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的望子成龙情结强烈到何等地步,只要看看我们周围就不难发现:
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就成了“开发智力”的对象,从“神童教育”、“0岁方案”、“天才儿童培养”、“小太阳计划”,一直到“哈佛女孩”、“北大男孩”,都是中国家长们所津津乐道的;
一个专门为孕妇播放音乐的胎教班,每节“音乐课”收费标准超过100元(天晓得,肚子里的“孩子”能否享受到这种美妙音乐),可是照样门庭若市,岂不怪哉!
虽然科学已经证明,只有千分之三的人智力超常,但年轻的父母们坚信可以“子成龙”、“女成凤”,坚信自己的孩子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天才!
什么是“龙”、什么是“凤”
提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里有必要首先弄清什么是“龙”?什么是“凤”?
传统观点认为,“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有鳞有爪,能飞能游,能兴云降雨。遗憾的是,谁也没有见过。如果是这样,家长又何必指望自己的孩子都成为那种只有传说中才有的玩艺呢?
也有人说,“龙”是古代帝王的一种象征。孩子能当“皇帝”,做父母的当然荣耀之至。可是转眼一想,自古以来一国只有一君,况且现在也不是“古代”,又怎么可能都望子成“龙”呢?果真如此,岂不要天下大乱?
自古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由此看来,要让孩子成“龙”成“凤”,首先得看家长自己有没有成“龙”成“凤”。如果自己是“老鼠”,而非要孩子成“龙”成“凤”,岂不是在强迫孩子“转基因”!
再说了,“凤”也只是一种传说(又是传说!)中的鸟中之王。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单名一个“凤”字。“凰”在古代也写作“皇”,与一国之君“皇帝”不是同一人也是近亲关系。同理可证,家长又何必指望现实中的孩子成为那种只有在传说中才能出现的鸟类,那岂不是强人所难吗?
也许有人会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都知道这只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美好愿望。既然如此,那就让它只作为一种美好“愿望”罢——龙飞凤舞固然遒劲有力、龙肝凤髓固然极其珍贵、龙吟凤哕固然舒卷激昂、龙凤呈祥固然吉祥如意……可那毕竟都是海市蜃楼,谁也没有真正见过,又何必非要孩子去当真呢!
“学而优则仕”
或许等到哪一天,“望子成龙”变成了“子要成龙”,这人造景观的海市蜃楼就真的出现了。
然而,望子成龙的家长却不管这些。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颇似一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壮举。
归根到底,这与几千年来我国文化传统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不无关系。尤其是封建社会里的一些大家族,总是以各种方式推举族人中的杰出青年,通过科举制度来参与政治、光宗耀祖、泽被后世。
例如,在江南农村就有许多这样的家族,每一代人中都会挑选一两个“智商特别高”的杰出青年专心致志念书,其他人则从事体力劳动或小买卖供他们读书。他们读书出头以后,在光宗耀祖的同时,再利用手中的权势为族人争取利益。一代一代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这个传统贯穿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
由于封建社会的从政之路十分狭窄,“自古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学而优则仕”,所以,读书、做官、发财就被当作唯一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的成才之路三部曲。读书越多,官就可能做得越大;官要做得大,就必须通过科举选拔制度中“状元”。而择校(择学)就成了这三部曲的原始基础。
直到今天,这种遗风仍然可见一斑。
例如,新中国建立后长期实行的高等教育制度,就是一种精英教育式的干部选拔方式。大学生一毕业就自动具有“干部”身份,国家包分配。这样的高等教育,实质就是为国家培养各类后备干部。
容易看出,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几乎同样是唯一的一条“成才”之路。
这样的“唯一”必然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一大景观。这样的高等教育哪怕门槛再高、再残酷,家长也要让孩子挤进去,否则就无法进入“干部”管理系统,无法“吃皇粮”。
从古到今如此这般的政治一元化干部选拔体系,催生了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第一个情结。
“父债子还”
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第二个情结,起源于几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制度中曾经多次试图打破科举制度的选拔制,而取而代之的推荐制。例如,我国汉代就实行过推荐制,“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工农兵学员”也是一种推荐制度。
可以料到的是,这些推荐制都搞得不成功、寿命都不长。因为它比选拔制弊病更多、更缺乏公平。
目前的学生家长或长辈中,有许多就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的一代知青。他们曾经被无情剥夺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因为当时的推荐制度并没有“推荐”到自己。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把自己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转移支付”到孩子身上,变本加厉地要求“父债子还”。
“恨铁不成钢”所反映的代沟
令这些家长遗憾的是,“转移支付”根本无法兑现。因为现在的社会现实,已经决定了“知识青年”们的下一代,与他们父辈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完全不同。
这样,就造成了家长和孩子之间极大的反差和代沟,导致家长们常常“恨铁不成钢”。
具体表现是,许多家长仍然停留在过去农业经济时代的一些旧观念上,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成才、光宗耀祖。可是在为孩子做出无私奉献后,又发觉孩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更没有按照自己划定的轨迹前行。而孩子呢,他们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身上肩负着光宗耀祖的沉重“负担”,追求的是独立自主和个性发展。
事实上,现在三代同堂的家族已经很少见了,子女成家后还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已经算是“孝子”了。更有甚者,在结婚之前就财产公证,明确表示不愿和父母住在一起。四代同堂、五代同堂对他们来说真是不敢想象,家族是否兴旺根本“不关他们的事”,甚至甘愿组成丁克家庭。
试想,丁克家庭连孩子都不要,还谈什么家族兴旺?他们强调最多的是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兴趣所在。
孩子最反感“我是为了你好”
在“集体主义精神”大衰落的今天,如果再把过去那些使命感、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一股脑儿泼到孩子身上,必然会产生强烈碰撞。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不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孩子的独立价值必须越来越受到尊重,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相对平等,父子之间称呼“哥们”的已经比比皆是。
这也就是家长在念叨“我是为了你好”时,孩子最反感的理由之一。因为在一句“为了你好”的后面,紧接着的往往就是孩子正当愿望和爱好的被剥夺。
这表明,抚养子女虽然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家长也有责任培养孩子,但如果仍然以光宗耀祖的家族观念来对待,就与现代教育观念格格不入了。
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社会提供的成才机会并不只是考大学一条路。大学生毕业后不要说“国家干部”的身份不会必然而至,甚至连饭碗都可能找不到,光宗耀祖的功能已经大大弱化。
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社会受教育机会的多样化、成才模式的多样化,必然从根本上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投资模式。望子成龙,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美好愿望与良好祝福,而不是强迫与武断。
社会上并不需要那么多“龙”
上面已经提到,不管“龙”是天子还是珍禽异兽,实际上,三百六十行并不需要那么多“龙”。
在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一切都要上纲上线归于政治,成龙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从政做官。
而现在,整个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望子成龙的观念没有变,但是望子成龙的“龙”却变了——谁能将来挣大钱谁就是“龙”。
所以,以前许多人认为当了官就是成才了、进步了、就是成“龙”了,而现在则转移到能赚大钱就是成“龙”了。这是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台湾、香港以及韩国都曾经出现过,现在都过去了。
从中可以看出,现在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向并不十分清楚。通常是遵循“实用”原则:因为将来要出国、要进外资企业,所以现在必须学好外语和电脑,于是,外语和电脑就成了孩子课余学习的主要课程。
什么是成功标志呢?开明的家长应当明白,在成才标准多元化的今天和明天,个人愿望能够得到充分实现,这就是成功。简单地说,成功就是“心想事成”。所以,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单相思”、把个人意志强加到孩子头上。
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家长意识到了这一点。
例如,这些家长也让孩子去学音乐、舞蹈、钢琴,但明确表态不是让孩子将来成为音乐家、舞蹈家、钢琴家。这就对了,因为其中少了一份功利主义。
就像法国人、奥地利人、俄罗斯人愿意经常掏钱让孩子从小听音乐会、看画展,培养他们的精神乐趣一样,什么时候中国家长不把这些活动看作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了,中国孩子的成才标准也就真正多元化了。
望子成“龙”不可能都如愿以偿
理论上讲,社会不需要这么多“龙”;而事实上,也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实现家长的期待,更不用说超值期待了。
几乎有这样一个规律: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家长都会欢天喜地,俗称“落地欢喜”。他的一举一动,一啼一笑都是那样的迷人和令人心醉——情人眼里出西施,父母眼里出王子(公主)。然而,循着择校轨迹考察发现,绝大多数家长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而逐渐“失望”,到最后则无可奈何地接受无情的现实——“超值期待”变成“超级失望。”
上幼儿园时个个都是天才
转眼间到了上托儿所、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开始教育投资了。多数家长会考虑给孩子选择一所怎样的托儿所、幼儿园。择校开始了。
虽然孩子尚小,可是这时候的家长往往最舍得投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潜伏着一种将来成为天才的可能。
不是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这托儿所和幼儿园就是一条标准的“起跑线”,甚至是“起跑线”上的“发令枪”。这时候家长花多少钱都心甘情愿。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一些好的幼儿园派头如此之大、牛气如此冲天?
上小学时有人开始打退堂鼓
接下来就到了上小学阶段。
这时候的家长仍然普遍陶醉于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氛围中,惟恐不精心培养就会耽误孩子的前途。所以,不论自己怎样艰苦,都要拼着老命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择校费就这样你哄我抬地上去了。
长期目标是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短期目标是为了孩子上一个好中学打下良好基础,孩子上学以后又是上奥数班、又是学小提琴,又是学英语、又是请家教……家长忙得不亦乐乎,孩子累得东倒西歪。
在这样的紧张学习中,有些孩子不堪其苦,于是败下阵来,从此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久而久之,家长也失去了耐心,一句“随他去吧”的退堂鼓,给望子成龙暂时画上一个“逗号”。
勉强跟得上这种紧张节奏的孩子,则失去了起码的童年乐趣,变成了“机器人”。家长在对他们快马加鞭的同时,又把目光瞄准了小学升初中时的择校。
上中学时家长的头脑终于清醒起来
小学升初中时已经有一半家长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剩下的一半家长还要做“最后挣扎”。因为这时候,这一半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家长岂能忍心耽误他们的前途?家长们认为,只有上了一所重点初中才能保证孩子有一个好前途,自己也才“对得起孩子”。
到了上高中时,其中一部分家长又继续重复前面小学升初中时的打退堂鼓过程。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孩子通过补学多年仍然升学无望,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现实”一点为好。原本的“望子成龙”经过一段时间的“逼子成龙”仍然无济于事,择校预算也就不得不降下来,乃至最后被“挪作他用”了。剩下的那部分家长头脑也不那么热了,他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孩子的优点和毛病,因而能比较理智地面对现实。只是孩子仍然有这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冲劲,所以必须为他们的择校东奔西走、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