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山河落日红 第三十六章 施粥

腊月初八是祭祀先祖和神灵,乞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传统上只有喝了腊八粥来年才能体健康泰。杨错想着花农年初受了灾少了收成一日三餐都成困难哪里还有心情熬腊八粥应旧俗,遂吩咐婆子在庄上支了锅熬了粥与花农分食。

花农感激东家不但延迟收租,节日还能有所惦念,在以后的日子里交租很是积极主动,对东家吩咐之事更是尽心卖力。这些乃是后话。

杨错不但在自家庄上,也在城隍庙前开棚施粥。城隍庙因观音菩萨特别灵验,上从勋贵下至平民大都喜欢到此参拜。烧香拜佛本就为了积德,来回路上遇见伸手讨要的叫花子多多少少免不了要施舍一些。因此这里也是穷困人士聚集之地,亦是杨错将粥棚设在此地的原因。

曲汉国这些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莫说没有难民连小叫花子穿戴都不失体面。根本就没有人想到开棚施粥这一出,杨错也算行先人之事。

腊八这日城隍庙车马人流的异常的热闹,很多上香之人图个热闹也前来讨要粥喝。先以为是庙里主持施粥,听舀粥的婆子说了才知道是开平府的“开疆县主”搭的棚子。加上此粥的口味独特非常好吃,众人奔相走告很快就传的大街小巷众所周知。

开平府花厅内回事的郑婆子在厅堂里眉飞色舞的向杨夫人讲述着粥棚的热闹。

杨夫人乐的眼笑眉开,“也只有我们桑这儿这样心善、心巧的人才能想到这么好的法子。不但行了善事还能得个好名声。”杨夫人此话的重点恐怕就落在后半句。得了好名声,以后议亲也能容易点。

“母亲谬赞了,怕是婆子夸大其词了。况且开棚施粥古便有之,女儿也是有样学样罢了。”此事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是杨错始料未及的。

郑婆子立马摆了摆手一脸无辜的说道:“老奴是个嘴笨的,那热闹场面怕是没说出十分之一哪有夸大之说。”

杨夫人笑道:“就你这样还嘴笨,天底下怕是找不到能干之人了。桑姐儿此言差矣,古时有那是古时的事与今人无关。今日我们桑姐儿是头一份,大家记住的便只有你。”

说笑间守门的小丫头快步走进来禀道:“夫人,三殿下来了,快到屋门口了。”

杨夫人怔住了心里却并不慌乱。开平府前有皇上赐匾嘉奖,今有杨错开棚施粥,中间闭门未出并无过错。三殿下此时前来绝对只是好事不是坏事。

只是稍稍一怔,杨夫人便携了众人到门口迎接,“不知三殿下驾到民妇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杨将军是在军中临危受命,还未回京便已身亡。皇上只是赐了杨错县主身份,杨夫人身无品级只能称作民妇。

慕南笙点了点头示意免礼便径直走上高堂坐定。“本皇子听说开平府桑姐儿的腊八粥风味独特特来品尝品尝。”

“民妇灶上正好备着,三殿下稍等。”杨夫人立马吩咐平安去盛粥上来。

“且慢,本皇子此来还有想偷师学了秘法让太后娘娘也尝尝这让人赞不绝口的东西。”

“这个自然,三殿下且先慢慢品尝,小女随后便将配方呈上。若能得太后娘娘一句赞那是小女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杨夫人高兴的有些混浊的眼睛都放出了光彩,若是得了太后的认可在亲事上将又是一个重重的砝码。

慕南笙眼角瞟向了杨错说道:“不用,纸上谈兵的事本皇子可做不来。还要请桑姐儿这位师傅潜心教导。”

杨夫人应道:“这可当不起,民妇这就叫人搬了食材和炉灶过来。”

慕南笙嘴角微微上扬,“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去了膳堂就行。”

杨夫人有些迟疑,君子远庖厨何况是皇子,她可没有这个胆子让慕南笙去膳堂。不过皇子的话也是不能违背的,杨夫人随即说道:“那还请三殿下跟随民妇移步到膳堂。”

“杨夫人身体不便就不用在一旁伺候了,只要有这个师傅在就行了。”慕南笙丝毫未动只是将目光落在了杨错身上。

杨夫人不敢违背特意嘱咐了杨错要好生服伺不得怠慢才罢休。

杨错领着慕南笙往上堂走去,后面只有七安和兰花两人远远的跟着。到了膳堂七安直接站在了门外等候,兰花也只好跟着在门外站着却不安的抬头望了一眼屋内。

慕南笙也不嫌厨房里腌臜很是亲民的用衣袖掸了掸长木条凳上的灰尘便坐了上去。杨错满意的笑了笑则直接清洗了膳房里丫头、婆子用的粗碗、羹匙盛了粥放在他面前。大有看看你是真和善还是假亲民的意思。

慕南笙像是没有注意到一般拿起羹匙就细细品尝起来。那样子像是吃什么山珍海味似的,就差没有舔碗了。慕南笙还真是没有将这简陋的条件看在眼里,好歹他也是在军队里磨练过的,草根树皮都吃过,泥潭污水也喝过,哪里还在乎这些。

曲汉国近年来虽无大的战事,但是边境地区的小摩擦却从未间断过。特别是北漠一带地域分界明显,边境城墙往北是塔干沙漠常年干旱缺衣少食,往南一座城墙之隔的北漠城却是风调雨顺草丰羊肥。沙漠里的牧民时不时便纠结一小队人马偷偷越过城墙掠杀一番,简直是防不胜防让朝廷很是头疼。

平定十年元武帝下定决心要清缴漠匪,派了常年在外征战的征北将军李尧带了五千精兵前去围剿。当年还只有十五岁的慕南笙便自动请缨在李尧手下做了个参军跟随前往。

在一次深入围剿过程中迷失了方向,粮尽水绝连坐骑都拉来杀了吃肉饮血。一行人差点就死在了遍地黄沙的塔干沙漠里,三十人的队伍徒步走了三天只剩下十八人。最后还是在一个当地牧民的带领下找到了一个小小的水源才得以生存下来。又是在牧民的指引下走出了沙漠。

从沙漠出来,慕南笙便每年暗中私自拿出白银一万两救济塔干沙漠的牧民。加之朝廷的雷霆镇压,北漠一带才逐渐安生下来。就是从那时起慕南笙意识到粮食、水源的可贵,在之后的时间从不挑食、浪费。

看慕南笙的样子杨错不知怎的就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一则黑芝麻糊的广告。留着长辫的小男孩吃完了还意犹未尽的伸出舌头把碗舔了个精光,不由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慕南笙孩童般一脸懵懂的望着杨错。杨错立马敛了笑容清了清嗓子道:“三殿下觉得如何。我这粥除了平常的粳米、糯米、小米、薏米、红豆、黑豆、桂圆、红枣八种食材另外还加了核桃、花生、杏仁、松仁、榛子、菱角、葡萄干、青丝、玫瑰花瓣等不下二十种食材。不但口味更佳,营养也是更为丰富。”

慕南笙皱了皱眉头道:“没人的时候不是让你叫我三郎么?”

杨错小脸腾的绯红,紧张的直往外瞅,门口站着的那两个不是人么。

慕南笙顺着她的眼光看见门口两个局促不安的人嘴角轻轻上扬。七安从小就跟着他犹如他的影子一般,他还真没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至于兰花作为杨错的贴身婢女有时还需要她打掩护,岂需瞒着她。

“叫我三郎。”慕南笙见杨错忐忑不安的样子更是起了玩笑的心思。

杨错觉得脸脖子根都是非烫,努了努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叫了我就不再为难你。”慕南笙不紧不慢的说着。

杨错拗不过做了三郎两字的口型却未发出声来。

“嗯。”慕南笙轻轻的答道,算她过了关。而后便恢复了正常的声音说道:“你这腊八粥确实不错,把方子给我,我让御膳房的做了献给太后。”

慕南笙走后杨错总算松了一口气。杨夫人在厅堂内高声的同下人谈论着此事,杨错直愣愣的坐在那里一句话也没听进去。杨夫人只道她是累着了,赶紧叫兰花扶了下去歇息。

回到屋里兰花吞吞吐吐的问道:“姑娘,不知三殿下……”她是想问他们之间是怎么回事。慕南笙口碑一向很好,可如今看来却连大皇子还不如,如此的轻狂。

杨错苦笑着望向兰花,慕南笙与娄香虞的关系不明不白,对她也一直是这么个暧昧不清的态度,她自己都没弄清楚要如何告诉她。目前这情况两人算是在暗恋阶段吧。

兰花还想说什么又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两人望着望着竟有些尴尬。还好兰枝兴冲冲的走了进来,杨错微微松了口气揭过此事问她有何事如此的高兴。兰花自然闭了嘴脸色微霁的退到了一边。

“姑娘,你不知道刚才郑妈妈又回来禀道下午大皇子亲自到粥棚来吃了粥。那可是不得了了,此时太阳都快下山了粥棚外还排着长长的队伍。郑妈妈又叫人多架了一口锅,预备的食材早就用完了,夫人高兴另外拿了银子紧急备了一些食材。大家都夸你的粥好吃呢,说你是菩萨心肠。”兰枝说了一大堆连气都没换一口。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