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生态还是成为生态的构建者,取决于企业家是否具备王者风范和理想高标,取决于企业家的商业洞察和围绕需求的各类资源再组织能力,取决于根植人性的组织模式与体系打造。
伟大的企业必定是时代的企业,在生态文明时代,企业家们需要做出生死抉择——做生态中的一个物种,还是做生态的构建者。
当然,宇宙万物,各有各的精彩。做出选择之后,首先要做好自己。
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不同的战略思维,应用型企业需要产品思维,平台化企业需要平台思维,生态型企业需要生态思维。
应用型企业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抓住利基市场,做精产品,做好服务。
平台化企业需要善于整合平台思维,着眼长远,不计较短期利益,以不必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成为人才绽放的平台和资源汇集的平台。
生态型企业需要开放融合的生态思维,在平台的基础上赋予生态参与者更大的自由和更广阔的空间,完善和优化生态的内在连接及和谐互动形成协同效应,将客户网罗其中,从深层提升客户体验和客户粘性,形成高感知价值和竞争门槛。
不管是做哪种形态的企业,都是以客户为中心,按照深层的商业规律,顺势而为,在不断的迭代和裂变中得到更高级和更智能的物种,成为有成长智慧的永续经营的企业。
“颠覆性创新”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曾经说过:“你要么是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别人破坏。”同样的道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你要么打造生态型企业,要么做商业生态中的一环,要么就等待着被灭亡。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企业来说,其生态化改造的逻辑、路径和方法是不一样的。下面举例说明中小企业、传统大企业、国际化巨头的生态化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