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李国文纳西学论集 9

反映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原始宇宙观的,有很多所谓“化生”神话。诸如印度的“自在”死,其头、目、发、骨、腹分别变成天、地、日、月;中国的盘古死,其气、眼、筋、肉、发、皮、毛等分别变成日、月、星、山、河、谷及草木等等,这些都是古代民族的“化生”神话。茅盾先生论及人类学派对神话起源的解释时曾指出:“一切神话无非是原始的哲学、科学与历史的遗形。”的确,后人从这些神话中除了发现古人的不少历史和科学之外,还发现了不少原始的哲学认识,诸如对天地起源、宇宙结构、人类起源的认识,等等。

大凡各古老民族的化生神话或多或少都隐藏有早期人类原始图腾,并用被卷进图腾氏族社会的各种关系以及图腾对象的躯体构造等去理解自然界的“原始的哲学”“遗形”。古代纳西族就有过以老虎、牛和青蛙崇拜为摹本的动物死而化生世界万物的三种神话。本文拟从这三种神话中寻出纳西族动物崇拜型的原始宇宙观的“遗形”。

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古羌人。据说中华古史传说的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女娲乃至神农、大禹、共工等,都与古羌人有关。今藏、彝、白、哈尼、拉祜、土家、门巴、珞巴等民族均属古羌人若干分支的后裔。纳西族也出自古羌人。“羌字从羊、人”,“主牧羊”,“因以为号”。它说明古羌人为原始牧羊人,而且与崇羊有关。汉时古羌人曾先后分支繁衍出牦牛、白马、黄羊诸羌。它除说明各支羌人以畜牧为主外,据说都“可能是一种图腾崇拜”。此外,据学者考证,古羌人有关部落曾以老虎为图腾,古羌人各分支后裔的部分民族,从原始宗教、原始哲学到原始科学,都不同程度地保有老虎图腾的遗迹。

关于古羌人有关部落的虎图腾,刘尧汉教授曾指出:虎是远古羌人的图腾崇拜之一;源出羌人的伏羲便是虎,亦是古羌人虎氏族部落的图腾名号。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无戈爰剑者,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不知爰剑何戎之别也。后得亡归,而秦人追之急,藏于岩穴中得免。羌人云:‘爰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诸羌见爰剑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为豪。”此所谓羌祖无戈爰剑被秦人用烟火熏于岩洞,但“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因而“得以不死”,这意味着无戈爰剑有其虎祖或虎灵保佑,明显反映着羌人崇拜老虎。现今属古羌人后裔的很多民族都崇拜老虎。如白族就崇拜老虎。菡芳说:“白语‘罗’即‘虎’。……人们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自称‘劳(罗)之劳奴’(虎儿虎女)。把虎当作神灵和祖宗供奉。……不吃虎肉,有‘吃了虎肉忘了本’之说。”拉祜族也崇拜老虎,据说“拉祜”一名的得来与老虎有关。据《吕氏春秋·义尝篇》记载:“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彝族同其先祖羌人一样,重视火葬,巫师们并且认为:“彝族是虎变的,如果不火葬,灵魂不能还原为虎。”“火葬之后,其灵魂便能还原为虎。”又据唐樊绰《蛮书》记载,南诏王异牟寻迎唐使节时,曾“披波罗皮”。徐家瑞《大理古代文化史》说:“波罗皮,南诏语虎皮也。”“有披虎皮者,……如夜郎之衣虎皮”,“异牟寻以政治领袖兼宗教领袖,所披虎皮,本为宗教法衣,……接见唐使,尚披波罗,足见为极正式之礼服,虽为其祖先狩猎时代之遗留,然非数典忘祖者之可比拟也”。此证,说明彝族先民南诏首领和巫师曾以披虎皮象征虎族。世传于彝旋民间的长诗《梅葛》,有邃古世界未有天地,后有老虎死而“虎头作天头,虎尾作地尾”,“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等语。此记载被刘尧汉教授概述为是彝族以老虎为图腾、并以虎死尸解而生天地万物的虎宇宙观。

羌人遗裔的纳西族也曾崇拜过老虎,并且形成过类似于彝族以虎死而尸体分别形成天地万物的原始宇宙观。这里,我们称它作古代纳西族虎崇拜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关于纳西族崇拜老虎,除东巴经记载保留有部分痕迹外,主要反映在地名、人名的命名和丧葬风俗等方面。

纳西语与同属藏彝语族的彝、拉祜、白等民族的语言一样,称老虎为“拉,la33”,史籍记载异写为“剌”、“喇”、“罗”、“劳”等。世传于纳西族民间的象形文字东巴经中,几乎每卷卷首都绘有一虎头,字写作,作东巴经开卷语,通读为“阿拉麦社尼,a33 la33 mə33 ə51 i33”,直译为“老虎不说话的日子里”,意译为“远古的时候”。此以带“拉”(虎)之语作经书开场例话,并指远古之时,这意味着“远古”、“拉”(虎)指的是人类的虎祖或虎氏族时代。又,东巴经读语凡形容英雄、勇士、敏捷时,常以老虎作比喻。如《退口舌是非经》中就常用“拉托高朱卖能着,la33 t'o31 ka33 dzv31 mæ55 n33 dzv31”一语形容东巴作法驱邪时似附着老虎一样的威风。这些都是老虎崇拜保留在东巴经中的痕迹。

据文献记载,旧时纳西族习惯以“剌”(虎)命名地名、山名。《光绪丽江府志稿》有载:丽江旧有地名“剌宝”、“剌是里”、“剌沙里”、“剌缥里”、“剌罗哨”、“剌井地”。清人余庆远《维西见闻纪》中说:“维西之六村”中有“喇普”。今金沙江和雅砻江之间的纳西族居住地域有“纳拉山”,即“虎山”。《盐源县志》称今左所地有以虎命名的“剌踏寨山”,等等。此以“剌”(虎)冠地名、山名,当属崇拜老虎的遗迹。更值得注意的是,纳西族还重视以“喇”、“拉”(虎)取人名。此习俗旧日尤以头人、土司为重。据元《经世大典·招捕总录》记《云南》条载:“至元元年十月八日,蒗渠州知州喇俄……杀其兄喇秋。”《明历·四川土司传》说:“打冲河中所左所千户为‘喇兀’。”咸丰《宁远府志·土司志》说:清初“左所土司”“千户喇他王,麽些(按:纳西旧称),土著”。清时盐源所属中所、左所等地世袭土千户的“麽些夷人”有“喇瑞麟”、“喇君荣”、“喇用中”、“喇廷相”、“喇英翰”、“喇文清”、“喇邦佐”。王濯亭说:“传言中所土司始祖为‘喇节’。”又,左所世袭土千户的“麽些夷人”有“喇南中”、“喇汝窝”等。新中国成立以前,盐源左所土司及其所辖480户纳西族(摩梭人),都姓喇。纳西族之所以以“喇”、“剌”取人名,《盐源县志》叙述“后所土官始祖为‘喇乐’,与左所‘喇他’、右所‘喇窝’、中所‘喇节’、前所‘喇瓦’为五弟兄”之后的诗句,道出了它的真谛:“五所原从一虎分,爪牙头尾及斑纹。”又说:“夷人(摩梭人)自名虎人(按:即虎人),以别于汉。”“喇喇姓,虎也。”严汝娴、宋兆麟引纳西族(摩梭人)的话指出:土司之所以以虎取名,是因为土司视“虎的骨头大”,并认为虎“是土司的根根”。这反映着纳西族崇拜老虎,并以老虎为姓氏以代表自己是虎氏族的后裔。

纳西族以老虎为图腾,反映在丧葬风俗中的痕迹也不少。据《南齐书·氐羌》记载:“宕昌,羌种也,俗重虎皮,以之送死……”古代纳西族实行火葬,并重视以虎皮或念虎颂虎以送丧。东巴经师超荐贤能之人时有这样的词句:“世上最初无贤能,大地红虎最能干,世人贤能学自虎,超荐能人以虎来缅怀。”“英雄崇仁潘迪呀,等到人老衰亡那一天,超荐能人举行祭奠时,约定大地红虎陪祭来送丧。”据曹树翘《滇南杂志》卷二十二说,“元初,丽江之白沙里夷人(纳西族)木都牟地”,其人“卧于盘石之上,须臾变为虎,咆哮而去”。严汝娴、宋兆麟引新中国成立以前曾在永宁纳西族土司衙门当过俾子之人的话说:“土司对老虎是很虔诚的,像老祖宗一样供奉。土司认为:虎是一种特殊的神,一般人是看不见的。”“土司家如丧考妣,(要)向老虎磕头。”“平时土司把虎皮藏起来,只在每年正月初一、初二拿出来,供在土司椅子上,让属官、百姓和家奴瞻仰、膜拜,初三以后再收起来,如传家之宝,秘不示人。”上述所谓念虎送丧,夷人须臾变为虎,供虎如祖之类,正与宕昌羌“俗重虎皮,以之送死”相类,它意味着纳西族以虎为自己的祖先,以为人死经过念虎、颂虎,方能返本还祖(虎),强烈反映着源出古羌人的纳西族曾以老虎为图腾。

又,今木里县屋脚村一带摩梭人(纳西族支系)、普米族信奉“巴丁拉木”女神。“巴丁”,据说为普米语“青蛙”之意;“拉木”,实系纳西语,意即“母虎”。“巴丁拉木”实系纳西族和普米族以虎为图腾而共同崇拜的母虎女神。今中甸县三坝区白地纳西族观念习俗,据说晚上睡时如能梦见七只红虎,是大吉利。

老人入睡时先要念一句“拉如拉斋,la33 u31 la33 t31”以自慰,其意即希望入睡后能进入依着虎体的梦境。这说明纳西族老人希望得到虎神或虎祖的默佑。凡此,都是纳西族以虎为图腾的观念遗留。

图腾信仰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各古老民族原始图腾的最初形态,都是认为自己与所图腾的对象有着血缘关系,并把图腾对象看做是自己的氏族始祖。从而,便用图腾来“表示氏族的标志或符号”,又“以‘图腾组织’……来表示氏族组织”。人类以图腾标志氏族组织时代,认为人、图腾、社会、自然都是同一的,并且,那时人们所了解的自然只是在生活中涉及、并摄进自己图腾氏族居住范围内的事物。于是,人们便以图腾氏族的各种关系去理解自然,使其“图腾风俗的意识……向着抽象的、客观的、虽然还是神话性的世界观方面转化”,从而“复写出……图腾氏族……部落心目中的自然世界观”,以其图腾风俗意识、图腾氏族秩序以及图腾对象本身去理解自然界的来源或构成,就是图腾氏族、部落心目中的“自然世界观”的内容之一。

纳西族崇拜虎。体观纳西族先民原始虎图腾世界观的,便是天地万物分别构成老虎躯体的世界整体血肉联系说。这个原始的自然世界观,东巴经师于东巴经《虎的来历》中作了表述:

人们不知道老虎的来历,就不要谈论老虎的事情。天上青龙是老虎的祖父,人间的白脸猫是老虎的祖母;“吕司革布”是老虎的父亲,“吕司构母”是老虎的母亲;它们四个做变化,老虎出世了。

……大地上很好的老虎,虎头是天给的,虎皮是地给的,虎骨是石头给的,虎肉是土给的,虎眼是星宿给的,虎肝是月亮给的,虎肺是太阳给的,虎心是铁给的,虎血是水给的,虎气是风给的,虎的声音是青龙给的,虎爪是大雕给的,虎胆是胜利神和白牦牛给的,虎耳是豺狗给的。

此即纳西族老虎崇拜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我们从中可以窥见,这个以虎体比喻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与汉、彝等民族所谓“化生”神话有所不同,汉族神话是以盘古死而躯体变成自然万物;彝族神话则以老虎死而躯体各部分分别变成天地万物。而纳西族则相反,认为老虎躯体的各个部分是分别由天、地、日、月、星、石、水等所构成,并且提到老虎的心是铁所构成的。这个天地万物构成老虎躯体的比喻说法,就内容来讲,当然属于纳西族先民的原始神话的想象,而其中所谓铁变成老虎的心之类,则可能属于后世对原始传说的加工,或是出于对某种金属的联想。就叙述方法来讲,纳西族不以老虎死而化生世界,而认为世界万物分别构成老虎的躯体。纳西族民间东巴颇具文学天才,在东巴经中,往往同一传说会有不同表述,在天地万物分别形成老虎身躯的说法上,与汉、彝等民族的“化生”神话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可以说是东巴们的别出心裁。不过不管怎样表述,其本义仍在于以老虎图腾为对象,从而把老虎躯体分割成各个组成部分,用以比喻宇宙天地间自然物的各个方面;或者说,把自然界物质各种成分或自然物的各个方面分别划分为老虎的头、皮、骨、肉、眼、心、肝、肺、血等。总之,所要说明的是:包括天地在内的自然界万物,是一个犹如老虎躯体血肉相连的同一整体,同时,自然万物可以变化成虎的各个部分,虎体的各个部分也可以变化成自然万物。这里面既包含有自然万物与老虎身躯之间以及自然万物之间有必然联系的思想,也包含有一事物可以变化或转化为另一事物的思想。纳西族老虎崇拜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的积极意义即在于此。

纳西族先民动物崇拜型原始宇宙观的第二个内容,是牛或牦牛死而尸解形成天地万物说。此说来源,与纳西族先民以牛图腾、并以牛图腾的意识理解自然界和牛的同一性相关。

纳西族远古先民羌戎为游牧民族,除崇羊、崇虎之外,亦崇牛。据说那“学于西王母”并“兴于西羌”或“长于西羌”的伯禹“夏氏族”,曾“有牛角作陶壶的,乃以之为图腾”。神农氏、炎帝与羌戎有关。章太炎说:“姜氏出于西羌。”据《太平御览》记载:“神农氏姜姓,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以火德王,故谓之炎帝。”此述与神农氏姜姓、羌人生着干系的炎帝,除与龙图腾有关之外,所谓炎帝“人身牛首”,当意味着炎帝及其羌属先祖有其牛图腾。源出古羌戎的若干民族,对牛图腾都有所传承。现今保有古羌人社会历史活标本最多的羌族,据说每年要举行一次献牛于神的公祭,名为“还牦牛愿”。今西藏错那县勒布区羌人后裔门巴族民间也有崇拜牛的习俗。藏族也崇拜牦牛。《敦煌古藏文历史文本·赞普世系》称:吐蕃王族始祖聂墀赞普是天神墀顿祉之子,他“降临雅隆地方。……遂来作吐蕃六牦牛部之主宰”。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里也记有很多人与野牦牛斗争的故事。又,古代藏语把野牦牛奉称作“星辰”。今藏区很多山岭、房屋门槛上都要摆置牦牛角。一些寺院经堂门口则悬挂整牦牛干尸以镇魔压邪。此外,今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嘉戎藏人,家中都供奉“牛首人身”神。传说额尔冬爷爷的“法像”便是“牛首人身”。旧日土司、头人家都要供一个高二尺的“牛首人身”神。此所谓“牛首人身”神,可能就是古羌戎属裔炎帝“人身牛首”的牛图腾遗留。凡此说明,羌属民族羌族、藏族、门巴族曾以牛或牦牛为图腾。

纳西族先民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游牧,与此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是牦牛,构成纳西族先民原始宗教内容之一的便是传承古羌人的牛图腾或牦牛图腾。纳西族特有的象形文字中有“牛”和“牦牛”,写作和。前者读“母,u31”或“嗯,γ33”,意为牛或黄牛,后者读作“白,bər31”,意为牦牛。象形文字常以“牛”加“麦子”表示“财产”,字写作,形似牛角中间有麦穗,读“哦摘,γo33 dzei33”意即“财产”。此字反映出,牛或牦牛在游牧纳西族先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纳西族先民传承下来的观念便是“财产就是牛”。纳西族先民以牛或牦牛作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转而便崇拜牛。纳西族源出古羌人即牦牛羌。《后汉书·西羌传》载,羌“无戈爰剑”曾孙“忍”时,因秦献公灭狄貌戎,畏其威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子孙分别自为种……”其中一支即“为牦牛种”,或“牦牛羌”。《后汉书·西羌传》还载:“氂牛、白马羌在蜀汉。”《水经注·若水篇》称:“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大度水出徼外,至旄牛道。”《后汉书·西羌传》称沈黎郡有“旄牛县”。《三国志·蜀志》称:“秦封路为牦牛毗王”或“牦牛王”。《华阳国志》称汉时“定筰县”纳西族先民为“摩沙夷”。唐时称纳西为“麽些”。《说文》卷二称:“牦,西南夷髦牛也。”段玉裁注《说文》“氂”说:“氂、髦、旄三字同音,故随用一字。”史家方国瑜指出:“麽些为汝书所称之旄牛羌之一支,旄亦作髦、氂、猫,并与麽或磨、摩之音近。……汉人称旄羌,而其族自称为麽人也。”此证明纳西(旧称麽些)来源于羌人族群的旄牛羌。麽些之名源自旄牛羌之旄,这本身就说明,纳西族先民不仅游牧牦牛,而且崇拜牦牛。徐家瑞曾指出:《后汉书·西羌传》称纳西族先民旄牛羌或旄牛种,“此为以(牦牛)图腾为种号之例”。汉、晋时期所名“旄牛县”、“牦牛道”之类,皆冠牦牛,这是纳西族先民崇拜牦牛在地名、道名上的遗留。《三国志》说牦牛羌中有“牦牛王”或“牦牛毗王”,这标志着汉、晋时期纳西族先民中有以牦牛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凡此都说明纳西族曾以牦牛为图腾。又,李绍明先生曾指出:“在康东南的康定、雅江、理塘等县……,有一种旄牛的图腾或自然崇拜。”此述康定等地,为古时与旄牛羌相联系的白狼部落活动区域,而白狼部落语言属于纳西古语,这说明康定等地牦牛图腾当属纳西族先民的牦牛图腾遗俗。此外,象形文字东巴经记载中有很多内容都与纳西族崇拜牦牛有关。如《崇搬图》记述:远古之时,洪水滔天,人类始祖从忍利恩和羊种、鸡种、狗种藏进用白脚公牦牛皮做的气囊里得以存活。东巴经师凡念经请神送神时,都要念颂“用千千万万牦牛(或白牦牛)作祭献”之语。东巴经《东巴舞谱》中更有“吐齿优玛护法神”乘骑白牦牛的牦牛舞。旧日东巴经师凡开坛诵经时,都要先作法迎请牦牛和老虎神灵守卫坛门;凡张挂神像时,神的左右两边要画牦牛和老虎等等。这些都是纳西族先民牛图腾习俗在宗教生活中的遗留。

纳西族传承了古羌人的原始牛图腾,并用牛图腾意识去理解自然界,使之形成了特有的牛图腾宇宙观,即用牦牛死而躯体分别形成宇宙万物以比喻宇宙万物是一个犹如牛之躯体血肉联系着的整体。此原始宇宙观,于象形文字东巴经《崇搬图》中作了系统表述:

很古的时候,天地混沌未分,地还未形成,日月星辰还未出现,山谷水渠还未形成。……最初由神鸡恩余恩曼生下九对白蛋,八对都孵完了,剩下一对煞尾蛋,春夏秋冬都孵不出来。恩余恩曼怒火起,把蛋甩到大海里,左边刮黑风,右边刮白风,把蛋撞到岩石上,蛋裂震天响。一条野牛出世上,野牛角太长,会把天顶垮,野牛蹄太重,会把地踏破,野牛毛太多,会与草混合……野牛生了角,角长触着天,天上便布满了星;野牛长出毛,毛就变成草;野牛生脚板,脚板展开铺了地。北方的阳神用斧劈野牛,野牛“吧哩啰”地叫一声;南方阴神用刀劈野牛,野牛“希哩啰”地叫一声。……野牛临死时:其头变成天,其皮变成地,其肺变成太阳,其肝变成月亮,其肠变成路,其骨变成石,其肉变成土,其血变成水,其肋变成岩,其尾变成树,其毛变成草,牛的头部变成北方,牛的尾部变成南方,牛的左肋变成左边的方向,牛的右肋变成右边的方向。……

此引前半部分,主要讲牛的来源。所谓“角太长”、“蹄太重”、“毛太多”的野牛或神牛,显系纳西族心目中未经训化的野牦牛。后半部分内容,表达了牦牛死而躯体分别变化成天地万物的原始宇宙观。此牦牛崇拜型的原始宇宙观,虽属纳西族先民用想象和借助想象而把自然万物来源比作牦牛体所变,并把自然万物的存在加以形象化的神话,但撩开神话的面纱,其中却体现着两点可贵内容。其一,说牦牛死而肢体、皮毛、脏腑变成自然万物,这是纳西族先民用与老虎不同的另一种比喻,实际上仍是自然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或变化的象征性说法。这种事物的转化,正是***同志谈到中国“神话中的许多变化”的故事时所指出的:“这种神话中所说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观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观出来的具体的变化”。亦正如任继愈先生说的:“神话传说是通过曲折的道路反映了世界的被改变和事物的相互转化。”纳西族先民虽以幼稚、想象以比喻自然万物由牦牛身躯而变成,但却也猜出了事物可以变化或相互转化。其二,说牦牛身躯各部分分别变成南、北、左、右空间及天地万物,反过来亦可以说,南、北、左、右空间及天地万物的存在就像牦牛身躯各部分相互联系着的整体。照这样的理解,包括南、北、左、右空间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血肉相连的大家庭。这种图腾神话式的对天地万物来源和存在的理解,无疑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胚胎。

构成古代纳西族动物崇拜型原始宇宙观的第三个内容,是青蛙崇拜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

纳西族先民是否用青蛙作为氏族、部落图腾标志或名号,汉文史籍无线索可寻。但从纳西族民间神话、民俗和东巴经有关记载中,倒是可以发现些古代纳西族崇拜青蛙的蛛丝马迹。如民间神话故事《青蛙伙子》里曾说:以前有一神蛙变成一个英俊足智的小伙子,与一孤独老奶奶生活在一起?后来青蛙伙子便与人间一美貌女子结成夫妇,与老奶奶共同过着美满的生活。又据传说,有一只蛙娶了美貌女子为妻,当妻子发现丈夫是个才貌双全的勇士时,便悄悄盗走蛙皮烧之,从此,蛙变的青年便与妻子生活在人间。据东巴经记载,人类始祖从忍利恩曾与“身体伶俐而心笨拙、面庞好看而眼睛不好看”的“竖眼仙女”结成夫妻,后来竖眼仙女生了青蛙胎、蛇胎、熊胎、猴胎、鸡胎、松树胎和栗树胎。又,纳西族现实生活中,忌讳伤害青蛙,并忌食蛙肉。这些都说明,早期纳西族有关氏族、部落曾与敬蛙、崇蛙以蛙为图腾有着一定关系。据说世传于纳西族妇女中那别具特色的羊皮服饰,便是青蛙图腾的象征。木丽春同志曾指出:“在纳西族的服饰羊皮背带的缀连处,缀有两盘直径为五寸左右的圆形绣锦描花图案,图案下约四寸许的羊皮光面下摆,横缀着一排七盘直径为二寸许的圆形绣锦描花图案,这七块圆形图案上,各自分别牵引出两条柔韧的麂皮细绳,这十四根细绳称为羊皮飘带。羊皮的毛色以纯黑为佳,剪裁……摹拟蛙身形状……这样,羊皮披在背上,形似蛙的形状。多年来,人们对纳西族的服饰羊皮,……误传为‘披星戴月’,……根据纳西族东巴经《盘珠沙美女神的故事》和……口头传说,纳西族古时很崇拜青蛙。……纳西族的羊皮服饰,是他们把羊皮形象地剪成蛙体形状,而缀在羊皮光面上的大小圆盘图案,是示意蛙的眼睛,……羊皮服饰是寓着青蛙图腾的服饰。”如木丽春同志的考察不致大错的话,纳西族妇女的羊皮服饰便是其先民蛙图腾古俗的遗留。更值得注意的是,象形文字有“蛙”字,简写作,读“巴,pa33”。东巴经古语曾以此“巴”一音组成体现哲学含义的复合词“奔巴别,p33 pa33 bei33”一语,用以专指动物或其他事物双方经过交合、联系而发生化育、变化、发展。此以带“巴”(青蛙)之音的“奔巴别”一语特指事物的变化发展,当与古代纳西族崇蛙并对与蛙相关的事物有所认识。有关象形文字还有“蛙”的繁写字,写作,通读“海时巴咩,hæ33 31 pa55 mei33”,其意为“金黄大蛙”。此蛙被东巴经师奉为“神蛙”。有关蛙崇拜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的原始宇宙观,便是通过这只“神蛙”的神话传说得到表达的。

据东巴经《碧庖卦松》记载,居住在大地上的人类曾派蝙蝠使者到天上求取占卜经书,天上的“盘孜沙美女神”把赐与纳西族祖先的三百六十种占卜经书装在箱子里,并嘱咐蝙蝠使者不要在回归路途中打开箱子。蝙蝠使者在半路上却打开箱子,结果所有占卜经书被大风所吹散,其中最好的一部经书被金黄大蛙所吞食,于是,蝙蝠使者请来神人“诗所多知”三兄弟,射死了金黄大蛙。该经书接着说:

金黄大蛙临死时,头朝着南方,尾巴朝着北方,身体朝着东方,肚子朝着西方。金蛙八卦的来历就出在这里。……金黄大蛙不死将死时,叫了五声,就产生了木火土铁水(按:纳西族五行内容)。金黄大蛙死时,蛙毛来变化,变出了东方的甲乙木;蛙血来变化,变出了南方的丙丁火;蛙骨来变化,变出了西方的庚辛铁(金);蛙胆来变化,变出了北方的壬癸水;蛙肉来变化,变出了中央的戊己土。

此即纳西族青蛙崇拜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此说既包含着纳西族原始宗教、原始哲学的内容,也包含着原始科学与原始文化的很多内容。其中以阴阳五行来源,阴阳五行和时间十天干、十二地支的配合,五行、天干、地支与东南西北中的空间分配,青蛙八卦的来源等尤为系统。纳西族东巴经师曾奉蛙为神,东巴经师中曾传有画青蛙体以占卜的方法,此占卜方法便用蛙体分布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八方八门,使之形成特殊的青蛙八卦图即《巴格图》,最后达到了用《巴格图》标示整个世界间架,从而用它去解释自然界、预测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地步。关于青蛙八卦图《巴格图》的若干内容,我们将作专文讨论。此处可以说明的仅在于:纳西族以青蛙死而尸体分解变成木、火、铁、水、土和东、南、西、北、中及空间万物,乃至以后用青蛙体即青蛙形象图标识五行、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及其自然界的运动,这既属神话的叙述,也包含着许多宗教内容。但以青蛙死而尸体分解的比喻说明五行、时间、空间及万物的形成,则明显包含着事物相互转化、变化的观念。反过来,将五行、空间万物的存在形象地分置于一蛙体,则包含着宇宙空间万物有着相互间的联系,其存在形式犹如一蛙之身,同一为一体的思想。凡此,都说明纳西族青蛙崇拜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综上所述,源出古羌人的纳西族,历史上曾崇拜过老虎、牦牛和青蛙。构成纳西族古老宇宙观内容之一的便是老虎、牦牛和青蛙死而尸体形成自然万物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这种原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可以说最后在青蛙死而生五行、生甲乙丙丁……生东南西北中上得到高度抽象、概括和综合,使之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动物崇拜型的宇宙观。今天,从历史、宗教、哲学等角度去考察、清理这个动物崇拜型的原始宇宙观,对我们了解纳西族的古老文化,认识早期人类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很有意义的。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