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横,你这种人和我一样,是不配得到幸福的!”郑袖笑的如同鬼魅,发出了咒怨。这个人破坏了他的幸福,那么,她也不会让他活的很好。
楚王病中,太子横掌握了朝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郑袖在朝中的党羽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他又对屈平步步逼近。
屈平以退为进,长守家中。如今,坐看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便是最好的选择。只要楚王认为他还有用的话,那么太子横也只能是光打雷不下雨的份儿。
连横之策略失败之后,七国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静观这样的态势,各国都希冀在这种失衡之中寻求自己的利益。就算是夹缝中求生,也不会放弃一丝一毫的利益。这便是如今的七国。
韩魏两国相互承认了各自的王爵,秦国子自函谷关胜利之后,便步步逼近,化被动为主动。秦国大良造受惩罚的风波终于在函谷关之战之后渐渐平息,但与此同时,公孙衍的在朝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面对这样针对的两极,秦惠王二者并中,让朝中的人很是猜不透。一山不容二虎,这样的相争局面可是不利于朝纲的稳定。稍不留神,其中一方若是与秦国贵胄联合压制秦王,那么惠文王初期遇到的问题就会重演。
公孙衍,张仪会不会成为秦惠文王巩固自己的权利的工具。想起商鞅当初被车裂而死,人们都忍不住颤抖。
这样的酷刑,是怎样的惨绝人寰。
张仪如今主外,公孙衍主内。
秦国大良造张仪,带领司马错攻打陕。令人奇怪的是,张仪此战并未为秦国带回丝毫的利益。而是将陕的百姓交由魏国管理。
此举,究竟是何原有,大家都猜不透。难道是张仪公然对公孙衍,以及公孙衍之后的姑娘和公子则的公然挑衅!
这可是对秦惠文王的大不敬!
身为臣子,本分便是尽忠职守。但是,张仪却公然挑战王的忍耐,胳膊肘往外拐,这是置王的面子于何地?
张仪负罪归秦,司马错也收到牵连。此后樗里疾,秦惠文王的弟弟被提拔上来,成为了主将。
重归的张仪,很快又败在下风。传言,公孙衍特地去拜访了受王冷落的张仪也被赶了出来,悻悻而去。
秦韩魏的关系稍许缓和些,为了与不甚交好的齐国,楚国也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借机挑拨齐楚关系,从而从齐国获得买卖海盐的契机,秦、齐、楚准备与会齿桑。
张仪主动请缨希望能够将功补过。
楚国派出左司徒屈平,齐国派出齐相,秦国出使的人便是张仪。张仪虽然在对外之事的方面都灵活变通,但是遇上了一向有原则的屈平,且屈平对秦国是没有多大好感的。齐国也对楚国心怀芥蒂,对秦国更是不相信,三方不谋而散。
楚国屈平回国便遇到了朝中的谴责,说是屈平丧失了与秦交好的机会。而且让齐楚的关系更加恶劣了。
一股传言,不知缘起何处。
郑袖与屈平有染之事的消息不胫而走,面对这样的流言,又加上这一次外交失败,无意是雪上添霜。
极力辩解的郑袖,加上郑袖党羽的证词,这些年都在私下为屈平大人做事的供词更是加大了这件事的真实度。
楚国,一时流言四起。病重的楚怀王下令罢黜左司徒的官职,令屈平为三闾大夫,是管辖景、屈、昭、三姓杂事的闲职。
南后郑袖被禁闭在楚国宫中,但王后的封号依旧没有撤销。如果郑袖也随着屈平的贬黜而被废的话,那么楚王的颜面也就当然无存了。
“景大人,求求您救救师父,师父肯定是冤枉的。”婵娟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泪眼婆娑间也看出了景即墨的无可奈何。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今是楚国之王给屈平扣上的帽子。表面上是惩罚屈平在三国与会的失利,实质上是介怀他与郑袖之事。
人老了,却更加多疑。现在的楚怀王对太子横是十分的相信的。如果现在去为屈平鸣冤的话,不仅不可以达到目的,而且还会害了自己。到时候,落水了他们连一块浮萍也抓不住。
把婵娟扶起来,景即墨摇了摇头。“婵娟,如今,大王没有对你师父做出最后的决定之前便是好的,只要他还需要屈平。屈平就不会死。”
“可是,师父不能蒙受不白之冤啊。”
景即墨无奈的笑了笑,一丝白发从搭在了肩膀上。“行走于世间,哪儿有不蒙尘的。相信我,你师父会没事的。”
“嗯。”擦了擦眼泪,眉毛仍旧拧在一块儿,婵娟点点头,“婵娟明白,如今,我和师兄好好照顾好自己不让师父担心便是现在应该做的事。”
“婵娟是个好孩子。”摸摸婵娟的头,即墨一晃神,想起来过去之事。苦涩的笑了笑,“婵娟回去之时也代我向沁雪和筱雅问好,还有李平将军,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护好自己。灵均,我信他会挺过这一关的。”
“萧姑娘已经离开了?”
“沁雪?离开,怎么会?”即墨吃了一惊,一下子抓住了婵娟。婵娟被吓了跳,再次重复道,自从知道屈平大人被贬之后,沁雪姑娘就离开了。景大人居然不知道!
这是怎么回事儿?
“沁雪姐姐已经走了几天了。具体去哪儿我也不知道。”
“也罢也罢,她有自己的打算,婵娟,你先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