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①时,花市②灯如昼③。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④袖。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曾巩并称“欧曾”,与韩愈、柳宗元、苏轼一道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又撰《六一诗话》,为最早以“诗话”名书的著作。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
注释
①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②花市:卖花赏花的集市。
③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④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诗词大意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互诉衷肠。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的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经典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去年元夜情事。一、二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与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场景,营造出了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阕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一往情深,却已物是人非的感慨。
这首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将去年与今年进行对比的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中的伤感和苦痛之情。
文化链接
元宵节与名人
1.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的人。
2.汉明帝:下令点灯敬佛,百姓挂灯,是赏花灯的创始人。
3.汉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倡导者。
4.东方朔:成全元宵姑娘,元宵节里最浪漫的人。
5.杨素:令破镜终重圆,成人之美的人。
6.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元宵节里最痴情的人。
7.田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人。
8.朱元璋:狂杀一条街,元宵节里最凶残的皇帝。
9.贾似道:第一个制作灯联的人。
10.袁世凯:因为“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就不准人们说元宵,只能叫“汤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