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是居住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县等地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约三十余万。他们自古以来信仰本民族传统的原始宗教——东巴教。“东巴”是这种宗教信仰的组织人和主持人,故该宗教名“东巴教”。东巴使用原始象形文字,并用这种文字记录各种宗教祭祀经典,故称“东巴经”。这种经书所记录的内容,从社会、历史、家庭、婚姻到天文、历法、占卜、医学,无所不包,被称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东巴们共同信奉的原始教祖是“丁巴什罗”,他在纳西族社会和东巴教中是一位传奇式人物。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佛教和道教等逐渐传入纳西族地区。因此,纳西族在笃信东巴教的同时,也信仰藏传佛教、道教等。对道教而言,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人们虽对纳西族地区特别是今纳西族聚居区——丽江大研镇一带道教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但对东巴教中渗有的道教内容,却无人探索。针对此现象,笔者写此短文,谈谈东巴教有关内容与道教有关内容相同、相类、互渗情况二三事,并以此抛砖引玉。
东巴教和道教内容互相渗透事例,“丁巴什罗”和“老子”出生传说相似可算一例。
先说老子。老子又为老聃,他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最早传述老聃其人的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聃有姓、有名、有字、有谥号,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谧曰聃。”他的籍贯有国、有县、有乡、有里,曰:“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史传老子著述《道德经》即《老子》上下篇五千余言,并被奉为原始道教经典。梁刘勰著《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此述道教成立,与老子有关。东西汉之际,老子则由传说中人逐渐变为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养寿也。”杜房言“老子用恬淡养性,致寿数百岁。”由此,老子便被方士由一般的养性延寿,进而求度世长生,转而变成“神”化的“老子”。至东汉桓帝时,桓帝在延喜九年还亲自祭祀“老子”于濯龙宫。此时老子被神化,不但民间设有老子祠,而且“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至灵帝时“与王共祭黄老君,求长生福”。由此老子不但被神化,而且被信徒们崇奉为道教教祖。老子被奉为道教教祖后,“太上老君”这个尊称,一直是他的徽号。老子被神化,被奉为教祖和“太上老君”,与之相关的还有不少传说,如老子《化胡》说等等,当中有一桩传说,就是他从母亲左腋下生出来。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一说:由于太上老君未诞生于世,故派玄妙玉女,即无上元君下凡,变作尹氏姑娘,嫁给仙人李灵飞。一天,趁尹氏午睡之际,太阳之精乘九龙下凡,寄生尹氏胎肉。尹氏怀胎八一年,于殿武丁王九年二月十五日,在李树上从左腋生下老君。其时瑞云缭绕,万鹤翔空,九天神前往祝贺,玉女拥抱,九龙荐水。老君降生后即行九步,走到九步时,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并曰:“天上地下惟道独尊,我当开拓无上道法,……我要走遍十方幽牢地狱,解尚得救之众生。”有趣的是,纳西族东巴教祖丁巴什罗的诞生也有类似传说。
关于东巴教教祖丁巴什罗,象形文字东巴经有书称《什罗祖师传略》,其中专门记录了他的诞生。传说丁巴什罗的母亲“沙镜诤母”,怀胎九个月零十三天,将要孕生时,丁巴什罗便在母腹中对母亲说道:“我应该从哪里诞生出来?”母亲回答:“人类出生的地方很早就有了,你就从人类出生的地方生出来吧。”丁巴什罗又说:“人类出生的路是一条不干净的路,我要借母亲的左腋作为出生的路”。于是,母亲举起左腋,丁巴什罗便从母亲左腋下诞生出了。该书还说,丁巴什罗诞生后,曾被魔鬼们抓去,放在大铜锅里煮了三天三夜,但未被煮死,反而具有识别邪恶、镇压鬼魔的本领。以后,他又到十八层天上诵读“排经”、“禅经”,并率领三百六十个弟子下凡人间镇魔压邪,解脱人间苦难。
以上“老子”和“东巴什罗”诞生的两项纪录,当然属传说,而且两项传说都有把佛教教祖释迦牟尼诞生传说改头换面的痕迹。但有很明显的一点,即道教教祖老子神身“太上老君”的诞生和东巴教祖丁巴什罗诞生都是由母亲左腋下生出,却是共同的。
宇宙演生于元气,元气演生天地万物说,也是东巴教哲学和道家哲学相类相渗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古传自然哲学有“元气”论,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物质性的“气”。最初宇宙混沌为“一”,混沌为“一”的东西就是“元气”。宇宙先有“气”或“元气”,然后由“元气”分化为清浊、阴阳之气,产生天地,进而“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古传老子、道家哲学坚持的就是这个理论。被奉为道教经典的老子《道德经》曾倡导这一理论,其中最著名的话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道”者,解释颇多。一种认为它是物质性实体。宋代王安石解释:“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明代危大有《道德真经集义》第一章引何心山曰:“夫道者,元气虚无,混沌自然,二仪从之而生,万物资之而形,不可得而名,强为之名曰道。”一种认为“道”是虚无的本体。唐代李荣解说:“无者道也。”现在撇开玄之又玄的“道”,所谓“生”就是产生、演生。“一”指的是混沌元气。李荣解说“道生一”云:“虚中动气,故曰道生,元气末分,故言一。”由“一”元气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和合产生冲气,阴气、阳气、冲气三气变化为天、地、人三才,三才具备,共生芸芸万物。这是老子宇宙观的中心含义。
东巴经有不少专书记录有纳西族先民的哲学,《崇搬图》、《懂述战争》、《碧庖卦书》等既记录神话传说,也记录有哲学。以《崇搬图》为例,其中首录:最初天地混沌,先由上面(高空)产生的喃喃的“声音”,下面(地下)产生嘘嘘的“气息”,后由“声音”、“气息”结合变化,演生天地万物。此意,该经书译本曾译为“由三元化育为九宫,由九宫化育为母体”,然后产生万物。李霖灿译该经书名为《麽些族的洪水故事》,并译这段象形文字记录为:宇宙混沌时,阳(神)阴(神)会唱和即相混合,以后出现事物三样好的“影子”,三样生出九样,九样生“九个元母”,然后演生天地万物。“三样”“生九个元母”,李先生把它解释为“有三元九宫的意思,原意是九个母亲”。傅懋勣先生又把这段话的含义译作:最初世界未有天地万物时,先有天地日月及万物的“影”,后由“影”生“三样”,“三样”生九个,九个生太极,太极生“真”、“作”,“真”生“幻”,“作”生“息”。然后由“真”、“作”变化而演生万事万物。这些表述,是各自对纳西族象形文字记录和纳西族古读语的理解和翻译。尽管翻译记录不同,但中心含义说的都是宇宙先有“元气”,后由“元气”生出阴阳之气即“上面的声音”(声音被当作“气”的一种存在)和“下面的气息”,然后由“声音”和“气”化育演生天地万物。此思想,虽不用道家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类字言,但其中心思想是一致的。
道教有著名而神秘的太极八卦,并用以解释宇宙天地万物。这神奇的八卦,其构成的基本原件就是一长两短即“一”、“一一”两个基本符号,前者称作“阳爻”,后者称作“阴爻”,并由此而构成代表“太阳=”、“少阴=”、“少阳=”、“太阴=”,进而由“=”、“=”、“=”、“=”构成代表“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八卦。即:
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太极八卦图的内容。
纳西族东巴教中也有阴阳观念,并且用阴阳解释自然万物。不过在象形文字中,阴阳两字有特殊写法和读法,依据不同的用场,或写作,前者代表男根,后者代表女阴,读作“铺”和“咩”,“铺”代表“公”、“雄”,“咩”代表“母”、“雌”。在哲学上,一般多用来称代“五行”中各行所分的一公一母即阴阳。还有一种写法为:,象形,前者是男人座像,读“卢”,后者是女人座像,读“色”。“卢”一般多用以代表“男”、“男神”或“阳神”,亦即代表“阳”;“色”用以代表“女”、“女神”或“阴神”、亦即代表“阴”。此二字二音,常用于解释最初宇宙混沌,后由“阳(神)”、“阴(神)”混合产生万物。可见“卢”、“色”是纳西族由人类男女形象被印入头脑后经过加工改造而得,并用来代表阴阳。但十分有趣的是,这两个用于代表阳阴的象形文字,后来发生了变化,她们用“一”代表“阳”,纳西语读音仍作“卢”,用“--”代表“阴”,读音仍作“色”。这明显是纳西族在接受道教文化之后,把道教的“—”“--”两个特殊符号移植到东巴教里,并用它来替代象形文字。这是东巴教吸收道教内容的又一个明显事例。
在纳西族和东巴教中,吸收道教内容的事项很多,诸如现今纳西族民俗建房习俗中,就有对八卦图的运用。这个内容,我们将作另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