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哲学。日子过得好不好,就看你的哲学功底是否深厚。
上学的时候,对于哲学课那是相当地蔑视,觉得这玩意吃不得穿不得,还那么拗口费神。我深刻地记得大三的那堂马列哲学公共课,全班一半以上的同学(以班干部为主)集体翘课去夫子庙一家新开的自助餐店吃火锅。那个青春无敌的年代里,我们认为用鲜笃笃的羊肉换枯燥的马列毛还是很划算的。
我们一路打着饱嗝走回学校,我们一路打着饱嗝走向社会。
工作后,我发现人生的哲学开始显现它的意义。《不是教你诈》、《如何做个好员工》……充满了厚黑情结的书籍像武林秘籍一般陈列在书店里,填满了社会菜鸟们清纯而迷茫的双眼。有人恶补,有人顿悟,有人痴迷,有人傻b。总之,那个时候的人,想尽办法,总是想立刻成熟。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自己,或者看看周围刚刚脱了雏毛的小子们,却总是想笑,因为有太多标志性的东西贴在身上,西服、领带、高跟鞋、a货手袋或者是非常深沉的吸烟……那时候总觉得周围很多人在关注自己,审视自己,特别小心翼翼。但事实上,根本没人把你放在眼里。
生活就更加复杂了。确切说,无论看了多少本厚黑书籍,等到做人做事的时候,似乎还是回到了自己本来的习性。当然,这种本性除了娘胎里带出来的,还有就是自己后天的修养。于是,这个时候真正的哲学——而非厚黑,就粉墨登场了。其实厚黑算不得生活哲学,那只是在哲学大衣里的一条三角短裤,只能遮羞,上不了大台面。
西方的哲学我看的不多,唯一有印象以及好感的是萨特。那是读研的一个下午,我在学校华夏图书馆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本萨特写的薄薄的小册子并一口气蹲着读完了。当时感觉很好,以为自己可以看懂西方哲学了,但是当自己遇到叔本华他们的时候,我放弃了。我知道,看西方哲学和我看西方小说是异曲同工的,除了《简爱》和《百年孤独》,我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严谨“啃食”下来之外,基本没有勇气再看过西方的长篇小说。原因是我无法接受那种叙事逻辑并记住名字那么长的“斯基”们。
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我倒是非常中意。最欣赏的是老子的《道德经》。这本书是高三毕业那个暑假拿来练字时抄写用的。“书抄百遍,其意自现。”越抄越觉得精妙,竟爱不释手起来了。结果大一的哲学课,碰到的老师也是一个“老子”粉丝,在一群嫩嫩的像毛毛虫一样幼稚的大一新生里,老师看到一个他说上句,竟然能对出下句的学生,他有多么欣喜。他积极地培养我,并且想把我的期中论文推荐发表,无奈那时我还是一条粉粉的毛毛虫,根本不懂发表论文的意义和好处,觉得这是个很繁琐的事情,于是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嘿嘿,真是个棒槌啊。
不过,随着人渐渐老,就开始慢慢咀嚼出了哲学的三昧。比如《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小时候是非常喜欢看《三十六计》的,结合着战争案例,觉得一条条计谋真是厉害啊。而《孙子兵法》,神叨叨的,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有啥好玩的捏?茨威格也觉得战争是为了和平。不战,多么无聊啊。但现在不这么想了,仔细揣摩,和平确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省钱省力省人工。宣扬战争的人,无非是想借助乱世或者鲜血来完成他内心的英雄主义梦想。“一将功成万骨枯”基本就是这个道理。
某种角度而言,老子所谓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欲则刚”等和刚刚说的有一定的相似度。高中历史课本把老子归结为没落的贵族,《道德经》也是一本讲究清净无为的著作。我不知道编教材的人有没有研究过《道德经》,连我都看得出来《道德经》是一本以退为进作为基础的“励志”著作。只是在形式上,它不推崇激烈的对抗和张扬的耍酷行为,但是由此说老子是消极避世的,真是个棒槌啊。
如果生活中可以明白孙子,可以明白老子,那么当个儿子应该没问题。哈哈。生活的精妙就在于它在最最日常最最简单最最你不在乎的细节上,玩味出哲学的意味。以前总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我漠视柴米油盐,漠视家长里短。但是现在做了人家的媳妇,赫然发现家长里短也是哲学研究的环境之一,而且难度丝毫不见得降低。***说“与人斗,其乐无穷。”“斗”字如果解释为相处,有点意思。
回到开头,想把生活过好了,就看自己的哲学功底有多厚。明白不战而胜,明白上善若水,明白无欲则刚,似乎就有点眉目了。
(2009年冬 上海博兴路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