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年,新帝开恩科,光选贤才,文煜下场应考,得中进士,尽管名次靠后,但是游岚对这个结果已经十分满意了。
同届中进士的,还有当年御宁宣在宋家村结识的好友张思茂。
张思茂本身就十分具有读书天分,再加上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勤奋程度,他很快就追赶了上来,甚至超越了大多数人。
这一届的恩科,他虽然没入三甲,但是成绩也是进士第八名,一个十分吉利的数字。
大御建国百年,张思茂是寒门子弟取得进士成绩最高之人,一时之间,张思茂成了寒门青年学子中的领军人物。
御宁宣将他们一个安排在了工部,一个安排在了吏部,算是人尽其用。
这些年御宁宣和两人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自然知道两人所长。
文煜喜欢种田,同时对一应的民生用物都十分的上心,工部可以让他充分发挥所长。
而张思茂则在识人用人方面别具慧眼,再加上刚正不阿的性子,在吏部,他很放心,两人都是他的心腹,同时也是他的兄弟。
有他们两人在工部和吏部,御宁宣十分的放心。
另外,让所有人惊讶的是,同一届中,竟然出了许多的寒门学子。
寒门学子的数量和世家子弟的数量虽然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已经是大御建国历史上寒门学子中进士比例最高的一次,足足比之前第一的历史高出了三倍。
无数人猜测,这或许是一个信号。
事实上也果然如此,这一届的恩科之后,御宁宣大胆的启用寒门进士,安插到了不同的重要部门,将之培养成自己的力量。
而世家子弟,待遇则大打折扣,昔年中闲差肥差都是他们的,但是今年,不是把他们安插到了又苦有累的岗位,就是干脆让他们赋闲不与使用。
御宁宣的举动再次引起了朝野震荡,反对声愈演愈烈,甚至有大批的老臣跪在宫门口请愿,坚决不肯认下这种区别待遇。
可是御宁宣想做这件事已经很久了,准备的十分充足。
这些老臣想要跪着就跪着吧,反正外面顶着大日头汗流浃背的人不是他,言论什么的,他干脆避而不听,一副你们拿我怎么办的样子。
连朝臣们最大的杀招集体辞官,都被御宁宣轻松接下了。
他们想辞官是吗?好,他全部准了,正巧这些年,他储备了不少的人,还有这一届录用的寒门学子们,他手上的人足够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了。
反正,想拿捏他是没门,无论什么样的手段都不管用。
这场朝臣和帝王的对抗,最终以朝臣们的落败而收场了。
经此一事,所有的朝臣才真正确定,那个至高的位子上坐着的少年,已经一个杀伐果决的成熟帝王了,尽管他的年纪,比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孙子小。
朝臣们落败了,妥协了,但是等他们认清了现实之后,却发现,他们的位子,已经被人占据了。
他们的请辞奏章,御宁宣可是全部都批准了,已经全部安排上了自己的人。
朝臣们都哭了,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辞官啊,他们只是想要威胁下这个少年帝王,怎么这个少年帝王就这么小心眼,真的把他们的官位全给撸了呢。
于是,朝臣们再次联合起来,痛哭流涕的跪在宫门外,只不过这次,他们不是来威胁的,他们是来求饶的。
他们若是真的全都被罢了官,他们一家老小都要喝西北风去。
御宁宣也没有赶尽杀绝,对这些辞了官的朝臣,官复原职了一部分,也降级留用了一部分,至于其中实在不堪启用的,他也没有勉强自己继续留着,真的就被免官了。
这一次,朝臣们算是彻底怕了少年帝王的手段,对这个结果虽然不怎么满意,但是也没谁敢不怕死再提什么反对意见了,他们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力保持原样,别再惹到了这位少年帝王,把他们的官给撸了,再给撸了,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别想着再回来了。
不能和帝王作对,但是对刚刚入职的这些嫩瓜蛋子,他们还是能欺负一下的,于是,新臣和老臣之间掀起了一轮新的争权夺利。
老臣老辣,手段刁钻隐蔽,但是新臣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朝日蓬勃锐意进取,再加上多来自寒门,是真的想做些实事的,是以,工作上可比这些老油条们卖力多了,哪怕碰了墙掉了坑一个个也不退缩,百折不挠势要干出一番成绩来。
作为对他们努力工作的奖赏,在双方的矛盾上,御宁宣也会更多的偏颇新臣,让老臣们一个个有苦说不出。
不过御宁宣的偏颇也是有限度的,若是不占理,哪怕是寒门出身的新臣,他也不会向着,相反,只要做出事实来,就是世家老臣,他也不一样重用。
反正就是一个原则,谁有能力谁上,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就下去给能谋其政的人腾地方。
这么大力整顿下来,朝野上下,尸位素餐的臣子几乎不可见了,大家都努力做实事,生怕自己被更有能力的人挤下去了。
这一年,民间忽然兴起了一种新型的马车,舒适度和原本的马车相比,简直是天下和地上的差距,刚不出现,都风靡整个大御国。
别说是普通的富商,就是王公贵族,都以拥有这样一辆马车为荣。
也不知道这马车是谁开发出来的,端是十分巧妙,竟然让马车的震荡感觉减了个七七八八,哪怕是不太平整的地方,也再不会有让人颠散架了的飞感觉了。
无怪它能自下而上逆袭,从普通的民间富商中间流行走到了王公贵族中间。
任谁都知道,这一生意,让背后的老板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他们无论是谁,使用什么手段,就是查不出这幕后之人。
至于想要打压人家的店面,没过多久自己家的店面就会被打压,连朝堂之上都会无端受到训斥。
不用说,这位背后的老板,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惹不起惹不起,再眼馋也只能干瞪眼。
人家就是再大的利润,他们也插不上手去。
端是让无数盯着这块大肥肉的人郁闷之极。
而这家马车行,背后的老板,正是游岚这个忠勇侯夫人。
马车改良这个念头,还是她当年为了不让赵嬷嬷受马车颠簸的罪改良的,最后索性做成了一份事业。
至于给她保驾护航之人,自然是她的皇帝养子,除了他,谁还能有能力将所有朝着她生意伸手的爪子都给剁了。
这个真相,很快就被人猜到了,然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有说出来,就等着坑不懂事的新人愣子呢。
御宁宣登基的第五年,一场突然起来的大旱让大御陷入了危机。
历来的统治者最怕什么?天灾。
因为天灾是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尤其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天灾造成的破坏更加致命。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天灾往往是天子无德所以上天降下的警示。
十分严重的天灾出现后,往往天子是要下罪己诏的,昭告天下他的罪责,若是天灾减轻,则上天受其感动,愿意原谅天子,若是天灾依旧严重乃至跟给加重,则代表着上天不肯原谅天子。
这个时候,往往是农民起义最为频繁的时候。
自古以来,流淌在华夏子民骨血中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就会觉醒,天子不当立,则他们就推翻天子另择新君。
而御宁宣,现在就要面临天灾的挑战,还有天灾背后农民起义的威胁。
大旱空前的严重,尽管朝廷已经在压制民间的言论,但是还是有人借机生事,传播御宁宣不德的谣言。
索性,这些流言造成的破坏很有限,御宁宣在位的这几年政绩是有目共睹的,老百姓也是全部都是傻子,没那么好糊弄。
这几年政通人和,官员清廉,赋税宽松,若是这样的君主还是昏君暴君,还有失德行,历史上就再没有配称之为明君圣君的帝王了。
所以,流言能蛊惑的,不过是些本身就郁郁不得志想要投机浑水摸鱼搞些好处的地痞无赖。
而这些人,很快就都进了县衙的大牢,连同那些散播流言的不法分子。
做了多年的帝王,御宁宣已经十分沉稳了,他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救灾工作。
这时候,这些年整顿吏治大批启用寒门官员的效用就发挥出来了。
这些寒门还根基未稳,只能紧紧依靠着御宁宣这个帝王,而且又因为出身寒门的原因,大多数的人更加能体会到民生的艰辛,也愿意为民生做些实事。
是以,御宁宣的政令往往能够做到上通下达,最大程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完成救灾工作。
这些年滥官污吏被御宁宣整顿的差不多了,也没几个官员敢顶风作案在这个时候克扣贪污救灾粮。
基本上御宁宣拨下去多少粮食,就有多少粮食到了灾民的手中。
因为救灾工作安排得当,往届的灾年都会出现的暴动,并没怎么出现,即使出现,规模也很小,很快就被扑灭了。
四海之内,一片歌颂御宁宣圣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