朝天,我不要化妆”来得亲切且发人深思。少一些抵触情绪,阅读动力会更强。
什么时候当“必读书目”变成“荐读书目”时,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护,读名著的劲头反而更大。
说到推荐书目,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鲁迅先生当年“开不出”书目的回答。其实,这是鲁迅针对当时媒体和舆论界的一些不良倾向的故意说“不”。因为鲁迅深知“群体认同”的巨大影响,不愿意因为推荐书目而让大家读一样的书。他映射胡适先生开具的庞大“国学书目”说,“有些书目开得太多,要十来年才能看完,我还疑心他自己就没有看。”即使是推荐的少数几部书目,也“须看这位开书目的先生了,如果他是一位糊涂虫,那么,开出来的几部一定也是极顶糊涂书,不看还好,一看就糊涂。”
现在的情形与鲁迅先生当时的时代颇为相似,家长应当牢记,无论是推荐书目还是必读书目,一概不迷信!
【经验谈】
1.如果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毫无疑问,名著作为书中精品,就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先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2.书海字潮,经过漫长历史的大浪淘沙,洗去的只是浅薄浮华,留下的是经典名著。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读名著,可以拓宽视野、深化思想;读名著,可以享受人生、美化世界。
3.许多中学生反映名著“不好读”,因为太深奥、太沉重,离现实生活太远。然而要知道,读名著就是了解历史的一道窗口。它不但是活的历史,而且还是经过作者总结过了的历史。
4.中学生的时间是相当宝贵的,读名著应当有所选择。在选择篇目时,应选那些容易被接受、自己的思想境界读后会有所提高的作品。如果除了故事本身其他方面很难有新发现,这样的名著不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