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有难度 苦战能过关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种入门资格考试,目的是为了对考生是否具备在会计师事务所签署法定审计报告和从事会计咨询、会计服务基本能力的一种测试。
从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历年发布的《考试大纲》和所出的命题来看,注册会计师考试较好地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为主的方针。但是有时候有的科目理论知识的题目多了一些,例如《经济法》、《税法》、《审计》;有时候有的科目则侧重于实务操作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考核,例如《会计》、《财务成本管理》。总体说来这一两年的命题中与实务紧密相联的专业判断能力方面的知识,仍然是命题的重点。
各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合格录取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事先确定每年大体相等的录取人数;根据考试结果确定当年的录取比例;事先确定合格分数线。我国采用的是第三种形式的录取方式,实行百分制,确定60分为合格分数线,没有数量和比率的限制。因此,考生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能否取得合格成绩完全在于自己的努力,而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正处在大力发展阶段,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希望能有更多的考生取得合格成绩、尽早加入到注册会计师行业中来。
从注册会计师的就业情况来看,目前已经通过考试的人有6万多人,可是真正加入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不到4万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部分考生仅仅是为了储备一种资格或者增长知识而参加考试、暂时不准备从事注册会计师工作以外,事务所的“挂靠”体制是阻碍事务所吸纳人才进入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全国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完成,事务所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将比较灵活,注册会计师的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将会有一个大的提高,相信以后愿意到事务所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多。
200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合格率比往年要低,全国一次通过全科合格者只有34人。联想到2001年会计造假案件的频频发生和屡屡打击,有人自然就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认为会计业在经历了“信任危机”之后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门槛正在抬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合格率低主要是考生准备不足的缘故,并非是考试门槛有了提高。
事实上就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十分严格,卷面试题的难度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因此,提高会计师队伍的准入门槛既没有必要,也不会对执业质量低下状况产生什么实际效果。
由此考生们可以放下心来,不要对社会上“注册会计师考试越来越难了”的传言疑惑不定。只要自己狠下功夫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不要被答题卡“卡”住
考生考分的高低,除了和他们平时认真复习的程度及其收获有关以外还与考试时候的答题质量密切相关。许多考生由于答题质量不高,让一些本来已经到手的分数白白地“跑冒滴漏”溜走了,非常可惜。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曾经对最近几年来注册会计师考试中错误填写(涂)答题卡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提供了如何正确填写(涂)考生信息的一些技巧,值得引起考生们的重视。
答题卡的填涂技巧
归纳起来,答题卡的填涂技巧主要包括了两句话:填涂数码信息点时一定要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时要准、深、满、匀、净。
准 是指将涂写项找准、涂写准确;
深 涂写时要用2b铅笔把选择项涂黑,深度以铅笔覆盖住底色符号为准;
满 每个涂点都用彩色框标明填涂边界,要求考生将彩色框内涂满,涂点要达到信息点的边界;
匀 考生在填涂答题卡时不可以有粗有细、有浅有深,必须均匀填涂;
净 答题卡卷面要干净,如果涂错了需要修改的时候要用橡皮擦干净。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为了提高考生的答题质量、确保试卷评分以及成绩录入工作的顺利进行,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要求考生严格遵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应考人员守则》的规定,并且提请考生注意以下事项:
时间方面的要求 考生应当在每科考试开考前20分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迟到30分钟以上者不准进入考场。开考30分钟后方可交卷出场。
准备好必备工具 考生应当携带以下必备工具参加考试:2b铅笔、黑色(或者蓝色)圆珠笔(或者钢笔)、橡皮、直尺以及不具备储存功能的计算器。不得携带任何书籍、纸张、通讯工具等。
正确填写或者填涂考生信息 考生在开考之前得到试题卷、答题卡和答题卷以后,应当首先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正确填写(涂)考生信息。凡是在开考30分钟仍然没有在答题卡或者答题卷上填写(填涂)考生信息者,视为违纪。经过监考员提醒仍然不改正的按照舞弊行为进行处理。
考生的答题卡和答题卷如果有下列情况,在评卷时按作废处理 答题卷上字迹辨认不清;将考生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外;没有按照要求正确填写或者填涂答题卡;由考生造成的答题卡损坏。总之,凡是因为错填或者错涂姓名、准考证号码、身份证号码或者损坏答题卡造成不能登统成绩以及出现差错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科学进行猜题押宝
无论怎样的考试总会有考生或明或暗地在进行猜题、押题,不足为怪。众所周知这样的猜题大可不必,实际效果并非真会如愿以偿。但是猜题的考生仍然乐此不疲,“赌博”心理异常浓厚。
其实,猜题并不犯法,猜题颇有一些像“避税”——避免自己复习了而没有考到、白白付出“无用功”。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所谓猜题也是有方法可寻的,并不是胡乱猜测。没有“科学”根据的猜测必将于事无补,而有“科学根据”的猜题却会给考生带来莫名惊喜。
猜题也有“科学依据”吗?有,这就是考试命题原则和命题要求,它决定了出题的方向。聪明的考生往往能够依据命题原则结合自己对科目的专业理解进行“押”题。
注册会计师考试一向以“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命题原则。
2001年2月28日,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向全社会发出了公开征集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的通知,同时公布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指南(试行)”。应当说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的一个巨大进步,是在题库建设还没有臻于完善以前的一项有效措施。
然而,作为一名考生你从中觉察到什么了吗?
据了解,消息发布以后不少人跃跃欲试但是望而却步。因为根据考试办公室的安排,考生要到5月份才能拿到教材,在这个时候一般人看到的只是考试大纲而没有统一教材,这样纵有天大本事也无法根据“尚未出世”的教材来编出5门科目的整套试题来。虽然出题者一旦有试题“命中”可以立即扬名天下、个人的无形资产会价值连城,但是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渺茫了。
对于一般考生来说,要想成为出题者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考生关注“考试命题指南”的目的并不在此,而在于可以从中看出当年的注册会计师试题框架!2002年的情况也是如此!
因为既然有“考试命题指南”,那么不管是招标的或者是内定的命题者都必须据以遵守,即使在社会招标过程中它仍然是铁定而有效的。而命题者一旦有了“考试命题指南”这个“紧箍咒”就实际上告诉了考生:“这就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试题框架”。考生如果要通过猜题、押题来取得好成绩,就应该从中得到有用信息。
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指南(试行)”的全文请参见本书第19章。这里单讲考生应当注意的有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科目设置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考试设置这样5门科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考生掌握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考试命题的目标
主要是通过考试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在会计师事务所签署审计报告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是在考核考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侧重考核实务操作和职业判断能力。
四、考试命题的具体原则
突出重点、注意覆盖面、强调与注册会计师执业紧密联系;
试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务操作;
体现知识更新的要求,新知识、法规、制度、准则等在试题中应当达到一定的比重;
综合性试题应当涉及多个知识点,在考核考生掌握各方面知识的同时考核综合分析能力;
试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避免直观,以考核考生的职业判断力;
考核考生掌握国际惯例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命题结构的基本设计,也是考生应试时决定战略和策略的基本依据。
五、考试命题的依据
主要是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发布的《考试大纲》以及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指定辅导教材,这就是考试的范围。
六、考试试题的基本题型
主要分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二类。
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是否需要阅卷人员运用主观判断来评判成绩。
客观性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主观性试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计算题、综合分析题(包括案例分析题)。
考试试题各题型的分值分配情况如下:
每一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分值不超过2分,一套试题中上述3种类型试题的总分值应低于50分;
每一简答题的分值应当不低于4分,简答题型的分值在一套试题中所占分值不宜超过20分;
每一计算题的分值应当不低于5分,计算题型的分值不宜超过20分;
每一综合分析题的分值应当不低于10分;
各知识点的分值分配应当相对合理;
每一评分点分值高低应当与其难度相适应。
七、命题的具体要求
各题型试题的设计要求如下:
选择题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也适用于选择题的设计要求。
每个选择题应当是根据辅导教材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整理、编制而成,避免出现直接照抄书本的试题。
选择题应当符合以下设计要求:
题干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问题,而不是一个以逗号结尾的不完整的句子;
题干和备选项都应当是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不应当使用双重否定来误导考生,或者先是一个错误的表述然后再加一个肯定的说明;
避免使用特定的限定副词,例如“决不”、“总是”等;
为每一个选择题提供四至五个备选答案,每一个备选答案均应有一定的干扰性,最好是利用经常会出现的错误设计干扰项,各选项以a、b、c、d、e为序号排列;
避免使用“以上均不是”和“以上均是”的备选答案;
数字型的选项按照升序排列。
判断题
判断题的答案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简答题
简答题主要是要求考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进行简单阐述和应用说明。这类试题主要考核考生在记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组织、整理得出答案。因此不能是书本内容的照搬照抄。
计算题
计算题主要考核考生对各种计算公式和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既要求有简单计算过程的考核,也需要有一定的复杂性。计算题的数据最好是较为完整的数据,以免出现数字游戏。
综合题
综合题应当涉及多个相关知识点,且各知识点之间应当具有较强的关联关系,以考核考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以考核考生挖掘有用资料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试题应当与实务紧密相联,以考核考生实务操作能力;每题分值以不低于10分为宜。
八、试题措辞要求
试题已知条件要求保证提供足够的信息,以构建一个清晰的场景、事件、问题或者案例。
主观性试题的“要求”部分
要明确要求考生做什么。使用类似“列表”、“选择最佳答案”、“解释”、“对照”、“评价”等明确直接的词语,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不确切答案的措辞。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核重点是考生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试题应当符合评价和测试考生这些能力的要求。避免只考查肤浅的记忆性的知识。
试题所用名称尽量使用中性名称
试题涉及人名、地名、单位等名称时应当使用甲、乙、丙、丁……,a、b、c……等中性名称,试题如果不涉及外币金额与业务时最好不标明“人民币”字样。
九、试题答案要求
客观试题的答案要准确无歧义,且不存在模糊的要求。
主观试题的答案首先是提供给评分人员评判考生答卷的重要依据,然后还将公开发布以指导新的年度的考生参考备考,因此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答案中应当覆盖拟考核的重要知识点;第二,注意分值的合理分配。
明确指出答案的来源、依据,应当对每个试题答案所在辅导教材的页码进行标示,并且列明解答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公式。
预测可能的正确答案。有时会出现考生因为错误理解题目要求而得出一个与所给参考答案完全不同的正确答案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有三种方法来解决:重新措辞试题;重新措辞答案或者提供另外的答案。
十、评分标准的设计
每道题均应当制定出较为详细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设计主要应当根据每一试题的知识点、难易度及分值分配,并且按照每一得分点逐个列示,以便于审核。
虽然这一点并不一定是会计考试命题和阅卷应当掌握的地方,但是却应当是考生需要了解的。因为按照“按每一得分点逐个列示,以便于审核”这句话,特别是综合题,考生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按得分点多挣一分算一分,多多益善。
研究出卷者怎样出题
考生除了根据命题指南进行猜题以外,还可以根据出卷者的“惯用伎俩”来“捉迷藏”,以便歪打正着。
从命题的形式上看,主要是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两大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所谓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并不是指题目本身有什么“性别”之类,而是指采用的阅卷方式有所不同。只能用光电阅读的题目就叫做客观试题,它只能有唯一的答案,否则就无法用机器来阅读。需要人工阅卷的题目就叫作主观试题,需要由阅卷者通过主观判断来打分,主要是需要考生联系实际的一些重点试题,也是考生得分的关键所在。
从这几年的考试来看,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在分数上基本是各占一半;在题目数量上客观题通常占到70~80%。
事实上考试题目的类型并不是出卷者关心的重点,最让他们绞尽脑汁的是怎样以似是而非的题目来“难倒”考生,但是采用的又是合法的手段(题型)。
客观试题的题型仍然是选择题和判断题,其中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考生失误较多的是多选题和判断题。命题老师一般总是在多选题中挖空心思想出一批用来迷惑人的“稻草人”,考生如果对原理没有吃透就会举棋不定,不知道哪个“稻草人”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当你选错了的时候似乎可以听到出卷者在那里窃窃的笑声。
除此以外,答错要扣分的判断题也会令考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出卷者就是要利用考生“又想吃着、又怕烫着”的心态把一个本来很简单的题目加以改头换面后出现,令考生不敢轻易上勾。
不管是什么样的客观试题,命题的出发点主要在于知识的覆盖面,多是从教材中的角落里去找题材,特别是量大、分值小、“薄利多销”的题目更是非从角落里挖出来不可。几十道题目做下来也不过四五十分,但是又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就无法顺利过关。
主观试题的类型主要包括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
出卷者在设计简答题的时候,主要着重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简单的会计原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考查考生的记忆力如何,当然也有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思考因素在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简答题的数量会越来越少,本来有些考生想从中轻易“捞”一些便宜分的,今后这样的机遇恐怕会越来越少。
计算题主要是考核考生对一些计算公式和业务方法的综合处理能力。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涉及的计算题,目的当然不在于检查考生的数学成绩,所以复习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原理的理解上。通常的情形是在题目中已经给出的许多资料中有些是有用的、有些则根本无用。有用和无用需要考生根据已经学到的知识原理来加以判断、分析、挑选,然后根据规定的公式去进行计算。
计算题的分布可能横跨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两个领域,但是以主观试题中的计算题难度来得大、分值也来得高,应当作为考生复习的重点。
综合题一般是出卷者的拿手好戏、同时也是考生溃不成军之处。原因主要在于综合题要涉及到几个相关的知识点,而且这些知识点的关联度也比较高,考生必须具有融会贯通的综合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完整的解答问题。
综合题所包括的信息内容不但复杂,而且还可能包括其他科目的相关知识,每个题目的分数一般都超过10分,所以马虎不得。考生在复习中应该有的放矢地“找出”容易成为综合题的地方,“一个也不能少”。
无论是客观试题还是主观试题,教材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焦点都是出卷者最用心思的地方。也就是说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也应当围绕这4个点狠下苦功。
哪里是重点?重点是指这门科目的知识重点,如果去掉了这部分内容这门科目也就失去了基本的东西。
哪里是热点?热点必须与当前社会的现实问题相呼应,具体联系到会计考试来说就是会计执业中经常会遇到的、大家关心的、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
哪里是难点?难点主要是新出台的一些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等新内容。由于这些新内容刚刚出台“年纪尚小”,所以出卷者特别呵护它们。而与此同时考生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掌握、而一些辅导老师自己也不甚了了甚至只能含糊其辞过去,这些都增加了考生的难度。
哪里是焦点?焦点涉及到的主要是一些政策性规定特别是近年来会计造假案件中暴露出来的案例,“众目睽睽”当然就成了焦点。不少综合题都是来源于注册会计师执业中发生的实际案例,“琼民源”案件就曾经被编入了某一年的综合题中。
以上这些出卷者的思想脉搏一旦被考生所掌握,就会给考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带来不少的“捷径”。切记切记。
一位女状元的秘密武器
24岁的郑小姐是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96级硕士研究生,在1998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以总分372分的成绩摘取了北京地区的状元桂冠。
1998年12月26日郑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自己的两大致胜法宝:善于总结和系统把握。
郑小姐介绍说,从高中开始她就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在复习的时候善于总结。这次在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的时候,她仍然采用了这个“常规武器”。
具体做法是,在仔细朗读完一篇教材之后就一边看书一边做总结性的笔记,把每一章的要点都列出来。这样一门科目看完以后厚厚的一本书就变成了一本笔记本,在笔记本中自己可以理解并且掌握其精华所在。
系统地全面把握一门科目也是她的一贯做法。
她认为,一门科目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把各个章节割裂开来而应当进行综合把握。例如《会计》中的投资与所有者权益两者之间就有着天然的联系,不能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章节就忽略了其内在联系。不但如此,不同的考试科目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会计》和《税法》中收入与支出的统计口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从总体上来把握这些书本中的内在联系,就不会发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的憾事,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郑小姐介绍说,正是由于有了这两件“常规武器”在中学里她的考试成绩经常名列全班第一,在大学里又经常名列全系第一。她说,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优势很明显:具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没有工作和家庭负担、年纪轻精力充沛等等。但是也有许多不利因素,例如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国民经济管理而不是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的5门科目只能利用暑假2个月的空闲时间进行自学,而且缺乏实践经验。
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在培养自己浓厚兴趣的同时,郑小姐采用了阶梯式学习法、分阶段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是初步熟悉,主要是对全书做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二阶段是精读教材,逐章逐节地进行学习,同时做好学习笔记,将难点、疑点和重点寻找出来并加以解决;
第三阶段是自我测试,通过做一些练习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自己还没有熟练掌握的内容;
第四阶段是主动冲刺,针对自己在测试阶段所发生的问题去看书复习,并且通过做一些模拟试题来熟悉题目类型。
在做好以上准备的基础上,如果在进入考场以后有一颗平常心也就是说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考试自然就会发挥出真水平来。
“外行”是怎样一次过关的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专业性非常强,“外行”也能通过这样严格的考试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有业内人士估测,原来不是会计专业的考生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比例反而较高,原因就在于他们较少顾虑、在复习的时候能够从大处把握、更好地抓住重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即是如此。
不过,当他们已经通过了全科考试以后,他们就不是“外行”而是标准的“内行”了。“外行”只是他们的“一般过去时”。
一位刚刚毕业于大学建筑系、不具备任何会计基础的考生因为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而发生了“穷则思变”的念头,萌发了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决心。果然大喜过望的是,经过自己将近3个月的复习,最后竟然一次全科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
在考试以前他听许多朋友说注册会计师考试很难,特别是要面对着厚厚的5本书,一时真不知道从何下手。为此,在报考之初他就做好了吃苦准备。事实证明,只要下定决心把握好考试出题的思路,再加上有针对性的复习,一致通过全科考试并非天方夜谭。
他觉得,准备吃苦这一条经验虽然很“土”但是却很管用。就好像是喝中药一样,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会觉得一直很苦,如果猛地一下子全部灌下去,马上就会体会到苦尽甜来的滋味。特别是已经通过了几门科目的考生,不下这样的决心最后的“堡垒”是不容易攻破的。因为“5年大限”就在那里,你别无选择。
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绝大多数都有本职工作,怎样协调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技巧。以他为例,他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去上班,因为害怕暴露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事情,只好偷偷地利用别人午睡的时间进行复习。晚上6点钟下班以后7点钟才能到家,可是7点20分他就准时坐在书桌前面进行复习了,一直要到凌晨1点半才能睡觉,天天如此。
“苦不苦,想一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一想革命老前辈。”这样的复习迎考的确很苦,但是没有办法,因为自己真的想及格。
有人也许要问,就这样自己看书、不参加辅导班吗?
他的体会是,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辅导班应该上,但是应当选好时机。听“高人”指点,每年4月份以前的辅导班根本没有必要上。因为4月份才能出书,在此以前所用的教材都是前一年的书,谁知道今年要怎么改?所以,他认为最好是参加六七月份开课的“短期速成班”之类的复习班。这样一旦发现自己有哪些知识遗漏,还有时间了来得及拾遗补缺。问题的关键是,在参加复习班以前自己一定要先通读一遍教材,这样才能在参加复习班的时候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向老师提问来加以解决。
每年考试以前的串讲一定要参加!因为这不仅是你答疑补漏的最后一次机会,更是把握考试思路的关键!
事实上,因为临近考试了老师所着重讲的几个章节、以及这几章可能会与哪几章结合起来出题目,都是准确性颇高的“预言”。在进行听讲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分析老师话中的意思,掌握他们讲课的精神实质。
关于教材问题一定要买新教材。
有的考生认为某一门科目的教材变化不大,就用往年的旧书,这是绝对不明智的。因为教材年年在变,而且新增加的部分通常都是每年的考试重点。如果你仍然在用老的教材进行复习,未免就要因小失大!
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通过做习题来帮助记忆,最好是把历年来的各科目考题都做一做,着重点放在理解出题的思路上。这样的做题目过程,实际上就带有一种“猜题”的性质在内。
至于其他的参考书也应该看看,作为找漏之用,但是一定要选择一本质量较高的。如果没有时间就不做上面的题目而只是大致的翻一翻,了解一个大概。选择参考书的一个诀窍是,尽量选择在五六月份以及之后出版的,这样的参考书往往对当年考试的思路把握比较准确,而且立意较新,对于开阔考生的思路有一定的帮助。
考生如果手上有习题集,不要把它单独用作模拟考试的“练习”,而要多去研究这些题目为什么要这样“出”,并且多见识一下各种有价值的题目类型,这样在考试时候就更有把握了。
有的考生报了名却放弃了考试机会,这样做实在没有必要。既然已经报了名就应该去参加考试,哪怕是自己没有复习好去见识见识场面也好。亲身体会一下考场的氛围,对下次考试会有利无弊。
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5门科目,在复习时也应该有侧重点:
《会计》书最厚、内容最多。每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理所当然的是考试重点。有些考生感到现金流量表很难,难归难,但是没有必要过分害怕。因为你不会别人也不会,大家都是彼此彼此。这时候要特别注意多做题目,通过做题目来加以熟练掌握。在考试以前一定要去认真听一听串讲。
《审计》在很多考生看来很难,但是也有人认为它最简单,实在是见仁见智,关键的问题是要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该书前几章以及报告部分是重点,具体到各个项目的审计大概看看就行了。做习题的时候要侧重于在理解前几章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在拿到书以后可以先把前几章背一遍(到审计抽样为止),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然后到考试前的一个月再背一下,特别注意审计报告部分的内容。
《经济法》的复习可以利用零碎时间来背诵,这是最有效的办法,除此以外也要多看看题目。因为这几年的考题出得越来越灵活了,对于给出某种情况要你进行分析这样的题目必须熟练掌握法规然后自己从中找错,难度相应的就增大了,必须下功夫。
《税法》的复习关键是要多做题目,除了做题还是做题。
《财务成本管理》对于每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要理解书上的公式不成问题,问题在于怎样应用。还是要多做题目,并且在做题目的同时注意理解概念。在考试类型中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要求考生进行分析,这同样也是考生需要把握的方向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