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中级会计实务(二)》
《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是2001年开始分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外币业务、或有事项、非货币性交易、所得税会计、关联方交易和合并会计报表等。学好这门科目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会计修养和实践经验,因而具有相当的难度。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考生来说,要想通过考试唯一的办法就是勤能补拙、吃透教材,深刻理解各章节的概念、经济业务特点以及会计处理方法与指导思想,进而把握会计处理结果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做到真正领会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并且运用准则的规定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有希望取得满意的成绩。
要实现以上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应当注意下面三点:
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考生应当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指定用书进行全面复习,不但要抓住所谓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要抓住非重点和非难点,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取得及格分数。如果忽视了基础知识、不注重全面复习,只是抓住几个重点和难点就难免会离及格线一步之遥。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做法结合起来对照复习。以理论来规范实践、以实践来丰富理论,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就考生而言本书的难点往往就是重点,但是重点并不一定是难点。也就是说难点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你的难点不一定是别人的难点,别人的难点也不一定是你的难点,但是一本书的重点却往往是相对固定的,对于所有的考生而言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抓住重点、各个击破弄懂弄通自己认为是难点的地方。这样一方面抓住了考试的关键之处,另一方面又具备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加强练习,提高速度
从考试经验来看每年参加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的考生普遍反映题量大、时间紧,很多题目来不及做,眼睁睁地看着分数“溜走”了,感到非常可惜。究其原因除了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以外,还和考生在复习中练习做得不够有关。要注意的是由于复习时间有限,考生应当选择一些最典型性的例题来进行练习,以提高答题速度。而且,由于目前全国许多出版社出版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首先应当选择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参考用书中的练习题来进行练习,以避免误入歧途。
本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本书共分12章,主要是根据新颁布实施的一些具体会计准则来编写的,基本上是第一次列入考试大纲因而也是考试的难点、同时又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从全书来看,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章 “外币业务”中的重点是外币业务的内容和会计处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具体办法
外币业务是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企业购买或者销售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企业借入或出借外币资金、承担或清偿以外币计价的债务等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外币业务的核算内容,掌握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方法。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外币业务的内容尤其是外币与记账本位币的关系、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内容;掌握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尤其是各种外币业务的日常账务处理包括外币兑换业务、外币购销业务、外币借款业务、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的账务处理,以及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掌握我国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具体规定、折算差额的处理。
第二章 “借款费用”中的重点是借款费用的4个组成部分以及确认原则、计量和账务处理
借款费用是企业因为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为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它反映的是企业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借款费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借款费用的4个组成内容尤其是它们的含义以及在实务中的运用;掌握借款费用的确认原则尤其是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资产和借款范围、允许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掌握借款费用的计量与账务处理尤其是计算借款费用的各个公式以及借款费用的具体灵活运用。
第三章 “或有事项”中的重点是或有事项的基本内容、确认、计量和披露
或有事项是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者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等。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或有事项的基本知识包括概念、特点、确认、计量以及相应披露。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或有事项的基本内容尤其是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两个重要概念(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以及它们的特点;掌握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尤其是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确认为负债的条件、最佳估计数的确定和预期可获得的补偿的处理;掌握或有事项的披露尤其是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的披露以及它们的披露条件和披露方式。
第四章 “债务重组”中的重点是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日期确定以及会计处理的原则
债务重组是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分为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和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两种情况。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的主要内容,掌握有关债务重组的界定以及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债务重组日的确定尤其是债务重组的五种主要方式;掌握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尤其是其中的第一条原则“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均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掌握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修改其它债务条件、以混合重组方式清偿债务的账务处理,以及几种情况结合起来的账务处理方式。
第五章 “非货币性交易”中的重点是非货币性交易和货币性交易的区别及账务处理
非货币性交易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者只涉及到少量的货币性资产。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基本掌握非货币性交易的理论基础,重点掌握非货币性交易和货币性交易的区别以及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在概念上的区别尤其是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掌握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尤其是没有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交易、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多项资产的各种情况的资产入账价值及其确认。
第六章 “所得税会计”中的重点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尤其是递延法和债务法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基本掌握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重点理解和掌握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各种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概念、类型、区别;掌握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尤其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的观点;掌握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会计处理尤其是其中的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及相互区别。
第七章 “租赁”中的重点是租赁的分类原则和标准、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以及售后租回交易的内容
租赁是在约定的期限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租赁的主要特征是转移资产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而且这种转移是有偿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租赁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掌握租赁分类的原则和具体标准。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租赁的概念与分类的四项基本原则和五项分类具体标准;掌握关于承租人、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尤其是承租方和出租方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掌握售后租回交易的内容尤其是要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的重点是掌握其各自的项目、产生原因以及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变更是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会计差错是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含义,掌握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会计政策及其变更尤其是会计政策项目及其变更条件、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计算、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的具体运用、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掌握会计估计变更尤其是常见的需要进行估计的项目、估计变更采用的未来适用法、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掌握会计差错更正尤其是会计差错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差错更正的两类会计处理、会计差错更正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第九章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中的重点是关联方关系的内容和交易内容以及在披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联方关系是关联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存在关联方关系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可能不完全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而是有一种微妙的方式在影响交易。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关联方关系及其关联方交易的基本概念,掌握关联方关系及其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关联方关系的内容尤其是关联方关系的概念及其判断标准、存在形式及其披露的两个原则;掌握关联方交易的内容尤其是关联方交易的定义及其要求、交易类型以及交易的披露;掌握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内容的具体举例,以及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第十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重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特点、区别、联系,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起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者说明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通常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也就是每年的12月31日结账日。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涵盖区间及其内容,掌握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尤其是跨国公司向国内提供报表的会计年度的确定、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有利和不利事项在会计核算中采取的同一原则、不是全部事项而是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掌握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特点、区别及其联系尤其是处理原则和方法;掌握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尤其是怎样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掌握非调整事项的披露方法尤其是怎样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第十一章 “合并会计报表(一)”中的重点是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和编制前提以及各类报表的具体合并方法
合并会计报表也叫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和特点,掌握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及其编制程序,掌握各种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和编制前提条件尤其是要弄清楚母公司对子公司是否有实质意义上的控制权;掌握合并资产负债表尤其是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掌握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尤其是应当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掌握合并现金流量表尤其是合并现金流量表的两种编制方法;掌握合并各类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尤其是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
第十二章 “合并会计报表(二)”中的重点是内部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内部销售及存货、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抵销
本章内容是上一章的继续和深入,主要论述的是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候的抵销分录处理。对于本期发生数在处理方法上与上一章相似,而对于期初数则要考虑到对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情况下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抵销分录处理。
具体地说,要求考生掌握内部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抵销尤其是应收账款余额期间变化数与各种因素的影响关系;掌握内部销售及存货的抵销尤其是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情况下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掌握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尤其是不同类型的不同处理以及对于折旧的抵销处理(这是本章的难点所在,应当重点掌握);掌握内部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抵销,尤其是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抵销提取和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抵销提取应当分别记入“提取盈余公积”和“期初未分配利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