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兴建大运河,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游玩。
北至幽州经洛阳,至扬州,再到杭州的大运河,主动还是为了连接南北。隋之前,南北分裂一两百年。
有了这条大运河,可以加紧南北方的联系,同时便于快速的向南方运兵,运送粮草。
至于为什么修到幽州也是为了对高句丽用兵,高句丽趁着中原战乱,不断的蚕食东北的城池。
杨广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只不过是他做这些有些着急,再加上有门阀世家在背后捣乱,才会很快局势大乱。
正常来说,不管是河东民乱还是山东义军,都不是大隋的对手。
杨广从洛阳到江都,也不是很多人想的避难,他带着军队到江都主要是为了震慑江南。
江南不乱,北方有大将平叛,只要时机一到,他挥师北上,叛乱立平。
可杨广没有想到,关陇贵族最后也背叛了他,尤其是李渊获得了关陇贵族的支持,直接端了杨广的老窝。
也让杨广手下的骁果卫着急回家平叛,这个时候山东叛乱未定,杨广不愿意回去。
结果被宇文化及直接逼宫,将杨广给杀了。至此,杨广的谋划全都化为泡影。
若不是有秦王和燕王两位能征善战的王爷,就凭李渊想要坐稳江山,门都没有。
魏征一边看着官职表,一边思索着这些问题。
“先生可有什么不对么?”见魏征一直不说话,李去劫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并无不妥,王爷官职设置的很不错。”魏征笑了笑,随即问道:“王爷觉得前朝败亡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多,劳民伤财、众叛亲离。”李去劫不知道魏征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便笼统的回答道。
“在您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魏征重新问道。
“在我想来,怕是科举制度。”李去劫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哦,愿闻其详。”魏征眼睛一亮,说道。
“先秦之时,官员出自贵族,子承父业。秦时以军功立国,方得一统天下。”
“汉时,察举制,由地方官员考察地方人才,再推举给朝廷。”
“魏晋之后九品中正制,是这种制度的延续,当然由于将人才分为九品,导致中正大多为世家担任。”
“他们自然推举的是世家的人,久而久之,朝廷上下官员都是世家子弟。”
“前朝推行科举制度,不论出身,只需过了科考便可以入朝为官。这也使得寒门子弟有了当官的可能,这是世家们不能容忍的。”
“这也是门阀世家煽动民乱的原因,他们不愿意被自己把持的官位被别人夺取。”李去劫最后说道。
“王爷能够想到这一层,确实不错。”魏征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原本他以为李去劫只关心军队,不知道这层关系,现在看来他是看的很清楚,这样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不过,魏征还是开口问道:“王爷觉得这科举制度如何?”
“这制度确实不错,只是实施起来却不容易。”李去劫说道。
“王爷为何这么说?”魏征奇怪的问道。
“先生觉得,为何世家千百年可以为官,罕有寒门子弟?”李去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自然是世家把持了人才的推举。”魏征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话固然没错,可是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寒门子弟想要读书太过困难。”李去劫笑了笑,随即继续说道。
“之所以被称为寒门子弟,便是家境不佳,对于他们来说书还是其次,习字的笔墨纸砚就是不小的开支,而且想要读书,就意味着平时很少参加劳作。”
“对于寒门而言,缺少一个劳动力,意味着少收不少的粮食,可能会使家里生活更差。”
“想要让寒门子弟都能读书,一是国富民安、百姓不为果腹烦恼。二是,笔墨纸砚、书籍变得便宜,让寒门子弟也能够买的起。”
“否则即便是科举制度,能参加科举的也是世家子弟。”李去劫最后总结道。
“王爷考虑的比老夫周到多了。”魏征叹了口气说道。
他之前不是没考虑过这些问题,只是他想的寒门和李去劫说的寒门完全不一样。
李去劫说的寒门,与其说是寒门,不如说是普通百姓。魏征所谓的寒门,并非真正意义的寒门,乃是一些小地主、小有钱财的人家。
相对于世家、门阀而言的寒门,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些也是有钱人家。
显然李去劫的野心比魏征还要大,只是这可能么?魏征心里有些打鼓,仅仅是他心中的寒门有了当官晋升的资本,门阀世家已经很不开心。
若是真像李去劫想的那样,普通百姓都能参加科举考试,门阀世家还不得炸锅。
“不过科举制度还是要进行的,能打破门阀世家对于知识的把持,总是一件好事。一旦这种把持被打破,知识总有一天会流传到普通百姓人家。”李去劫又开口说道。
“谈何容易。”魏征摇了摇头说道。
“说容易也容易,以前的中正只是考察人才,推举人才,若是他的职责也包括教化百姓呢。说到底还是官职少,读书人多,假如每一县都要两个教化的官员,天下就会多出上千个。”
“这些人为了升官,自然会行教化之事,一些小有家资的人,为了光耀门楣,也会让子弟读书。”
“随着读书人越来越多,总有一天普通百姓也能读书。”李去劫笑着说道。
这话听得魏征眼前一亮,对啊,读书人大部分都是想要当官的。
朝廷只要令设官职,让他们教化百姓,百姓自然有了读书的机会。
看来燕王不仅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可是这样一来,世家会不会反对,如果反对的话怎么办?
还有,除了当官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吸引普通百姓当官呢?魏征也没有藏着掖着,向李去劫问起了这个问题。