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追寻丢失的精神:当代文艺热点对话及评析 §一个军旅作家的英雄情结——海军作家朱秀海和他的小说创作

我和朱秀海都是豫东人,相距不过百把公里。就在我们故乡这块相距百十公里的土地上,历史上曾产生过影响中国的三位圣哲。第一位首推孔子,河南夏邑人,后到山东鲁国(曲阜)做事,孔子距我和秀海的家乡也不过五六十公里。第二位当推老子,其故里就在秀海的家乡河南夏邑。第三位是庄子,故里在河南民权,也就是他著述《逍遥游》的地方,庄子故里与我故乡的那个村庄相距也不过十几公里。就在这样一方不大的平川沃土上,曾在不长的时间里产生了三位伟人圣哲,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这固然与这方土地当时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有关,我认为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圣贤产生的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那是一个人们尽可展开思想的双翼自由驰骋的时代。每每想起我的豫东故乡曾有过那样一段在中国思想史上颇为美好的历史时期,常常令我和同时代的朋友们无限神往。

或许由于历史文化的耳濡目染,作为军旅作家的朱秀海,在他的作品中较多的表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不论在思想的张力还是文学手法的运用上,朱秀海的小说,特别是军事题材小说创作,更多地传承了中国小说的传统,更多地让读者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我们不能不说这是朱秀海生长的这方特别地域的文化,给了作家以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在表现传统文化上,渗透在他作品中的是一条始终不变的主线,那就是用满腔的热情为英雄讴歌,用一腔的热血为我们时代的英雄塑像。不论是他的早期作品《痴情》,还是近些年颇受追捧的《穿越死亡》、《波涛汹涌》、《音乐会》,在作品中作家自始至终在表现他的英雄情结。我曾不止一次听秀海讲述他赴南线边疆参加自卫反击作战的那些故事,每每谈及,秀海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对战争生活的理解,对奉献牺牲这些词汇的全新解读,总给我这样的朋友们以心潮澎湃的激动。有一点给人印象最深的,那就是朱秀海在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英雄情怀。他的长篇小说《痴情》就凝聚了他当时对于战争中人的生命价值的独特感悟。作品中那个苦苦等待着儿子的母亲和没有成为英雄的儿子都具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对战争和英雄又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研究和感受,将这种研究和感受融于作品内容中,便成为《穿越死亡》这部长篇小说的思想主线。这部作品直逼死亡这一战争中的主要矛盾和战争文学的重大主题,以死亡为鉴来洞彻人物的灵魂,从而揭示出了中国军人从平凡走向英雄的心路历程。比较起来,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波涛汹涌》表现的尽管是和平年代的军人生活,但其中贯穿的依然是作者对军人及军人生命价值的探寻和追问。到了长篇小说《音乐会》,作家对战争中人性的独特思索,使他的创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应该说,在表现英雄精神的主题上,《音乐会》是秀海一部具有标志性的作品,这部作品写了一个女孩在战争中的独特经历。一方面是血与火、生与死的残酷;一方面是花一样美丽的生命。正是在残酷与美好、阳刚与阴柔的强烈对比中,作者把人生理想和英雄情怀表现到了极致。在表现方法上,作家也别具匠心,用诗一样的手法把战争与音乐结合起来。战争夺去了主人公上音乐学校的机会,但她在战争中却聆听了一场又一场的音乐会,不同的音乐会代表着她对战争的不同感悟,正是对于战争的丰富感悟,使她完成了一生最为壮观、激烈的音乐会。“战争”与“音乐”这两个相距甚远的意向,被作家的艺术之笔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而使艺术表现在更深的层面上完美地揭示了思想主题。作家对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在《音乐会》这部作品中都上了一个新高度。

即使是作家写纯粹地方题材又是历史题材的作品如《乔家大院》,朱秀海赋予作品的同样也是一种英雄气概。作家赋予主人公乔致庸的是商界悲剧英雄形象,这个历经大清王朝晚期的重要人物,以乔家这一晋商中的大商家的事业为舞台,抱着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理想,展开了一生的不懈奋斗。然而面对腐败的大清王朝,眼看大批银子流向海外,目睹外国列强控制中国经济,乔致庸心力交瘁,性情大变。面对着自己一生心血将付诸东流的深重打击,他抱定一定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什么的信念,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习惯,断然决定耗以重金修建了著名的乔家大院。乔致庸的确是一个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在这个悲剧人物身上,作家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寄托了他的家国情怀,乔致庸这个人物更多地表现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虽与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不同,但他身上所体现的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进取意志,以及在强权面前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与战场上的英雄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一样是作家笔下的英雄群像之一。

比较起来,我认为秀海在中国作家特别是军旅作家的队伍里,是一个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写主旋律题材作品的作家。一提主旋律,有一种误解,好像压根儿就是在形式上喊几句口号,在内容上偏左一类作品的代名词。其实主旋律作品一样可以既叫好又叫座,一样可以为普通人民群众所喜爱,关键看你怎么去表现。朱秀海的作品几乎每部都是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却几乎每部都能引起较强的轰动效应,其中原因很多而最关键的一条,是秀海的作品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一个较高的层次。这些年来,无论市场上有多少诱惑,无论社会上有多么浮躁,秀海始终气定神闲,面对稿纸,背对文坛,他苦心耕耘,勤奋创作,有一部又一部备受关注的长篇小说问世。应该说,秀海是当今文坛的劳动模范,是一个有境界有追求的作家。对于种种社会现象,他有自己的理解和研究,但作为一个作家,他认定自己的最高理想和社会道德,那就是用自己的优秀作品去滋养社会,服务人民,秀海是一个值得我们敬重的作家,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作家。特别是他渗透于全部作品中的英雄精神和英雄情怀,在当今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显得多么急需和重要。并没有谁强令秀海必须写英雄主义题材的作品,但秀海始终矢志不移,用手中的笔为理想鼓与呼。在这方面,他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军旅作家的自觉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有理由为中国军旅作家队伍有朱秀海这样一位优秀作家而高兴。在为他一个又一个丰硕的劳动成果击节叫好的同时,也期待着他有更多的好作品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服务于我们的人民,服务于我们的军队。

(原载于2008年9月21日《解放军报》)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