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风云局 第五十二章 点灯

出了张府,张昌宗忍不住的问道:“三哥,你真打算认那小子为主?”

张庭冷笑道:“就凭他就想当张家家主,还嫩了点,不过……”

张庭停住脚步,继续道:“不过此子不可留。”

张啸惊道:“三哥难道想杀他?这不太好吧,他毕竟是凉国张氏之后,实在不行,把他赶出襄阳就是,没必要杀他吧!”

张庭冷声道:“老五,你可别胳膊肘往外拐,你可别忘了,当年要不是我拉你一把,你怎么会有今日。”

张旭道:“三弟,就别埋怨五弟了,难道真的非要杀他不可吗?”

张庭道:“二哥,你今日难道没有看出来吗?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他跟我们所听说的那个凉王世子完全不一样,若他执掌张家,哪还有我们的活路。”

张昌宗也颔首道:“这点我也有同感。我听说那凉王世子庸碌好色,可今日我们所见之人,虽然年纪尚小,但却沉稳冷静,锋芒毕露,似乎不太容易对付啊!”

张庭道:“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吗?因为他的眼神,竟然让我感到害怕。”

张庭微顿,继续道:“要杀他就要快,不能他站稳脚跟。我听浩儿说,他的手下里还有个高手,一直跟着他,所以要想杀他,就必须先解决那个高手。”

张旭道:“我同意三弟的意见。”

张昌宗笑道:“我反正听三哥的。”

张庭望向张啸,张啸见他们都看着自己,也无奈的说道:“既然……既然你们都同意这么做,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

襄阳城,北街。

杨氏纸扎铺。

纸扎铺在北街的一个拐角处,杨氏纸扎以其做工精细,纸扎惟妙惟肖而闻名于襄阳,但凡家里有白事,很多人都喜欢光顾杨氏纸扎。

纸扎铺的老板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大家只知道这个老板看起来大概五十岁左右,驼背,整个人弓着身,就像在背上背口锅,不知道是谁先开始叫他罗锅老杨,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这样称呼他。

罗锅老杨从七年前来到襄阳城,开了这家杨氏纸扎铺开始,就没有离开过襄阳。为人老实本分,安静的守着纸扎铺过日子,期间,也有热心的街坊邻里见老杨一人寡居,想给他介绍婆姨,一起过日子,但都被他婉拒了。

张庭走进纸扎铺的时候,罗锅老杨正在糊着纸扎,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他的动作却缓慢而沉稳,粘了浆糊的棕刷自上缓缓而下,没有犹豫,没有停顿,布满青筋的手异常的稳。

罗锅老杨专心致志的糊着他的纸扎,张庭进来他似乎都没有发觉。

“罗锅老杨。”张庭喊了声。

罗锅老杨只是撇了张庭一眼,便不在理会他,而是继续专心的糊着他的纸扎,动作显得更加缓慢了。

但凡生意人,见到有客人进店铺,都是笑脸相迎,可这罗锅老杨却恰恰相反,他的做法似乎不太像一个生意人。

让人奇怪的是,张庭竟然没有催促,而是在铺子里的一张椅子上坐下来,安静的等待。

在襄阳,能让张庭这么做的人,并不多。

当纸扎的最后一道工序完成,罗锅老杨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一边翻转着纸扎检查疏漏之处,一边用微微沙哑的声音说道:“客人想要买些什么?”

张庭道:“我想让你帮我做一盏灯笼。”

罗锅老杨头都没抬,淡淡的说道:“铺子里有现成的,客人可自去挑选一盏。”

张庭道:“我要做的不是普通的灯笼,而是孤灯。”

“孤灯?”罗锅老杨将手中纸扎小心的放在地上,然后起身,整个人像条虾一样的弓着,走到张庭面前,抬起头,眼皮上翻望着张庭说道:“孤灯价高,而且不容易做,客人几日要灯?”

“三日之内。”张庭道。

罗锅老杨道:“客人要货的时间似乎有点急啊!”

张庭问:“能做好吗?”

罗锅老杨没有再说话,而是走到旁边的货架前,踮着脚从架子上取下一盏灯笼,并从案上拿过一支毛笔,蘸上墨,在灯笼上写下八个字:江湖夜雨,一盏孤灯。

罗锅老杨放下笔,将灯笼递给张庭,问道:“客人既然知道我这个地方,想必客人也应该知道规矩。”

张庭接过灯笼,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锭五两的金子,递给罗锅老杨道:“规矩我清楚,这是一半定金,另一半事成之后,我会遣人送到此处。”

“好,客人知道规矩就好,案上有纸笔,客人请写下你的要求。”罗锅老杨说完,又重新坐下来,开始糊他的纸扎。

张庭在案上取过纸笔,快速的写下五个字:张府三少爷。而后将纸折起,交给罗锅老杨。

罗锅老杨看都没看,便直接收进怀里,说道:“记住,今夜子时,可遣人将你手里的那盏灯点亮,挂在城东义庄的门口,今夜若是灯灭,则说明今日这笔生意成了,若是到明日辰时,此灯未灭的话,你就让人来这里取走你的定金。”

张庭道:“好,我明白了。”

“你可以走了。”罗锅老杨继续忙着他手里的活,不再开口。

张庭也没有再多说,提着灯笼转身便离开。

………………………………………………………………………………………………………………………

义庄,在东城外。

离襄阳城东大约有两里,那个地方相对偏僻,很少人会到哪里去,说是义庄,其实只不过是三四间茅草屋而已。

这里是存放棺材的地方。当然,棺材不会是空的,棺材中都有尸体,大都是一时还未曾找得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乡,家人准备运回本土去安葬,或是穷得无以为殓,只好暂时寄放在义庄之中。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客死异乡的人多了去了,所以这义庄中经常也是人满为患,所以官府也请了两人负责守义庄、埋尸体,只要尸体送到此处,三日之内无人认领,立即拉到乱坟岗埋掉。

这里一到了晚上就再也没人了,谁也不愿意跟一堆尸体睡在一块。

此刻已是子时,夜寒风冷,寂静无声。

突然义庄前的小道上出现了两盏灯火,慢慢的向着义庄移动。

灯笼在黑夜中摇曳,灯火一明一暗,能模糊的看见两人的脸,一个是十几岁的年轻人,另一个年纪较大,大概三十来岁。

“亮叔,你说这里会不会有不干净的东西啊?”年轻人扯着那叫亮叔的衣角,颤声问道。

亮叔拍去把那年轻人扯着衣角的手,挺了挺胸,说道:“李子,不是叔说你,做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样,心怀坦荡,便无所畏惧,神鬼避易,就像你叔这样,懂不?”

“哦!”李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但他的脚却还在微微的颤抖,他稍稍的定了定心神,问道:“亮叔,老爷为什么让我们来这点灯啊?”

亮叔敲了一下他,道:“该你知道的,你会知道,不该你知道的,你别问,懂不?”

忽然一阵冷风吹过,亮叔禁不住的打了个寒颤,他连忙将灯笼放在地上,然后跪下,双手合十,不停的拜道:“各位大叔大爷大哥,小人只是借路,路过此地,来此点一盏灯而已,还望各位行个方便,莫怪莫怪!”

李子也跟亮叔一样,跪着狂拜,待那阵风过,李子轻声说道:“叔,原来你也会害怕啊!”

亮叔又敲了下李子的头道:“叔这不是怕,是敬,懂不?少废话,快点起来,挂完灯早点回去。”

说完,他一把将李子扯起来,快步往前走。

不多时,他们便已至义庄门前,亮叔接过李子递给自己的灯笼,将之点亮,灯笼上立刻出现了八个字:江湖夜雨一盏孤灯,然后他将灯笼挂在义庄门前,转身正欲离开。

就在这时,挂在义庄门外的那盏灯突然灭了,他们俩的心俱是一颤,李子举起灯笼想看看灯火为什么灭了。

不过很快,所有的动作在一瞬间停顿了,他握着灯笼的手,不停的颤抖,静夜中牙齿打颤声异常清晰,只见在暗淡灯火的照映下,他们的不远处直挺挺的站着一个人。

那人一身白衣,手撑油纸伞,伞压的很低,看不见脸。他无声无息的站在那,一动不动。

“鬼啊!”也许是惊吓过度,李子突然扔掉灯笼,嘶声大喊,夺路狂奔。

亮叔也不例外,跑的不比李子慢,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扔在地上的灯笼,瞬间燃烧起来,没多久,火势就暗淡下来,直到熄灭,白衣人也随之隐入黑暗之中。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