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 §甲午①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②,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③。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④。

鼓角⑤梅花⑥添一部⑦,五更欢笑拜新年。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世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著有剧本《桃花扇》,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有“南洪北孔”之称。另有诗文集《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等。

注释

①甲午: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

②颠:头顶。

③买春钱:过新年给亲属分赠喜钱,示庆贺新春。

④偏:不尽。

⑤鼓角:泛指乐器。

⑥梅花:乐曲名。

⑦一部:一曲。

诗词大意

稀疏的白发无法覆盖头顶,围在炉边守岁竟然无法入睡。剪烛饮酒消夜,等待天明,倾囊分发买春钱。听爆竹声声,自己童心仍在,看更换桃符,年老仍兴致浓浓。又一曲鼓角梅花响起,五更时分欢声笑语拜新年。

经典赏析

孔尚任写这首《甲午元旦》时已六十六岁,在家乡曲阜简居。这首诗分两大段,首联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借分赠“买春钱”过渡,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颈联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透露出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全诗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文化链接

《桃花扇》简介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完稿。

《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真实历史的作品,重大事件均属真实,只在一些细节上做了艺术加工。以写男女情事来反映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

该剧作问世三百余年来长盛不衰,已经被改编成黄梅戏、京剧、话剧等多个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