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寻找投资机会的主渠道是财务年报,而不是各种内幕。他说,如果你“有了足够的内幕消息,再加上100万美元,你可能会在一年内破产。”
★从原始资料中寻找投资依据
我一页一页地读着。以前我从未读过经纪人报告或诸如此类的东西。看着那些原始数据,我内心激动不已。只通过3个时期的收入,我就可以知道堪萨斯州城市的生活情况;通过1个时期的收入,我就能了解西部保险证券的情形。我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但我不喜欢从银行贷款。所以,我一直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在早些时候我是过度的激动,而现在则是动力不足。我买进了一家无烟煤公司,一家玩具公司,一家或几家市内电车公司。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曾经坚持认为,巴菲特之所以能赚大钱“一定”是他花钱去购买内幕信息的,否则他不可能知道哪些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巴菲特对此不无嘲讽地说:“有了足够的内幕消息,再加上100万美元,你可能会在一年内破产。”
确实,巴菲特持股动辄二三十年,他如果想利用内幕消息追求短期差价收益无疑是因小失大,也没有必要。事实上,巴菲特获取投资信息的主渠道是大量阅读各种公开财务年报。因为他坚信:“股票总有一天会回到自身的价值。”
1993年10月18日,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刚刚参加工作的那一段时间,他就如饥似渴地阅读股票经纪人报告和上市公司资料,而且是“一页一页地读”,内心非常激动。因为你从中看到的都是原始资料,而不是道听途说的东西,所以能对该公司有着更真切的了解,据此作出的投资决策也会更符合实际。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1951年,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奥玛哈,在他父亲开的经纪公司里担任投资营销员。这个公司很小,一共只有5名员工,可是让巴菲特惊喜若狂的是公司订有穆迪公司的工业手册、银行和金融手册、公共事业手册,所以他得以有条件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材料。除此以外,他还经常去内布拉斯加州首府林肯市,在那里进一步阅读保险公司的有关统计资料。
1993年10月27日,巴菲特在和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生谈话时又再次强调,“这些东西我都是一页一页看完的”,从中受益匪浅。
例如,巴菲特从这些资料中发现,靠近罗彻斯特有一家规模很小的上市公司名叫真斯尼谷天然气公司。该公司属于公用事业公司,年利润达到每股5美元,可是你却能用每股5美元的价格买到它。
巴菲特在穆迪工业手册中发现,位于堪萨斯州的福特斯科特西部保险公司的股价在12~20美元之间,可是每股收益却高达16美元,这让他喜出望外。于是他在《福特斯科特报》刊登广告,表示要买入这家西部保险公司的股票。
也是在这些手册中,巴菲特发现有一家公共汽车公司名叫新贝德福德联合市内电车公司,当时该股票的价格大约为每股45美元,可是该公司账上的每股现金居然高达120美元,并且没有负债。
巴菲特说,在当时的背景下你在股票市场上很难了解到这些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有时候这些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也在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所以,当他仔细阅读了这些手册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后,就做到了去伪存真,为投资什么样的股票挖掘到了宝藏;并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系统地看到某只股票的历史发展情况。
他举例说,真斯尼谷天然气公司位于纽约北部,由于规模小,所以你找不到有关经纪人业务的报道,唯一的办法是继续往下看。正因如此巴菲特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仔细咀嚼其中的投资价值。
当然,话又要说回来,如果从现在的眼光看,巴菲特当初投资的这些股票还都是属于“雪茄烟蒂式”的。意思是说,虽然这些股票价格很便宜,投资这样的股票也没有多大风险,可是却不一定能获得多大的投资利润。这就像别人丢在地上还在冒烟的雪茄烟蒂,你不需要费多大的劲就能从地上捡起来吸上一口,可是也只能吸一口就没有价值了。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方式在巴菲特早期的投资过程中还是为他创造了不小的财富。
1962年,巴菲特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搬到了基威特大厦810号,正式聘请了第一位员工比尔·斯科特。从那时起直到1993年退休,比尔·斯科特一直经营管理着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业务。
当年11月,原来一直在旋转玩具制造业和无烟煤生产方面进行投资的巴菲特有限公司,开始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的股票。因为这时候巴菲特从资料中发现,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跌到蓝筹股价格以下,甚至连存在银行里的现金也是如此。
当时他购买该公司的第一批股票价格是每股7.6美元,然后差不多一直以这样的价格不断买入该股票,到1965年时就基本上控股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巴菲特也因此成为该公司董事。
截至1969年,巴菲特已经控股了伯克希尔公司。所以,解散合伙公司时巴菲特有限公司已经拥有1.0443亿美元资产,其中巴菲特个人资产大约占20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这13年中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没有一年不景气。即使在1957、1962、1966、1969年股市严重低迷的背景下也是如此,创造了其他人无法超越的业绩记录。
【启示录】
巴菲特认为,从各种原始资料中寻找投资依据,既切实可靠,又能避免道听途说的干扰。他很早就认为他的使命就是要让钱大幅度地、稳定地增加,而从原始资料中寻找投资什么样的股票是一条捷径。
★从创办合伙企业开始发家致富
我将像经营自己的钱一样经营这个公司。我会承担相应的损失,也应该获得我相应的利润。我不会告诉你们我是怎样经营的……我对自己合伙公司的经营理念来自于为本·格雷厄姆工作的经历。我从他的经营模式中得到一些启发。我只是对其中某些事情做了变动,但这个经营模式不是我最先想到的。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巴菲特真正的创业起步是从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解散回家后,自己创办合伙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开始的。1965年,巴菲特通过巴菲特有限公司控股伯克希尔公司,就更是这种方式的高级版了。
当然,巴菲特有限公司成立早期的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有许多合伙人拒绝和巴菲特进行任何合作。
1956年,巴菲特从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回家后经常有朋友向他询问股票投资方面的事,于是他从中得到启发,干脆成立了一家巴菲特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5100美元,其中100美元是他象征性投入的。
1956年5月1日,巴菲特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他只有25岁。他表示,他会像对待自己的公司那样经营好这家公司;他会承担相应的损失,但也希望能得到应得报酬。当时的分配方案是,巴菲特作为公司经理有权分得盈利额的25%,所有投资者只享受投资成本6%的年末分红。容易看出,只要经营得好,巴菲特的投资收益非常可观。
巴菲特并不希望别人了解他是怎样经营的。也就是说,其他合伙人都是有限股东,不能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指手画脚,甚至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任何发言权。
很显然,他的这种做法得不到别人认同。在别人看来,这个所谓的合伙公司连个办公室也没有,只是在他的房间过道里办公。既没有秘书也没有计算器,再加上所做的生意又是人们不怎么明白的股票投资,还有更重要的是他还不许别人插手他是如何经营管理的……面对这一切,所有人都不放心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给他管理是很自然的。
后来被巴菲特视为杰出明星经理人的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麦当劳公司董事的唐·基奥就是这样一个人。
巴菲特和唐·基奥家住得很近,穿过一条马路就到。当时的唐·基奥是一家咖啡厅主管,整天辛辛苦苦工作,有一点积蓄。
唐·基奥回忆说,年轻的巴菲特有3个孩子。在别人眼里,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穿着一件t恤,捧着一本书,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忙什么,只知道他的最大爱好就是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玩模型火车。
有一次,巴菲特主动提出要帮他进行投资,只要他投入5000美元就行了。唐·基奥和妻子认真讨论过这件事,但最终拒绝了。他们夫妻俩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就是为了眼下的5个孩子生活得好一些,两人实在搞不清巴菲特整天在家里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给他5000美元呢?
当然,话说回来,如果唐·基奥当初真的在巴菲特那里投资了5000美元,那么晚年就有足够的钱实现他当初“买下一所大学”的理想了。
另外有一次,巴菲特请求奥玛哈的一位商人投资1万美元,这位商人对他妻子说,他很想在巴菲特那里投资1万美元。妻子告诉他说,可是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呀。商人说,这没关系,没有钱可以去借。妻子死活不同意,所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多少年过去后,这对夫妻的儿子说,很遗憾当年父母没有在巴菲特那里投资,从而错失了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后来这对夫妻一生都在辛辛苦苦地工作,勉强能够维持生机。
当然,也有不少人与唐·基奥的做法相反。他们基于对巴菲特的信任,心甘情愿地把资金交给巴菲特去独自打理,在巴菲特不断壮大自己事业的同时,也旱涝保收地从中获取丰厚回报。
1956年夏天,格雷厄姆一位担任大学校长、物理学教授的朋友荷马·道奇,听说巴菲特成立了一家合伙公司后,独自驱车1500英里前往奥玛哈,希望25岁的巴菲特能够代他管理全部家庭财产。
巴菲特后来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回忆说,荷马·道奇教授告诉他说,希望两人能够单独成立一家合伙公司,帮助他来管理这些财产。然后,就把自己带来的12万美元交给了巴菲特。
于是,巴菲特和荷马·道奇教授及其妻子、孩子、孙子们一起成立了一家合伙公司,这是巴菲特成立的第一家家族圈以外的合伙企业。而在此以前,巴菲特有限公司一共有8位合伙人,除巴菲特外,有4位是他的家庭成员分别是姐姐、姐夫、姑姑、岳父;另外3位是好朋友。他们每人至少投入5000美元,这是巴菲特要求的最低投资门槛。
1983年荷马·道奇教授去世,这时候他投资的12万美元已经增值到几千万美元。为了报答巴菲特,荷马·道奇的儿子把自己买下后收藏的价值2000万美元的艺术品全部捐赠给一所大学,并且把这些艺术品命名为“巴菲特收藏品”。
另一位名叫劳伦斯·特奇的人,20世纪60年代早期干脆直接寄了一张30万美元的支票给巴菲特,附在上面的那张便条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把我算做你的合伙人。”
劳伦斯·特奇并不是钱多得用不了、又懒得自己理财的人,这完全是出于对巴菲特的信任,他后来担任诺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席。
【启示录】
巴菲特真正的发家致富是从成立合伙企业巴菲特有限公司开始的。由于经营有方,并且巴菲特个人能够从中分得盈利总额的1/4,企业做得越大他的个人财富也就积累得越快,这种方式可谓妙不可言。
★时刻关注被收购企业动态
1985年,我们收购了斯科特·费策公司,我们不仅得到了一家优秀企业,还得到了拉尔夫·舒伊这样一位杰出的首席执行官。那时,拉尔夫·舒伊已经61岁了。那些十分关注年龄而不是能力的公司,应该从拉尔夫·舒伊的才智那儿受到启迪。而伯克希尔公司正好相反,拉尔夫·舒伊经营斯科特·费策公司长达15年,直至2000年末退休。在他的领导下,这家公司为伯克希尔贡献了10.3亿美元,而我们当初的收购价格只有2.3亿美元。我们又利用这些资金收购了其他企业。总的来说,拉尔夫·舒伊对伯克希尔现值的贡献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是这样炼成的】
巴菲特在留心投资机会方面具有极大耐心,宁可在那里蛰伏着也“不见兔子不撒鹰”。他在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时就颇费了一番功夫,显示出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耐得住寂寞,并善于抓住时机。
从1984年开始,斯科特·费策公司就一直在待价而沽,等待着被人收购;而一直从事企业收购的巴菲特,也在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报纸默默关注着这一动向和进展。
斯科特·费策公司首席执行官拉尔夫·舒伊(ralph schey)在商界有着不同寻常的人脉关系。他和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克利夫兰医疗中心、俄亥俄大学、凯斯西部储备局、风险投资公司等都有非常良好的关系。
可不知怎么搞的,一年过去后,斯科特·费策公司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买主,所以股东们不得不通过了一项职工持股计划。由于接下来该公司经营发生困难,这项计划也不得不随之搁浅下来。
巴菲特认为这时候主动出击的时机到了。于是他主动给拉尔夫·舒伊打电话,要求在他方便的时候两人见个面。
1985年10月22日,巴菲特、查理·芒格、拉尔夫·舒伊一起在芝加哥共进晚餐,当场就达成协议,并且在一个星期后签订了收购合同。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回顾说,当时的斯科特·费策公司曾经和一家投资银行签订了协议书,答应如果被收购成功后斯科特·费策公司支付给这家投资银行250万美元费用。可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在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过程中,这家投资银行又究竟做了什么呢?不用说,它什么也没做。
巴菲特当时就预测,这家投资银行一定舍不得唾手可得的250万美元收入,可是也一定不好意思不劳而获。也就是说,无论是否真正起作用,作为中介来说它都必须做点什么来表示一下。
果然不出所料,这家投资银行慷慨地拿出了一份原来就准备好的关于斯科特·费策公司的文件,厚达1英寸。但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看也没看就把这份文件给退了回去,他们的理由是,既然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也就没有必要人为地把这件事情复杂化。
查理·芒格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股东大会上幽默地说,我们愿意支付这250万美元,支付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看这份文件。和过去一样,只有把事情尽量弄得简单一些,才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有意思的是,当初公布斯科特·费策公司收购消息时还闹了一阵惊慌呢。收购消息最早是由道·琼斯新闻服务中心发布的,消息的内容是“斯科特·费策公司要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让伯克希尔公司股东们一阵惊讶。当然,消息后来很快就被更正过来了。
1986年初,伯克希尔公司斥资3.15亿美元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从而使得伯克希尔公司的销售额得到成倍增长,达到近20亿美元。要知道,斯科特·费策公司拥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科比真空吸尘器公司、道格拉斯公司、克利夫兰·伍德公司、阿戴利特公司、法兰西公司、西部塑料公司等21家生产和销售企业,员工总数超过4800人。
总体来讲,斯科特·费策公司旗下的这些小公司单独来看每一家都不起眼,可是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就非常了不得,尤其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最令巴菲特喜爱有加,此外还有科比真空吸尘器公司。这两家公司的名称,读者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经常会读到。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拉尔夫·舒伊这位86岁的经理人于2000年末退休了,他很怀念他。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拉尔夫·舒伊完全有资格列入伯克希尔公司名人榜。
据1999年7月5日美国《商业周刊》报导,斯科特·费策公司并入伯克希尔公司后,很快就成为伯克希尔公司一只名副其实的“现金牛”——伯克希尔公司1986年收购该公司后,它每年的收入增长速度高达5.5%,年年被巴菲特称之为“资本效率的典范”。1998年,斯科特·费策公司净资产高达1.12亿美元,税后净利润0.965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86%。更令人惊讶的是,巴菲特13年来一直在利用它赚钱,总额超过10亿美元!
1998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了英国劳埃德保险集团下面最大的保险商之一df曼恩公司,这下引起了议论纷纷,同行纷纷猜测伯克希尔公司此举很可能是为下一步收购该集团的其他几个分公司作准备,最终事实证明,伯克希尔公司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2000年收购了英国万宝路保险代理公司。
由此可见,巴菲特的收购动作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实际上他更侧重于留心各种投资机会。每当他认为值得投资的机会出现时就会迅速出击,而全然不顾别人是怎么看的。
【启示录】
巴菲特处处留心投资机会,伺机出击,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各方面都非常符合巴菲特的收购标准。而斯科特·费策公司也给了巴菲特以极大回报:13年间获利回报1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