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会计简史 §经济孕育会计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里的“一定阶段”,可以理解为“有了经济活动”。也就是说,自从人类有了经济活动,理论上说就需要算算、记记的了,就具备了产生会计萌芽的条件。

这实际上很好理解,因为会计本身就是经济的产物。有了经济活动,无论有没有产品剩余,人们就都会需要进行经济记录、计量和核算。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所以说,会计的起源在于经济活动,“经济是会计之母”。从历史上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会计也更发达,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娘好妮好”、“秧好稻好”。

那经济又是如何孕育会计的呢?请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学家眼里对中国史前人类社会的分期,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大致认识。

历史学家认为,从早期“猿人”开始便可以算作是人类了,出现的时间在距今约377万年至359万年之前;自从猿人会制造石器、以石器作工具,这时候的他们已经会直立行走了,所以我们今天称之为“直立人”,他们生活在距今180万年至二三十万年之前。而这整个石器时代,又可以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阶段。其中,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分别处在“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低级阶段则是原始人群,也即那些“正在形成中的猿人”),新石器时代则已进入“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其中级阶段则又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及铜器时代”。所有这“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都处于人类社会没有文字记录的“史前时代”,与进入奴隶社会后的“文明时代”相对应(这时候的人类已经会对天然产物进行加工了,正式进入了阶级社会)。

自从直立人会使用石器工具后,又经历了长达约二三十万年的采集经济时代,时间段大约贯穿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至晚期,一直到距今约1.5万年之前。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的食物主要是自然界现成的果实,和现在的乞丐可以说也差不多,捡到什么吃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偶尔会辅之以少量的、狩猎而来的肉食,但要想吃到这种荤腥,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常态是饥一顿、饱一顿。

据人类学家估计,当时即使是在收成最好的年份、物产最丰饶的地区,养活1名食物采集者也需要至少1平方公里的面积;而如果是气候恶劣的地区如热带、寒冷和沙漠地带,则至少需要六七十平方公里的面积。所以,当时的人吃人现象非常普遍。在一个饥饿难耐的人看来,对方即使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哪怕是父子母女,也首先只是一种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尤其是那些老弱病残,或是刚生下来却又肯定养不活,或者在长期迁徙途中常常要成为累赘的人,在每年冬天大地一片白茫茫无法采集之时,便是被“宰了过年”的首选对象。生活在距今69万年至23万年之前的“北京人”中就是这样。这种人吃人以及干旱、地震、洪水、瘟病等,曾经给人类带来过毁灭性风险。资料表明,旧石器时代初期地球上的猿人数量约有12.5万人,而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约7万年之前)仅剩下2000多名。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绝对是一种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了。

所以说,在当时这种状态下,要求这些动物能够像现代人这样进行思考是不可能的,当时他们“最大的政治”便是考虑个体如何才能活下去,如何才不至于导致种族灭绝。一方面,他们要不断寻找并迁徙到物产丰富的地域;另一方面,又要时刻防止被猛兽和同类吃掉。大约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每天采集到的食物有所剩余,并且剩余越来越多,需要考虑如何用于成员内部的分配和过冬储备、不需要再吃同胞兄弟了,才开始迫使他们寻求某种记事的载体。就这样,人类最早的刻符记事出现了。[1]

只不过,原始人的狩猎和采集等经济活动在没有产品剩余、每天食不果腹时,这种“计量”和“核算”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单靠语音和手势比划、拍脑袋瓜就可以完全胜任;直到有了产品剩余、需要统计“上期结存”并做“下期分配”时,这时候单靠语音交流和手势动作就已经无法胜任了,所以,客观上需要他们在头脑之外去寻找某种帮助记忆的载体,来进行计量和记录。

就这样,原始人最初采用的计量和记录方法如堆石刻记、直观绘图、结绳计数出现了。也就是说,这时候才真正出现了会计的起点。从时间段看,大约在距今10万至两三万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直到原始社会末期,都处于会计萌芽阶段。直到能够用具体的动植物形象、长短、大小、轻重,来抽象出原始文字、计数制度、度量衡制度,才标志着人类会计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并最终导致单式记账思想的出现。

中国会计原始计量记录规则与方法演进路径可参考下图所示:

[1]郭道扬:《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历史起点》,载《会计研究》,2009年第8期,p3-13。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