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连一位战士,屡屡不请假外出,且与地方女青年有不轨行为,从而影响该连的先进评比。连长、指导员找其谈心,这位战士不仅听不进去,反而对领导恶语相加,气怒之下,连长挥拳打了他一下,不想由此惹了大祸。这位战士破罐子破摔,制造一起恶性事故,在部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事后,干部战士对此事议论颇多。有的说,像这样的刺儿头兵,视军纪为儿戏,早从严惩处,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的后果了。也有的说,刺儿头兵固然可气,但连长在关键时候若能压住心头之火,不打他那一拳,或许结果不致于这样。面对群众的纷纷议论,上级有关部门在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还是给这位连长以严肃的组织处理。这位连长在接受处理决定时,没任何怨言,而是在声泪俱下的讲述自己的惨痛教训时说:自己“火暴子”脾气害了那位战士,也害了自己。他发誓,要从改变自己“火暴子”脾气开始,重新做人。
连长的话虽然简单,却是以惨痛教训为代价的。“现在带兵,比起五六十年代来,要复杂得多。”这是许多带兵人常常提及的话题。然而,我以为,现在的士兵由于成份的变化,知识层次的提高,心理由简单趋向复杂,难带、难管这固然是个事实,但更主要的我看还是在带兵人。许多情况下,一些重大政治事故的酿成,起因往往是一些平凡小事,因干部缺乏耐心,方法失当,结果造成了不应有的后果。此类事,恐怕带兵人都有深刻体验。有人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生来就这么个“火暴子”脾气,没办法。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不见得。查有关性格脾气的现代科研成果证明,性格和遗传基因虽有某些关联点,但遗传只对人的早期性格有影响。随着年龄增大,周围环境、家庭教育、实践锻炼、文化生活等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其作用越来越大。人的性格到底能否改变?美国科学家对此曾作过专题研究,发现人体微量化学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含量,对人的性格有很大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相对较高的人,脾气多暴躁;而含量相对少者,性格多随和、温顺。然而,这并非不可变化。如果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加强个人修养锻炼,不断克制“发火”,他身上的去甲肾上腺素会逐渐减少。反之,如不加克制,动辄发火,则会刺激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和活化,形成脾气越来越坏的恶性循环。这点科学常识,我以为所有喜爱发火者应当谨记。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原来是一个有“火暴子”脾气的人。有人提醒他,说他的脾气如不加收敛,会造成犯罪。他以为人家的劝诫很有道理,便处处留心改变自己的性格,有意识压抑不应有的冲动。经过长时间的自我磨炼,他成了一个善于忍耐克制、头脑冷静的大哲学家。
善于克制忍耐,学会息怒制怒,对一个带兵人来说,似乎显得更为必要。因为你是带兵人,你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到部下。如果你动辄发火训人,甚至像那位连长一样,在失去理智时对战士拳脚相加,在平时,会造成恶性事故,给工作带来损失;在战时,如凭“火暴子”脾气指挥打仗,往往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给部队造成不应有的伤亡。这样的教训,古今都有。
能否有意识地息怒制怒,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属于个人修养问题。有涵养者能人为地给自己的火暴脾气设个警戒线,时时提醒自己。而缺乏修养的人却只会一味放纵自己,并时时以“秉性难移”自我宽慰。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性格暴躁,但他却善于自我克制。他不论到哪里任职,都要把“制怒”二字的匾额高悬于案头,以此为座右铭。所以,林则徐在以爱国名扬天下的同时,他高尚的个人操守也为后人敬仰。生活中不如意事常有,聪明人在于能够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日常工作中,遇到了容易让人发火生气的事,有时不妨冷一冷,不忙着表态,不急着处理,该忍让的时候且忍让三分。话非说不可的,也要像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告诫的:知道自己可能发火时,先让舌头在嘴里转上十圈。这“转上十圈”,实际上也是一种冷处理。俗话说:“忍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清云淡。”一个带兵人,如果经常想想自己肩上的担子,想想自己对祖国对每个士兵应负的责任,与自身不符合职业要求的性格脾气作斗争,并最终学会控制自己、战胜自我,我想只要有毅力,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不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想为祖国为人民有更多奉献的朋友,不妨以“战胜自我”为始。
(199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