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以企业特别是公司企业的资金运动为主体,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分配为框架,阐明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手段。
在《财务管理》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
弄清题型及分数分布
从近几年《财务管理》的考试情况来看,主要的考试题型以及分数分布大体是这样: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判断题(10分、每题正确得1分错误倒扣0.5分、不判断不得分也不扣分)、计算题(36分、每题6分)、综合题(14分)等。其中前3种类型的题目分数大约为50分,后两种类型题目的分数大约为50分。
从考试内容的分布来看基本上涵盖了本书的所有章节,当然不可能是平均分布而是有所侧重的。
抓住本书的重点和难点
《财务管理》这本书的重点难点在哪里?从卷面分析可以看出,历年来计算题和综合题都占有很大比重合计占到40~50分。所以考生应当对这部分内容加以重视。如果这部分掌握好了取得了较高的分数、再加上一些基础得分,通过这门考试就蛮有把握了。
根据教材各章的分布,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在第一章中主要掌握第一节中的财务管理内容、第四节中的财务管理环境(尤其是利率的构成)。
在第二章中主要掌握第一节中的资金时间价值的4个基本公式及其灵活运用、第二节中的风险的计算以及方案的决策(单个方案及多个方案的决策问题)。
在第三章中主要掌握第一节中的比率预测法应用、第三节中的债券发行价格确定(注意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在第四章中主要掌握第二节中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以及企业风险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第三节中的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比较资金成本法的应用。
在第五章中主要掌握第二节中的现金流量内容和估计、第三节中的净现金流量的计算、第四节中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与优选,尤其是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和年等额净回收额法的应用。
在第六章中主要掌握第二节中的证券投资收益率计算(实质上是内部收益率)、第三节中的股票估价。
在第七章中主要掌握第二节中的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第三节中的不同信用条件或者不同收账政策下的决策问题、第四节中的有数量折扣或者允许缺货条件下的最优经济批量计算。
在第八章中主要掌握第二节中的剩余政策及其计算。
在第九章中主要掌握第三节中的销售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现金预算及其编制。
在第十章中主要掌握第二节中的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及其计算。
在第十一章中主要掌握第三节财务指标分析中的三类指标种类、含义和计算,第四节中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及其计算。
复习中应当注意的一些技巧
要着重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
所谓基本理论主要是有关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这些不但是试题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考生学习和理解这门科目的基本点。所谓基本方法主要是指有关财务管理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手段,在复习中要注重从原理和含义方面去加以掌握。
要协调好复习中的三大关系
这三大关系是指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理解和记忆的关系、财务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上面已经提到,《财务管理》科目中的重点是计算题和分析题,大约要占到50分,但是考生如果仅仅抓住这些重点还不够,还必须从其他“非重点”章节中捞取基本分,否则就无法达到及格线。不但如此,任何一门科目的内容都是融会一体的,如果无法做到全面理解全书的内容而只是孤立地去死记硬背某些“重点”内容,那么这些重点也就变成了“海上孤岛”,同样掌握不好。
《财务管理》中有许多计算公式、基本指标及相互关系、图表的编制方法,这些都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牢记。如果对它们没有真正理解而只是强记,效果必然会差强人意。
财务管理各环节之间有着有机联系,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留心它们之间的规律和关系,从总体上加以把握。有些考生感到《财务管理》的内容很杂、各章节之间似乎没有多少联系,而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围绕资金这条主线来展开的。考生如果还没有找到这条主线就说明对它还不够熟悉了解。
抓住《财务管理》科目的主线
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同样也是这门科目考试计算题的立足点。考生应当掌握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计算公式,并且明确风险的含义、种类以及衡量方法,灵活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技巧例如内插法、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换算方法。接下来,贯穿于这条主线的就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与分配、财务预算控制和分析等等。抓住了这条主线就便于容易地把全书内容贯穿起来,既容易理解掌握又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财务管理》教材共分十一章、三个部分。第一章到第二章为第一部分,讲述的是财务管理总论;第三章到第八章为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财务管理的主体内容;第九章到第十一章为第三部分,讲述的是财务预算、控制和分析。
具体地说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中的重点是资金的实质、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财务管理的目标和环境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通过的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环节和财务管理的环境。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资金的实质是再生产过程中运动着的价值;掌握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财务活动的4个方面就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具体含义,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于企业的生存目标、是企业的生存目标对财务管理所提出的要求;掌握财务管理的不同环境尤其是不同的财务管理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具体影响。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中的重点是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复利终值和现值、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偿债基金系数和投资回收系数的计算
资金时间价值是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得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本质以及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风险的本质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风险计量的实质及其与报酬之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尤其是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与现值、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即付年金的终值与现值、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的现、折现率与期限和利率的推算;掌握风险与风险报酬的计量方法尤其是风险报酬和风险衡量的计算公式及其运用;理解单利与复利的联系与区别,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偿债基金系数和投资回收系数的真正含义。
第三章 “企业筹资方式”中的重点是应用比率预测法和资金习性预测法来预测企业资金的需要量、普通股和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及其区别、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及其优缺点
企业筹资是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金结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企业筹资的分类、渠道和方式、筹资的基本原则和筹资规模的预测,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等权益资金的筹集方法,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负债资金的筹集方法。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尤其是其中的比率预测法和资金习性预测法,比率预测法中的变动资产和变动负债的内容、资金习性预测法中的先分项后汇总的预测法;掌握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包括普通股发行和上市条件、企业债券发行的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优先股与普通股股东权利及其区别;掌握负债资金的筹集,尤其是银行信用条件、借款利息、债券价格、租金和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权益资金的筹资方式与负债资金的筹资方式两者的优缺点及其区别,以及不同的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及其对实际借款利率的影响,现金折扣成本与商业信用成本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中的重点是个别资金成本、加权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边际贡献、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的计算方法,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企业风险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选择资金结构的无差异点法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发生的代价。资金结构是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比例关系。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资金成本的概念和作用、个别资金成本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含义及其计算,资金结构和最优资金结构的含义,资金成本的组成,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债转股的相关知识及其国有股减持的优缺点。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个别资金成本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掌握边际贡献、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的计量方法、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企业风险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掌握资金结构问题,尤其是利用其中的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法(ebit—eps分析法)来选择筹资方法;掌握债转股的优缺点尤其是国有股减持对股权结构优化的影响;掌握所得税对计算负债资金成本的影响。
第五章 “项目投资”中的重点是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及其代号以及各种不同的投资项目决策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与应用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用于新建项目或者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项目投资的类型、主体,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和资金投入方式,现金流量的含义、作用以及确定现金流量的困难与假设,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类型以及评价指标的运用。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及其代号,尤其是投资主体的假设及其对净现金流量计算的影响,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净现金流量的构成内容及其估算;掌握计算现金流量的各种假设的含义,尤其是对具体计算净现金流量时的影响;掌握各种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尤其是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掌握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及相互关系。
第六章 “证券投资”中的重点是有关理论知识,掌握其各自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证券投资是以国家和外单位公开发行的有价证券为购买对象的投资行为,是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可供企业投资的主要证券种类,证券评级的几种主要方法,证券投资的目的和风险、收益,证券投资收益的计算、股票债券的估价及股票债券投资的优缺点,投资基金的相关概念以及计算方法等。本章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须下大功夫。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证券投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利息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性风险的概念;掌握证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尤其是短期证券收益率和长期证券收益率计算的公式,两者区别是短期证券收益率一般不用考虑时间价值因素,而长期证券收益率则必须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掌握债券的估价,尤其是在一般情况下、一次还本付息且不计复利、折现发行时各自的债券估价模型;掌握股票的估价,尤其是在短期持有股票未来准备出售、长期持有股票股利稳定不变、长期持有股票股利固定增长时各自的股票估价模型;掌握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尤其是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两种情况下的风险表现及其化解;明确证券组合投资要求补偿的风险只能是不可分散风险而不是可分散风险,因为它是不能通过证券组合能消除的;掌握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率的关系,尤其要记住计算公式。
第七章 “营运资金”中的重点是现金的成本与最佳持有量、有关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方面的内容
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也叫营运资本。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现金最佳持有量确定的存货模式、应收账款的成本、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和存货储存期控制,以及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现金的日常管理、应收账款的功能和追踪分析、账龄分析、收现保证率分析等等。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现金的成本包括持有成本、转换成本、短缺成本三个组成部分;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存货模式及其公式:
tc=(q/2)×k+(t/q)×q
即: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2)×有价证券利息率+(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
q=(2tf/k)1/2
即:现金最佳持有量=(2×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有价证券利息率)1/2
掌握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及其公式: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掌握存货成本包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三个组成部分;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式及其公式:
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
q=(2ab/c)1/2
即:经济进货批量=(2×年度计划进货总量×每次进货费用÷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1/2
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
首先按照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确定经济进货批量,然后计算按照经济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最后计算按照给予数量折扣的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模式:
q=[(2ab/c)×(c+r)/r]1/2
即: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2×一定时期存货需要总量×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一定时期单位存货储存成本)×(一定时期单位存货储存成本+一定时期单位缺货成本)÷一定时期单位缺货成本]1/2
掌握存货储存期控制及其公式:
在批进批出某批存货的条件下:
存货保本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
存货保利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储存费
在批进零出某批存货的条件下:
预计获利或亏损额=购进批量×购进单价×变动储存费率×[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2]
第八章 “收益分配”中的重点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分配程序和收益分配政策
收益分配广义上是对企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分派的过程,狭义上是对企业利润的分配。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收益分配的程序和相关政策、原则,以及股利的支付程序和股利形式。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分配程序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掌握收益分配政策包括剩余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比例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掌握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即依法分配原则、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第九章 “财务预算”中的重点是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以及现金预算的编制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财务预算的概念、内容、编制程序以及具体的编制方法,各种预算的优缺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预算的编制原理和具体编制程序、编制方法。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财务预算的含义以及在全面预算体系中的最后环节和总预算地位;掌握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尤其是弹性预算的编制;掌握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以及两者的比较;掌握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尤其是滚动预算的编制;掌握现金预算的编制尤其是销售预算的编制;掌握各种预算的概念、优缺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章 “财务控制”中的重点是财务控制的特征和分类,责任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的特征和内部转移价格
财务控制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及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重点掌握财务控制的含义和分类、责任中心、内部转移价格等有关内容,了解财务控制的基础、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内部结算方式等内容。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财务控制的三个特征和分类;掌握责任中心的含义和五个特征;掌握成本中心的含义及三个特征尤其是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及计算公式;掌握利润中心尤其是考核指标;掌握投资中心尤其是考核指标;掌握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和制定原则;掌握本章有关理论方面的论述,以及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的计算方法。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中的重点是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各自的含义和理想标准、相互关系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评价和剖析。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财务分析的方法、意义和内容,特别是有关财务指标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偿债能力分析尤其是搞清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长期资产适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营运能力分析尤其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盈利能力分析尤其是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发展能力分析尤其是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掌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这几种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掌握沃尔比重评分法,尤其是我国现行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