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排妥当后,静儿又想起了要回家看看的事,就对肖少爷告了假,要回谭庄。
静儿把秋菊和冬梅叫来吩咐道:“少爷不喜欢其他人进他的书房打扰他看书,所以你们在外面伺候就行了。知道了吗?”
“知道了” “知道了”
“还有我这两天要回下家,暂时你们可以轻松下,我会回来后,估计要晒书,到时候我们估计都要忙一阵子了。所以这两天有什么想玩的就好好玩玩吧。回来我们就要劳累了。没事了,你们走吧。”
“谢谢姐姐,我们知道了。”
随后秋菊和冬梅就离开了,静儿收拾收拾东西回了谭庄。
静儿进入家门时,正坐在阳光下给水绵缝补衣裳,水绵正在墙角玩耍。
“娘,我回来了。”
“静儿回来了,你怎么回来了。大老半年没回来了,再那个什么山庄过的好吗?”
“恩,还好。我现在在肖少爷的书房当差,没什么重要的事,去的人也少,没什么机会犯错。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那也好,只要过得好就行。进屋吧。”
翠花拉着静儿进了屋。静儿以前回家总觉得,家里萧瑟,看着太破旧,可从肖少爷那回来后,竟觉得没有以前那样破旧了。也许是看惯了这萧瑟的景象吧,心中竟也没有落差了,心中也开始同情肖少爷了,一个少爷以前经过的像我们贫穷的猎户一样。
“娘,这是这四个月我赚的银子。”
静儿把一袋子银子和银票给了翠花,翠花打开一看吓了一跳,赶紧把银子给静儿。
“静儿你上次让人捎回来四十多两银子,娘就有点担心你。这次离上次捎来银子才三四个月,你就又拿回来七十多两银子,你告诉娘这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做什么不好的事了?”
“娘,看你说什么呢!女儿做什么不好的事了,女儿现在当上大丫鬟了,一个月有十两月银。上次不是刚到山庄嘛!找不到人把刺绣带出去卖,所以就只带回来四十两,现在在哪里带上大半年了,也找到人把这几月的刺绣都卖了,所以带回来钱自然多些了。”
“真的。”
“恩,我骗谁还能骗娘你吗?”
“娘,总希望你们都好好的,将来你和水绵都嫁个好人家,东升能娶个好媳妇就行了。娘没想要过的太富裕了,就怕你为了东升和家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将来要是被捻了出来,名声不好了,咋能嫁个好人家。”
“娘,你想太多了。我真的没偷也没抢,都是我自己的月钱和刺绣的钱。”
“那娘就放心了。本来娘就当务你了,像你这个年纪别人都嫁人了,你要因为家再出个事,娘就撞死算了。”
“娘看你说的,是女儿自己不想嫁人的,女儿想再自由两年,嫁人了就要相夫教子了,一辈子就牢牢拴在那里,女儿还小呢。你个府里的不是都十七八岁才放出来的,女儿想二十再嫁人。”
“哪有二十岁才嫁人的,别说什么荤话了。娘还盼着早点抱外孙呢!”
“娘,不说这个了,东升回来过没有?”
“没呢,怎么了?”
“没事,我就想起东升上师塑的钱应该再交了,看看他回来拿了没有?”
“那到没有,要不你给他送去?”
“好!”
翠花拿出来三十两银子给静儿,静儿一看给怎么多,要退给翠花,翠花又推给了她。
“你拿那个给自己买些好的胭脂水粉吧,家里四十银子都用不完,你上次给的还剩下二十多两呢。以后就不要在给人家刺绣了,不要伤了自己的眼睛。闲暇时,就开始锈自己的嫁妆吧。”
静儿也没有多说什么,虽然在这里呆了十五年快把21世纪的东西忘完了,可有些事不能跟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一样的。
静儿到师塑以后,发现东升并没有在师塑上课,问了师塑的师傅才知道,原来东升竟然有七八天没有来上课了。一个月前,师塑就催东升交钱了,东升一直没交钱,所以师傅就把他赶了出来。
静儿拖欠的钱交了后,又交了半年的师塑费和伙食费,就离开了师塑。开始在镇上找了一圈没有发现东升,而东升也没回家,师塑里问的几个孩子说他喜欢去的地方都没有他的人。
静儿左思右想,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后来终于想到后山,于是静儿回到谭庄,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后山。在后山猎人们临时住的小屋里发现了东升。
东升正在用捡来的柴火,炖着蘑菇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听见门响了,看向门外,看到静儿一脸生气的站在门口。突然就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勺子,那勺子就像有千斤重一样,知道应该看姐姐的,可又不敢看。只能低着头,艰难的叫了一声:
“姐~!”
静儿本来可生气的,可是一看到东升的样子,竟开始心软了。走近时,发现东升在锅里煮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时,气就消了。其实东升不上学没给家里要钱,静儿并没有生气,气的是他没给自己商量,而且不回家。
“你这七八天都是吃的这些吗?”
东升还是低着头不说话,静儿摸摸东升的头又问道:“你知道不知道,你不去上学,娘迟早会知道的。”
“姐,你跟娘说了?”
静儿
“还没有,你要是再不去的话我可要跟娘说了。你不想上学了吗,还是担心钱的问题?”
“我原想不跟娘说,自己上山砍几斤柴卖了,自己交师塑的费用的,可砍了几天都没有卖出去,自己更不敢回家了。”
静儿坐了下来,拍拍自己旁边对东升说:“坐下吧,我们好好说说话。”
东升挨着静儿坐了下来,静儿把东升点的柴火,用土盖灭了,接着说道:
“你砍得柴都是湿柴,买柴的都是为了方便,为了方便的人怎么会买湿柴呢。受教训了也吧。”
“恩。”
“姐姐现在是一等丫鬟了,一个月有十两银子的月钱了,家现在不缺钱了,你也不用为钱当心。姐知道你孝顺,可家里的那些事有姐和娘呢,你不用担心。你只要好好学认字就行了。”
“姐,我其实也不单是因为钱的问题,是...是我跟不上学不会,不敢跟姐和娘说,怕你们失望。”
“原来是这样啊!没关系的,姐不怪你,每个人有不同的天性,不想学识字,那想不想学练武呢。”
“姐我练武怕也晚了,学不会的。”
静儿一听:“你想过学武,问谁了?”
“没有,我觉得习武和识字应该是一样的。师傅说我上师塑晚了,就应该更用功的,可我用功了,好多的字不认识,老是完不成师傅的任务。”
静儿本想让他多学点知识的,可没想到反而打击了他的自信。想想师傅考虑的也是,也不能怪人家师傅。让他跟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学,他都十岁了,隔两岁的孩子就隔一头呢,他那么高站里面。可让他跟他一般大的孩子读书也确实为难他了。
“没事,姐不怪你。我们先回家吧,你让姐想想!怎么也回来了,奶奶对你最好了,顺便看看她吧!”
“恩!”
静儿和东升回家的路上,各有所思。
静儿想着到底让东升上学还是不上。上学吧,伤了东升的自信;不上学吧,难道就让他遇到困难就后退吗?而且不上学要让他做什么呢,感觉不认识字,以后生活也有很多麻烦事的。
不管是现代古代没权没文化,特别是没钱都会被人嘲笑的。东升在学校被人嘲笑了吧?自己虽然没有经常和东升在一起生活,可是平时也看的出来,东升有时候挺固执的,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应该不会放弃的才对啊!
“东升,是不是有人说你什么了。”
“没有。”
“真的没有?”
“真的没有。”
“没有的话,姐还是希望你去上学的。毕竟我们家就你一个男人,姐希望你能克服困难,将来好撑起我们的家。虽然姐没想你去当官,可姐不希望你将来不识一字、目不识丁,你懂吗?如果将来出去了,一封家书也不会写,将来如果不在家,看见你自己写的家书,我们也会觉得好像看见你一样。”
“恩。”
东升顿时觉得有了动力了,所有的不愉快都消失了。连声音都充满了自信。
“好”
静儿笑了笑,摸摸东升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