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娇娘不可欺 第1卷:正文 第24章 鲜于错

坐在车上黎尽善问:“咱家的田是哪块?”

“在哪里!”

“呸,那是曹家的田,我们家那三亩在那呢,还有那坡上的两亩。”看到曹家的田,第氏心中一股恨意油然而生,这些年,她和黎庄在这上面花费了多少汗水,她内心明白,曹家也是嫌弃黎玉叶的,否则以他们两家的恩情,见到三房的人,曹家根本不会拜堂。

昨天黎庄赶到曹家,曹秀才知道缘由,完全可以把吴海媚送走,重新迎娶玉叶。

归根到底还是曹家贪图吴家的财富,装作不知道此事而已,其实事先他们早就晓得新娘是换了的。

第氏看着玉叶,充满爱怜,心道:真是个傻丫头,还把曹家的田当咱家的,还为那个没心肝的曹秀才撞破了头,真是不值呀。

黎尽善从前就是五星级酒店的贴身管家,察言观色的水平那可是有一套的,《微表情管理》、《微表情与身体语言:人人学得会的读心术》都翻过好多遍了,对付史天香那种渣女,黎尽善自觉是阴沟里翻了船,或者说,她也发现了一些端倪,可是万万没想到法制社会她居然敢用那种下三滥的手段。

不过对心无城府的第氏,黎尽善还是从她的眼色看出了一丝“轻蔑”,而此时她的视线正是“曹家的田”。

“哟,玉叶你瞧,那是谁?”黎武赶着车嚷道。

“武哥儿,快些走,我不要见他。”黎玉叶一扭身子钻到了黎尽善怀里,头埋着像个小鹌鹑。

那是谁呀?

黎尽善顺着黎武指着的方向瞧去,来人一身灰色短衣的男子!

装扮跟田间的老农如出一辙,可再一看脸,黑而长的眉,好似泼墨染成,深邃神秘的眸子,蓄了一池深不可测的湖水。

整个人就像巧夺天工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这还是男人嘛?

就连一向不腐的黎尽善也忍不住诗情画意一番了。

那潋潋的轻辉,好似明珠散发出的光彩,白晰的肌肤就像上等的丝绸一般。

不要这样吧,黎尽善内心是崩溃的,简直是下水道里蹦出个卫生球嘛,怎么可能在这个邋遢田间,突然走出来一个水墨画里的帅哥?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大抵也不过如此。

以前只是觉得城里的公子哥、小姐闺秀们出门踏青有这种画面出现,可那男子真的穿的一身农服,未免也太富有戏剧性了吧。

黎尽善怔了一下,才想起来他是谁。

鲜于错,古庙一带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十年前,鲜于一家被流放到此地,成为古庙乡军镇时期最后一家接收的军户。

这鲜于错的父亲到底犯了啥子事,一直是古庙乡的谜,鲜于错是鲜于叔的老生子,别看他才十七岁,他爹鲜于枢已经是五十出头的人了。

鲜于一家自从来到古庙乡就显得与众不同,按照黎老爷子的话,就是香馍馍掉在泥地里,可惜了。

据说黎家先祖也曾是清贵的家族,虽然现在跟普通的农家别无二致,可黎老爷子年轻时候也是享过富贵的人,说的难听点当年也是“走马遛狗”见过世面的,所以跟同是江南府来的鲜于叔,相处的极好,常在一起“忆江南”。

加上鲜于叔又识文断字,会算账,所以在军屯裁撤之前,他接任军中账房的职位,而那个职位曾经是黎老爷子做过的,两人更是投缘。

鲜于错从小的时候就常到黎家来玩,他跟古庙乡其他旁里的娃娃都不怎么说话,倒是和黎家的男孩女孩都是熟识的。

有一日酒后,鲜于叔和黎老爷子喝的兴起,说起家中的孩儿,决意定个娃娃亲。

这鲜于家就鲜于错一个男娃,黎家适龄的姑娘却有一大堆,不是黎金枝、黎玉叶、黎天香、黎尽善就算是四房的大姐姐黎国色也只比鲜于错大两岁,按照民间的说法,“女大二,金满罐”,也都是可以嫁的。

只是两人当时喝大发了,并没有说是定哪一个。

没成想,那场酒之后,黎家就得到朝廷赦免,脱籍入民,成了正儿八经的民户,鲜于一家却还是军户,这样一来,两家的地位差异就有些出入了。

当然,也可能鲜于夫人瞧不上黎家当时已经日渐“入俗”的门风,觉得鲜于一家迟早会得到赦免,自己宝贝儿子不该一辈子搭在这乡嘎达里,总之这段婚媒几年来也没有“落定”。

方才说过鲜于错在古庙乡就是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相貌好,那就不赘述了,学识、文采、德行,别说古庙了,就算是整个兴化都是屈指可数,个个竖大拇指的。

黎家大伯二十岁中的秀才,当时就轰动一时,多年来,这个记录没人超越,直到曹秀才去年以十八九岁的年纪考中,这个记录才算破了。

可他们的文采在鲜于错面前那就一文不值,按照私下里的说法,鲜于错才华是可以考状元的,可惜他们家是军户,不能科考。

让人唏嘘不已。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