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梦如今生 现代的酒宴上的礼仪和酒桌上的规矩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客人落座后,面对着门口的两个位置为上座,上座左首为首席、右首其次;首席左边依次是第三、第五位置,次首席右边依次是第四、第六位置;和首席正对的座位是陪客者的位置。贵宾坐在首席和次首席位置,其他客人和陪同人员按照辈分或家庭地位就位。一般来讲,官场宴席,职务高者坐首席;商界宴席,财产多者坐首席;亲属宴席,辈分长者坐首席;订婚宴席,女方长辈坐首席;结婚宴席,媒人坐首席;婚后第一个春节到岳父家走亲戚,新女婿坐首席。其它座位可根据情况而定,如果地位有争议,就相互谦让,你拉我推,显示出各自的修养。旧时家中设宴,妇女和孩子不许入席,更不允许孩子站在旁边咬着指头看客人吃饭。

如果在家中设宴,客人入席之前,要把凉菜上齐;如果在饭店设宴,则先点凉菜,后点热菜。上菜的顺序是先凉后热。凉菜有荤有素,饭桌的四角摆放素菜、中间摆放荤菜,另外,还有“上青下白”的讲究:根据蔬菜的颜色,装青色蔬菜的盘子如芹菜、蒜苗等,要摆放在主位的两角;装白色蔬菜的盘子如绿豆芽、莲菜,则摆放在下首的两角。凉菜、热菜上完之后,离席之前要上一道或两道汤,汤可咸可甜。旧时,许昌北郊俎庄出产一种“鸡腿白菜”,叶片肥润,菜帮无渣滓,菜汤呈白色胶状,因其外形如鸡腿而得名,鸡腿白菜配以许昌出产的淡水虾仁炖汤,味道格外鲜美,称“白菜虾仁汤”,是重大宴席上的压轴菜,客人喝过这道汤才散席,因鸡腿白菜不可多得、许昌的淡水虾难以寻觅,后来就用味道也很鲜美的鸡蛋汤代替,做鸡蛋汤时,汤出锅前把搅拌均匀的蛋清、蛋黄倒入沸腾的汤中,汤再次滚开即可出锅,因此戏称鸡蛋汤为“滚蛋汤”,豁达的客人还这样自嘲:喝过鸡蛋汤就该离席“滚蛋”了。

在比较正式的宴席上,吃饭要守规矩。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身份自觉地寻找座位,即使应该坐在主位上,也要谦让一番。不能菜一上桌就急于下手,更不能不停地夹菜、吃菜,要等主人招呼后才能动筷,如果首席把筷子放下,其他人也应跟着把筷子放下。吃相要斯文,不能大块地往嘴里塞食物,咀嚼饭菜、喝汤时尽量别发出响声,否则会被视为“下作”。就餐过程中不剔牙、不乱吐,不谈影响食欲的话题,如果吃带骨头、皮壳的饭菜,应把骨头、皮壳放入自己的碟中,不能乱放在餐桌上或仍到地上。另外,还要管好手中的筷子,夹取食物时,另一只手放在食物下方承托,以免食物滴漏,夹取食物后,不能一看是不喜欢的食物就再放回盘碟中,不许用筷子把食物翻来翻去或拿筷子在菜盘上方转来转去而不夹菜,也不许将筷子含在嘴里品来咋去,更不许用筷子敲打碗盘或对着人指指点点,最忌讳把筷子竖插在碗里或食品上,因为祭祀时筷子才这样放。酒足饭饱后,等客人全部放下筷子,主人和陪客者才能放下筷子,宾主聊天片刻,客人要主动告辞,“客走主家安”,也不失为宴席上的最后一礼。

(一)如果自己真不能喝,就别开第一口,端着饭碗夹了菜一边吃着去

(二)如果确信自己要喝,就别装墨迹,接下来就是规矩了

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规矩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规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 tmd干吗要喝你的酒?

规矩十一: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规矩十二: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规矩十三: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规矩十四: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规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吐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厕所去,没人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