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被小草覆盖着,碎金一样的小花,一朵朵隐没在小草里。远远的山崖上,撒着几朵喇叭花,时而被轻风吹得摇几下,突然一只像壁虎的动物一张嘴把它吞进了肚子。它猛地一转头,一朵喇叭花被他的尾巴扫落。花朵随着流水流到我脚边。粉色的五角形,每一角都那么均匀,从花心中伸出来的花蕊却是白色的。花瓣上,露珠滚动、透明,当中海山这一个金色的小点——是太阳。
空中传来一声鸟鸣,抬头一看,一只大鸟冲了过来,抓住我的肩膀。带着我飞了起来,我惊讶的拍着大鸟的翅膀,大声尖叫求救,惊恐的发现我发不出声音。大鸟带着我越飞越远,突然把我扔了下去。
“啊。。。。。。。。”
我睁开眼,原来还在学校,擦擦头上的冷汗,原来只是一场梦。
“小清,做恶梦了吧。活该,谁叫你每天就知道睡”幺幺幸灾乐祸的道。
“小清,幺幺,我们今天去鬼谷去玩吧”老大说道。她是我们宿舍年纪最大的,所以我们都叫她老大。
“好啊,好啊。”幺幺高兴地手舞足蹈,“小清如果你再睡我们就把你丢出宿舍”。
“不要做那么恐怖的表情,小心成老巫婆”
“老大,你怎不管管她”
“好了,不要闹了,赶紧收拾收拾我们好出发。”
刚到来到鬼谷,就听到旁边旅游团里的导游小姐拿着喇叭喊:
“现在我们在云梦山的山脚下,河南淇县云梦山系太行山支脉,位于山脉最东端,由东出山即是冀鲁豫交界处的平原地区。此山又名苍峪山、苍岩山、青岩山,在今淇县县城西南15公里,主峰剑秀峰高584米,山南属汲县。现在我将翻过这座山,到达鬼谷。现代多数专家相对一致的看法也是,云梦山中的鬼谷是鬼谷子隐居处,是中华第一古军校”
我对鬼谷也不了解,只是听老辈的人说,钟无艳(钟无盐)也是鬼谷子的徒弟,所以对于能教出那样出色神奇女子的鬼谷子特别的敬仰。
相传从隋朝开始,云梦山就建起王禅老祖庙。鬼谷子隐居处水帘洞,位于云蒙山、盆地南山(主峰剑秀峰)半崖上,坐东南面西北,高10米,宽50米,深80余米,石室深幽,内有泉潭。相传鬼谷子当年经常坐牛车出入洞内,现在洞中还留有"车辙"和"牛蹄"的痕迹。水帘洞周围有王老圣母(鬼谷子母亲)洞、鬼谷祠、孙膑洞(洗坐洞)、毛遂洞、青牛(鬼谷子坐骑)洞、天书楼、试心石、映瑞门、映瑞池;附近有鬼谷子考试学生的场所舍身台、鬼谷墟;北山有庞涓洞;不远处有大峰门、小峰门、无字天书崖、南天门、石屋、孙膑庞涓下棋处、南北桃园、演兵岭(子孙岭)、孙膑墓、太阳洞、徐福洞、鬼谷清溪等;共有景观30余处。此外,淇县城南有千百年来一直供奉王禅祖先的王氏家族村――王庄村,现有鬼谷子墓,俗称王禅谷堆。临漳县谷子村,本为*中国最早的谷子(小米)产地而得名,后有人传为鬼谷子生地,并于清光绪年间建一鬼谷子庙。清代有艺人根据孙膑庞涓曾在淇县云蒙山求学鬼谷子的某些情节,编成剧本《孙膑下山》。民国初年,淇县窝班大平调同乐班,四处演出此剧。至今冀鲁豫苏皖结合部几十个县的平调剧团,还保留有这一剧目。尤其令笔者惊异的是在对孙(武、膑)氏传人的进一步采访中,他们的所述暗合了淇县云蒙山鬼谷说。孙氏族人如今遍布天南海北,可他们在关于始祖问题上的说法有相通、相似之外,许多言说鲜为人知。自孙武至今2400多年过去了,考察中发现,全国各孙氏家族的不同分支分别独立保持了其独特的传家谱、授兵书方法,其运作方式至今并不被外人全知。现今掌谱人仅如山东的孙志一、东北的孙百君等,对他们的深入访谈可知孙氏传谱授书的规矩非常严密。按照孙氏祖上家传之言,有"先王傅道"、"归宗"、"滥世不滥数"、"庙示"、"宏学"等规矩,其中说孙武是鬼谷子的老师,鬼谷子是孙膑的老师,孙武和孙膑的生平也与目前所流行的说法有许多不同。调查采访中也听到,今日淇县附近一带也流传有"先师后徒"的故事。说是孙武本系孙膑的祖父,鬼谷子的老师,孙膑拜师鬼谷子,又成了鬼谷子的徒弟。似可印证孙氏族人的家传之说。孙氏家传之言中虽然不乏难解或牵强之处,但仍不失为是一条探隐之路。在历史文献资料极度缺乏的现状下,至少对研究孙氏兵学提供了一种启迪思维的方法,有着辅助史料不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