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从军行【1】

【唐】王昌龄

青海【2】长云【3】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4】。

黄沙百战穿【5】金甲【6】,

不破楼兰【7】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有“七绝圣手”之称。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注释

【1】从军行:描写军队生活的乐府旧题。原作共七首,这是第四首。

【2】青海:指青海湖。

【3】长云:漫天的浓云。

【4】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5】穿:磨穿。

【6】金甲:铠甲。

【7】楼兰:汉代时西域国名,这里指侵扰西北边境的敌人。

诗词大意

青海湖上连绵的乌云使雪山变得阴暗,从这座孤独的城池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在沙漠战场上久经征战的铠甲被磨穿了,但是不打败敌军我决不回还。

经典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诗。前两句写边塞次第展开的广阔画面。这两句诗表现了丰富的内涵,诸如自豪、孤寂、艰苦等感受,都融合在这广阔而又暗淡的景象中。后两句转入直抒胸臆。“黄沙”一句概括了戍边生活艰苦、时间漫长、战事频繁和敌军强悍的情况。但是,尽管磨穿金甲,将士誓破“楼兰”的坚强意志是不会动摇的。

全诗意境宏大,气势恢宏,风格豪迈,感情奔放。特别是最后一句与第三句相映,显得更加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文化链接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维、李白、杜甫、王之涣、王翰、崔颢等也有质量较高的边塞诗。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的深度。

该派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杰出作品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王昌龄的《从军行》等。另外,中唐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凉的边塞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