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产阶层”是这几年十分时髦的一个名词,她的前身脱胎于“白领阶层”、“小资情调”。无论是媒体报导还是言谈举止中,“白领”一词在今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即使出现,也不再是过去大家心目中公认的那种“高收入、高学历、高生活品位”代表了,甚至显得已经有些“老土”。取而代之的是“中产阶层”、“中产阶级”的称谓。
在国外,“中产阶级”的概念已经流行了数百年。它的英文名为middle class,通常翻译成“中产阶级”,也有译成“中间等级”、“工作阶级”的。传入我国后,由于“阶级”一词在我国具有特别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通常改译为“中产阶层”、“中产人群”、“中等收入群体”等,总之是尽量避免用“阶级”这个名称,以免引起误解。
我国中产阶层标准的形成及争论,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
中产运动,中产时代提前来临
中产阶层虽然在国外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可是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出现,还仅仅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
仅仅在五六年前,无论是百姓生活还是媒体宣传上,听到的还都是“白领”、“小资”、“小康”等字眼,谁也无法想象,“中产阶层”的词汇在今天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人据此认为:我国的中产阶层时代已经提前来临!为什么?因为这个群体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正在迅速扩大,令人刮目相看。
马克思最早提出中产阶级一词
从全球范围看,中产阶级的形成,最早出现在17世纪前的欧洲;而最早提出中产阶级一词的,是革命导师马克思。
1688年,英国乔治王朝把英国社会分成26个等级,从那时开始,历时几百年、直至蔓延全球的“现代化”社会变迁,完全颠覆了过去几千年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
尤其是以纺纱机、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分化出了以贵族阶级为代表的上层阶级、以市民阶级为代表的中产阶级、以劳工阶级为代表的下层阶级。3个阶层之间泾渭分明,分别去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教育、从事不同行业,中产阶级由此形成。
马克思出于对社会结构变化的高度敏感,特别关心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壮大。虽然他最喜欢把整个社会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敌对阵营,但在比较复杂的阶级分层模式中,是他首先提出了“中产阶级”一词。
1848年,马克思和***在用德文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在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流动时说:“以前的中等阶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 1
在马克思的多种中文版著作中,无论是“中等阶级”还是“中间阶级”,在德文版中用的都是mittel klasse,在英文版中都被译作middle class,与我们今天中文所说的中产阶层概念完全相同。
据不完全统计,在《马克思***全集》1~39卷中,直接论及中产阶级或中间阶级的地方有83处之多 2。马克思认为,中产阶级的基本构成包括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富农、小自由农、医生、律师、牧师、学者和为数尚不多的管理者。马克思认为,中产阶级的划分依据,主要是这一群体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中产阶层概念在我国的出现
中产阶层概念在我国的正式提出,源于2005年1月,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在历时4个多月、花费600多万元人工费用,发放30万份、有效回收26.3584万份问卷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城市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6万~50万元属于中产阶层的调查结论 3。
这个标准的取值范围,主要依据来自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中等收入阶层人均gdp的起点(3470美元)和上限(8000美元)。以这个区间为依据,通过三重换算 4,得出我国中产阶层的家庭收入下限为6.5万元、上限是18万元左右。结合我国地区之间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甚大的实际状况,最终得出这个指标。
消息传出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统计局新闻处2005年1月19日明确表示,国家统计局从来没有公布过这样的标准,在正规统计口径中也没有这个项目;之所以有这种误传,不排除统计小组或个人在进行与国外类比研究时得出相关数据,但它并不能代表国家统计局的观点。
一波三折。就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否认的话音刚落,200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证实:“数据是有的,只是没有正式公布而已。” 5
其实,事已至此,这个数据标准是否已经出台、是否能代表国家统计局的观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已经迅速深入人心,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几乎所有人用来衡量是否达到中产阶层的标准。本书认为,从我国国情看,这个标准至少在目前还是比较恰当的。
2006年9月22日,由中国国情研究会主持的“中国新中间阶层生活调查”宣布正式启动。由于中国国情研究会隶属于国家统计局,因此,这个调查被公认为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中间阶层全国普查”。调查将历时半年 6。
一中各表,各地标准殊有不同
著名的“一中各表”指的是国共两党“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本书认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确立中产阶层标准方面,同样有个“一中各表”的问题。事实也正是如此。
中产阶层的概念
中产阶层在我国并没有一个确切定义。
“阶级”在我国是一个政治术语,一个严肃话题,开不得半点“玩笑”。与“最具有革命彻底性”的工人阶级相比,中产阶层因为有“产”,革命性就不得不令人生疑;再加上那个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中”,在一个爱憎分明的社会里,这种“中间派”不便于划分敌我,给人以一种投机和暧昧的感觉。所以在过去,这是一个人人唯恐躲之不及的词语。中产阶层概念在我国出现的历史不长,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产阶层在国外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
最早时,中产阶层是指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欧洲新生资产阶级,所以也被译为“中间等级”。这个概念传入美国后,他们把中产阶层理解为“中等收入者”,并且自称美国就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不过,美国联邦统计局正式公布居民收入情况时,并没有用过这个概念。
在早期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中产阶层主要是指白领工人。他们主要依靠工资生活,但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比蓝领工人(“正宗”工人阶级)要舒适和安全得多,即使他们的收入比蓝领工人还少。
一直到现在,中产阶层也没有一个公认而明确的概念。最著名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1951年出版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中,第一次提出了作为“中产阶级”的“白领阶级”概念。书一出版,“白领”和“中产阶级”的概念就被推广到全球,并且泛化成一个全球性话题。他认为,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包括政府部门的中级行政官员、国营和私营垄断企业中的中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领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新群体——“中产阶级”。
他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无固定私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论之、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较稳定且丰厚的年薪或月俸、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不难看出,中产阶层的标准除了收入以外还与其生活、心理、社会地位状态等各种因素有关。从概念看,中产阶层应该是指社会层级中既不属于高端又不属于低端的、数量极大 7的中间部分,是与顶端和底端相对应的社会阶层。
中产阶层的标准
中产阶层标准在不同国家之间完全不同,甚至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会有巨大差别。
例如在美国,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全国观点调查中心调查,2002年家庭年收入在2万~4万美元的美国人中,50%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4万~6万美元的美国人中,有将近40%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由此看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在英国、在中国,许多符合中产阶级标准的人却认为自己不是中产阶级。其实,美国人心目中的中产阶级标准也不高,2万美元只相当于十五六万人民币。
也有人认为,中产阶级与收入无关。例如:包括所有金融投资家、律师、医生、牧师在内的人,不论他们的闲暇和财富如何,都属于中产阶级;信奉资产阶级价值观如具有很高比率的自有房产或长期租赁使用权,以及被认为安全稳定的人,也是中产阶级。如果非要提收入,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家庭物质资产的市场净值(即减去债务后的价值)在2.5万~25万美元之间的都是中产阶级。
在香港,收入高低并不是衡量中产阶级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职业群体,还要看住房价格、楼盘地段、消费方式、是否有定期度假等。从人数看,他们占总人口比例的20%~25%,但并非都是家财万贯、生计无忧,时常也会被卷入裁员、失业的漩涡。
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按照家庭年收入6万~50万元的标准推算,我国中产阶层群体规模为5.04%,到2020年将达到45%。最有机会进入中产阶层的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中高层领导干部。因为,他们在单位拥有资源配置的权利,在社会拥有优越的地位,并且存在着“寻租”可能。
在我国大陆,收入与社会地位事实上并非正相关。例如学者教授,在发达国家肯定属于中产阶级,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物质收入;可是在我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达不到中产阶层门槛。再如,拥有政治地位和权力资源的群体,本身的工资收入也不高,可是他们由于职务而带来的可支配收入,很可能远远超出人们想象!
在北京,一项美国人进行的调查表示,年收入达到78万元才能过上中产阶级生活。可是北京人认为,中产阶层家庭的年收入应在12万~24万元,此外应有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20万元以上。
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上海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研讨会”认为,上海人心目中的中产阶层应当有能力买房、买车,有足够资金用于旅游、教育等现代消费,有金融资产。而且,他们的收入状况是稳定的,年收入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人口比例12%左右。
在广州,广州市民认为年收入10万元以上才能算中产阶层。至于6万元的个人年收入 8,被调查者中有***%认为是高档收入、20.7%认为属于中高档收入、46.8%认为属于中等档次收入、23.9%认为属于中低档收入、2.2%认为属于低档收入 9。
在南京,统计部门对中等收入者的定义是:“他们拥有稳定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
按照这个标准测算,南京市的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在7.2万元以上,买得起房、养得起车,恩格尔系数不超过30%。2003年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这个比例在南京市的城镇居民中占2.7% 10。
欲说还羞,随时可成中产阶层
早在国家统计局从收入角度出台中产阶层标准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就从社会学角度出台过同样的标准。有意思的是,据说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年在进行这项抽样调查时,有一个问题是“您,中产了吗?”
说它“有意思”,是因为他们推出的中产阶层4大标准 11中,就有一个是主观判断。换句话说,仅仅从主观上就可以认定某人是否属于中产阶层。
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
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句式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在中产阶层的认定上,也完全可以套用这个句式:“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这使得中产阶层成了一个筐,谁都可以往里装。
例如,主观概念中认为中产阶层“应该”是白领,不包括体力劳动者。于是本书作者就听说这样一件事:某学生的父母因为都是“卖鱼的”,所以受到班主任的歧视,因为他进不了中产阶层。可实际上呢,“卖鱼的”年收入要远远高于这位被称为中产阶层的老师!
更有意思的是,一份调查表明,北京人中有高达46.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属于“中产”,可是在他人眼里得到认同的却只有4.1%。
主观认定中产阶层的做法,是与“国际接轨”的。在美国,确定中产阶级的方法同样很简单,那就是根据被调查者的主观判断来加以认定。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你就真的是中产阶级了。
如果这种做法放在我国,恐怕行不通,到最后必定是一团糟,什么标准也没有。也正因如此,专家们才根据“中国国情”设计了许多条条框框。
不仅是研究方法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理念
中产阶层标准的出台,不仅仅是单纯的研究方法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理念。也就是说,与国情有关。
例如在美国,除了比尔·盖茨这样的超级富豪,以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他们不能自称是中产阶级外,其他绝大多数人都自称是中产阶级。既然他们自己都这样认定了,那么媒体、政界、学术界也都跟着这样起哄。识时务者为俊杰。谁要是对自己的选民说“不”——你说自己是中产阶级,我提醒你说:不见得吧,你再对照对照看?——那准是自讨没趣!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正好反映了他们的一种“阶级意识”——大家彼此彼此,平等参与各种社会管理;既不愿意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也不想拥有更多特权。这个群体人数多了,谁也不敢得罪,当然社会就稳定多了。
你随时可能成为中产阶层
有了通过主观认定就“可以”成为中产阶层的尚方宝剑,可以说,许多人随时可以宣布自己是中产阶层,这是“国际惯例”。而决不要被中产阶层一般是指相对富裕的社会阶层的概念所吓倒。
例如在印度,2005年印度媒体不断传出消息说,据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在印度10亿人口中,中产阶级人数已经达到3亿多,给人的感觉仿佛印度一夜之间就暴富起来了。
那么,印度的中产阶级标准又是什么呢?原来,2001年末,权威机构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发表了一份评估印度中产阶级的标准和数据:家庭税后年收入在3.375万~15万卢比 12之间的就是中产阶级家庭。按此计算,2001年印度有6000万个家庭符合该标准,按一家平均5口人计算,从而得出了3亿人的数字。
按照这个标准折算,3.375万卢比被全家5口人分摊,人均年收入只有140美元,人均月收入不到120元人民币,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上公认的贫困人口标准(每人每天1美元)。不难看出,这样的中产阶级标准是很低的。
事实上,即使在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中,也只有不到10%买得起小汽车;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只买得起国产轻便摩托车;有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家庭只能骑自行车上下班 13。
可是,这并不妨碍印度人非常乐意称自己是中产阶级。如果你随时称自己是中产阶级,也不需要通过什么“考试”取得证书。
中产阶层,中产已现阶级未成
有人担心说,虽然从长远看,关于中产阶层的统计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大家对财富问题很敏感,不应人为“制造”中产阶层,而应当把社会平等、共同富裕的问题放在首位。至少要等到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感觉良好、幸福指数提高时,才能确定中产阶层标准。
这话不无道理。
中产阶层规模是怎么来的
我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中产阶层?各种数据等等不一,但总体表述范围在11%~19%之间。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是《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一书中披露的11.9%。
可是,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报道说,这是“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都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课题组,在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5大城市居民进行抽样和电话访问,在完成3038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14。
然而,这个结论的漏洞还是显而易见的:不必说这5个城市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城市,也不必说为什么只有3038份调查样本,单说它代表上述5大城市,旁人也不好说什么;说能代表“中国都市”,就已经大大走样了;说能还能代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并由此推导“中国”中产阶层规模有多大,有说服力吗 15?
中产阶层标准是怎么来的
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是确定中产阶层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那么,家庭年收入6万~50万元的标准科学吗?
首先,这个标准是从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中等收入阶层人均gdp起点来进行推算的。众所周知,任何国外的标准都必须与国情相结合,不能简单移植。就中产阶层标准来说,最起码要能反映我国家庭收入情况,考虑社会各阶层对中产阶层标准的不同评价。
其次,在标准推算过程中,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换算购买力评价标准方面历来有差异,不能简单套用。最典型的是,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依照这个标准,把我国人均收入排到世界第3位,结果引起国际社会的哄堂大笑。如果简单套用,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此外,即使是国家统计局的这次调查,也没有将农村样本纳入其中。众所周知,要讨论中国的现实经济,如果不包括农村在内,那么由此得出的任何数据都是片面的,甚至会南辕北辙。
统计数据和百姓感觉决非一回事
不要一提到统计数据,就觉得多么精确、多么权威,其实有许多统计数据和百姓的感觉相差甚远。就好像明明天上在下雨,天气预报却在报“晴到多云”一样。
例如,2006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有7625人参与的调查显示,一方面,78.8%的人认为与10年前相比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85.3%的人感觉生活负担比10年前更重了 16。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按照“国际惯例”,老百姓感觉负担最重的住房 17、教育、医疗消费都不在统计范围内!去掉了这些重点内容,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当然要和百姓的感觉背道而驰了。
请注意,能够参加这项调查的人至少有条件上网,不是中产阶层也离中产不远了;而那些没条件上网的人呢,差异感觉可能会更大。
中产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并未形成
中产家庭在我国肯定存在,但他们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阶级”则见仁见智。本书认为,中产阶层在我国还在形成之中。
正如2004年8月25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在“北京论坛”上所说:中国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产阶层,中产阶层的各个构成部分具有巨大差异性,4个群体在经济利益、生活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大于一致性 18。
李强教授这里所指的中产阶层的4个群体分别是:传统的干部、知识分子阶层;年龄较轻、学历较高、处于产业结构高端、收入处于明显优势地位的大城市中的“新中产阶层”;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中的职工层;大量的个体、私营经营者,特别是中小工商业经营者。其中,中国中产阶层最主要的构成群体,应当是其中最后一部分,但目前的比例只占就业人口的5%~6%。
1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p259页。
2 陆梅:《中产阶级的概念及理论回顾》,1998年第3期南通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 原文是:“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最新调查结论:6万元~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3人计算)的标准。”2005年1月19日华夏时报。
4 这三重换算分别是:⑴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之间的换算;⑵美元和人民币之间汇率的换算;⑶购买力评价标准的换算。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最后一重换算,要求计算出同样的生活水平如果生活在其他国家需要多少钱,其换算方法属于机密,所以这里不作介绍。
5 张黎明:《国内中产阶层定义矛盾,国家统计局证实官方数据》,2005年1月21日北京晨报。
6 邢飞:《我国首次调查新中间阶层,专家勾勒六大特征》,2006年9月25日北京晨报。
7 一般认为比重应该超过全社会总人口的40%。
8 请注意,中产阶级的概念通常是针对家庭、而不是个人而言的。也就是说,通常是核算家庭收入而不是个人收入。
9 《广州市民认为:年薪10万才算是中产阶层》,2005年10月14日新快报。
10 以上数据参见:《各地标准差距大,中产“面目”模糊8vs78万》,2005年2月25日深圳商报。
11 这4大标准分别是职业、收入、消费和生活方式、主观认同,分别对应经济概念、收入概念、消费概念、主观概念。
12 美元对卢比的比价为1∶48.5,约合700~3000美元。
13 赵章云:《印度中产阶级达3亿,只能买摩托车,过得一般》,2002年6月24日环球时报。
14 《调查: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2005年9月2日中国青年报。
15 有必要提醒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调查、预测数据,都存在着这种以偏概全。在他们眼里,似乎大中城市就能“代表”整个中国。
16 裴娇健:《〈中国青年报〉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应该感到幸福?》,2006年3月21日央视国际新闻频道。
17 统计部门的解释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以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化来反映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幅度的,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消费分类中,商品房购买属于投资行为、不属于消费行为。老百姓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居住而不是用来倒买倒卖的住房,怎么就成了投资行为、不属于消费行为呢?
18 孙宇挺:《中国中产阶级力量弱小,不足就业人口的15%》,2004年8月25日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