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父必有其子。李金发有四子、三女,长子李德武就是振东之父。自幼受父教育最多、影响最大的李德武,也是烟酒不沾,赌场不进,对人宽厚,只是仍然酷爱读书。他同样是从未进过校门的自学成才之人。自学的方法,完全同其父一样:一是靠父亲教;二是几家请个私塾先生,在冬闲时拜师求教;但更主要的,是靠自己坚持不渝、见缝插针地勤学苦练——不光学认字,还学记帐、练珠算等。被全村男女老少一致尊称为“李先生”。谁家平时写封信、春节写对联、有事算个帐,都愿去找他,他则有求必应、甘尽义务、乐此不疲。
一提起李德武学习的刻苦,这个小村的老少爷儿们无人不晓。他白天下地干一天活,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向其父学习诗文:听讲解,学背诵,练默写,直到完全掌握为止。为了节省灯油,他父亲在里外两间土坯隔墙上挖了个洞,油灯放在墙洞的正中,两间屋里就都有了灯亮儿:妈妈在里屋守着熟睡的孩子们做针线活儿,他同爸爸在外屋说说笑笑学文化、噼噼啪啪打算盘。往往是深夜了,左邻右舍还能听见从他家传出的甜美说笑和琅琅书声……乡亲们议论着:“瞧人家德武那孩子挺任学、求上进,说话文明、办事规矩——真叫人喜欢!”
不仅如此,由于良好家风的耳濡目染,李德武自幼就乐于默默助人。比如,对村上的孤寡老人,他总是主动帮其推碾子、推磨,拿东西、提水……当人家对他表示感谢时,你猜他怎么说:“老人么,就应该受到尊敬、得到帮助!再说了,如果我见难不帮,心里就不自在,我爹娘也会说我不懂事儿!”
尽管品高德馨的李德武及其家人倍加受到敬重,但是,苟延残喘、为非作歹的国民党军,却悍然不顾地严重破坏了这个虽贫穷但和谐的家庭,而且造成了永久伤害和缺憾。
1948年中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国民党军队从天津市内顺着津盐公路仓惶南逃。早已运筹帷幄的解放军天津指挥部,在其必经之路大港区小王庄一带调兵伏击,直打得他们溃不成军,抱头鼠蹿,无法在此过河,只得顺着马厂减河跑到九宣闸过河南去。为扩充军队,他们一路抓壮丁,在路过薛家房子村时,李德武带着年方十九、结婚不到百天的二弟李德财,蹲着藏在村外的芦苇荡里。听到村里的陌生人大喊大叫:“这整个村里,不可能没有男壮丁,搜!”
“说!你们的儿子跑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不知道!”这是乡亲们的回答。
“给我打,看你们说不说!”这分明是当官儿的命令。
接着就是枪托狠狠戳人和被打者的惨叫声……听着听着,出于好奇的李德财,站起身来朝村上望,可就在这时,他被发现,国民党兵一拥而上,把他强拉硬扯地推上汽车,拉走了。从此之后,这全家人、特别是他那妈妈、也就是振东慈祥的奶奶,天天望眼欲穿地想呀,盼呀,日日月月,年复一年,总是杳无音信,以致想儿想疯了: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德财的名字,还拼命向外跑,说要去追德财回来。尤其是一到中秋节和春节,她病犯得更厉害,在炕上一躺就是好几天,还不断地大声说梦话:“德财回来了!德财回来了!”
所有人看了、听了,都禁不住心疼地淌泪。在她此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这病轻一阵,重一阵,直到87岁辞世,也一直没有彻底好过……李德武常常对孩子们说起上述之事,其目的就是让他们知道:无论是新、旧军阀和国民党军,他们都是祸国殃民的,只有后来的解放军,才是保护老百姓的人民子弟兵!他还常常郑重其事地对孩子讲:“做人要正直,对人应诚心!要记住:只有你先对人诚,人家才能以诚回应;你多讲别人的长处,别人会高看和尊重你。如果你只看到对方的缺点,对方就不会承认你的优点;你恨谁,谁就恨你——深刻了解了这个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我们就会自觉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同各种性格的人和气共事,并做到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
听!李德武就是以他这勤苦学习、甘愿帮人的“身教”,和诲人不倦的谆谆“言教”,来培养和熏陶子女的。他这用心良苦的一条条要求,变成了孩子们一个个自觉的实际行动。为具体地诠释他教育子女的实效,还是让我们列举在他悉心培养下,健康成长的长子李振明义勇救人的两个事例吧。
村边有条乡亲们称为大沦沟的5米宽的灌溉渠,平时水深不过膝,但到浇灌时一开闸,水可达一人多深,且水流较急。一天午后,几个小孩儿正在浅水里嬉戏。此时,上游开闸,湍流涌来,孩子们一见,都手忙脚乱地叫嚷着,争先恐后地向岸上奔。大些的孩子当然是捷足先登,两个较小的,也哭着闹着勉强爬上岸来,只有最小的那个叫洪顺的孩子,在水头愈来愈大中,无能为力地被冲去,孩子的头顶和两只小手,在水面上露露沉沉,那急促、稚嫩的呼救声断断续续:“救、救命!救——”
此刻,刚刚15岁、正要去自留地的李振明,恰巧路过这里,他见此情景,把鞋一甩,飞身扑向水中,以他最快的游泳速度,直奔渠心的洪顺。他将孩子抱上岸,又送到家门口,扭头就去了自留地。住在咸水沽镇的洪顺,到现在,还经常对人说起李振明下水救他之事……翌年夏天,还是这条灌溉渠,但不是在渠畔,而是在涵洞上面那跨渠的小桥上。一个名叫袁秀芝的6岁女孩,天真好奇地站在桥上,欣赏流动的水中,从上游漂来五颜六色的朵朵野花,看着看着,她就情不自禁地爬在小桥边上,伸手去够水中的花朵,可她那里懂得,当她探身、伸手去够花时,身体的重心就会前移——“扑通”一声栽进水里,流入涵洞!适逢过桥的李振明看了个满眼儿,他风驰电掣地大步跨到涵洞的下口,刚伏下身,小秀芝就从洞中随水而出,他一伸手,即将其提上桥来,送回家中。长大嫁到邻村白塘口的袁秀芝,对此念念不忘:“要说治家教子好啊,谁也比不过李德武大爷,你看人家那10个儿女,个个都挺优秀——想当年,我要不是他家那振明大哥搭救出水,哪还有我幸福的今天啊!”
全村的父老乡亲们,都知道李德武和他教育出来的孩子们样样表现出色,也都知道他有个家传的特殊爱好:读书和存书!人们常说:“他家那世代相传的良好家风,兴许就是从书中学来的吧!”
“咱也得照着人家学,叫自己的孩子好好上学,多多读书,将来也成为大家夸奖的人才!”
无论在经济窘迫的过去,还是生活好转的后来,李德武及其父辈,除维持全家生计以外的钱,不作它用,都去买书,古今中外的各类书都买,买了就读,学了就用。在他和父亲先后从静海迁来津南时,一般的日用品大都未要,只有存书,却一本不缺地全部运来,就连那年年看过的老皇历和一本本的小人书,也舍不得丢弃。那一捆捆书啊,拉来满满一马车,精心保存,随时翻阅,视为珍宝!
然而,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打着除“四旧”旗号的“造反派”,每天在村上高音喇叭里一遍遍地喊,硬让把列为“四旧”的存书,全都送到村里。“最听党的话”的李德武和家人,只得用小拉车全部送到村里,付之一炬,实在令人疼惜!
在李德武这个连续几代,都是靠自学成才的普通农民家庭中,尤应大书一笔的是:他家与我国大多数传统农村家庭相比,有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代代都言传身教地重实际、讲唯物、崇尚科学、从不迷信。他们既不畏葸山魈野鬼,也不供奉各路神仙。即使是在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元日》中所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他家也不贴门神、供神仙、烧香磕头,这在旧社会广大农村中,实在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的!
李德武同其长辈一样,也经常耳提面命地教育儿女们:“其实,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神仙鬼怪’,无论谁也没有见过,那都是有的人做为一种精神寄托,或者借以吓唬别人,主观想象出来的,因此,我们家祖辈传留的都不信。”讲到这里,他话题一转,接着说,“不过,你们还要记住:别人信,那是人家的自由,我们不应反对和干涉——这也是尊重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至于人家的秉性脾气和生活习惯,我们也要能够包容、尽量适应,而绝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别人都符合自己的意愿,正像别人也不能和不应要求你都符合他的意愿一样——这样互相宽容地兼收并蓄,就能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正是在他经常类似这样的谆谆教诲下,他的七子、三女才都能做到:关系融洽,人缘儿很旺!四子李振东,就是最突出的一个,无论在哪里、干什么,人家都说他“很随和,人气旺”!就说前边那“信奉”问题吧,他在每年若干次的外出开会或参观考察的闲暇时间,免不了与同仁一起,游览当地的名山大山、寺庙古刹,在进入“大雄宝殿”等设有“神像”之处时,有人上香、磕头或鞠躬,李振东则泰然自若地继续游览,有的同仁劝他:“李总,你也上炷香,磕个吧!”
他既不反感、也不苟同地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低声说:“随意吧!”
在他与同行交流经验、各抒己见时,他总是首先倾听别人的意见,专注地看着对方,听到与自己的想法默契处,他就会意地点点头,表示无声的支持和肯定,从而增加了发言者的信心和勇气!
当有人歆慕地问他:“我们所有的人都愿同您打交道——我说李总啊,你身上这种无形的亲和力,是跟谁和怎么学来的呢?”
每每听到这样的问话,李振东总是不假思索地坦然作答:“虽然原因多多,但首先和最主要的,是我父亲长期言传身教的结果!”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李德武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善和提高家人的生活水平,在新中国成立第五年的春暖花开之时,他带着妻子董玉珍和振平、振明、振月等几个孩子,从静海县团泊洼的薛家房子村,来到天津市长泰村参加种稻劳动。
1963年夏,上级领导从大局出发,为防止水淹天津,在团泊洼一带、包括薛家房子村放水蓄洪,村民们都要暂时搬迁,李德武的父母当然也不例外,他们北上投奔已在长泰村的长子。转年开春,新房盖好,二老又搬回重建的薛家房子老家,李德武一家则继续留住长泰。到当年底,由上级统筹安排,李德武又举家迁至天津市津南区继泰村定居下来。他那未知的津南区,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呢?在下一章里,我们将专题向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