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仁寰
(一)
从一个百姓的视角来看,今天所有通向成功的道路都拥挤塞车,绿灯不亮红灯亮;所有竞技者的平台都是擂台,强手如林;所有的纪录都不断刷新,所有的制高点都面对挑战!
而李玉娇,一个没有特殊背景的小女子,竟能冲出重围,跨越低谷,从容排除障碍,坦然超越自己;世界给她一个机会,她就给世界一个惊喜!历史给她一个舞台,她就为历史赢得一次掌声……
在昼夜兼程的跋涉中,李玉娇像一个陀螺,每天都在高速运转——上班,几十万父老乡亲的大事小情装满心头;下班,几百万字的草稿堆在案头;料理家务,培养女儿;知识盘点,每天留给自己的只有几个钟点的睡眠……
(二)
“地球是一只泪眼”,这是一位将军诗人的智慧之言。
我们栖居的美丽的地球,何时变成一只泪眼呢?它不堪生态失衡,它不堪人口超重!
曾摘取过全国计生桂冠的李玉娇,竟在繁重的领导岗位上利用别人喝咖啡和睡眠的时间,在出版三部诗集之后,又托出六部中篇小说,为计划生育呼号,为优生优育播种,为世纪之旅放歌,为生命之春圆梦——其情切切,其意融融,其爱深深……
李玉娇这本小说集的审美价值,著名小说家韶华已有评论。韶华是20世纪中叶就享誉文坛、著作等身的老作家(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我是写诗的,不能班门弄斧。但我以凡人之眼,却看到了玉娇在繁忙工作之余的那份执著与从容,那种永远闪烁着微笑的旺盛的精力。
李玉娇的主业无疑是精彩的,她本人和她领导的市计生委,在全国先进排行榜上年年稳坐前排。如今,她又担任凌海市委的副书记,还兼任锦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应该说,她的工作时间表是连插针的缝,也很难找出来;但她却神不知、鬼不觉地连连推出业余创作的丰硕成果。
这几部中篇,写的都是老百姓的“凡人小事”,以百姓的情结叙述百姓的故事。没有居高临下的“关怀”,没有置身事外的“悲悯”,没有言不及义的“赞颂”;不是平面化地罗列矛盾,或者简单化地抒写苦难,或者人为地拔高人物。小说的铺展,由于贴近生活,因而给人以触及心灵的感动,让读者与作者一起进入焦灼而深沉的思考,领略与百姓相濡以沫的情感;故事的结局让人从根本意义上发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承受力和定力;从本质层面上感受历史和社会活动的成果与代价。
生活充满韧性地发展,而有些作品却充满速度地消亡。玉娇在创作中总是在追求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时时植根于生活的底层,敬畏作家的使命,自觉地避免那种“快餐式”的一次性作品。
(三)
玉娇是带着诗歌走进创作队伍的,现在又以“边走边唱”的方式步入小说的方阵。诚然,她无法与那些资深的小说家牵手,但也能试探着“把本土凝固的历史用激情深化,使坚硬的历史成为亲情的热血,在人物的情感河流中奔腾向前,使激情在小说中获取价值之后又放射穿透历史的力量。”
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严肃的创作家应该有牛的品性,看着路,看着土地,看着“真实生活”的人物和事件,质朴地传达出其中的消息,不歪曲,不做作,不张望,不自矜,更不摆阔,让人感到人性的真实和温暖,增一点抵御浮火和虚寒的自信。
玉娇的小说大体都是远离“宏大叙事”,社会的波澜只是背景,小人物的命运,或者说民间的生存状态,才是心之所系。让大众百姓从作品中品出醉人的妩媚,减少一些自扰的怨忧,增加一些处世的旷达。
可以说,李玉娇的小说不是“史诗”,而是“心史”!
(四)
重要的不是小说本身,而是作家自身的素质与魅力投射到字里行间,铸就跋涉者前行的脚印!
玉娇这个名字,没有“玉”,没有“娇”;有的只是披满双肩的“风雨”,不倒的是一个当代女性的“骄傲”!
玉娇本色是诗人,还是借用一首诗为她画像:“用小凌河水的纯净,为你画一双眼睛;用闾山上梨花盛开的声音,为你唱一曲春颂;用笔架山的笔蘸满海潮,圆一个生生不息的‘海之梦’……”
2005年8月9日于锦绣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