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郭沫若全集 文学编 第七卷 §§《孔雀胆》故事补遗

《新元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里面有这样的一则:

驴儿达德,蒙古人,为云南行省右丞。镇帅达里麻兵败,梁王闻之,即同其母嘉僖,可敦忽的斤等百余人,乘舟趋昆明池,谓驴儿曰:“我宗室子,无降理。”命取药,仰之,死。妻子皆从之。驴儿达德既进毒于王,号恸自杀。一时死者凡二百人。

这所记载的情形和同一书中《梁王传》所记载的不大相同。驴儿达德在这儿是一个人,在《梁王传》里面是分成为“左丞达的,右丞驴儿”。又据杨升庵[1]的《南诏野史》载明军入云南时,“云南左丞观音保以城降”。(原作“右丞”,今改。)左右丞相各一人,断不会跑出三个人来的,《梁王传》分明是弄错了。

梁王妃名忽的斤,在这篇传文里面也表示着的。起初我对于“其母嘉僖可敦忽的斤”一语,不知道该怎样点断。本来北方民族,王称可汗,后称可敦,史有明文。起初我疑“嘉僖”是尊号,“嘉僖可敦”如称“慈禧太后”之类,则忽的斤便是梁王母后的名称。兹据昆明杨亚宁[2]先生的抄示:“张毓碧《云南府志》中亦略纪此事,惟作‘与其母嘉僖,妻忽的斤’云云。”是则忽的斤乃梁王妃的名字。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日重庆《新华日报》。一九五七年收入《沫若文集》第四卷《孔雀胆》附录。

又施宗施秀确系人名,又作子宗子秀。《南诏野史》载段功攻明二时,言“又得子宗子秀兵至,功遂从梁王进兵吕合,败红巾于关滩江”。又段功为梁王所害后,“阿盖闻之,恸哭曰:‘昨灯下,吾犹言云南施宗施秀二人以胭花殒命,奈何不信。今果遇害矣。’……”看来,这施宗施秀似乎是云南的民兵将领,于攻打明二时有功,而被梁王用胭花把他们毒死了。(胭花不知道是不是罂粟?)我得到了这个知识,在剧本里面便把阿盖的两位侍女改为了施宗施秀的女儿。

关于谗害段功的人在各种地方史志上均无可考,因此我所假拟的车力特穆尔还不至于发生问题。

我把剧本写好之后,有朋友告诉我:施蛰存有一篇小说也是写这故事的,收在《将军的头》里。[3]我便很想看看这篇小说,看里面有没有什么新的材料。在重庆找这书不到,成都的朋友洪钟先生最近为我购寄了一部来,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篇小说叫《阿褴公主》。

读了这篇小说,在积极方面对于我毫无帮助,不过在消极方面它算使我知道了我所不能找到的东西,别人也没有方法找到。

《阿褴公主》的主题和人物的构造,和我的完全不同,甚至于可以说是立在极相反的地位。作者也没有找到那位进献谗言的人,他是把这反派的脚色使驴儿与达的(彼依据《梁王传》亦分为二人)来扮演了的。把驴儿的面貌写得很丑,说他就象驴子,其实“驴儿”只是译音,我们是不好望文生训的。

作者似乎读过杨升庵的《滇载记》或《南诏野史》,把段功的死是定在至正二十六年七月,在打败明二后的第三年,又写着段功的嫡妻高氏还在,段功曾往来于昆明与大理之间,终为迷恋女色而忘记了民族的仇恨以致殒命。

我们的老乡杨升庵先生,其实是惯会造假的人,谁都知道《杂事秘辛》就是他造的假。他还有一套假《石鼓文》,也是很有名的。《南诏野史》,据杨亚宁所示,本有两种。一为阮元声本。一为杨慎本。杨本盖据阮本加以润色者。《滇载记》则又其润色者也。此观阿盖所歌《金指环》及高氏《风卷残云》词,自明。案《野史》实系一种小说,其中事实多出虚构。如明玉珍攻云南,其母寄书一节即属子虚。盖攻入云南者为明二,并非明玉珍,则其母安有致书玉珍之理?至如叙段功之死在至正二十六年七月,距其战胜明二已三年,亦与杨渊海诗“半载功名百战身”不合。因之嫡妻高氏尚在,段功曾往来于云南与大理之间,其事亦不足信。盖高氏如尚在,梁王何至以其郡主为段功之妾?旧时文人均有段功好色自取灭亡之观念,故不免多所附丽以自圆其说。

又案世祖第五子忽哥赤以至元四年(一二六七)封云南王,八年被人毒害。其子也先帖木儿以至元十七年始袭封,武宗即位(至大元年),进封营王,而以镇西王铁木儿不花之子老的为云南王。也先帖木儿卒于至顺三年(一三三二),有二子曰脱欢不花,曰脱鲁,未言嗣立。《元史·顺帝纪》载元统二年(一三三四)五月“诏云南王(《新元史》作西靖王)阿鲁镇云南,给银子团牌。”西靖王阿鲁者,世祖太子真金子答刺麻八刺之子,以至顺元年封西靖王出镇陕西,见《新元史列传》第十,唯该传并无晋封云南王事。今据亚宁所示:段功之兄段光时代于元统二年已与梁王巴匝拉瓦尔密分域构隙,如两说均无误,则阿鲁始于元统二年五月晋封云南王后,不久即去职,而梁王巴匝拉瓦尔密继之。唯此等重要事史书不见,殊为不合,且梁王一名孛罗(盖即巴匝拉之促音),疑《元史》云南王阿鲁乃伯鲁之误(阿与伯草书颇相近),盖非西靖王阿鲁,则孛罗伯鲁殆系一人。是则梁王巴匝拉瓦尔密当为忽哥赤之曾孙。《新元史·世祖诸子世表》于云南王忽哥赤之下有如次之系列:

一世——云南王忽哥赤;

二世——营王也先帖木儿;

三世——脱欢不花,脱鲁,云南王阿鲁;

四世——云南王孛罗(原注:未详世次);

五世——梁王巴匝拉瓦尔密(原注:世次未详)。

将孛罗与巴匝拉瓦尔密分为两人,而以阿鲁属于忽哥赤系之“三世”,与本传自相矛盾,殊觉不甚妥当。

又云南王或梁王之继承本非一系,其传统甚为复杂,有时且中断,兹据《新元史·世祖诸子传》(《列传第十与十一》)追索其传统如下:

云南王忽哥赤(世祖第五子)——至元四年至八年。在职五年。

南平王秃鲁(太宗子禾忽子)——至元九年至十四(?)年。

此王因其父禾忽附海都,于十四年举兵反于甘肃六盘山,后被擒。《新元史列传》第九中有传,唯未言镇云南事。

云南王也先帖木儿(忽哥赤之子)——至元十七年至二十七年冬。在职十年。

梁王甘麻刺(世祖长子真金之子)——至元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在职二年。

梁王松山(甘麻刺子)——至元二十年至至大二年。在职十七年。

云南王老的(世祖第七子奥鲁赤之孙)——至大二年至延佑二年。在职六年。

诸王脱脱(?)——延佑二年至四年。在职二年。

诸王按灰(?)——延佑四年至至治元年。在职四年。

梁王王禅(前梁王松山子)——至治元年至泰定元年。在职三年。

云南王帖木儿不花(王禅子)——泰定元年至至顺元年(?)在职六(?)年。

此王在职中前云南王老的之长子豫王阿忒思纳失里于天历二年曾奉命镇云南。

诸王秃坚(?)——至顺元年自立,二年讨平。

荆王也速也不干

——至顺二年至元统二(?)年。

诸王 镇南

秃坚平定后此二王同时奉命留镇云南,未授封号,云南王位,至此似中辍者凡三年。

云南王阿鲁(皇太子真金之孙?)——元统二年。

梁王巴匝拉瓦尔密(忽哥赤之曾孙)——元统二年至明洪武十四年。在职五十年。

梁王年龄,余在剧本中定为六十岁,本系出于揣想与配脚之方便。初未发现其母嘉僖之存在,剧中未及插入,故需一年老之王以助剧情。唯梁王在位甚久,自元统二年至至正二十三年已整整三十年,且其王位非由父子继承,则其即位之年亦当得有二三十岁方足以资坐镇。作为三十即位,则其死时年已八十,其母嘉僖亦将届期颐矣。此固罕有事,然亦足增其末路之可悲。

阿盖年龄余作为二十岁,似亦颇有问题。读阿盖辞世诗“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句,足见其生于蒙古。然其父如于元统二年已就梁王位,则阿盖在三十岁以上矣。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为再醮亦无根据,且觉大煞风趣,因此我仍照原拟未改。作为梁王就职以后,其妻曾归漠北,梁王亦曾往来于漠北与滇南之间,似亦情理中事。

段功年龄余作为四十岁,可无问题。

1942年11月28日[4]

[1]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明文学家。著有《南诏野史》、《滇载记》、《杂事秘辛》等。

[2]杨亚宁(1914—1981),笔名晓阳,白族,云南剑川人。曾任《云南日报》编辑。

[3]施蛰存,一九○五年生,杭州人。作家。其短篇小说集《将军的头》,一九三二年—月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收《鸠摩罗什》、《将军的头》、《石秀》和《阿褴公主》四篇。

[4]本篇写作时间为一九四二年十月十四日,收入《孔雀胆》单行本之前,作者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作了修订,这里系修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