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和谐经济 §【对策】

国企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经达80%以上,县属企业改制面达90%左右,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国有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000多家,权益和实现利润分别占全国国有企业的17%和46%。2004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7297.6亿元;中央企业实现利润4784.6亿元,上缴税金4285.6亿元,在构建和谐经济社会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按照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全国企业关闭破产总体规划,我国将在2005~2008年完成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重点向困难地区、困难企业倾斜。国有企业改革将持续到2015~2020年之间,届时国有企业的过渡性改革任务将基本完成。

根据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国有企业将分为a、b、c、d4类。a类,国家要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其他国有大型企业则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规范上市、整体上市、中外合资、产权置换、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国企改革的对策,主要应当侧重于以下4方面:

国企改革,不要迷信一卖了之

过去的国企改革,在许多地方被理解为一卖了之。尤其严重的是,企业一夜之间被政府卖掉,企业员工甚至包括厂长都不知道!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邵道生所说:“我们的国企改革是在没有充足理论、足够经验下进行的,更是在一些前卫经济学家鼓吹下进行的,因而带有一窝蜂的特征,最明显的‘症状’是:当高层想了解改制进行得如何时,一些地方的国企已被卖得差不多了。” 1

这种情况以后将会得到纠正,在没有征得大多数企业员工同意之前,企业不能被出售。

企业一卖了之的情形,早期主要是卖给私营企业,后来从国外引进了一种mbo(管理层收购)方式,主要是卖给企业经营者。发展到后来,一些厂长经理想通过民营化、私有化谋取个人私利,千方百计设套,“推动”国企改制,以便把它变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这种做法的弊端表现在,在我国权大于法现象还很严重的背景下,由此酿成的劳动纠纷司法机关基本不受理、劳动法规赋予劳动者在企业改制中的参与权被粗暴践踏、各种宗法势力在改制大餐中明目张胆地表演、用搞运动的方法突击甩卖国企等,仰仗的都是行政权力,与依法治国的国策背道而驰。

国企改革,当然不能排除民营化。但显而易见,这种产权变更和调整,必须尊重已有产权事实、尊重民意。因为国有资产的“国有”两个字,应该理解为全民共同利益。原来搞不好或者没有搞好的国有企业,并不是摇身一变成私营企业,就一定能搞得好。更不用说,一些地方政府将国企改革作为终极目标,为改制而改制了。

一位亿万富翁说:“今天,最有效、最快的发财致富方式,就是将国有资产变成我口袋里的钱,国家的钱实在太多了,没有谁数得清,也没有谁能看守得天衣无缝,实际上,许多看守国有资产的人并不反对把国家的钱放进我的腰包里。”看看,这种改制赤裸裸地是对国有资产的巧取豪夺 2。

其实,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私有化是最陈腐的陈词滥调,不可能是什么救世主。

美国“休克疗法”首倡者、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1999年11月7日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检讨说,“我过去对于大众私有化是过度乐观了。1991年捷克和1993年俄国的证券私有化,很快就变成了腐败性的资产掠夺。管理者侵吞资产,而证券持有人到头来往往一无所有。”他反悔式地提出,应当有选择地重新国有化,将一些严重腐败的私有化交易推翻重来。

前苏联经济学家亚夫林斯基,曾经是“转向市场经济的方针和纲领”(即主张私有化的“500天纲领”)主要起草者之一,当时声名大噪。可是10年后,他在《激励与制度:俄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著作中明确表示,以“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私有化为标志的俄国经济改革,已经宣告彻底失败。

我国经济学家郎咸平、左大培、王志伟等人的观点也如出一辙。

除此以外,目前我国能够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多是国有大型企业,国企改革进行到这些大企业时,不能令其一味退出。虽然竞争性领域不排除资本多元化,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更多地还处于家族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不具备管理大型企业的能力。

国有企业从一切竞争领域退出、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全部退出市场,不能不看退给谁。中国的经济命脉应当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其中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还不能完全从竞争领域中退出 3。

辨证施治,着重解决深层问题

根据计划,我国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将于2008年全部退出市场,这表明,国企改革已经到了最后攻坚阶段。与此相适应,国企改革更要着重解决深层次问题。否则,这项改革就无法善终。

国企改革进行到现在,着重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是 4:

一是国企改革虽然涉及资产问题,但不能眼睛只看到物而看不到人。相反,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着眼于人,立足于从传统国有经济体制下解放人,让广大群众在改革中拥有自己的产权。

二是国企改革虽然属于经济体制改革范畴,但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治、民主、文化、和谐问题。所以,绝对不能轻而易举地把一个企业像一件小商品一样卖掉完事。

三是国企改革虽然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这是就全国范围而言。对于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来说,应当有所区别。而且,公有制也并不就是单纯的国有。混合所有制才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四是国企改革虽然需要参照国际经验,但更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国有经济占gdp的比重,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是5%、发展中国家是10%,我国可以保持在20%左右。

五是国企改革虽然要注重国有经济内部作战,但也要注重在国有经济外部作战。这里的国有经济外部,包括国外资本和国内的非国有经济,要允许他们进入传统的国有经济领域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其他垄断性行业,与国有企业一起竞争。

六是国企改革虽然要着眼于传统产权结构改革,但更要着眼于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挑战。决不要离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否则会与世界潮流相脱节。

七是国企改革虽然要涉及企业员工的身份问题,但不能把它和资产置换相分离。员工身份改变后,必须得到合理补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负责,同时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八是国企改革虽然需要重视方案设计,但更要重视具体操作。尤其是要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国有土地、其他国有资源的产权转让方面,严厉打击官商勾结的腐败行为。

九是国企改革虽然需要政府转型,但不能干等。就政府体制现状而言,首先要解决从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十是国企改革虽然要摆脱既得利益集团的各种阻力,但重点应放在对国有独资重点企业、垄断性行业改革上。一方面要摆脱和冲破它们的垄断把持,另一方面也要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上述10个方面,每一个都很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国企改革过程中的资产流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犯罪。最常见的是政府部门串通改制企业老板进行地下交易,故意压低价格,个人互惠互利。另一种是资产打折。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要求改制企业必须解决原有员工安置问题。这样,改制企业就会趁机提出要求,压低资产交易价格,以便从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安置员工。就像买大件商品一样,如果一次性付款还可以打折。像这种情况,如果双方没有任何腐败行为,就不能算是国有资产流失,因为它是按照商业交易规则来进行的。

现在的问题是,这两种情形并不是泾渭分明,往往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问题变得十分复杂。有的改制企业一开始以折扣价买下企业,答应安置所有员工,结果一年后就不与他们续签合同了,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比较好的办法是,将资产和人员安置分开。人员安置由政府负责,企业资产拿到市场上去拍卖。资产不可能流失,改制工作也好做。

相得益彰,探索长效激励机制

国企改革要探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而不是贪图一时之快、完成任务了事。否则,不但达不到原有改革目的,还会增加不安定因素。在目前国企改革几乎停滞不前的背景下,以下两点可供参考:

最笨的办法或许最有效

国企改革中新理论、新经验层出不穷,又横竖受阻,为什么?因为媒体具有猎奇性,越是新经验就宣传得越起劲。而那些所谓经济学家则深谙此道,投其所好,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把某个企业的做法吹得天花乱坠,根本漠视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

其实,任何事情的解决都是既难又不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5国企改革也是这样。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中共十六大召开后,河北省于2003年8月率先在全国成立省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要知道,河北省的国有经济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71%的国有资产分布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在全国属于最高,国企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

河北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从规范透明着手,毫不避讳地用起了别人认为的“笨办法”——凡事讲规范、讲程序、讲透明,从而使得国企改革取得诸多突破。

例如在争议最大的产权改革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套操作程序:清产核资、离任审计→公开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网上公示改制方案、在产权交易中心公开竞价出售。看起来这个办法很“笨”,可是由于统一指导、公开操作、有章可循、不搞特事特办,有效克服了旧有模式的许多弊端。

尤其是他们在全国率先公开选聘资产评估机构的做法,有效防止了低估国有资产行为,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例如,资源枯竭的开滦马家沟矿,资产评估价为2000多万元,通过公开拍卖,最终竞价卖出了7000万元 6。

规范透明的改革策略,有效遏制了国有资产流失以及由此引发的腐败行为,很好地维护了员工利益,而且还没有改革阻力。

换一件马甲试试看

俗话说,“换了马甲我也认识你。”实际上,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国企改革。既然前面的办法行不通,那就不妨换一件马甲试试看。

2005年8月30日,广东省通过了一个未来五年内如何进行国企改革的文件,名叫《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管理层实施“增量奖股”办法:把企业超额利润的50%,用股权形式分配给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管理、技术骨干。

这个办法非常妙。因为它没有触动企业现有资产,对于通过经营获得的增量资产,在扣除存量资产的机会成本后,再作50%的转股分配,既能调动现有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有利于和谐管理层和技术层之间的矛盾,又可以回避国企改革的旧有模式所必定要遇到的诸多问题,在建立企业管理层长效激励机制方面,整体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读者也许还记得,多年前tcl的改革思路就是这样的,只是奖励的股份比例有所不同而已。

调整思维,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国企改革,自始至终牵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改革进入到关键时刻,国企改革更要为和谐社会作贡献,不能因小失大。

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公开操作、规范透明;二是以人为本、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公开操作、规范透明的要求并不高,做起来也不难,关键是要“认真”。以人为本、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这一点很欠缺。

2005年12月,在“2005第八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暨2005中国成长企业100强”会议上,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 7发表了主题演讲。

郎咸平教授认为,我国目前的国企改革成本,几乎都要由全社会来负担,改革的利益却归少数人,这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国企改革要为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做贡献,就一定要维护政府信誉,即一定要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例如在英国,也有国有企业,也在国企改革。英国政府的国企改革原则是,首先是改革优质而不是劣质国有企业。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涉及到政府信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国企改革成功了,股民赚了钱,对维护政府信用有好处。如果股民不赚钱,他就会不假思索地骂政府。其次,国有企业在国有股股权价格不变情况下,由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国有股是卖给大众的,而不是个别经营者。原因在于,改革优质国有企业,让大众享受到这种改革成果;同时,通过大众持股,让人民群众监督经营者经营好国有企业。

英国的国企改革证明,改革利益要给予全体老百姓,这是至高无上、不容挑战的原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加剧社会不和谐。

1 郑飞:《国企改制是最后的腐败晚餐?瓜分方式何止七招》,2004年9月8日法制晚报。

2 郑飞:《国企改制是最后的腐败晚餐?瓜分方式何止七招》,2004年9月8日法制晚报。

3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2006年1月7日在“2006中国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4 常修泽:《国企改革10大深层思考》,2005年4月26日瞭望周刊。

5 ***:《在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和实习生时的谈话》,1957年11月17日。

6 李*:《国企改革:最“笨”的办法最有效》,2005年3月1日中国新闻社。

7 郎咸平教授曾经执教于多家国际知名商学院。2003年当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人称“中国民营企业教父”。2004年八九月间,郎咸平教授用最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有资产,并且提出目前一些地方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经步入误区,引起巨大反响,人称“郎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