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①冷,
江上流莺②独坐听。
把酒③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791),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唐代诗人。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后世将其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有《韦苏州集》。
注释
①空斋:空荡的书斋。
②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③把酒:手执酒杯,意思是饮酒。
④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诗词大意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声。端着酒杯赏花,又想起了家中的几个弟弟,寒食节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
经典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节的景色,突出“冷”字;末句运用联想,仍是写景,遥念故园寒食节的景色,托出了“想诸弟”之情。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作用。整首诗句句相承,暗中勾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
文化链接
寒食节的起源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当时,介子推与公子重耳流亡列国,途中没有食物,介子推割股(即大腿)肉供重耳充饥。
重耳复国,是为晋文公。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但经后人考证,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介子推割股的史实也存在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