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样一个千奇百怪的世界上,想能见怪不怪,非有足够的定力不行。让自己静下来,能够静得住。
静——可比动难多了。
步兵战士都知道,开步走和跑步,要比立正容易得多。因为,我们的灵魂里几乎不会有完全的寂静。
《荒漠甘泉》里讲了一个“海底坐垫”的故事:谁都知道海洋是永不止息的,风从不会平,浪从不会静。但在海底深处,却有一个风吹不到浪打不到的地方,叫做“海底坐垫”。任狂风暴雨搅翻大海,任龙吟海啸波涌浪滚,那个地方从来不会被搅动。当科学家挖掘海底,把“海底坐垫”上的动植物遗骸拿上来检测时,证实这些遗骸一动不动地被存放了数千年之久,从未受到过打扰。
据说台风的中心也是平静的。
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处于大海之中或台风之中?到处都是声音,人的声音以及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甚至当我们越是想安静的时候,就越有一种大吵大闹的声音传到耳中,里里外外的喧嚷声不下上千种,烦你,扰你,推你,拉你,以致除了这种喧嚷声之外,你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更听不到自己灵魂里的声音。
这时候你要继续静下去,也必须在嘈杂中有时间让自己独个安静在一个地方,让外界的噪音达不到,也让能进到你心里的每个闯入者不做声,如同安静的日落。当你对外面的一切噪音充耳不闻时,渐渐地那些噪音就会消失,会听到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发出一种极微小的神秘音调,有无法形容的温柔和安慰的能力,那就是从你自己灵魂里发出的声音。
越是嘈杂的生命、忙乱的生命,越应该找到这种内在的静,倾听自己生命的歌唱。那才是自己的声音,才是真实的自己。
认识自己乃是真知识的基石:人永远无法自己满足自己,人在绝望中也无法解脱自己,认识自己的软弱才能坚强,体验过惧怕才会勇敢。
生活并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生命的更新才是一切改革的根基。历史是我们自己的影像,在历史和别人的错误里能看到自己的责任,才是真智慧中的开明。在有强光的地方必有暗影,但在阴暗的地方更容易获得丰富和珍贵的启示。
在倾听自己的过程中,沉思默想,整理自己的思路,靠近自己,充实自己,会认识自己的命运,恢复自己所有的能力,然后才可能调动全部精力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静”之所以能给人改变生活的力量,是因为它能医治痛苦和沮丧。
然而,痛苦和沮丧这两样东西,是人生中不可能不遇到的。逆风能使船舶进港,沉重的钟摆能使指针移动,世上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能通过眼泪和痛苦得到的。通过静思反观这些痛苦,才会使人深刻和丰富,有可能成为灵性上的伟人。
而沮丧,却是一种危险的引诱,使人的心脏收缩、衰弱,把困难扩大,给世间描绘上一层凶险的颜色。能够静下来跟自己对话的人,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从不沮丧。
“静”还出于一种心灵的渴求。吮吸生命的气息,让心里体验到一种不可诠释的感情,超然有世外感;静谧,清畅,会找到人同外部世界的连带感,找到与灵魂相熨帖的东西。
让疲惫的身心重新投进生命之中,让生命本性的渴求得到满足,这是心灵的拯救。
人人都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生而不知从何而来,死而不知去向何方。因此,生存就需要思考。“海底坐垫”是给海洋以静力和智慧的地方。心里有这样一个“海底坐垫”的人,必有海洋般的性格和胸襟,堪称大气。
愿善良的人们心里都有这样一个“海底坐垫”,用以对付世事的凶狠。
1990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