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寻觅真诚 §直面现实 拥抱生活

——读江永红报告文学《看不见的回归线》

一个时期以来,以反映现实而见长的报告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新的困惑:一些作家或受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的影响,或因写现实触及生活中的矛盾而担心遭致麻烦,便在题材上改弦易辙,避开现实,或在历史的海洋里追风逐浪:写伟人轶闻、官阁秘幕;或专写一些重大事件以追求“轰动效应”;有的干脆急功近利,去写那些换取高额报酬的“广告文学”。于是,报告文学的天地里便出现了“秘闻热”、“名人热”等种种令人为之忧虑的现象。这无疑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回避,是报告文学创作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颓势。

然而,也无可否认,当这热那热风靡文坛之时,在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家群中,也确有那么一些对生活负责,对现实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有责任感的作家。名与利的诱惑,不可动摇他们对生活的真诚之爱,无法转移他们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在这其中,以创作《蓝军司令》、《奔涌的潮头》等一批直接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作品而著称文坛的报告文学作家江永红,便是其中较突出的一位。当一些同行们在创作题材更张改弦、遁离现实之时,他却一头扎进生活的热流,去写他所钟爱的部队现实生活。在生龙活虎的军营,在热腾腾的训练场,与那些“黑不溜秋”的基层官兵交朋友,以一个作家的心灵去谛听和感应变革时代人民军队跳动着的精神脉搏,去反映当代官兵的心声,从而与我们这支军队同命运、共忧患。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的金秋时节,江永红经过长期的深入采访和生活体验,终于为我们捧来了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沉甸甸的果实,这就是他的报告文学《看不见的回归线》(载《解放军文艺》1991年第8期)。对于作者来说,这既是他直面现实、拥抱生活的结晶,也标志着他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起点。可以这样认为,《看不见的回归线》是军事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的可喜收获,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佳作之一。

紧紧追踪当代军营生活急速前进的脚步,热情拥抱并深刻反映军队的变革和各个方面的现实生活,灵敏感应时代变革给军营生活带来的新思想、新特点,是这篇作品较为突出的特色。在所有文学样式中,报告文学是最能贴近现实、最易触动生活脉搏的文学样式。惟其如此,要求作家必须具备对生活中新旧事物的辨识力及其为新事物呐喊助威的激情。然而,要如此,仅有热情,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没有甘于吃苦的勇气,是很难做得到的。因为“要真正深入生活,首先要不怕艰苦,真正沉下去。因为部队的条件比机关毕竟差些,驻贫困地区的部队条件更艰苦。”我以为,江永红同志是个下得去、蹲得住的作家,这篇直接反映部队训练生活的作品便是明证。读这篇作品,你会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作者的笔走进火热的军营,其现实感、其鲜活明快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作品写的是名闻全军的某集团军在改革开放年代所发生的惊人变化。战争年代,这支部队被称作“华北一只虎”,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打硬仗、恶仗、大仗,历来是冲锋在前。然而,当时代、环境、部队成分发生变化之后,面对比之战争年代更为复杂的情况,该怎样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怎样经得住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如何按照中央军委提出的战斗力标准,使这支部队成为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无坚不摧的英雄部队?这一切,成为摆在新一代指挥员面前的异常艰巨的任务。作者凭借生活中采撷来的大量事实,给以形象鲜明的描写,使我们看到了新时期崭新的军营生活及其在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中具有强烈主人公意识的新一代军人。是的,在时代变革大潮中,摆在新一代指挥员面前的任务是异常艰巨的:部队软、懒、散的局面尚未改观,部队训练急需的经费也常常是捉襟见肘,商品经济的潮水也时时在军营掀起这样那样的波澜……面对种种困难,他们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继承和发扬了老一代军人的传统作风,大刀阔斧且有条不紊地展开了着眼部队基础建设的一系列“重点工程”。不管是以整顿作风为目标的“治假工程”也好,还是以改善部队基础设施、增强部队凝聚力的“拴心留人工程”也好,都使我们看到了在集团军党委率领下,这支部队向现代化迈进的一往无前的精神。他们高擎着战斗力标准的大旗,在困难重重的道路上进行着艰难而英勇的跋涉。而在他们猎猎飘展的旗帜上,我们看到的是四个鲜艳夺目的大字:归真求实。这是集团军的军魂,是使他们得以走出低谷而名冠全军,使当年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的一条“看不见的回归线”。从这里,我们不是同样可以发现新时期十年人民军队前进的轨迹,可以谛听那向现代化迈进的隆隆脚步声吗?反映这支部队新时期十年的巨大变化,作品既有对整个集团军的宏观概述,但更多的是对这个集团军基层部队大量感人事件的描述。一桩桩,一件件,有的热烈激奋,有的情思细腻,有的悲壮慷慨,有的人情味十足,作者仿佛从生活中信手拈来,读后让人为之鼓舞,为之振奋。作者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的令人神往的军人世界。当然也是打着作者创作个性印记的世界。我想,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满腔热情,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真知、亲知,没有在深入生活中乐于吃苦的决心和勇气,便也不可能对生活有如此真实而生动的展现。只有不欺骗生活、不回避生活的人,才会得到生活的青睐。

对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深入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正确地认识生活,怎样深刻地理解生活,怎样把握生活的主流和本质,则显得更为重要。每一个作家在深入生活的同时,都要不断提高自己认识生活、鉴别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果我们对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能够正确地把握,那么在创作中就会反映得更加深刻、更加准确、更加生动。也就是说,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对待写现实生活要有正确的态度,既要不怕触及现实矛盾,又要区别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写一个集团军十年间的巨大变化,不触及现实矛盾是不现实的。作品中所展示的部队软、懒、散状况,告状风、送礼风、虚假风以及一个团40%的连队连睡觉的铺板都没有的穷困局面,若在以往,这或许被视作“揭露阴暗面”的典型范例。然而,《看不见的回归线》无可回避地将这一切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读后不仅不让人颓丧,却常常令读者感奋,产生诸多联想。问题不在于作者敢不敢秉笔直书这些矛盾,而在于怎样正确地认识现实。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读后让人感到沉闷、灰心,还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矛盾的认识,让人辨明是非,认清方向,这反映了作家对生活的辨识能力。在这方面,作者分寸的把握我以为是得当的。作为在全国全军公开表彰的典型单位,作者开篇便列举了这样一些事实:一个冒充中央机关干部来集团军行骗的政治骗子,集团军竟有两个干部编造假情况向其告刁状卖身投靠;一个屡建战功的英雄团队,迎接新任军长的竟是些歪戴帽子、哨位上抱枪打盹的士兵;有的连队全连找不到一件完整的大衣,战士把破棉絮式的大衣用铁丝串起来凑合着穿;某团一连连长是个一问三不知的“不知道连长”,而五连连长则是一个动辄用拳头对战士说话的“拳头连长”……矛盾重重,积重难返。然而揭示这些矛盾,并非为了展览疮疤,而是反衬集团军党委的开拓创新精神。在集团军建设五年规划会议上,他们喊响了一个口号:“宁可三年不出名,也要把部队建设基础打过硬。”他们一个师旅一个师旅过筛子,不讲成绩,专讲问题,专揭矛盾,一遍不行来两遍,直到找准问题为止。于是部队翻箱倒柜,有的把弄虚作假得来的红旗还给了军党委;有的抖落出了在处理事故时花钱消灾的“猫儿腻”;为了狠煞送礼风,某坦克团的绝招儿是举办“某些干部送给团首长的礼物曝光”展览……在“归真求实”的旗帜下,集团军在打翻身的硬仗。作品末尾作者列举了这样一个事例,可以洞见集团军党委树求实新风的坚决态度。作为全军的典型,这个集团军去年一年没有刑事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可当集团军名声正叫得响的时候,某团装旧被装的仓库着火,两名战士因救火而牺牲。有人建议,让事故责任者去宣讲烈士的事迹,责任者至少也成了半个“英雄”,也可降低重大责任事故的分量。集团军党委没有丝毫的含糊:烈士的事迹不能改变重大事故的定性,对直接责任者必须给予纪律处分。正如作者所说,集团军党委对这件事的处理,比他们“过五关斩六将”的众多事迹更加光辉得多,伟大得多。不论在军事建设还是政治建设、后勤建设方面,在新一代指挥员身上都表现出不肯墨守成规、渴望除旧布新的变革意识。他们求实、厌假,看不惯形式主义及假大空那一套,决不是工作方法的变化,而是要在军队建设中革除弊害,建树适合军队实际和时代变化的新的工作作风的大胆实践。这种锐意进取精神,正是我们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中所迫切需要的。作者在以新锐不凡的眼光尖锐触及种种现实问题,既是对军营生活产生深刻变化的颂赞,也发出了进一步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呼声。

《看不见的回归线》虽然不是以写人物为主的报告文学,但同其以往作品一样,仍相当注重人物的刻画。作品中不少章节,似乎又都可以当做独立的人物特写来看。在叙述事件的同时,作者以简洁而明晰的笔墨也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轮廓。作者很善于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场景,描绘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比如对被官兵誉为“开拴心泉的团长”耿铁链及被称为“训练场外的英雄”张积民的刻画,就借助了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描写,从而使人物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耿铁链刚接手某团团长时,全团一贫如洗,有三个连队在马厩栖身,大冬天战士最怕的是睡觉,年久失修的火墙内结了一层冰,冻得战士不敢脱衣服;全团最好的一栋楼,门窗上只剩下5块玻璃;送兵来的地方人武部干部和家长一看这环境,提出把孩子领走。团领导夜间查铺,发现新兵在屋里哭,家长在外边哭。就这么个“典型环境”摆在新任团长耿铁链面前,他没有退缩,在团党委会上,奋笔写下“创业”两个大字,而后带领全团官兵从解决吃水问题入手,开始了以抓基础建设为主的工程。为了能筹办一座小煤矿,送礼无钱,他作为一团之长,亲自带着战士给地方一个分管办矿的干部粉刷房子。那位干部深为感动,照付了工钱,为解决部队困难开了“绿灯”。经过他呕心沥血的策划与带头苦干,终于使全团面貌大变,原来和团长拍桌子闹转业的干部,现在谁也不想离开这个团,调进一个人,要经团党委集体讨论。一个困难重重的落后团队变成了集团军的先进集体。与耿铁链一样,“训练场外的英雄”张积民,硬是凭着一股韧劲,赤手空拳在日伪时期早已废弃的旧矿址上办起了全军第一流的煤矿,为集团军向现代化迈进解决了经费难题。照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苦了老婆、坑了孩子、毁了身体,图个啥呢?就为了这支千军万马的部队。一个普通干部在军队建设中强烈的主人公意识跃然纸上。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始终把人物放在解决矛盾和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导地位上加以多层次的描述,因之人物形象显得丰盈饱满。与耿铁链、张积民等人物形象不同,作者对“名星连长”赵志辉、“一纹龙”战士张宇东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借助主人公自白的形式,反映变革时代人物心灵变化的轨迹,赞颂了他们对军队建设热爱关注之情,因而这些人物更显得真实可信,从而也更具亲近感和可读性。读完全篇,读者会不自觉地感到在面前耸起一道当代军人的画廊,一道当代优秀军人的画廊,在这些执著热爱和献身军队建设的人物身上,寄托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希望。

作为一篇直接描写军事训练的文学作品,尽管还存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比如反映集团军领导层的内容略显薄弱,个别章节稍显拖沓等,然而,在当前现实题材创作特别是直接描写军营生活的作品呈现不景气状况的情况下,这篇作品的问世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我热切期待作者写出更多的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佳作,也希望有更多的作家投身于现实题材创作的行列。只有大胆拥抱生活的人,生活才会给他以再现生活的智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