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蒋子龙文集.12,人物传奇 三年一梦

——从副总理到总经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结束已经三十多年了,人们还记得他吗?

记忆同健忘一样总是有选择的。被人忘记,不正是他近几年来所追求的结果吗?他好像成功了。或许历史原本健忘。

历史果真如此健忘未必是好事,一个丧失了记忆的民族也就失去了过去和未来。或许是因为他当初身居要职时谨小慎微得过分,不显山不露水,虽掌管着全国的工业和交通——国民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两大块,却从未轰轰烈烈过。从来不是风云人物,人们对他的记忆本来就不够深刻。

他的名字叫孙健。一九七五年一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经***总理提名,和著名的大寨一位农民陈永贵,同时被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当时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来天津视察,市委工业书记孙健在汇报时头脑清晰,各种数字烂熟于心,精确而及时,立刻获得了总理的好感。经了解,他还不是造反派,是由一个普通工人干上来的……

孙健于一九五一年进天津内燃机厂学翻砂,以后成了一名地道的铸工,曾连续七年不回家,父亲和妻子儿女都在农村,住一间土改时分的破房,冬天透风,夏天漏雨。父亲病重,妻子上侍候老,下照顾小,还要下地挣工分,积劳成疾,身体也很虚弱……在那个年代,这一切都给他当先进工作者提供了条件。以后他当了生产组长、班长、车间主任、团委副书记、保卫科长、厂党委书记……真正是靠苦干、实干加巧干拼磨出来的。当标兵,做劳模,几乎在工厂的所有的台阶上都站过。

在学习***著作的热潮中,工厂的“秀才”们为他写了一篇很好的发言稿,题目叫:《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两步并做一步跑》!先在第一机械局系统宣讲,一炮打红。不久便被提拔到机械局当了负责抓生产的革委会副主任。局里派人到他的老家调查,调查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孙健在天津好赖也算个人物,想不到家里如此艰难。回到局里向领导汇报:“只有孙健才能忍受这种困境,再不解决就要给社会主义抹黑了。”机械局出面把他的家属调到天津,安排他妻子庞秀婷当了工人。

后来又带着这个讲稿到全市“学毛著”大会上去讲,受到市里的重视,于是在“选拔接班人”的时候就成了市委书记,有了接触***的机会。当时在中央的领导群中,上海人太多,风传为了便于协调和平衡,需要在天津选一个抓经济的副总理。而孙健“两步并做一步跑”正巧跑到跟前……

在我们这个视政治为生命、注重政治履历的国家里,他曾经染了那么一水,是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还是成就了自己的人生?现在,他还能再成为真正的普通人吗?

我一直在打听他的消息。说来荒诞,促使我跟他相识的竟是***。

当时我是天津重型机器厂锻压车间的负责人,我的车间里有一台自己制造的六千吨水压机,是那个时候天津机械行业的“代表作”,国内外的重要人物到天津来都要去视察一番。有一天厂部通知我,***要来视察,全厂进入一级战备。

全车间七百多人停产打扫卫生,给道路两旁的杨树刷上白粉,新修一个高级的厕所——当时不知为什么,老把***跟厕所联系起来,接待***必须得有个好厕所。车间的厕所,老天哪,不习惯车间生活的人是难以忍受的。厂部还把招待食堂装饰一新,改做接待室,找来全厂会念诗、会唱歌唱戏的人……准备得太周到了,到时候***点什么就得有什么。

晚上不许我回家,住在车间里随时等候命令。这样一闹心里就更紧张了,唯恐哪儿没想到,临时出事……这样的“大事故”以前并不是没有出过。那个年代全社会都重视工业,或者说各地最重要的景观就是工厂,国家领导人经常到厂里来,有外国领导人来访也往工厂里领。国务院副总理李**和夫人来的时候,由于事先没向工人交代好,大家一窝蜂似的围过来看热闹,使来视察的人变成了被参观的对象。柬埔寨的***亲王来的时候刮大风,车间三十多米高的房顶窗户没关好,玻璃破碎如万箭齐下,险些没把亲王的脑袋给开了。国务院另一位副总理纪登奎,陪着一个东欧国家的元首来参观,水压机正要进行操作表演,兜着钢锭的链条突然断了……远的先不谈,还是说说眼下吧,天津市委工业书记孙健来车间检查接待***的准备情况,我们自然也就认识了。

孙健通知我们,第二天上午九点钟***来车间视察。厂党委书记跟我约定,***一进厂门口就从传达室给我打电话,我便指挥工人出炉锻造。七十五吨的大钢锭在炉里闷着火烧了好几天了,就等着表演给***看。第二天早晨七点钟,全厂就从一级战备进入临战状态。那个时候“全民皆兵”,我们厂的民兵有师、团、营、连、排的建制,大家喜欢用军事术语赶时髦。我的车间共有四个大门,八点三十分,厂保卫部下令,只留一个正门开着,将其他没有接待任务的大门全部上锁,不许工人出入,免得围观***。

然后就是静静地等着,九点,十点,十一点,十二点……全厂像傻老婆等痴汉子,心在嗓子眼儿提溜了四个小时,还没见***的影儿,也没有得到市里的任何消息。解除警报吧,怕她会突然大驾光临,打个措手不及。不解除警报吧,这样傻等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先悄悄叫人给车间各门开锁,先让工人去食堂吃饭。大家在心里埋怨孙健,怀疑是他故弄玄虚把我们给耍了。到下午三点钟,孙健风风火火地又来了,说***一会儿就到。对上午***为什么没有来,他没有一句解释的话,我怀疑连他也未必就知道其中的真正原因。也许是***故意虚晃一枪,不让别人掌握她的行踪,现在说的“一会儿”就真能到吗?“一会儿”是多长时间?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已经懈怠了,不再像上午那样紧张。

孙健像个高级通讯员,给我们送完信儿又急急忙忙走了。他还要把相同的内容通知另一个工厂。***视察完我们厂还要去发电设备厂,看来受折腾的不只我们一家。工人们说,孙健是给***蹚道的,如果途中有地雷、有刺客,他替***先死。说来也真够辛苦的,身为市工业书记,不是陪着***视察参观,却像个小跑儿一样地窜来窜去,工人干部终归还是要受气。连“一会儿”都不到,突然来了两卡车解放军,进厂后跳下汽车急速散开,把住了大门口、各个路口和通向我们锻压车间的大道。看来人家对早就站在那里的本市警察并不信任。

这回要动真格的了,我让工人们各就各位,该轮到我们上场了。很快,庞大的车队出现了,威风八面,其气势压过了以前所有到我们厂来过的领导者。他们下车后,工人们看见***的随员里有许多熟脸的人物,文艺界的,体育界的……党委书记请***先进接待室,书记要亲自向她汇报全厂的工作情况。接待室里有吃的、喝的,集中了全厂的尖子人物。***刚迈进去一只脚,看见里面红红绿绿的气氛,立刻抽腿转身,嘴里嚷着:“我要看工人,看你们那个大机器!”大概市里头头在她面前把六千吨水压机狠命吹了一通,让她只记住了那个“大机器”。计划全打乱了,参观队伍浩浩荡荡地奔我们车间而来。

天车钳着通红的七十五吨钢锭,在水压机的重锤下像揉面团一样翻过来掉过去地锻造着……我相信,无论是什么人在这种气势面前也会被震慑。车间里一片通红,参观者站得远远的,就这样身上所有暴露的地方还会被烤得生疼。党委书记到近前来,把我拉过去介绍给***,让我汇报车间和六千吨水压机的生产情况。我只讲了几句就觉得不对头,她眼睛盯住你,似乎听得很专心,其实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或者听不懂、没兴趣。不知她心里在想什么,似乎有自己固定的思路,你正讲到半截儿,一件事还没有说完,她突然插上一句与此不相关的什么话,提一些让你哭笑不得的问题。这时候跟她讲机器、讲生产,简直是白费劲。我改变策略,用最简短的介绍引导她去多看几个地方。

六千吨水压机只是车间的一个工段,另外还有两千五百吨水压机、锻工、热处理、粗加工等四个工段。让她看我们不是目的,让我的工人们看她才是目的。特别是跟在***后面的那几位明星,平时老百姓花钱也看不着。为了接待他们全车间忙乎了一个星期,他们来了以后工人们还要坚守岗位,摆出一副大干苦干的样子,不准走动,不许围观。我再不把***领到工人面前,让大伙瞧上她两眼,将来群众会埋怨我的。

最要命的是看守高级厕所的两个女工,保卫科还特意关照她们,寸步不得离开,这有关***的安全。工人中喜欢恶作剧的坏小子不少,他们挖空心思想钻到高级厕所里去排泄一番。“***的厕所”——这太有诱惑力了,想体验一下排泄时的痛快程度有何不同?两个女工要挡住这些人,保护好厕所可不容易,当***来方便时还要服务周到,男警卫进不来,***的安全也由她们负责。***走后还得拆掉马桶,搬走瓷盆,恢复生产调度室的原面目。这段时间她们忙得够戗,现在看***的架势并没有要去厕所的意思,当她准备撤退的时候,我让人赶紧通知两个守厕所的女工,警报解除,快出来看看她们准备服务的对象。

我把***送到车间门口,***问身边的人:“还要去哪里?”被***改过名字的市委第一书记答话:“按计划您不是还要去视察发电设备厂吗?他们都准备好了……”***打断了他的话:“不看了,不看了。我累了,我要回家。”车队随即一溜烟地开回宾馆了。

不知有没有人通知发电设备厂和孙健?他们还在那儿傻等着呢!

我松了一口气,总算应付过去了,没出大乱子,今天晚上可以回家好好睡个美觉了。没想到快下班的时候孙健又来了,提出要给***送礼,让我用不锈钢锻打了两块“键”,处理后用刨床刨光,上面刻上字,一块送给***,一块送给***。两块键做好后,放在一个极精致的呢绒盒子里,周围再放上两种不同的铁刨花。忙乎完又到下半夜了,孙健就一直坐在车间里等着……

这就是我跟***结识的过程,而孙健跟***的关系却并没有到此为止。他被选拔为国务院副总理进京后,一直没有见到***。在一次讨论经济形势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常务副总理把他介绍给***。***说:“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了!”

孙健紧张了,急忙解释:“您工作很忙,我不敢去打搅。”

“活该!”***气呼呼地说了一句让他摸不着头脑的话。

当时的孙健可有点慌神儿,“活该”是什么意思?是说她自己工作很忙活该呢,还是咒骂他不敢去看她是活该?不管是什么意思他必须都得去看望一下***了。让秘书联系了几次,终于得到允许,到钓鱼台去了一次,回来时拿着***送的一个桃,并恭恭敬敬地将桃放在办公桌上。那时候全国都在学习“***送芒果”的重大政治意义,***显然在效仿***,不过把芒果改成了桃。别看就是一个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桃,却不敢把它的意义理解简单了。可这个桃的意味再深长,两天后也开始腐烂,孙健感到不好办,便把秘书边少林找来:“首长送的桃,烂了怎么办?”

“这桃又不是金的、银的,细菌钻进去能不烂吗?”边少林原是天重厂的年轻工人,也曾管我喊过几天师傅,跟我学过怎样给厂部写报告,跟孙健的关系也比较随便,所有关于孙健的情况都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孙健担心如果让桃烂掉,容易被人误解是对***的不尊敬,甚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可吃掉它,似乎也不是个好办法。首长给的东西,意义非比寻常,理应长期保存,怎可随便吞到肚子里去?但吃了总比烂掉好吧?他对小边说:“要不,你把它吃了吧。”

小边不敢:“首长送给您的,还是您自己吃吧。”

到第二天那个桃就不见了,不知是孙健偷偷地吃了,还是悄悄地扔了,孙健没说,别人也不好问。但为了这个桃,他给***写了封感谢信……那个时候写这样一封信必然要使用一些极端词句,诸如“非常呀”、“敬爱的”等等,可以理解为“礼尚往来”,也可理解成别有政治含义。就像***只送一个桃,可以理解为是恶作剧、是污辱、拿孙健找乐,也可理解成是政治上关心和爱护……

幸好这位铸工出身的副总理,平时愿意干实事,也能吃苦耐劳,并没有掺和到当时上层斗争的漩涡里。为此,他手下的秘书和工作人员还颇有怨言,一方面觉得他是个好人,没有架子,同时又觉得跟着他倒霉。别的首长有许多丰富美妙的活动,最诱人的就是可以调来内部电影观看,什么《出水芙蓉》、《乱世佳人》……还有出国的机会,或搞得到各种各样的好东西,连下边的人也跟着沾光。这些好事却偏偏都没有孙健的份儿,他似乎摸不着大门,即使想看电影也不知到哪儿去调片子。他的业余爱好就是动员工作人员跟着他一块在院子里开荒种白菜、种大葱……当时他每月的工资是六十二元,每天的生活补贴九角,而他的家庭负担重,能省一点是一点。干这些事他很在行,亲自做示范,怎样培土、浇水,施什么肥,间隔多大为宜……工作人员当面不会顶撞他,背后却骂他“老土”。

同是副总理的谷牧曾问过他:“怎么还不把家属接来?”孙健说:“你这当师傅的还不知道有这么一条规矩吗?学徒期间不许带家属。”他把自己当成国务院的学徒工了。

但心情却并不像他说得这么轻松。他必须严格自我控制,谨小慎微,忍受意想不到的困难,随时都要应对微妙而复杂的斗争环境。在老百姓眼里他身居高位,其实他并不掌握政治漩涡深处的底蕴,从来也不敢春风得意,靠的是身上那股坚韧的气质。他当市委书记不久就患上了失眠症,升为副总理后愈发严重了,紧张时整夜整夜地睁着眼。

是一种糊涂的清醒。

“***”垮台后,他还在副总理的位子上又干了两年,足见他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他毕竟又是“文革”的“产物”,“文革”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也该画句号了。一九七八年夏天,他正在外地检查工作,接到电话,通知他停职检查。

他的世界开始缩小,才四十多岁的他却只能是属于过去了。世界多变,难有永恒,他要求回天津。

他还能选择,就不算很不幸。

幸好他还没有染上骄傲的恶习,虽然要为那三年的副总理生活付出昂贵的代价,但他相信自己的风格和人品并未受到政治与权力的严重毒害。他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能为自己的灵魂当一半家就很不错了。

他回到天津后,市里要召开一个小范围的批判会,参加会的人都是区局以上的领导干部。机械局的党委书记尹敢坐在第一排,此人曾是孙健的老上级,也是我的短篇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里的人物原型,以后又变成了孙健的下级。

见到孙健走上被批判台,尹敢立刻站起来,伸出手问:“老孙,身体怎么样?”

“挺好,谢谢!”这件事该轮上孙健记一辈子!那是什么时候,什么气氛,台上坐着市里领导干部,可谓众目睽睽。尹敢正应该跟自己划清界限,他却跟自己握手打招呼……

孙健要求回内燃机厂,市里管分配的同志却叫他去天津机械厂,这个厂对他不熟悉,估计麻烦会少一点,但仍然有些不放心,问他:“内燃机厂的人会不会到天机厂贴你的大字报?”

“不会”。

“你这么肯定?”

他说不出具体的理由,总觉得自己的老厂不会不要他。以后的事实证明他估计得不错,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走进内燃机厂,没有三个小时出不来,工人们都愿跟他说几句话,但从不问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他也从不讲过去的事情。只有一个工人实在忍不住了,问过他国宴上有几道菜……

他最终还是被送到天津机械厂接受“监督改造”。上级允许他妻子庞秀婷来见他一面。他对自己善良、温顺、胆小的妻子讲了三条:“一、我不会自杀,我对自己心里有底。二、相信现在的政策。三、你从来都是我的靠山,这次更得依靠你,听见别人说我什么也别当真,带着孩子好好过日子。”

任何职务都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孙健从来不给人以强者的印象。他的性格是顺从自然,默默地接受和理解命运。凡是发生的就应该发生,有些事情不能细究,不必非问出个为什么。知道太多太细不仅没意思,反而会被污染。过去对别人也许有趣,对他可是有趣到没有趣的地步了。相信物质不灭吧,事情糟透了就会开始变好。

当他一走进天津机械厂,就闻到了那种熟悉的生命的气味,浓烈刺鼻的机油香、铁腥味和烟火热气。生命原是要不断受伤,不断复原,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被创造。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烦恼和痛苦也是如此。因为生活不会停顿,很快又吸引了他的心灵。

严重的失眠症在被监督劳动中一下子好了,不要说晚上睡得踏实而深沉,就是中午,饭碗一放,或躺或坐,不消十秒钟就能入睡。年轻人在旁边甩扑克、聊大天,丝毫不影响他的鼾声。有人说打呼噜是男人的歌,这歌声表明孙健渐渐恢复了内心的宁静和饱满,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力量又开始复苏、生长、壮大。

至于他的智慧更不会衰老,而且恢复力惊人。必须行动起来,只有行动才能培养起对自己的信心,才能真正地投入生活。没有行动的人是“彻底完蛋”了。孙健用行动证明自己又属于这个世界了,而且他的世界在不断扩大。这位循规蹈矩的前副总理结交三教九流,拉买卖,签协议,为了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做优胜者,甚至学会了送礼……他的同事们说:“老孙一来我们这里就活了!”

他每天从家里带一盒饭,早晨吃掉这盒饭的三分之一,中午吃掉另外的三分之二。有时在厂里吃午饭,总是排队买一碗豆腐脑、四两大饼或四两馒头,一共花不了两角钱。工人们问他:“你怎么老吃这个?”

他回答得很坦然:“这对我的胃口,也符合我的经济条件。”他去起重设备厂买吊车,厂长正在接待外国客户。听说孙健来了,叫供销科把他扣住,非要请他吃饭。这位厂长过去在机械局生产处工作,有一次到市里开一个长会,散了会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大雨如注,他和另外两名基层干部饿着肚子在门洞里等待雨停,被孙健出来撞见,让司机先送他们三个回去,自己等在宾馆的门洞里。小事一桩,孙健记不得了,别人却记得很牢。

此类事情还有不少,他倒霉以后开始收到回报。

一九八五年初,上面来了精神,孙健可以当个中层干部。厂长把被称为“天机厂重点的重点、天机厂的未来和希望”的那个工程交给了孙健,投资四千万元,全部引进德国设备,两年后成批生产摩托车发动机。孙健要求他的办公室成员每天提前十分钟上班,晚十分钟下班,任劳任怨,干实事,讲效率。他自己每天则提前半小时进厂,打水扫地。紧张时他就吃住在厂里。在中国办事之难尽人皆有体会,何况是办一件大事。孙健丢掉所有的心理负担,以一个兢兢业业的业务员的姿态重新打入社会。每天脚不拾闲,上自市政府、各部委、区局等大机关,下至厂矿、街道、个体商贩、农村包工队。用技改办公室干部田大凯的话说:“孙主任不愧见过大世面,到哪儿去都不憷阵。”

上级机关里有不少孙健过去的上级、下级和熟人,他忘记了过去,以新的基层办事员的面目出现,反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因为谁也不会忘记他曾经是本市管工业的书记,曾经是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国人同情弱者的善良天性使然,还是由于欣赏他重新投入生活的勇气,大家都尽力帮助他解决问题。因为人们见惯了能上不能下的干部,他们下来以后不论是出于骄傲,出于不满抑或是出于自卑,反正是架子不倒,再也不会开辟新的生活领域了。就如同人已经死了,活着的只是他的影子,充其量是个“会走路的骨灰盒”。

孙健则相反,处处证明他还活着,有生气。

孙健的妻子摔断了腿,家里无人照顾,吃饭的时候他赶回家做饭,服侍妻子吃完饭,再骑车赶回工厂,该干什么还去干什么。他的风格是中国式的,有传统的毅力,具有献身精神,谨慎细致,不爱激动,不说走板过头的话。不管多累多急多气,从来没有跟人红过脸、吵过架。他好像死过一回,活转来变成了一个宽容的更热爱生活的人,连他的声音甚至都不带性格特征。每月的奖金发下来他绝对搞平均主义,全室每人一份,数目也一样多。同事的家里有病人,他定去看望,年轻人的爱人生孩子,他会送去小米,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当过大官的孙健为什么没有娇惯坏自己的脾气和身体?

工作又苦又累,他根本不觉得苦,反而觉得比过去轻闲多了。他一直在第一线,从没有松过套。当天津市委工业书记的时候,他跑下去看过近六百个企业,是第一线的书记。进京后第一次参加国务院会议,***总理给副总理们分工时说:“孙健最年轻(当时他三十九岁),多到下面跑跑,花三年时间掌握情况,便于今后工作。”他仍然是第一线的副总理。现在,孙健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盖起了近两万平方米的三层楼主厂房,并安装好全部设备,天津机械厂又一项拿人的产品:摩托车发动机正式投入生产。

机械局基建处的同志讲:“这个大楼有一半是孙健的。”我闻讯找到天机厂,孙健却调走了。现在是中国机械工业安装总公司天津开发区公司的“经营经理”——多么时髦的头衔儿。每月的工资也升到了九十七元,比当副总理的时候还高一大截。我打听到了他家的地址,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拜访了他。那是一大片地震前盖的老楼群,我找到了七十七号,向站在楼洞口的一位老太太打听孙健住在几楼,老太太尚未开口,一楼的一个房门开了,是孙健听到声音迎了出来。

我吃了一惊,不是惊奇他有什么变化,而是惊奇他没有变化,与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时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皮肤黝黑,没有褶子,身材不高,微胖,或者说还称不上胖,只是看上去很结实,且行动利索,有股沉实的力量。

生活中悖逆层出,为什么没有给他留下痕迹?至少外表是如此。我真没有想到。正巧他的妻子庞秀婷也公休在家,怀里抱着才刚出生几个月的孙子。我开玩笑说:“添丁进口,你好福气。”

这位红旗垫圈厂的工人显出一副老实厚道的气质,却也不无得意:“大女儿生了个小子,大儿子也得了个小子。”

“你们不是还有个孩子吗?”

“二小子刚上大学二年级。”

“行啊,你们算熬出来了!”

“大女儿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大小子大专毕业,二小子上的是本科。”

我咂摸这话的意味。子女的“步步高”是不是说明这个家庭的政治、经济情况正在好转?他们住着一个偏单元,阴面儿的小房间十平方米左右,搭着一张大床,有几件旧式家具。阳面儿的大房间有十四平方米,收拾得完全像个简单的小会议室。除了墙角的两个小书架(里面放着马恩列斯毛刘周朱等经典著作和二十四史)和另一角上的冰箱,其余的家具就全是沙发,一对三人大沙发,一对单人沙发。沙发上罩着套子,扶手和靠背处在套子外面又垫了毛巾,用大号别针固定在套子上。由此也可看出这个家庭的勤俭和风格。屋里很整洁,水泥地面擦得一尘不染。我问孙健:“你难道还经常在家里召开会议吗?”

他说:“我自己家的人口就不少,到我家里来的人更多,特别是家乡的亲戚朋友,来天津旅游、订货送货、做买卖,不愿住旅馆,都是在我家里安营扎寨。白天,这间屋里可以吃饭待客,晚上打开沙发是两张大床。”

他们夫妇都是河北定兴县人,乡里乡亲自然少不了。陈永贵不是也曾经常为家乡的“旅游团”找旅馆、租车、买票,成了昔阳县和大寨的农民驻北京的办事员吗?他说:“我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几十年来就混下了一个好人缘儿。”

这是一句实在话。

一九八七年初,天津机械厂召开表彰大会的事。厂部给为数不多的几个厂级先进人物准备的奖品是纯羊毛毯。当厂长念到孙健的名字时,他脑袋轰的一下……二十年,转了一圈儿又回来了,跟过去的生活接上了茬儿。当年他曾经多少次上台发言,接受奖状,厂级的、局级的、市级的,先进生产者、红旗突击手、劳动模范,他获得的荣誉可不少。而如今天机厂的群众又连续三年都选他当先进,但最高只能当到厂级的。厂长们不敢把他的先进事迹往上面报,怕给他帮倒忙,弄巧成拙地被市里批驳,甚至惹出麻烦。而只要不出厂门口,就由天机厂的职工和领导说了算。尽管孙健是位奉公守法的公民,是天机厂的中层干部(技术改造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由厂级领导挂名,他抓全面工作),经过党员登记他仍是中共正式党员。但他毕竟是从国务院副总理的位置上走到天机厂来的,这一变动是非常的,不能以实心实意的公事公办去触动政治上的敏感部位。

大礼堂里响起《运动员进行曲》,先进人物该上台领奖了,孙健却犹豫着。前两年发奖都是蔫捅,没有这么张扬,如今人们讲究的是实惠而不是形式。他对走上台去,有种莫名的不安,怕工人笑话,怕被人议论和指指戳戳。可如果不走上台去,又没有正当的理由,反会让领导下不来台,也会遭别人多心、疑心、议论纷纷……他给自己鼓劲说:“这时候我是谁?是老百姓。我就应该拿自己当个普通的老百姓、一个普通的干部。不应该把别人以为你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曾经是什么样子当成你自己。上!”

当他从厂长手里接过奖品的时候,工人们为他鼓掌了好长一阵子,其热烈程度在工厂的大会上很少见。有人还站起来喊:“应该!”

“孙头儿,你这个先进名副其实!”

他又站在台上了,又面对着热情的群众。他没说一句话,笑得像哭。抱着奖品毛毯,很暖和,把他的前胸焐热了。他超越了自身的限度,向世界重新证实了他的存在。

人民的记忆就是历史。原来群众一直在关注着他。

同事们有时开他玩笑说:“你是上去的糊涂,下来的也糊涂。”

他自己解嘲说:“糊涂到家就是明白。”

198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