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高质量亲密关系 §§一、性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

当我决定去报考华中师范大学人类性学这个专业时,我并没有告诉父母,直到我通过了研究生面试,马上就要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年轻的我还是决定跟传统且保守的父母商量一下,因为我并不打算去做一个生物学工程师,而是学习人类性学——这两者的差距还是有点大。

首先,我给老爸打了个电话。我记得我说出“人类性学”这四个字的时候,还有点脸红,毕竟从来没有跟老父亲谈过性这个话题。我跟他解释这个专业方向在全国设置比较少,设在生科院已经有十几年了,导师是知名的性学家彭晓辉等等。他意识到这是全国一流高校的一个研究方向,很是吃惊,他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个专业。听了我的解释,他似乎觉得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只是他非常困惑:“你这个专业未来怎么找工作?”

我被录取的那一年,正是我的师姐彭露露因坚持要找一份性教育的工作而被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的时候。我用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告诉那个从来没有给我做过性教育的老爸:“没事,如果这个社会不能提供性教育的讲台,那我们就自己搭建一个这样的舞台。”

老爸没有搭话。

沉默让我变得十分尴尬,我不得不再次逞强地说:“大不了,去卖成人用品。”

老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你自己定吧,或者问下你妈。

那时我们父子之间的话并不多。我只是一个大男孩,还在努力地向父亲证明我自己。

电话转给了我妈。她很惊讶、很意外,在她眼里,我一直都是单纯无知的乖宝宝,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让人羞于谈及的专业呢?她不是很能理解,反复和我确认:“儿子,你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吗?”

我想了想,明确地告诉她:“我真的喜欢,我明确地知道我不喜欢做生物实验。这个专业主要是从事调查研究,工作方向是性教育,我觉得这应该是很有趣的一门学科,未来也会很有意义。”

她说:“好吧,儿子,人一辈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不容易。你要真的喜欢学这个,那就放手去做吧。”

得到了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我开启了我的研究生生活。那时候微博刚刚兴起,我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作“性学研究僧”——“僧”意味着苦旅和修行,“性学”感觉上又那么灿烂和浪漫,两者似乎有一种悖论,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而后,我在这条自己选择的路上越走越远。

那一年,我23岁,上课、做调研、写文章,我开始了痛并快乐的旅程。

在此之前,我接受的性教育就是高中时在家里偷偷看过《家庭医生》和在深夜广播里听到了一些老中医科普的补肾壮阳的秘方。

在读研究生的三年里,我自己的性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是因为我自此之后把性当作一个研究对象,去刨根问底地撕开,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意味着什么?这让我变得更加积极地面对性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听过很多人关于性的困惑和迷茫,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性问题的复杂。

对性,我变得更加积极、客观、冷静。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在对性的理解上,最开始都只是受家庭和社会文化的熏陶,并未科学、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性。

本书也没办法把性学非常系统地、全面地分享给大家,因为人类性学非常庞大。我希望把我看到的、理解到的分享给你。如果我这些对性的理解和看法能够让你有所思考、有所启发和借鉴,那就足够了。

1.性不是羞耻,而是隐私

这几年,我陆陆续续在微博上回答了超过2万个各种各样的关于“性”的问题,走进过上百所高校普及性教育。当我走进校园给同学们上性教育课的时候,我都会问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性”这个字的时候会想到什么?男同学们略带羞涩又兴奋地道:“啪啪啪!”接着可能会有同学陆续补充:性爱,生育,安全套,性别,同性恋,性教育,爱情,男人,女人等等。

这仿佛告诉我们“性”不是单一的、机械的活塞运动,而是内涵丰富的词。我们专业上一直用sexuality替代sex,就是用“全性”“性象”“性存在”替代性这个词。但考虑翻译的信、达、雅,我还是会直接使用性这个词。但是我想说,通常我们讨论的性不仅仅是性行为,本书中提到的性都是“全性”“性象”“性存在”;需要具体强调性的其他层面时,我会使用其他的专有名词替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思考性。

《孟子·告子》中有“食色,性也”的说法,说的是食欲和性欲一样都是人类的本能;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说的是人类大概就是两个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孔子还有一句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我没有见过一个人坚守道德的程度超越了他们对于性的需求。性是本能的,生物的,男人的,女人的,心理的,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

性学泰斗阮芳赋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性就是性本身,不是性以外任何其他的事物。”这就像余华写的那样,“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所以,性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

人的一生都会跟性有关,生命也由性而来。性命攸关。

但很多人最大的误区是对性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哪怕是在性教育这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很多孩子都会问一个跟“性”有关的问题:我从哪儿来?

这可能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我们“60后”的父母可能会告诉孩子: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们“70后”的父母有了手机,会告诉孩子:你是妈妈充话费送的;抑或是现在“80后”的父母特别流行的说法:孩子,你是我们蹭隔壁老王的wi-fi下载来的。

国人在谈跟性有关的话题时总是习惯性地害羞、逃避。其实要回答孩子这样的问题并不难:你是爸爸妈妈一起生出来的,是我们爱的结晶。

有个朋友特别重视性教育,有天他6岁的女儿放学回家问他:“爸爸爸爸,我们从哪儿来?”这个爸爸愣了一下,他想性教育的机会来了。于是,他跟孩子说:“来,宝贝,你到沙发上坐好。爸爸跟你讲,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特别恩爱,有天晚上,爸爸在妈妈体内放入一颗种子,这颗种子跟妈妈身体中的一颗种子结合了,就变成了你,然后你住在妈妈肚子里的一个小房间,一天天长大,经过10个月的孕育,你觉得房子太小,想走出来看看,于是妈妈就把你生出来了。”女儿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一脸茫然地看着爸爸:“爸爸,你说的这个怎么这么复杂?我的同学不是从济南来的就是从北京来的,我们不应该是从青岛来的吗?”

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这个笑话传递了两个信息:首先是我们的家庭也越来越意识到孩子需要性教育,特别是性的安全和健康教育。其次是我们发现孩子比我们父母更加单纯地看待和理解性。

有一天,我的三个孩子吵着要我给他们读荷兰专家波林·奥德的性教育绘本《宝宝从哪里来》,书中清晰、直白地表达了阴茎放入阴道的过程是父母表达亲密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中有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当我读到这里时,我发现我的孩子们——两个5岁,一个8岁——没有任何的羞涩、不安,他们也没有疑问,也没有像很多家长担心的那样刨根问底,而是就跟我带他们读其他书籍一样。

其实人出生的时候对性是没有羞耻感的,羞耻感是后天植入人们思想中的。而就是羞耻感,蒙蔽了人们科学、理性地看待性的双眼。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无知无畏理解为一种纯洁。而这会造成很多悲剧,比如不了解性是隐私,导致不会自我保护;不了解性安全,导致不知道如何避孕,不知道如何拒绝不舒服的性接触。性羞耻甚至会让我们回避和拒绝性的愉悦。可以说,性羞耻是我们理解各种性问题的最大的障碍。

国内知名的性心理专家、精神分析师丛中老师,有次在上课的时候,问我们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告诉他性是羞耻的?

答案是:永远不要。因为性不是羞耻的,而是一种隐私。我们的身体不是羞耻的,我们的情欲不是羞耻的,我们对性的无知无畏才应该让我们感到羞耻。

我们的文化对性有巨大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使得我们在学校、家庭、社区中都会回避性的问题。性的问题贯穿着人的一生,我们不可能一直回避它,唯有克服这种羞耻感,正视它、讨论它、积极地看待它,很多问题就不攻自破、迎刃而解了。

2.性不是问题和灾难,而是生命、爱和责任

做性教育不是因为性有问题才做,而是因为性教育关乎生命、爱和责任。

在大学生的性教育中常常会提到一个数据:每年全国有1300万人工流产发生。我们看不到安全套的广告,却发现偌大的公交站牌上赫然贴着“梦幻无痛三分钟解决您的烦恼,凭学生证三折优惠”的广告。我们的电影也是“无堕胎不青春”,电影《匆匆那年》的方茴意外怀孕堕胎;《同桌的你》单纯文静的周小栀意外怀孕堕胎;《致青春》里那个美丽动人的阮莞也堕胎了,这不禁让我想到,是不是“70后”、“80后”想通过这样的电影来告诉年青一代,他们因缺乏性教育而接受的惨痛教训?

可能很多人要问,我们有互联网,怎么会缺乏性教育呢?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性教育”,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人是通过非法途径或者零散的信息完成了性教育的启蒙。这种性教育到现在也依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重视生理卫生教育,但这远远不够。好的性教育是关于生命和爱的,是帮助我们用科学的视角看待性,增加人们生活中的具体能力,具有性别平等视角的教育。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性教育,可事实上懂性教育的人不多,做的人也不多,给你挑毛病的人却很多,说你尺度不对、内容不当、没有作用。当然,正是这样的环境鞭策着我们不断完善和进步。

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出版的儿童性教育读本《珍爱生命》就被一位家长质疑尺度过大,被强制下架。

我也遭到过质疑。我曾在大学里分发安全套、避孕药等,当时网上有很多不认可我的做法的声音,说这是变相地鼓励大学生谈恋爱、发生性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安全套进校园,我打一个比喻,那就是学校的教学楼每一层都配有灭火器,每个学期都可能有一次或者两次消防讲座,而学校并不是火灾频发的地方,配备灭火器是为了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学生们可以用于自救。而安全套进校园也是方便学生在需要发生性关系或者遭遇不情愿的性关系时可以让自己免于意外怀孕或者感染性传播疾病等。所以高校应该有安全套售卖,老师也应该要像普及消防知识一样普及避孕知识。这并不是鼓励学生发生性关系,就像在教学楼里放灭火器并不是鼓励学生去放火一样。虽然把安全套比喻成灭火器,把性比喻成火,把大学生发生性关系比喻为“一不小心的失火”特别不恰当,但是它们还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搞不好都会“出人命”。

毕竟避孕这件事,不成功,便“成人”。

关于大学生恋爱,作为性教育工作者,我是明确鼓励和支持的。因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第一,你可以学习如何建立、维护亲密关系;第二,你可以通过谈恋爱,认识你自己、了解你自己。能够很好地处理亲密关系是一种能力和智慧,这种能力是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的。

有些家长,在孩子读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不让他谈恋爱,然后等孩子大学一毕业,就催着对感情和性一无所知的孩子立刻找一个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人谈恋爱、结婚,还要马上生一个大胖小子。

这难道不是天真和荒诞吗?

安全套的发放和大学生性教育的开展并不总是为了防止各种问题的发生,也并不是一味地鼓励性行为的发生。更多的时候,我们希望传递“性意味着生命,意味着责任”的价值观,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件跟自己的健康、亲密关系息息相关,影响我们一生的事情。

3.人这一生遇到性问题的概率是100%

我们回顾一下生命历程中跟性有关的大事件,首先,从一出生,父母就会根据我们的外部生殖器官给我们判定性别,取一个名字;我们3岁左右知道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还朦胧地知道自己喜欢的人的样子;6岁的时候,我们知道了“我从哪儿来”,并了解了自己的隐私部位;在10岁左右,老师或者爸妈告诉我们遗精和月经的生理知识,保障我们的身体发育得很好、很顺利;在18岁之前,我们保护好自己不受到任何的“邪恶”的碰触;终于到了大学,不用再担心“早恋”影响高考成绩了,我们没有因为被拒绝而伤害别人,没有因为提出分手被人伤害,也没有因为失恋被抛弃而反复一夜情或者纵情声色,从而感染性传播疾病。总之,我们终于按照书上说的有节制地自慰并压抑着体内的洪荒之力,走向婚姻的殿堂,终于可以有规律、稳定的性生活,有了爱的结晶。有些人可能在婚前就有了第一次性体验,而有些人是在婚后才开始性生活。总之,性生活的大门会在结婚之后彻底打开。

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我们在结婚后还勇敢地击退了前来盗墓的小三。可是,一转眼就人到中年了,感觉缺乏激情或者力不从心;结婚多年,性生活越来越少,体验越来越糟糕。可能你想回避这个问题,觉得有点羞涩、有点难以启齿,最后你或许会发现你从来没有跟你的伴侣沟通过“我们可以有怎样的性生活”这个话题。也许等你真正的老了,你会发现,你依然有性的需要,但是似乎没人理解你,你特别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你。

可以说人这一生遇到性问题的概率是100%,而性教育不仅会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让你在未来的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更好地规避性的风险、享受性的乐趣。所以用积极的态度拥抱性教育吧,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生命。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通过性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却对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方式——性持有羞耻和偏见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它。

历史告诉我们,性学研究和性教育的路是曲折的。美国性学家金赛因为证明女人也有性欲而引起公众狂怒,麦卡锡污蔑他的研究,说他伤害了美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玛格丽特·桑格夫人因为替妇女争取避孕权,前后8次入狱,受到教会、医学界的谴责;留法性学博士张竞生,因写《性史》而被整个社会咒骂,差点儿被枪毙;性学家彭晓辉教授在性文化节上讲性是人类性福之本,被大妈泼粪……

可能很多人不会是性学家或者性教育专职工作者,但是大家都需要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安全的性环境和科学的性知识,可能需要告诉身边的朋友保护好自己的方法或者帮助他们做出选择,可能需要和自己的伴侣坦诚地沟通彼此身体和心灵的需要。

这就是性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它涉及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亲密关系。权威、科学、先进的性知识总是在不断地更新,我们无法了解和掌握全部。但是我想应对性的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用一种阳光、自然、坦荡的心态去面对,并从科学的视角去思考它、回答它。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