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为孩子选一所好学校 §名牌学校≠名牌成绩

2002年9月4日,《中国青年报》“新闻观察”剖析了高中择校生高考摔跟头的怪现象,值得全体家长和择校生关注。

名牌学校学生没有考出名牌成绩

2002年秋季,安徽省增加高校招生计划近2万人,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60%。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很多到重点高中去借读的择校生却反而没有考出好成绩。

在合肥市某普通高中,3年前外出借读的40多人没有一个考入大学本科;另外一所中学有60多人在某重点中学借读,只有1人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在某普通高中某班,同学们普遍考出了好成绩,可是2位外出借读的同学考分却很不理想,一个是315分,一个是319分(满分750分)。

择校生为什么高考摔跟头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种情况?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一是名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些名牌学校的师资状况是“成名即走,平庸来充”。如果择校生把希望寄托在名校的师资力量上,怎么会不摔跟头呢?

例如,某名牌高中当年高考成绩不错,择校生蜂拥而至,结果引发教师大流动——该校的不少知名老师被更“重点”的学校挖走,教师岗位出现的空缺又通过招募其他普通初中学校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来填满。

遗憾的是,这些新教师进入该名牌高中既没有考试、也没有试课。这样的老师身在名牌学校,很难说是名牌老师。

二是名校的升学率并没有公布的结果那么高

除了在数据上弄虚作假外,还因为名校中有许多“借读生”、“委培生”、“并轨生”。

这些“借读生”之类的学籍都放在教育局代管,在计算升学率时,“分子”上包括这些“借读生”,而“分母”上却去掉这些“借读生”,这样统计出来的升学率怎么会不高呢?又怎么能令人相信呢!

三是名校的重才意识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强

例如,某普通中学的“状元”中考分数已经达到当地某名校的并轨生分数线,可是由于家庭贫穷,无法筹集到4900元学费。于是,该学生家长便到当地一所名校,希望能申请减免一些学费,结果遭到断然拒绝。

另外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长得知此事后立即登门探访,告诉他:“你是本地‘状元’,可是到了该名校并算不上什么,当然不会减免学费。如果你愿意上我们学校,不但学杂费全免,而且肯定是全校的尖子生,几年后一定会考上大学。”

这种“策反”宣传虽然具有广告意味,可是却并非毫无道理。

择校生如果不被学校和老师所重视,即使原先基础好,也可能无法挖掘应有的学习潜力。

重点中学有没有“水分”

家长和孩子眼睛都盯着重点中学,可是这些重点中学是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重点面”又有多大、其中有没有“水分”呢?

以江苏省为例,截至2002年12月31日,江苏省有800多所中学,其中省重点中学就有300多所,而且平均每年还以20多所的速度递增。

对此,教育界人士和家长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重点中学要“挤水分”。评选重点中学的衡量标准,过多地放在学校建筑面积、图书馆等硬件指标方面,很少考虑这些重点学校之间办学质量方面的悬殊,实际上失去了重点中学应有的表率性和示范功能。

他们认为,只有挤掉重点中学的“水分”,压缩重点中学数量,中学排位重新洗牌,才能提高重点中学应有的“身价”。

试想,如果有一天重点中学的数量占到其中的绝大多数甚至100%了,这样的“重点”还有什么意义吗?

另一种意见认为,评选重点中学的目的并非给学校划分等级,主要是借此机会激励薄弱学校增加投入、提高办学质量。如果是给学校划等级,也用不着评选“重点”、完全可以评选“星级”,这样的等级划分层次更加丰富多彩。

他们认为,重点中学数量的增多不仅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有助于家长择校时弱化“重点”与“非重点”的观念——大家都是重点了,眼睛也就不要只盯着“重点”了。

居于中庸之道的观点认为,重点中学挤不挤水分都很难,如果把评选标准放得“模糊”一些可能会更好。因为每个学校的生源不同、办学传统不一样,在软硬件条件基本达标以后,有办学特色的学校比“全能冠军”的重点中学更可贵,对家长择校也更有指导作用。

外行创办贵族学校步履维艰

谈到公办学校,实际上不能不提到民办学校。因为这10多年来,它的发展一直是与民办学校齐头并进的。

20世纪90年代初,各种非教育部门创办的民办学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高收费的“贵族学校”。

当时这种发展热到何等地步?据说在广州,有的学校还只是在报纸上刚刚公布建校图纸,就有家长捧着十几万元二十几万元前来预定学位。寄宿制教育、名校师资的融入,着实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目光。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民办学校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当初办校时仓促上马,对教育的复杂性缺乏足够认识,学校招生本着多多益善、有钱就行的原则,导致生源参差不齐。而学校显然也对此缺乏一套相应的管理模式,老师缺乏应付这类学生的心理、知识准备,结果教育质量上不去,家长意见很大。

虽然其中也有不少民办学校办得不错,但是由于教师队伍不稳定、某些投资者动机不纯,发展到最后不是连累学校倒闭就是得过且过。

由于学校校长是由董事会任命的,教师是从全国各地招聘而来,所以不少教师有一种打工者心态,干一天算一天。

有些投资者不懂得教育是低赢利项目、需要长线投资的规律,一心只想多赚钱。更有一些投资者转身就把储备金投资于其他高风险行业,从而导致经营不善、投资失败。

内行进军民办教育出手不凡

与非教育部门创办贵族学校、不懂教育规律相比,名校创办民办教育的优势显而易见。

最主要的名牌效应是,不但原本就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而且在吸引办学资金方面一呼百应。不少政府部门、企业甚至个体老板,听说名校要创办民办学校,纷纷前来寻求合作机会。他们认定与名校合作投资没有错。

这样的名校冲击波,无疑激活了原本由贵族学校而导致的低迷市场,同时也提升了民办学校的声望。

而且,他们一开始就坚持要在新校校名上打上原来名校的品牌,既是对自身质量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的承诺,很好地解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择校要求。

本部红旗不倒,新校彩旗飘飘

名校纷纷进军民办教育,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优质学位的呼唤。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担心,名校在如此这般的扩张以后,新校的质量能否保证?本部的质量会不会因此下降?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民办学校都认为这不是问题。

因为他们在合作过程中都有言在先:投资方和合作方不能干扰学校的办学,坚持教育家办学、教育家治校,学校拥有完全的办学自主权。在服务社会方面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搞急功近利。有了这样的共识,民办学校质量就会得到可靠保证。

名牌学校进军民办教育后,以往单一的国有公办就变成了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模式共同办学,为学校走向教育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民办学校要有一个好校长、有一支好的师资队伍。而实际上,这些校长和师资力量都是由本部向分校委派的骨干力量。

从中可以看出,名校之所以“名”,实际上除了现代化的教育硬件配套设施外,更在于他们多年来沉淀下来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

名校通过委派校长、教师,能够很好地将这些宝贵财富渗透到新校中,通过移植,让新校一起步就能站在名校原有的高度。

重点学校中一成学生学习有困难

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读重点中学,可是他们也许没有想到,硬拉上去的孩子很可能因此而患上各种心理疾病。特别是原先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更容易导致学习不上去。

2002年10月10日,在“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上,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有关专家指出,广州有一成孩子存在着学习困难等心理障碍,其中不少是因为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下游水平而引起的。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林勇强教授说,不少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时成绩优秀,备受师长宠爱,但是一旦进入高手如云的重点高中或者重点班级后,成绩便不再拔尖,老师也不再特别赏识他们,他们心理上的落差会特别大。

尤其是那些本来不够重点学校分数线、而被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用各种方法送进名校的孩子。

专家建议,在鼓励孩子重新树立信心的同时,让这些孩子退出重点学校,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专家提醒,18岁以前是成熟人格的形成期。如果在这一年龄段之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对有问题或障碍者进行适当的诊断、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如果一味只强调学习成绩,不断向孩子施压,则可能适得其反。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