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来看,中产阶层在我国正在形成之中。确切地说,或许作为一个“阶级”还没有形成,但“中产”队伍正在迅速扩张。由于它承上启下,所以对和谐社会、和谐经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待中产阶层的标准,要把握好以下4个方面:
标准模糊,其实不必泾渭分明
正如上面提到,中产阶层的论定,本来就没有明确标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既然这样,相对模糊的标准就没有必要非要弄个一清二楚。有时候,模糊比清楚更科学,这就是模糊数学存在的价值 1。
标准模糊,源于收入模糊
在我国,即使工薪阶层的收入也不是十分精确的。客观上,除了工资表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补贴、扣除项目;主观上,许多人并不愿意把收入明细搞清楚。这其中既有“不太好说”的收入,也可能有“摆不上台面”的支出。所以,如果非要划定一个非常明晰的家庭年收入界限,不但有难度,而且往往会失真。
在物化的指标和社会意义的评价之间,从不同视角,可以得出差异很大的结论。
在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中,普遍认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中产”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状态,而不是经济状态;或者说,不仅仅是经济状态,还包括地位声望、教养职业、经济收入、社会交往等,这些方面通通不能回避。如果过分关注收入,关注的中心实质倒可能会发生改变。
以收入为唯一标准本身就是模糊的
中产阶层标准是否有多个指标,这本来就没有定论,绝大多数人倾向于不能用家庭年收入一个指标来衡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家庭年收入的指标多么具体,实际上都是“模糊”的。
正如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吕大乐所说,在香港,月薪2万~5万元港币“这并不等于你就成了中产阶级,还要看你的住房房价、你的消费方式,是否住在体面的楼盘、是否有定期的度假等等”,论定中产阶级家庭收入的并不多,因为“这不是一个太有用的分类” 2。
那么,什么才“太有用”呢?吕教授认为,更重要的是职业群体。中产阶级的成功,主要应当通过教育渠道、依靠学历文凭取得。
群体的概念本身不可能很精确
中产阶层作为一个群体,无论用职业还是家庭年收入来区分,都不可能十分精确,这一点大可不必耿耿于怀。
例如,以职业为例,同样是公务员,无论从地位、名望、工薪收入、工薪外收入看,局长、处长、一般科员、办事员恐怕就不能相提并论;即使是同一职务,在不同部门之间也不能相提并论,如工商局、税务局、烟草局的处长,又怎么能是地震局、档案局、老干部局的处长比得了的呢?同样是工商局的处长,“油水”多的部门和“油水”少的部门,恐怕也会有天壤之别!
如果完全按照家庭年收入来进行划分,这个问题会不会解决了呢?这在定性、定量问题上仍然会十分混淆。
例如,某家庭年收入5万元,虽然有50万元金融资产,可是他不能算是中产阶层。第二年,该家庭年收入超过6万元,贷款购买了一套住宅,每年要归还3万元贷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却是中产阶层了。第三年,该家庭年收入仍然超过6万元,可是由于孩子上大学用了2万元、身上一分零用钱也没有,还能不能算是中产阶层呢?
综合衡量,评价标准不能单一
如何确立中产阶层标准,吃力不讨好。过于单一不行,过于复杂也令人讨厌。事实上,任何试图通过一个标准尤其是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一个群体,本身就存在方法论错误。因为在社会研究中,越是精确的方法,就越容易遮蔽现实。
具体地说,如果想用收入高低来界定中产阶层,结果必定会吸引人们把注意力投向这个群体的经济收入,从而忽略了职业、自我角色意识、社会名望、公共活动、精神状态等其他特征。
职业是衡量中产阶层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陆学艺认为,“中产”应该是对职业、收入、消费、受教育程度的综合考量。
2001年,他牵头研究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给出了国内“中产”的第一手资料,中产被详细地分为职业中产、收入中产、消费中产、主观认同中产4个部分。调查表明,职业中产者 3占社会总量的15.9%、收入中产者占24.6%、消费中产者占35%、主观认同中产者占46.5%,总体上看,比例为全社会人口总数的20%。
他认为,职业是衡量中产阶层的基础。“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白领是中产阶层,但月收入5000元的出租车司机却不是。” 4
再说句难听的话,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乞丐也有不少,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小姐”就更普及了,他们能算是中产阶层吗?
衡量中产阶层要看价值观
中产阶层的概念,是从西方国家流入的。而西方的中产阶级,不仅有经济收入方面的含义,同时更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如果撇开这个因素,中产阶层就失去了灵魂,就没有作为“阶级”的基础。
究其原因在于,社会成员在进入中产阶层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会以合法经济努力为手段,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贡献,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也正因如此,他们的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核心价值基础。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现阶段最缺少的。
中国中产阶层的10大标准
综合上述因素,有人描绘出我国中产阶层的“标准配置”如下 5:
①年收入20万元人民币以上。这一点没有讨价还价余地。
②持有已经上市的股票。如果是期权,必须有望近期内上市。
③有度假小屋或别墅,这是中产阶层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一辆看上去不错的车,与人合买的马马虎虎也算。
④有丰富的夜生活,而且是有品位、有格调的那种,如商务谈判、听音乐会,而不是打麻将、洗桑拿浴甚至嫖娼。
⑤有外国身分,或者至少在国外呆过3年以上。
⑥对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对古代文明有所了解,特别是要有古玩知识。相反,对眼下的时髦文化如mp3或彩信手机不感兴趣。
⑦懂得各种礼仪。非常崇敬古老的欧洲,虽然有时候也要时不时显示一下美国风格,可是对美国却可以不屑一顾。
⑧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剧和芭蕾舞剧,而不是只知道电影明星、流行歌手。这些都是增加个人魅力指数的最重要细节。
⑨谈话中经常出现外语单词,对方听不懂时会用汉语解释一遍。
⑩着装很随便,而且是一种非常刻意的随便。即使是正式场合,也会穿着t恤衫出席,以示自己拥有美国硅谷风格。
橄榄虽甜,还靠大家努力打造
中产阶层被称为橄榄型社会的稳定器。可是“橄榄”虽甜,却需要大家努力共同打造,发展壮大这个队伍。
如果有人对照上述标准说,没想到要进入中产阶层还那么“累”,于是偃旗息鼓、败下阵来,大可不必。因为这不是中产阶层标准的错,关键是要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并不是那么容易。
曾几何时,有人将月收入5000元、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作为进入中产阶层的入场券,结果,《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显示,我国中产阶层在社会成员中所占比例高达11.9%;更有85.5%的城市居民认为,他们已经是中产阶层!
也许这些“入围”的人确实似乎没有理由不狂欢,然而遗憾的是,这只是一种美好错觉!中产阶层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比重高,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经过一番努力,包括社会和个人的努力,又怎么可能实现这种橄榄型社会结构呢?
尤其是在“赢者通吃”的分配制度下,大部分依靠工资收入的人,无论学历有多高、家庭年收入有多少,都可能朝不保夕——劳动合同一年一签,合同到期随时可能走人,又怎么能心安理得地进入衣食无忧、闲情逸致、追求生活质量的中产阶层呢?
奋勇争先,努力挤进中产阶层
中产阶层虽然仅仅是“中产”,甚至这本身还是一个含糊概念,可是对于过去穷怕了、现在当务之急要解决温饱问题的许多人来说,首先要提高自身收入,在经济上努力挤进中产阶层的最低门槛。
中产阶层对谁都有吸引力
除了少数富豪以外,可以说中产阶层对谁都有吸引力。因为中产阶层的标准在各人眼里各不相同(这正符合中产阶层标准的主观认定原则),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在文学家眼里,它是一块没有冻好的冰,还没有抱成团;在艺术家眼里,它是一个编出来的花环,一个老板丽人的伪幸福梦;在经济学家眼里,它是社会稳定的核心;在社会学家眼里,它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在贪官污吏眼里,它是滋生贿赂的宝藏;在弱势群体眼里,它是社会不公的谈资……
但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美丽的梦。就像西方百变女神芭比娃娃,几乎所有女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告诫自己,将来要做一个“芭比娃娃”。正是在这样的感召下,有太多杰出女性成了中产阶层。在我国,许多家长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也像××一样!”这里的“××”必定是中产阶层,而不是体力劳动者!
有梦总比没有梦好,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梦想、实现梦想。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一定会和谐经济、和谐社会。
挤进中产阶层就是为社会稳定作贡献
奋勇争先挤进中产阶层,实际上是在间接为社会稳定做贡献。
最早提出中产阶级名词的马克思,曾经多次预测,“介于以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中间阶级不断增加,中间阶级……直接依靠收入过活,成了作为社会基础的工人身上的沉重负担,同时也增加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安全和力量” 6。
除此以外,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批判马尔萨斯时说:“他的最高希望是,中等阶级的人数将增加,无产阶级(有工作的无产阶级)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将相对地越来越小(虽然它的人数会绝对地增加)。马尔萨斯自己认为这种希望多少有些空想,然而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进程却正是这样。” 7
社会发展历程证明了马克思的先见之明,与后来中产阶级在整个20世纪中的发展实态完全符合,这种发展态势在社会主义阶段仍然适用。
从这个角度看,多一个人挤进中产阶层,社会就多一份稳定。
1 例如,某电影院有1002张座位,其中1张是坏的。如果问你有多少张座位,你回答1001、1002都不一定对,回答其它的精确数字就更错了。如果你回答1000张左右,一般就能满足提问者需要。同样的道理,如果家庭年收入6万是中产阶级,那么5.99万元算不算呢?严格地说不能算,但实际上没有这种“严格”的必要。
2 《中产阶级首次得到数字化界定,年收入6万是标准》,2005年1月19日华夏时报。
3 主要指党政官员、企业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
4 《国内中产阶层定义矛盾,国家统计局证实官方数据》,2005年1月21日北京晨报。
5 唐光芬:《谁将成为真正的中产阶级》,2005年1月5日精品购物指南。
6 马克思、***:《马克思***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第653页。
7 马克思、***:《马克思***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第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