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的寂寞已经很久了,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变得越来越务实的情况下,诗人们的激情似乎已经被冲淡了许多。于是有人断言,现在已经不是诗的年代,商品社会对高歌低吟的诗一向都是冷漠视之。其实不然,不管我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文坛历来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即使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驱使下,不少诗人转而去写更讲效益更富实惠的热点纪实文学时,仍然有不少诗人默默耕耘在诗坛,以自己特有的语言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军旅诗人峭岩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不久前,他将自己新出版的诗集《浪漫军旅》赠予我。我简直有点为之惊叹,这部厚达400页的诗集,竟全是诗人的新作,其执著、其勤奋是可以想见的。我几乎是一气读完这部作品的。我觉得,作品的字里行间,跃动着的无不是诗人感情的波澜,这是诗人发自心灵的吟唱,是诗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礼赞。
《浪漫军旅》共分九集:《春之恋》、《幽幽绿地幽幽情》、《生命意象》、《放逐心灵》、《心灵的雨丝》、《生命散板十四行诗》、《望着时代的崛起》、《军旅梦幻》和《这段历史叫辉煌》。其中不少集多达百首,内容之丰厚,可以说在近几年出版的集子中是不多见的。通读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真”字。不论是对大自然的歌唱还是对改革开放生活的礼赞,也不管是写自己还是写英雄伟人,写故土亲情还是写边关军营,在作品中无论是抒似水之柔情还是发澎湃之豪歌,诗人所坦露给读者的,都是自己真挚的情怀。正如诗人自己在“题记”里所说:“诗是血液的蒸气,是醒过来的真声音。”“诗是灵魂的坦露。”“诗是人的真歌哭。”涌动在《春之恋》集中的,是一支礼赞大自然之壮美的交响曲。诗人赞大海、咏高山、唱湖泊、歌草原,春花秋月,鸟语田园,在生机勃勃的礼赞大自然的雄浑乐章中,跃动着的是诗人那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真诚之心。比如,诗人赞美哨所的春天:“春,刚刚从望远镜里走来,春,刚刚从森林的怀抱里醒来,第一场春雨叩开哨所塑料大棚的门棂时,石崖边的一棵杏树开花了。红的朵,像少女的唇,一点点,燃烧着,嫣然一笑一笑……”(《哨所,一枝杏花带雨开》)没有对春天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对边防哨所官兵生活的深刻体验,对春色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如果说,诗人在作品中赞美春天充满柔美之情的话,那么,对高山大河的歌唱,却是军人所特有的充满阳刚之气的引吭高歌。比如,诗人写黄河:“从这里,黄土高原上,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我们是它的一粒沙,一颗石子,一抹浓绿。泥土里我们奋争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砌筑着冒着炊烟的土屋,拉着木制犁耙,饮着黄色的混浊的水,让春天在干裂的黄土地上驻足。”“从这里,浩浩的水系里,飞跃着生命的影子。我们是它的一粒元素,一朵浪花,一粒水滴。我们从巴颜喀拉山的怀里走出,撕裂成深深的壑谷,拓开一条条甬道,聚纳着大大小小的水流。汇成咆哮,汇成惊涛,一路上,呐喊,嘶鸣,飘起一叶帆,甩下树的族群,染绿田野的外衣,抛给沙滩一面面镜子……华夏有了惊世的传说,神州有了瞩目的骄傲。”(《黄河·母亲的河》)一首散文诗,寥寥几百个字,诗人能写得如此大气磅礴,足见其功力非凡。此前,关于黄河的诗,古往今来已有不少,但诗人有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一条长挽山川大岭的哈达”,“炎黄子孙的摇篮”,这贴切形象的比喻,使我们对黄河,这条流淌了千年万载的母亲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首好的诗歌作品,核心就是要有好的思想,没有思想,华丽的词藻是没啥用处的。诗歌中的“思想”,一方面自然是从构成诗的题材的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诗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现象本身必然会显示出一定的社会内涵;另一方面,又是由诗人对他所描写的生活现象的主观评价所决定的,因为他总要通过形象向读者显示或阐明他对这些生活现象的判断和评价。峭岩的诗其显著特质,还在于其思想内涵的深刻丰富性,不论是歌咏山水,还是叙说往事,即便是一次普通而平常的植树劳动,在作者笔下都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深刻的哲理。诗人写大海、写青山,写竹林小鸟,写春草荷趣,无不包含着他对人生的感悟。圆明园,这个被众多诗人都写过的题材,在峭岩的笔下,同样能够诱发读者对历史从一个新的角度作哲学的审视:炎夏,不是播种的季节/裸露着躯体,像战死的士兵/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凝望着/凝望着那一把火,变成一片云/烧焦的历史在默默陈诉/本不该这般凄冷,这般寂寥/(《圆明园梦幻》)。诗人转而又写道:“我们明白了,那裸露在夕阳里的/赤条条的,被风雨剥蚀的立柱/那被画家抽象了的建筑群/那被摄影家加了滤色镜的被摄体/那被诗人凝进意识流又漩出来的诗句/无非向人们再现一个历史的影子。”“我们不埋怨过去,不埋怨人生/只怨恨我们的脚步太迟太笨/只怨恨我们的民族缺少应有的精魂/假如我们早先一步预报了强大/今天我们的畅想就不再是青青草。”这些凝炼的字句,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阐发了某种深刻的哲理,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化,洋溢着一种夺人的力量。当然,诗人决不是为了仅仅表现历史的深沉和凝重,在审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时,谁能不在内心深处唤起一种振兴华夏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呢!这一点,或许正是诗人对圆明园思考的深刻所在。同样,诗人在写长城、写故宫、写玉渊潭等篇什中,也无不包含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思想的深刻与否,作品的好与差,从来都不是以题材来划分的。通读《浪漫军旅》中的数百首诗作,我们不难发现,诗人笔锋所至,有像《怀念船长》、《***》等题材较大的作品,但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在这些作品中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感物咏志”的传统,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寄托改革开放年代的战士之情,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思来展现我们的时代风貌。即使是生活中某些平凡、细小的题材,也被诗人以高瞻远瞩的视野,由表及里地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概括,以及精巧的构思、鲜明的形象,揭示出它们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使时代气息力透纸背,扑面而来。这些作品,凝聚着诗人的匠心,其艺术表现也达到了情必极貌、言则追新的造诣。《春之恋》、《幽幽绿地幽幽情》、《生命意象》这三集中,可以说诗人所写的题材都称不上是大题材,但作品都以精巧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即使是一条再平常不过的乡间小路、一条普通的小巷,也被诗人赋予诗情画意,从而令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比如诗人写小鸟:“不是一阵风雨,而是阳光明丽,你来了,带着乡间与城市杂交的气味,犹如一枝秋菊,在落叶缤纷的秋风里摇曳。”(《小鸟,我为你梳理》)诗人写石林:“是什么样的神斧天工使你雕凿得如此神奇?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你呈现出如此光怪陆离的模样?我站在石林的缝隙间,仰望一组组天然成趣的艺术佳品。蓦然间,我感到非常渺小,真的,我还不如它队列中的一块石头。这石头,曾见过早二迭纪的大海啊,而我,只能献上对大自然美的厚爱。”“悄悄地浏览,沿着峰回路转的石径;深深地思索,沿着山的音节,石的旋律。突然,一个冥想启迪了我,这一丛丛、一片片的石森林,不正是后羿射日的箭镞吗?”……这些充满丰富的想象力的描写,在《浪漫军旅》中可以说随处可见。诗人如同一个技艺非凡的画家,粗略几笔,便把对大自然的一片深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才可能对大自然有更深的理解。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比起其它文学体裁来,诗更讲究语言的精巧和优美。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峭岩是颇为讲究语言美的诗人,不论在他的散文诗里,还是在他的十四行诗里,都有颇能令人回味的精道之句。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他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精炼的句式从不同角度去抒情、状景、咏志。他善于运用辞赋的手法与崭新内容结合,与敞开的思路和丰富的想象结合,从而使作品更显得雄浑有力,诗怀恢阔,热情奔涌。他的这类诗,概括一个特点是:节无定句,句无定字,句法参差,韵律自由。这一点,也可以概括为《浪漫军旅》的风格特色。
(原载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