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娇娘不可欺 第1卷:正文 第37章 黎家老宅

果然,祖氏也确实聪明,想了一想,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若是那房子不退,就得从她这里再弄出去,方才分家的时候,作为管钱的她肯定藏了不少数,到时候真的又拿出来,岂不是自己打脸?

“对,这倒是真的,现在宅子里房间也多,就算是天香单独一间也是可以的。”

“不,我让天香跟我睡。”黎金枝很想腻着黎天香,觉得只有她才配跟自己说话。

“好,好。”

黎天香脸都要绿了,恨恨的刮了黎尽善一眼,一转头,脸上堆着笑意,说道:“搬过来就不用了吧,小姑,你跟我去镇上住呗。”

真是个戏精。

“好呀,好呀。”黎金枝听了,开心死了。

“妹妹年纪也到出阁的时候了,还是多出去走走,让天香带着她去镇上一些秀才举人家里转转,见识一下,以后也好做个太太。”黎孔忙劝道。

这话也说道祖氏的心坎上了,见她那表情,黎尽善心里暗骂,这一关难道就让他们糊弄过去了?

“那肯定也得让奶奶去呀,以后这大伯娘就是官太太了,怎么也要大伯娘尽点孝,否则以后真的当了官太太,人家一问起来,当初做秀才娘子的时候都没有照顾婆婆,怕是会影响大伯仕途的哦。”这时黎尽善的声音不紧不慢的响起,嘴角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祖氏如梦初醒。以后老大媳妇尉氏做了官太太,她还真未必好使唤了。

她是老太太,是黎孔的娘,是黎家的老太太,不好好给这个官太太立点规矩,怕是以后尉氏她很难拿捏了。

黎孔也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他知道,当今的朝廷十分注重孝道。黎孔要做官,孝字上不能有半点污点,而他媳妇尉氏想做官家太太,也是一样。

可他们都离开老父老母有好些年了,这要是在官场上被人拿出来说事,他也有个置家不严的把柄,可让他离开镇子,住回来,他心中也是百万个不乐意。

偏偏他还不好明说。

屋子里的人一脸愕然,大眼瞪小眼,大家从祖氏的脸色里都知道,这个事情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黎孔求助的看着黎金枝。

“娘,我还想去镇上呢。”黎金枝缩在祖氏怀里撒娇。

“小姑可不能去。”

“凭什么?”

“小姑脸上好像被划伤了,现在镇上,也不能出门,还不如在宅子里先养着呢,有天香姐相伴,也学一些礼仪,了解一些镇上秀才娘子、举人娘子的喜好,做足了准备再去,必定惊艳整个兴化甚至是刺桐港。”

黎尽善的话让祖氏感觉一切都明亮了起来,若是这样,自己女儿的婚事,终于可以解决了,最好不要嫁给那个鲜于错,他们家到现在还是个军户,对这门婚事,祖氏对黎老爷子有些微词的。

“那就这么定了,老二,老四,你们明天去给你们大哥搬家,顺便把房子退了,不能白给人家房钱。”祖氏一声令下,算是给了大房当头棒喝。

黎老爷子也颇为赞赏的点点头,只要能省钱,他总是乐意的。

“我明天带着几个娃儿去。”黎孟搓着手掌,也开心的不得了,他也有机会去见识一下大哥的院子了,搬家的时候有机会再顺点出来。

黎金枝也是一脸明媚,抱着黎天香在炕上嬉笑,黎天香却是尴尬的笑了笑,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

“多好”的一家子呀,看着一屋子人,黎尽善也从心底发出“由衷”的赞美。

黎家的大门再一次开启,黎庄和黎尽善离开了。

因为天色将晚,第氏将黎武打发过来瞧瞧,听到分家成功,也赶紧帮忙,收拾了一些餐具,三个人就回家了。

只有黎天香在墙角,用指甲抠着门框,她万万没想到,黎尽善几句话,就把她千金小姐的生活给断掉了,太可恶了,有机会一定收拾这个小妮子。

以前听了许多,自己也是上过大学的,可在遍地大学生的时代,黎尽善怎么也想不到读书人就这么容易被人原谅?他可是要把自己侄女推到火坑里呀,现在转瞬之间就旁边的人就好像一切没有发生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是在这个时候,黎尽善真正读懂了这句话,可惜自己是个女子,不能读书、读书再好也不能做官,那就好好赚钱,簪缨世家不指望了,那就做个富甲一方的豪门,用钱砸死他们。

炊烟渺渺,不少人家都开始做饭了,在道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都是青石垒的,古庙乡不靠海,可离大海也不远,台风常来,有条件的多会用石头建房,而一般家庭也会用灰砖,看上去也是赏心悦目,颇有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味道。

黎尽善欣赏了一下,叹了一口,跟着父兄向一个土坡上走去,与山下的古庙乡不同的,山坡上有着破败的城墙,城墙的石头大部分已经被人拆卸下来用来砌房了,穿过城墙的遗迹,零散的分布着几家农户,不是栅栏就是土胚墙,破败不堪,有一些顶棚也掉了,显然是被废弃了。

这里就是古庙村的老街了,以前是边境,房子都建在山上,现在大部分的人家都迁到山下去了。

小路两旁都是杂乱的树木,让这小山丘又多了几分破败,而眼前是一间破得如同废墟的房子,一眼看过去寒酸得让人几乎都要落泪。

用枯木围成的篱笆墙不是为了防贼,只是为了有道篱笆而已。

即使别人家的是红砖墙,自己家的却是破枯木篱笆,但有道篱笆看起来才像是一个完整的院子!

脚下细软的沙土,老树下那几块木头桩子,墙根永远除不完的杂草。

还有差不多人高的大水缸、这里得说明一下,大颂的百姓已经晓得利用自然动能,也晓得水往低处流的道理,所以有水车不停的高出的水罐装水,只要接了管线还是有自来水的。虽说这些自来水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过滤,也不够充分,每到用水高峰,更是供不应求,用水还得等,作为以前的军镇,供水系统比较完善的,每家每户也会备有大水缸,闲时补,避免断水。

据说城里还有两个轮子的人力车,人一拉就走,很方便,甚至还有电,对此黎尽善很是好奇,可古庙乡这些新鲜玩意还是没有的。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