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完美皇后 十八,纷扰

三月,乍暖还寒,上京的街道,行人尚未完全卸下冬衣,为了生计行色匆匆。都城的南面伫立一座外形修饰典雅的府院,外边望去,规模算不上宏大,但也绝不是普通人家。

府院内的后花园,种满了各式珍贵的翠竹,站立于其中的人无不觉得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其他亭台楼阁的装点也是极尽素雅,一派汉唐风韵,如果不是建在上京城里,旁人定会误以为是宋国官员的宅邸。

舒缓而低回的琵琶琴音传来,低回的琴音很微弱,却有着吸引人的魔力,指法炉火纯青,透着深深的忧虑。

一位少妇身着绿色锦袍,坐于凉亭,投入的弹着琵琶,完全不觉身边有人靠近。

“清妹,停下吧,别累着。”说话的人身着黑色猎袍,手里拿着刚刚脱下的毡帽。

“夫君回来了,今日收获可丰?”少妇放下了琵琶,笑问道。

“还算不错,今天晚上可大吃一顿了。只是你就少操些心吧,别动了胎气。”

“哎….”少妇无奈的长叹一声,“清儿我能不操心吗?爹爹倒下了,数日不见好转,怕是…..”说着忍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了,猥恩将妻子搂在怀里,爱惜的抚摸着她的脸,“放心吧,岳父大人那边,我会常去的。你不可任性,要在家好好照顾绍儿,好好的安胎,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生下我们的第二个孩子,这可是皇后姐姐的圣旨,搞不好要获罪的哦。”猥恩调皮的笑了。

“你坏,就知道拿皇后姐姐来压我。”清儿娇嗔的说。

“好了时候不早了,我们回房去吧,”

“嗯。”

父亲倒下后的这些日子,清儿才平生第一次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煎熬和无奈。她害喜的太厉害,情况不好的时候甚至一整天都不想进食,吃了就吐。更别说是离家侍奉父亲病体。今日算是好些,才到后花园弹起了琵琶。

上房里,布幔的花纹依然素雅,一如女主人恬淡温和而善良的个性。婚后数年来,她渐渐卸去少时的任性和偶尔的骄纵,收起那份活泼张扬,真正变成持家有道,驭夫有术,教子有方的贤良女人。

“三小姐,二小姐的府里说,二小姐也有孕了,老爷这边恐怕顾不上了。”侍女如此回报。

清儿听了,不觉哑然,“怎么这么巧,这算什么兆头啊?”

“不管那么多了,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猥恩淡然的说。

清儿的大姐和她一样嫁入后族萧氏,而二姐嫁给了汉族名门耿氏。

夜色静谧,月洒清辉,宛如明灯,照亮回家的路,韩德让单骑归府,脱下外衣,步入书房,烛光下,翻阅公文,双眉紧锁,难掩愁容。

甫升南院枢密使,父亲就卧病在床了,他因公务和东宫课业而无暇侍疾,常抱愧于心。而另一边自从齐国公主英哥的婚礼之后,皇帝陛下就没有再临过朝,东宫言语间也表明他近日前去请安都遭到婉拒。韩德让心中明了,皇帝陛下的龙体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宗室拥兵自重,外有宋国窥伺,到时候,情势实在难以预测。他只能希望皇帝陛下能撑得更久一点,以便给皇后和太子争取更多的时间。

皇帝一月多没有露面,群臣私下议论纷纷,那些个皇亲宗室更是心中窃喜,巴不得皇帝早些归天西去,他们可以乘机夺取皇权,所以开始暗中行动了。

韩德让前往枢密院府衙办公,听得下属们议论纷纷,都说皇帝龙体危急,大辽就要变天了,个个忧心忡忡。

“你们都在说些什么!”韩德让大喝一声,宛如惊雷镇住了众人,“你们真的很闲呢!那么多公文不去好好批复整理,汉军的军务繁杂,不去好好巡查,竟然在这里乱嚼舌根。皇帝陛下多病,往年不知多少日子是皇后陛下独主朝政,也没见你们多嘴多舌,今就那么沉不住气,净知道瞎说。再乱说话的人,本官绝无宽待,一律降职处理。”韩德让一口气说完,底下鸦雀无声,各自回到原来的座位上继续工作。

处理完重要事务后,韩德让前往东宫,走在通往皇宫的大道上,他无奈的摇了摇头,“既然连南院都如此了,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如果陛下还不露面,数日内,上京就会人心惶惶,真是让人担心呢。”心中也不免焦虑。

走到东宫的门前,紫萱先迎了出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韩德让微微点头,整理下官服,跨进了正殿。

正殿的墙上挂着一幅字,“盛世太平。“笔力柔和而不失刚劲,可谓功力上乘,是数日前,萧绰请新任翰林学士马得臣所书,赐予隆绪的。

韩德让只见隆绪拿着《贞观政要》翻着,眼神却很迷离,满脸泪痕。

“殿下,要不今天臣陪您谈心,如何?“韩德让越过了椅子,近前俯身说。

“先生…..父…..“韩德让赶忙捂住了隆绪的嘴,低声说,”殿下请噤声,臣全知道了,但是请您一定要若无其事,臣知道殿下非常孝顺,可是现在那些宗室们已经大肆散布流言,说陛下病情危重,现在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殿下您,想要找出些蛛丝马迹,所以您不能再对任何人提起您今日闯宫时看到的情景。

隆绪点点头,韩德让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先生,今日讲些什么?”

“《贞观政要.君道第四章》,“太宗手诏答曰: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匡其不及……”东宫传出了朗朗书声。

由于担心,这一天晚间,韩德让再次来到东宫,隆绪果然躺在床上,展馆反侧,难以入睡。

韩德让遂请紫萱去取了药材,熬了安神汤端上来。

“殿下,请喝了吧,您必须要好好休息。”韩德让双手端到隆绪手中。

“谢谢先生。”

韩德让微笑着看着他把药喝了下去,不禁想起卧病在床的父亲,心中暗自叹息。

韩匡嗣虽说除了医道,别无所长,但对子女的教育却是尽心尽力,延请名师,严格要求,寄予厚望。

韩德让看着东宫沉沉睡去,露出一丝笑意,轻手轻脚的走了出来。

快步走在皇宫的小径间,突然听见阵阵古琴声,铿锵有力,悦耳动听,韩德让驻足凝神,猛然一惊,“这是…..“

她循着琴声走来,不知不觉进了御花园,远见凉亭里美人端坐,轻拨琴弦,一袭白色单衣,薄纱微罩,宛如仙女下凡。

琴声在继续,时而柔和,时而刚劲,时而让人豁然开阔。一曲终了,韩德让转身欲走,他几乎没有勇气停留在那里。

“让哥,既然来了,就过来坐吧。“萧绰温柔的声音传来。

韩德让整了整衣冠,走进了凉亭,躬身行礼,“皇后陛下金安。”

“免了,坐吧。”萧绰笑着说。

“韩卿,可是从东宫来?”

“是,臣正准备回府,结果…..”

“绪儿睡了吗?”

“已经睡下了,臣进了安神汤。”

“辛苦了。”

“皇后陛下,夜深了,您穿着单衣坐在这凉亭里,会着凉的。万一您的玉体……”韩德让低声进言。

“让哥,燕妹不愿有断弦之痛。”萧绰答非所问。

韩德让心间一阵感动,“放心吧,有哥在这里,无论发生什么,绪儿一定会登上宝座的,即使是….”

“夜深了,韩卿请回吧。”萧绰打断了他。

“臣告退。”韩德让躬身退出。

萧绰目送着韩德让离开,眼眶里满是泪水,她用力把它们压了回去,“让哥我不会让你说去那个字的,我知道你心甘情愿,但是我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如果发生了,燕妹与俞伯牙何异?燕妹又要倚仗谁完成我们共同的理想呢?”萧绰心潮翻滚。

“皇后陛下,圣上醒了。”

萧绰回到寝宫,耶律贤正艰难的坐起来,萧绰赶忙上前按下了他,“陛下您这几日天可吓坏臣妾了。”

“放心吧,朕没那么容易死的。你刚才哪去了?”

“臣妾心中烦闷,所以到御花园弹琴去了。”萧绰如实相告。

耶律贤看见雪儿正在收拾古琴,心底流过一丝难言的感觉。

次日清晨,皇帝临朝,群臣松了口气,隆绪及诸子更是欣喜异常,

午后,耶律贤亲临东宫,隆绪笑开了花。

“皇儿,那幅字哪来的?”耶律贤指着“盛世太平”问道。

“母后叫马得臣写了,赐给儿臣的。”

“哦。”

父子间相谈甚欢,“皇儿,韩先生如何啊?”耶律贤看似不经意的问道。

“韩先生样样好,除了父皇母后就韩先生最疼儿臣了。”隆绪脱口而出。

“是吗?”耶律贤笑道,一个“疼”字让他五味杂陈。

隆绪重重的点头。

韩德让此时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陛下您召臣?”

“韩卿,可通音律?”

“臣母少时曾教导一二。”

“敢问韩卿,古琴中何曲居首?”

韩德让沉默少时,“皇后陛下的钟爱,高山流水、“韩德让躬身答道、

“哦,韩卿可曾听过?“

“是的陛下,臣曾听过。“

“皇后所弹?“

“是的,陛下。“韩德让依然躬身。

隆绪在侧听得一头雾水。

“朕累了,回宫了,你们聊吧。“说完耶律贤走了出去。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