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娇娘不可欺 第1卷:正文 第25章 尽善妹妹可安好

兜兜转转,话不多说,因为有了当初那一场酒,黎家的姑娘们对鲜于错,个个当做“情郎”看,在黎尽善的记忆碎片里,各房在这个“名额”上都有些自己的理解。

首先是黎金枝,她认为黎家老爷子和鲜于老爷子定了约,那自然是她去履行这个约,可事实上祖氏又不是很满意这个女婿,觉得不够档次。

其次是大房,他们认为只有黎天香与之相配,才是郎才女貌,而且一旦鲜于家得到赦免,到时候黎孔还可以以岳丈身份给予“女婿”一些科考上的指点甚至仕途上的指点。

二房没有闺女,他们推出了二伯娘的侄女苟三娘,苟三娘的模样那也是十里八乡屈指可数的好,关键她还跟鲜于错是“同窗”,在大颂朝,女子也可蒙学,与男子蒙学只为科考不同,女子蒙学的范畴五花八门,有些是为了识字、有些为了算账、有些为了绣花女红、当然更多的是育婴保健的学习。

大户人家买来小丫头小厮,都要调 教一番才开始使用,在大颂,这部分“进修”,往往都被社会上绣房、女学所替代,女子往往去私塾、蒙学堂学学识字,去绣房学学绣花,去女学学学护理,学习时长也都没啥具体的限制。

鲜于枢本就是进士出身,天上一般的人物,落魄到了兴化,起初还在军镇中做个账房,后来军屯裁撤之后,他也失业了,守着几亩所谓的“军田”犯愁。

天无绝人之路,这一带大部分人家都成了民户,求学上进的风气越来越浓厚,鲜于叔就办了一个私塾,教授当地孩童蒙学。

可他到底是戴罪之身,朝廷也好、官府也罢,都不会允许朝廷惩治的流放犯从事“教育”这个重要的行业,所以鲜于叔的私塾只能教授十岁以下的孩童,学学识字等等,当然女孩的年岁可以稍稍放宽一点,毕竟大部分人家对于女子教育还停留在“识点字,好去大户人家谋个差事”的阶段。

鲜于叔又不善耕种,为了谋生,就与自己夫人一起经营这家私塾,于是乎鲜于私塾那是五花八门,各色人等都有,苟三娘就跟着鲜于夫人学了好些年。

如此一来,苟三娘跟鲜于夫人关系良好,又跟黎家沾点亲,黎孟和苟氏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三房对这个亲其实也很看重,这人呀都有爱美之心,就算是第氏,也不会例外,她打小模样就出挑,黎庄的确长得不错,有男人味,只不过按照第氏的话“大字不识的土疙瘩”,原来第氏也曾做过,书生提亲的美梦。

自己的梦想不能实现了,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女儿们能有成就梦想的机会。

鲜于枢虽然被禁止教大龄男童,可教自己儿子,总没人管吧,于是鲜于错的学识跟古庙乡的同龄人中,那是绝对的出类拔萃,模样也俊。第氏对他很是满意,也乐得自己女儿暗暗争取一番,黎国色、黎玉叶走的都是“自由恋爱”路线,鲜于家的屯田也在谷中,所以黎国色和黎玉叶常带着黎尽善到鲜于家的田中“帮忙”,尤其是捡穗子、耢花生等等。

只不过这门亲,到底需要黎老爷子确认才行,所以三房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并不会有太积极的想法,完全处于,第氏默许,两姐妹自发的状态。

黎尽善眯着眼睛,把记忆中关于鲜于错的碎片过了一遍,她并不看好这种方式,毕竟社会风气没有“自由恋爱”的土壤,前几年黎国色外嫁,黎玉叶也定亲了,也说明这种行为也难以有什么大的起色,纯粹撒了把种子,看天吃饭,最终还是逃不过世俗的力量。

玉叶的身子往黎尽善小身板里拱着,黎尽善费解,转瞬她就明白了,玉叶觉得自己“丑呀”,头上缠着一圈纱布,眼睛也是肿的,面色也是憔悴,关键按理今天是她的新婚第一天,在这个时间点看看到自己的“情郎”,那份别扭,黎尽善心知肚明,手儿帮着遮着姐姐的秀面,不由的轻轻抚慰逐渐在抽泣的玉叶。

鲜于错作揖与第氏见礼,那姿态当真是“风雅得体”,哪怕他穿的一身布衣,亦能散发出让人怦然心动的气质。

黎尽善心中想起一个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心儿不由自主的猛然跳动,此时此刻,她突然明白,“原来的尽善”其实也是喜欢这位“错哥哥”的。

黎尽善一阵苦笑,也有些汗,这个鲜于错魅力当真是厉害,看来黎家三姐妹都沦陷了。

第氏难得的正襟危坐,微微点头回礼。

“三姑姑,你们这是回去嘛?”

哇,声音真好听,用词也好听,“姑姑”一词也让两家关系显得特别亲近。

“啊,是的呀。”第氏的声音也有些颤抖,让尽善有些发笑,都说男人“只喜欢二十岁的女孩”,其实女子无论大小,也一样喜欢年轻帅气的小伙。

其实黎尽善想错了,此时见到鲜于错,第氏的心情远比尽善想的复杂多了,她当然乐意自己闺女与鲜于错青梅竹马,可事实上她也晓得这个鲜于错是香馍馍,小姑和天香侄女都盯着呢。无论是黎国色远嫁,还是黎玉叶定亲,鲜于错也未曾有过什么“不舍”的举动,第氏也早就把她那点小心思给收了。

此时此刻她心情复杂,主要还是因为黎玉叶被悔亲,这件事到底是丢了“颜面”的,她不愿意见到熟人,更不愿意见到鲜于错,她知道,玉叶此时心情也差不多,难受。

“玉叶妹妹,还好吧。”显然他已经知晓了前因后果,玉叶被悔亲,羞愤之下奋而撞墙,这种事情说不定昨天晚上就已经传遍整个古庙乡了。

“无妨,就是昨天走路歪着脚了,头磕到桌子上了。”

黎尽善心中对第氏这个回答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淡化玉叶撞墙的事件,就等于淡化曹家悔亲的后果,玉叶已经不可能再进曹家门了,有些家庭往往很自私的表露出“自己女儿多节烈”,看似彰显女儿的气节,实际上是把女儿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为越夸赞女儿贞烈,一旦标签贴上,想再议亲,深受其累。

许多女子就因为这个所谓“气节”,最终不得不孤苦一生,青灯相伴。

“曹家接亲竟然如此草率,实在匪夷所思,玉叶妹妹模样放在心上。”

这个回答,也是绝妙,淡淡一句,就把这事推到了曹家身上,“草率”二字用的精辟,虽然没有倒出实情,却既不夸大,也顾忌黎家的颜面。事已至此,正是覆水难收,可日子总是要过的,黎玉叶要嫁人,曹家新婚小两口也要过日子,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用一个“草率”,倒是大家都有台阶可下,用的贴切。

黎尽善不由的多看鲜于错一眼,顿时觉得此人“人品俊伟,才识出众”。

听鲜于错这么说,第氏心里也是乐开了花,她到底是个村妇,见识不多,词汇量也不够,方才的话语只是不想耽误女儿未来的婚媒,对于整个事件到底如何定性,其实她一直摸不准,作为黎家的三房媳妇,总不能满乡里的宣称被婆婆祖氏坑了吧,现在鲜于错一句“曹家草率”,的确给她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氏不语,心中暗自筹算,鲜于错也懂礼数,不会跟女子攀谈过多,于是与黎武攀谈两句,将视线转到黎尽善姐妹这边,打趣道:“尽善妹妹可还好。”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