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义乌教育史 第三章 明清时期的教育

从明代(1368—1644年)建立至清代(1644—1911年)结束是中国封建社会从成熟走向衰败,直至灭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前半段,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思想都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在这样的大背景和中央集权的统领下,唐宋以来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和制度得到了继承和巩固;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吸收前朝统治的经验教训,把封建专制更推进了一步,通过强化思想控制、发展官学和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等措施来实现教育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目的。在这个过程的后半段,由于封建统治的衰退、思想界对传统封建思想的反思和受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出现了“崇实黜虚”的实学教育思潮,并在全国逐渐产生了效仿西学的新式教育。

义乌地处崇尚实学的浙江腹地,虽然经济并不够发达,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支持也相当有限,但由于有深厚的传统教育思想基础和众多热心于教育的社会贤达,又深受实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其明清时期的教育状态始终没有滞后于全国的发展,在某些时期的某些方面还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