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也许会注意到,会计读物尤其是会计史上有时会称“簿记”,有时候又会称“会计”,两个概念交替运用纠缠不清,往往搞不清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这里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所谓簿记,是会计的基础和初级阶段,主要是指会计的账务处理部分,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目、结算账目、编制报表等。容易看出,簿记的内容仅仅局限于事后的记账和算账,不包括或不需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记账及算账。直到今天,许多单位的记账员包括主办会计主要就是做这个。
应该说,会计的早期阶段就是处理账目,所以那时候的会计就等于簿记。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尤其是建立了会计循环理论和延伸的会计职能后,会计工作就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记账、算账了,还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预测和决策、事中的控制和监督、事后的分析和考核。这时候,簿记就只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一个基础和重要的部分,但绝不是全部。
从时间看,簿记向会计转变出现在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说,19世纪之前会计的发展始终没有突破“簿记”的范畴,直到20世纪30年代进入现代会计阶段后才出现真正的“会计”。两者的区别在于:簿记(包括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侧重于记账技术和方法,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属于应用技术而没能成为一门科学;而会计是在簿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记账技术、经营管理实践、经济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由技术向理论升华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在西方,簿记的英文是bookkeeping,指在簿子上进行记录,引申为我们今天所说的记账。bookkeeping由两个单词“book”和“keeping”构成,book是指书,其复数books可以理解为书籍、账簿、登记簿、名录等;keeping是保管、保存、管的意思。所以,连起来可以理解为“妥善地记录并保管账簿”。容易看出,这就是簿记员要做的主要工作。
会计从簿记中分离出来的萌芽,最早出现在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后,出现了专门帮助查账的会计职业。而既然是会计师查账,当然就不再仅仅是原来的那种账簿登记了;这样,就在英语单词原有“簿记”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会计”。但也有不分的,例如在德文中就没有“会计”而只有“簿记”一词。
英文中的“会计”用的是accounting,意思是叙述理由,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这样记账。英文中的“账簿”则是用account books及books of accounting来表示,这时候它强调更多的是这些都是与“会计”有关的记录,这与中文中的账簿意思相一致。
19世纪7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引进欧美会计时,把bookkeeping翻译为“簿记”,于是中国在从日本引进时也翻译为簿记,这就和宋代时称簿记一致起来了。
在中国,簿记一词最早就出现在宋代,指账簿,而不是会计。但中文中的账簿意思比较复杂,历史上多有反复,“簿记”只是其中之一。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就出现了萌芽状态的“书契”,从而使得会计发展的轮廓逐渐明朗,因为这同样也是后来账簿的萌芽状态。由于这种书契是刻写在兽骨头和竹木简牍上的,所以进入商代后,把这种记录行为称之为“作册”,同时也顺便就把这种账簿称之为“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账簿的称呼。后来,便把这种刻写在竹片上的文字称为“简册文”或“简策文”,把这种账簿称为“简册”。
到了西周、春秋时期,流行把这种“册”装订成捆,然后一捆捆地交给政府收藏。这有点相当于把各单位的会计档案收藏到档案馆里,所以出现了象形字“籍”的名称,“册”和“简册”被“籍”和“籍书”所取代,账簿名称开始向专业化发展。从《周礼》一书中可以看到,当时对会计账簿的专业俗称是“要”和“要会”;春秋时期称账簿和会计报告为“计”,大概更多地就是想强调“计算”、“核计”的意思;然后到了战国时期,账簿也称为“记”,也许更多地是想强调“记录”、“记载”的意思。
战国中期,因为当时的人把“簿”看作是“籍”的别称,所以“簿”“籍”两字就开始混用了,出现了“籍”、“籍书”、“簿”、“簿书”并用的时期。
到了汉代,统计开始从会计中分离出来,所以“簿”和“籍”这两个名词也有了相应的分工——记录会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簿”、“簿书”、“计簿”;而当用于记录统计事项时,则被称为“籍”,“籍”被当作“簿”的一种,但因为统计的内容和形式与会计已经分离,所以它就有了独立的名称如“户籍”、“名籍”等。需要指出的是,直到这时候“簿”和“簿书”也不仅仅是指会计账簿,它还包括其他所有文献记录;但显而易见,它离今天“簿”的概念更进了一步,如账簿、会议记录簿等。
南北朝时期,“簿”和“帐”开始并用了(请参见本书第二章《记“帐”还是记“账”》)。
唐代开始,因为纸张得到普遍应用,竹木简牍作为记账工具已被淘汰,而展开长方形的纸在这上面直接进行记录,看上去仿佛好像把今天的卷筒纸拎在空中打开一样,有点像古代的幕帐,所以称“帐”的时候越来越多。
而到了宋代,基本上“簿”就都称为“帐”了。从字面看,“帐”是指对财物出入的记载,有时也可以直接指记载财物出入的本子,那就是“帐簿”的意思了。而“簿”是指簿子、本子。这样连起来,“帐簿”就是指记载财务收支、物品进出等的本子。
“帐簿”除了会计“帐簿”,宋代还有新旧官员交接财物时的清单叫“交头帐”、财务盘点表“漏底帐”、罪犯名录“囚帐”等。但“帐”用得最多的还是与经济事项有关,至于它所记载的内容究竟是会计还是统计,这就主要是看它的全称了。如“租帐”、“课利帐”、“钱帐”、“粮帐”、“钱谷帐”、“库帐”、“粮草帐”、“出入帐”等,就都属于会计账簿;而“户帐”、“甲帐”、“丁帐”、“图帐”、“地步帐”等等,就都属于统计账簿。
明清时代,“簿帐”的名称渐渐被“帐簿”所取代,不同的账簿要求使用不同的账本。常见的账簿是蓝布封面、粘贴红色标签,标签上会用墨笔写上账簿类别如“流水帐”、“誊清帐”等。为了讨吉利,边上还会加上一些诸如“日积月累”、“堆金积玉”等吉祥用语。
进入民国后,随着西式会计的引进和中式会计的改良,西式账簿逐渐取代中式账簿,但“帐簿”名称一直在用。20世纪30年代,俄文中既有“簿记”也有“会计”的名词;30年代后,因为把会计仅仅当作是经济核算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又出现了“簿记核算”一词。前苏联对民国的影响很大,所以传入中国时便照搬照抄为簿记核算。
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是“簿记”和“会计”混用,认为两者相差不大。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的会计也确实主要就是记账和算账。80年代初,由于拓宽了对会计职能作用的认识,所以开始逐渐恢复簿记的概念和本来面目,把它仅仅框定在会计工作中事后记账、算账的那种基础工作。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些财经院校中依然设有“簿记”(而不是更常见的“会计”)专业,就是试图表明该专业毕业生侧重于对用人单位的实用性。本书作者当时办公室里新来一位同事,就是刚从学校“簿记专业”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